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丁坝绕流机理及其下游流场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陆永军
周耀庭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8-36,共9页
本文分析了丁坝绕流机理,建立了二维流动模式.前人的研究及作者的试验资料均表明,丁坝下游流速分布呈自相似性.根据相似原理,Reynolds方程可转化为常微分方程,求解常微分方程得到二维湍流时均流场的相似解.宽浅明槽中的试验表明,该相似...
本文分析了丁坝绕流机理,建立了二维流动模式.前人的研究及作者的试验资料均表明,丁坝下游流速分布呈自相似性.根据相似原理,Reynolds方程可转化为常微分方程,求解常微分方程得到二维湍流时均流场的相似解.宽浅明槽中的试验表明,该相似解所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此外,本文还对紊动粘性系数沿水流方向的变化作了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
绕流机理
流
场
自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IVCBC涡方法高雷诺数下串联双圆柱的数值计算模型及其尾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庞建华
宗智
+1 位作者
周力
王大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1-1189,共9页
针对串联双圆柱的结构特点,利用IVCBC涡方法适合高雷诺数下数值计算的特点,建立了高雷诺数下串联双圆柱绕流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经典算例验证了IVCBC涡方法的收敛性;探索了雷诺数为2.5×104、间隙比分别为1.1,1.25,2,2.5,3,3.25和4...
针对串联双圆柱的结构特点,利用IVCBC涡方法适合高雷诺数下数值计算的特点,建立了高雷诺数下串联双圆柱绕流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经典算例验证了IVCBC涡方法的收敛性;探索了雷诺数为2.5×104、间隙比分别为1.1,1.25,2,2.5,3,3.25和4的串联双圆柱绕流的尾流特征;清晰地展示了尾流中较小的漩涡的形成、分裂和融合,详细地阐述了串联双圆柱流体特征发生突变的原因;深刻地揭示了串联双圆在高雷诺数下的绕流机理。研究表明:尾流模式与经典的实验尾流模型吻合较好,两圆柱中间的涡对是串联双圆尾流发生突变的主要原因;间隙之间时,间隙上部小漩涡形成、间隙中间流体的振动与下游圆柱表面上涡的脱落是同步的;该流体模式能清晰地展示尾流中较小漩涡,说明与有网格方法比较,该计算模型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为进一步研究高雷诺数下串联双圆柱流体力的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双圆柱
IVCBC涡方法
尾
流
特征
高雷诺数
绕流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丁坝绕流机理及其下游流场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陆永军
周耀庭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8-36,共9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丁坝绕流机理,建立了二维流动模式.前人的研究及作者的试验资料均表明,丁坝下游流速分布呈自相似性.根据相似原理,Reynolds方程可转化为常微分方程,求解常微分方程得到二维湍流时均流场的相似解.宽浅明槽中的试验表明,该相似解所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此外,本文还对紊动粘性系数沿水流方向的变化作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丁坝
绕流机理
流
场
自相似性
Keywords
groin-like structure
flow mechanism
self-preservations
Reynolds equation
velocity field
分类号
TV86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VCBC涡方法高雷诺数下串联双圆柱的数值计算模型及其尾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庞建华
宗智
周力
王大明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探险家航空科技公司
出处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1-1189,共9页
文摘
针对串联双圆柱的结构特点,利用IVCBC涡方法适合高雷诺数下数值计算的特点,建立了高雷诺数下串联双圆柱绕流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经典算例验证了IVCBC涡方法的收敛性;探索了雷诺数为2.5×104、间隙比分别为1.1,1.25,2,2.5,3,3.25和4的串联双圆柱绕流的尾流特征;清晰地展示了尾流中较小的漩涡的形成、分裂和融合,详细地阐述了串联双圆柱流体特征发生突变的原因;深刻地揭示了串联双圆在高雷诺数下的绕流机理。研究表明:尾流模式与经典的实验尾流模型吻合较好,两圆柱中间的涡对是串联双圆尾流发生突变的主要原因;间隙之间时,间隙上部小漩涡形成、间隙中间流体的振动与下游圆柱表面上涡的脱落是同步的;该流体模式能清晰地展示尾流中较小漩涡,说明与有网格方法比较,该计算模型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为进一步研究高雷诺数下串联双圆柱流体力的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关键词
串联双圆柱
IVCBC涡方法
尾
流
特征
高雷诺数
绕流机理
Keywords
two side by side circular cylinders
IVCBC (instantaneous vorticity conserved boundaryconditions) vortex method
wake model
high Reynolds number
mechanism of flow around
分类号
O35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丁坝绕流机理及其下游流场的研究
陆永军
周耀庭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IVCBC涡方法高雷诺数下串联双圆柱的数值计算模型及其尾流特征研究
庞建华
宗智
周力
王大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