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绕月探测工程:中国航天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1
作者
宋成
《地理教学》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2007年11月26日,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从中国制造的月球卫星上传回数据并制作出第一幅月球三维图像。继第一颗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矗立起第三座里程碑:首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了地外星球探测...
2007年11月26日,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从中国制造的月球卫星上传回数据并制作出第一幅月球三维图像。继第一颗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矗立起第三座里程碑:首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了地外星球探测。承载这座里程碑的坚实基座,是代代相传的辉煌的航天精神。构筑起这座里程碑宏伟碑身的,是当代最可爱的人——我国航天人。奠定这座里程碑的广袤的基础,是我们日益繁荣富强的伟大的祖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航天史
绕月探测工程
月
球卫星
三维图像
中国制造
人造卫星
载人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嫦娥”的探测仪器有不少创新
2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5,共1页
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在国防科工委召开的“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嫦娥一号”在卫星载荷中主要的一些创新点。
关键词
探测
仪器
创新
绕月探测工程
卫星系统
新闻发布会
国防科工委
嫦娥一号
飞行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发布
3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6期6-6,共1页
2008年11月12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根据嫦娥-1卫星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这幅...
2008年11月12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根据嫦娥-1卫星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这幅月境真实影像涵盖了神秘月境的全部“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图
月
球
中国
绕月探测工程
国防科技工业
交接仪式
科学数据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即将完成首张完整月球表面图
4
作者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4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月
球表面
中国
绕月探测工程
总设计师
表面图像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首次申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获批
5
《地理教学》
2011年第6期63-64,共2页
本报北京消息 来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消息称,2010年8月2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了由我国科学家利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面影像数据首次申报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将月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舁和张钰哲,实现了我国月...
本报北京消息 来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消息称,2010年8月2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了由我国科学家利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面影像数据首次申报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将月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舁和张钰哲,实现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零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
球
探测
地理实体
申报
国防科技工业
绕月探测工程
影像数据
工程
科学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月第三步2017年实现
6
《地理教学》
2008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说,探月工程的第一步“绕”已经实现,准备发射第二颗绕月卫星,第二步“落”正在努力,预计2013年前后实现。他说,相比前两步,“回”的难度更大,不仅要完成“落”...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说,探月工程的第一步“绕”已经实现,准备发射第二颗绕月卫星,第二步“落”正在努力,预计2013年前后实现。他说,相比前两步,“回”的难度更大,不仅要完成“落”的全部过程,还要返回,但这一步一定要走,中国载人航天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国能够把卫星发射出去,再回收,将来人要上月球,也要解决“回”的问题,如果国家能够支持我们顺利立项并且现在就开始前期技术准备,2017年前后则可以完成,目前正在做探月三期“回”的深化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
月
工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
绕月探测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
卫星发射
总设计师
卫星系统
绕
月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嫦娥一号卫星的初步科学成果与嫦娥二号卫星的使命
被引量:
37
7
作者
欧阳自远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在轨运行495d,一共取得了1.37Tbyte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生产出4Tbyte科学应用数据产品。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在轨运行495d,一共取得了1.37Tbyte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生产出4Tbyte科学应用数据产品。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科学目标,为推动我国月球与行星科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嫦娥二号卫星在嫦娥一号卫星取得圆满成功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将于今年年底前发射升空。嫦娥二号卫星从发射到第一次近月制动所经历的时间由13d缩短为5d,环月轨道高度由200km降低为100km,CCD相机的像元分辨率由120m提高到10m,激光高度计测量月面高程由1次/s提高到5次/s。嫦娥二号卫星将重点开展对月面着陆区地形地貌的精细探测,试验验证相关关键技术,为探月二期月面软着陆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月探测工程
嫦娥一号卫星
嫦娥二号卫星
月
球
探测
器
科学任务
科学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工大故事②第12位杰出校友张庆伟的简历
8
作者
胡沛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8-948,共1页
张庆伟的简历摘自西工大故事②第98页,全文如下: 张庆伟,1961年11月生,河北乐亭人;1978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1988年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先后担任中国航天科...
张庆伟的简历摘自西工大故事②第98页,全文如下: 张庆伟,1961年11月生,河北乐亭人;1978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1988年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先后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大型客机项目筹备组组长、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国务院大型飞机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副组长,第十六届、第十七届、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庆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简历
故事
西北工业大学
飞机公司
载人航天
工程
绕月探测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材料及树脂固化技术应用于嫦娥二号
9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9-89,共1页
在本次中国探月工程中,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动机支架采用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制作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并使用了树脂固化及一系列复杂技术。由于这种支架在神舟7号飞船应用过程中性能良好,成为这次绕月探测工程的首选。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固化技术
树脂固化
应用
发动机支架
天津工业大学
绕月探测工程
探
月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名师风采
10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颜丹平,湖南湘潭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从事构造解析学、盆山构造分析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国家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发表科研论文、出版专著150余篇/本,获国土资源部部科技...
颜丹平,湖南湘潭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从事构造解析学、盆山构造分析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国家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发表科研论文、出版专著150余篇/本,获国土资源部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地球科学概论”、视频公开课“走近地球”负责人,地质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公开课
科研论文
科技成果
湖南湘潭
教学与科研
绕月探测工程
地球科学概论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懈求索 勇攀航天相机技术高峰——记中国航天相机专家杨秉新
11
作者
纪明兰
阮宁娟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6期I0003-I0004,共2页
关键词
航天相机
专家
技术
航天遥感器
中国
绕月探测工程
有效载荷
学科带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态新闻
12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关键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北京人民大会堂
新闻
绕月探测工程
国家领导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防科技工业从机械军工向数字军工转变
13
作者
云杉
《航空制造技术》
2005年第3期16-16,共1页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提高军工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正在实现跨越式的发展。2004年,“绕月探测工程”全面启动,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开始生产,新一代运载火箭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科...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提高军工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正在实现跨越式的发展。2004年,“绕月探测工程”全面启动,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开始生产,新一代运载火箭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世一步的提升。2004年军工经济总体增长速度比垒国工业增长速度高出5%,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中国
产新
工业增长速度
军工经济
军工制造业
科技创新能力
运载火箭
支线客机
绕月探测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嫦娥一号”带回五大成果
14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7期64-64,共1页
据中科院院士、我国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通过对“嫦娥一号”探测数据的分析研究,我们主要取得了五方面的科研成果。
关键词
嫦娥一号
绕月探测工程
中科院院士
应用科学
探测
数据
科研成果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绕月探测工程:中国航天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1
作者
宋成
出处
《地理教学》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2007年11月26日,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从中国制造的月球卫星上传回数据并制作出第一幅月球三维图像。继第一颗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矗立起第三座里程碑:首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了地外星球探测。承载这座里程碑的坚实基座,是代代相传的辉煌的航天精神。构筑起这座里程碑宏伟碑身的,是当代最可爱的人——我国航天人。奠定这座里程碑的广袤的基础,是我们日益繁荣富强的伟大的祖国。
关键词
中国航天史
绕月探测工程
月
球卫星
三维图像
中国制造
人造卫星
载人航天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嫦娥”的探测仪器有不少创新
2
出处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5,共1页
文摘
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在国防科工委召开的“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嫦娥一号”在卫星载荷中主要的一些创新点。
关键词
探测
仪器
创新
绕月探测工程
卫星系统
新闻发布会
国防科工委
嫦娥一号
飞行任务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发布
3
出处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6期6-6,共1页
文摘
2008年11月12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根据嫦娥-1卫星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这幅月境真实影像涵盖了神秘月境的全部“领地”:
关键词
影像图
月
球
中国
绕月探测工程
国防科技工业
交接仪式
科学数据
卫星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即将完成首张完整月球表面图
4
作者
靳力
瞭望
出处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4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月
球表面
中国
绕月探测工程
总设计师
表面图像
制作
分类号
P184.5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首次申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获批
5
出处
《地理教学》
2011年第6期63-64,共2页
文摘
本报北京消息 来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消息称,2010年8月2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了由我国科学家利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面影像数据首次申报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将月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舁和张钰哲,实现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零的突破。
关键词
月
球
探测
地理实体
申报
国防科技工业
绕月探测工程
影像数据
工程
科学
科学家
分类号
P184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月第三步2017年实现
6
出处
《地理教学》
2008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说,探月工程的第一步“绕”已经实现,准备发射第二颗绕月卫星,第二步“落”正在努力,预计2013年前后实现。他说,相比前两步,“回”的难度更大,不仅要完成“落”的全部过程,还要返回,但这一步一定要走,中国载人航天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国能够把卫星发射出去,再回收,将来人要上月球,也要解决“回”的问题,如果国家能够支持我们顺利立项并且现在就开始前期技术准备,2017年前后则可以完成,目前正在做探月三期“回”的深化论证。
关键词
探
月
工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
绕月探测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
卫星发射
总设计师
卫星系统
绕
月
卫星
分类号
V476.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嫦娥一号卫星的初步科学成果与嫦娥二号卫星的使命
被引量:
37
7
作者
欧阳自远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出处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基金
863计划重点项目资助
文摘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在轨运行495d,一共取得了1.37Tbyte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生产出4Tbyte科学应用数据产品。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科学目标,为推动我国月球与行星科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嫦娥二号卫星在嫦娥一号卫星取得圆满成功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将于今年年底前发射升空。嫦娥二号卫星从发射到第一次近月制动所经历的时间由13d缩短为5d,环月轨道高度由200km降低为100km,CCD相机的像元分辨率由120m提高到10m,激光高度计测量月面高程由1次/s提高到5次/s。嫦娥二号卫星将重点开展对月面着陆区地形地貌的精细探测,试验验证相关关键技术,为探月二期月面软着陆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
关键词
绕月探测工程
嫦娥一号卫星
嫦娥二号卫星
月
球
探测
器
科学任务
科学成果
Keywords
lunar orbiting project
Chang’e-1
Chang’e-2
lunar orbiter
scientific goal
science result
分类号
V476.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工大故事②第12位杰出校友张庆伟的简历
8
作者
胡沛泉
出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8-948,共1页
文摘
张庆伟的简历摘自西工大故事②第98页,全文如下: 张庆伟,1961年11月生,河北乐亭人;1978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1988年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先后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大型客机项目筹备组组长、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国务院大型飞机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副组长,第十六届、第十七届、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关键词
张庆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简历
故事
西北工业大学
飞机公司
载人航天
工程
绕月探测工程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材料及树脂固化技术应用于嫦娥二号
9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9-89,共1页
文摘
在本次中国探月工程中,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动机支架采用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制作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并使用了树脂固化及一系列复杂技术。由于这种支架在神舟7号飞船应用过程中性能良好,成为这次绕月探测工程的首选。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固化技术
树脂固化
应用
发动机支架
天津工业大学
绕月探测工程
探
月
工程
分类号
TQ342.94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名师风采
10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文摘
颜丹平,湖南湘潭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从事构造解析学、盆山构造分析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国家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发表科研论文、出版专著150余篇/本,获国土资源部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地球科学概论”、视频公开课“走近地球”负责人,地质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
关键词
视频公开课
科研论文
科技成果
湖南湘潭
教学与科研
绕月探测工程
地球科学概论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懈求索 勇攀航天相机技术高峰——记中国航天相机专家杨秉新
11
作者
纪明兰
阮宁娟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6期I0003-I0004,共2页
关键词
航天相机
专家
技术
航天遥感器
中国
绕月探测工程
有效载荷
学科带头人
分类号
V445.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态新闻
12
出处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关键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北京人民大会堂
新闻
绕月探测工程
国家领导人
分类号
V474.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防科技工业从机械军工向数字军工转变
13
作者
云杉
机构
《航空制造技术》杂志社记者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2005年第3期16-16,共1页
文摘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提高军工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正在实现跨越式的发展。2004年,“绕月探测工程”全面启动,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开始生产,新一代运载火箭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世一步的提升。2004年军工经济总体增长速度比垒国工业增长速度高出5%,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中国
产新
工业增长速度
军工经济
军工制造业
科技创新能力
运载火箭
支线客机
绕月探测工程
分类号
V27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F426.4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嫦娥一号”带回五大成果
14
出处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7期64-64,共1页
文摘
据中科院院士、我国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通过对“嫦娥一号”探测数据的分析研究,我们主要取得了五方面的科研成果。
关键词
嫦娥一号
绕月探测工程
中科院院士
应用科学
探测
数据
科研成果
科学家
分类号
V474.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绕月探测工程:中国航天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宋成
《地理教学》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嫦娥”的探测仪器有不少创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发布
《航天器工程》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即将完成首张完整月球表面图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首次申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获批
《地理教学》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探月第三步2017年实现
《地理教学》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嫦娥一号卫星的初步科学成果与嫦娥二号卫星的使命
欧阳自远
《航天器工程》
2010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西工大故事②第12位杰出校友张庆伟的简历
胡沛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复合材料及树脂固化技术应用于嫦娥二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名师风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不懈求索 勇攀航天相机技术高峰——记中国航天相机专家杨秉新
纪明兰
阮宁娟
《中国工程科学》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国防科技工业从机械军工向数字军工转变
云杉
《航空制造技术》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嫦娥一号”带回五大成果
《地理教学》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