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心管绕弯成形的回弹模型与最佳偏心量估算
1
作者 张增坤 吴建军 +1 位作者 解芳 李东如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5,共5页
以偏心管坯替代同心管坯进行绕弯成形,能够减小管材弯曲后内外侧的壁厚差,实现等壁厚弯管。通过构建偏心管坯绕弯成形回弹分析模型,研究了偏心量对管坯绕弯成形回弹角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本模型与现有文献中同心管绕弯模型的计算结果... 以偏心管坯替代同心管坯进行绕弯成形,能够减小管材弯曲后内外侧的壁厚差,实现等壁厚弯管。通过构建偏心管坯绕弯成形回弹分析模型,研究了偏心量对管坯绕弯成形回弹角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本模型与现有文献中同心管绕弯模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模型的可行性。研究发现,管材内外径偏心量对回弹角度有一定影响,回弹角度随着偏心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以等壁厚管件作为绕弯成形目标,给出了最佳偏心量的估算公式。最佳偏心量的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模拟值之间存在差异,原因在于绕弯过程中管材外侧轴向应变量并不等于厚向应变。当给定合适的修正因子(0.72~0.85)时,不同弯曲半径下的最佳偏心量的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模拟值变化规律相一致。最佳偏心量随着管坯外径和壁厚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随着弯曲半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管 绕弯成形 等壁厚管件 塑性加工 壁厚减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弯曲半径管材绕弯成形壁厚增厚行为预测
2
作者 万涛 方军 +3 位作者 尚文瑄 向军淮 鲁世强 王克鲁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3,共8页
为了有效预测和控制0Cr21Ni6Mn9N高强不锈钢管小弯曲半径绕弯成形壁厚增厚行为,实现精确绕弯成形,基于所建立的可靠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正交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高强不锈钢管小弯曲半径绕弯成形壁厚增厚影响的显著性及规律。结果表明... 为了有效预测和控制0Cr21Ni6Mn9N高强不锈钢管小弯曲半径绕弯成形壁厚增厚行为,实现精确绕弯成形,基于所建立的可靠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正交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高强不锈钢管小弯曲半径绕弯成形壁厚增厚影响的显著性及规律。结果表明:影响壁厚增厚的显著性工艺参数依次为:管材与防皱块间隙C_(w)、管材与压块间隙C_(p)、管材与防皱块摩擦因数f_(w)、管材与芯棒间隙C_(m)和芯棒伸出量e;壁厚增厚率随着C_(w)、C_(p)和e的增加而减小,随着f_(w)和C_(m)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建立了最大壁厚增厚率与显著性工艺参数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20%,可用于快速准确地预测高强不锈钢管小弯曲半径绕弯成形壁厚增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不锈钢管 小弯曲半径 绕弯成形 壁厚增厚 有限元模拟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对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截面畸变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郁丽 卢彩红 +1 位作者 赵刚要 杨合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972-1975,共4页
基于ABAQUS/Explicit,建立了铝合金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过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模拟分析了芯棒与管坯间隙、压块与管坯间隙、防皱块与管坯间隙及弯曲模与管坯间隙对管坯截面畸变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小芯棒... 基于ABAQUS/Explicit,建立了铝合金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过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模拟分析了芯棒与管坯间隙、压块与管坯间隙、防皱块与管坯间隙及弯曲模与管坯间隙对管坯截面畸变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小芯棒与管坯间的间隙及弯曲模与管坯间的间隙都可减小管坯截面畸变的程度;而压块与管坯间隙及防皱块与管坯间隙的改变对管坯截面畸变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矩 绕弯成形 间隙 截面畸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起皱极限的预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郁丽 李佳佳 +1 位作者 赵刚要 杨合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2,共6页
失稳起皱是铝合金薄壁矩形波导管绕弯成形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之一,严重制约着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极限的提高。笔者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正交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起皱波纹度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 失稳起皱是铝合金薄壁矩形波导管绕弯成形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之一,严重制约着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极限的提高。笔者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正交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起皱波纹度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基于失稳起皱成形极限的解析模型。研究获得了芯头个数、防皱块与管坯间隙及芯模与管坯间隙对起皱极限的影响规律,并获得了铝合金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起皱极限图。该研究为提高实际生产中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质量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薄壁矩 绕弯成形 有限元模拟 失稳起皱 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失稳起皱影响的显著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佳佳 刘郁丽 +1 位作者 赵刚要 杨合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7-80,共4页
基于三维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采用所建立的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过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结合虚拟正交试验,模拟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绕弯成形过程中失稳起皱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弯曲半径、芯头个数、芯模与管坯间隙和防皱块与... 基于三维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采用所建立的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过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结合虚拟正交试验,模拟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绕弯成形过程中失稳起皱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弯曲半径、芯头个数、芯模与管坯间隙和防皱块与管坯间隙对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过程中的失稳起皱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参数 薄壁矩 绕弯成形 失稳起皱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防护杠用大口径薄壁钢管绕弯成形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志文 董菲菲 +1 位作者 李落星 姚再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3-860,共8页
采用理论计算、数值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材料、有无芯轴、芯头个数和芯棒伸出量对汽车防护杠用不锈钢管绕弯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不锈钢SUS304管材比碳素钢Q235A更易产生截面畸变,但外侧壁厚减薄率较小;... 采用理论计算、数值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材料、有无芯轴、芯头个数和芯棒伸出量对汽车防护杠用不锈钢管绕弯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不锈钢SUS304管材比碳素钢Q235A更易产生截面畸变,但外侧壁厚减薄率较小;材料相同时,有芯轴支撑管材切向压应力和拉应力最大值的差值较小,材料流动更加均匀,能很好地抑制管材的截面畸变和失稳起皱;芯头个数是影响截面变形的最重要因素,芯头个数为3时,截面畸变率最小,其最大值仅为4.2%;芯棒伸出量过小,管材内侧容易起皱,截面畸变率较大;而伸出量过大时,管材外侧壁厚减薄严重,甚至导致拉裂;芯棒伸出量为9mm时,管材的弯曲成形质量最好。仿真结果与理论解析解和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防护杠 大口径薄壁管 绕弯成形 工艺参数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棒参数对超薄壁管数控绕弯成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蒋兰芳 王亚群 +5 位作者 林姚辰 张树有 李恒 张飞 冯毅雄 郭训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4-154,共11页
为提高超薄壁管材的弯曲成形质量,研究了芯球个数、芯球厚度和芯棒支撑角度等芯棒参数对壁厚变化和椭圆度的影响。设计了3种芯球厚度和7种芯球个数,组合得到21种不同的芯棒支撑角度方案,建立了超薄壁不锈钢管材数控绕弯成型有限元分析... 为提高超薄壁管材的弯曲成形质量,研究了芯球个数、芯球厚度和芯棒支撑角度等芯棒参数对壁厚变化和椭圆度的影响。设计了3种芯球厚度和7种芯球个数,组合得到21种不同的芯棒支撑角度方案,建立了超薄壁不锈钢管材数控绕弯成型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芯球个数对壁厚减薄的均匀性有一定的影响,芯球个数相同时,芯球厚度越小,最大壁厚减薄率也越小,最大壁厚减薄率随着芯棒支撑角度的增大而变大;随着芯球个数、芯球厚度或芯棒支撑角度的增加或变大,椭圆度都有减小的趋势;同时总结出超薄壁不锈钢管材的合理的芯棒支撑角度范围为θ/3~θ/2。此项研究对指导芯棒参数设计、提高超薄壁管材的成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壁管 数控绕弯成形 芯棒参数 芯棒支撑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块对H96矩形管绕弯成形回弹与截面变形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朱英霞 刘郁丽 +1 位作者 杨合 李海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为了控制矩形管绕弯成形的回弹和截面变形,建立考虑压块力、速度加载条件的回弹和截面变形有限元预测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实验验证。基于所建模型研究压块的摩擦因数、夹持压力和助推速度对H96矩形管回弹与截面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为了控制矩形管绕弯成形的回弹和截面变形,建立考虑压块力、速度加载条件的回弹和截面变形有限元预测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实验验证。基于所建模型研究压块的摩擦因数、夹持压力和助推速度对H96矩形管回弹与截面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和夹持压力越大,回弹角和横截面高度变形越小。但压块对横、纵截面畸变的作用完全相反;芯头支撑区域内助推速度的变化能够影响回弹量,且不会加剧截面变形。提出变助推速度的压块边界条件组合方案,实现了弯曲角度小于90°和大于等于90°弯管的回弹量分别降低55.31%和36.45%,60°弯管的高度变形量平均降低1.79%,90°和120°弯管的高度变形量最大分别降低5.98%和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弯成形 H96矩 回弹 截面变 工艺参数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棒形式对铜管绕弯成形质量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唐鼎 李大永 彭颖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80-82,共3页
利用仿真技术对薄壁铜管绕弯成形中圆头、关节、曲面3种形式的芯棒对弯管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显示算法的铜管弯管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动力显式算法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对铜管绕弯成形过... 利用仿真技术对薄壁铜管绕弯成形中圆头、关节、曲面3种形式的芯棒对弯管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显示算法的铜管弯管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动力显式算法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对铜管绕弯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利用该模型,对空调铜管弯曲成形常用的圆头芯棒、曲面芯棒和关节芯棒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了芯棒形式对成形关键参数——厚度减薄和截面畸变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圆头芯棒最有利于减轻厚度减薄的情况;关节芯棒最有利于保持铜管截面形状;曲面芯棒有利于得到综合性能更好的弯管。研究结果为工程应用中芯棒形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棒 薄壁铜管 动力显式算法 绕弯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管材绕弯成形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珊琪 郑阿黎 江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3-216,共4页
管材数控绕弯精确成形技术是管材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多因素耦合交互作用的复杂力学过程,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决定了产生截面畸变、壁厚变化等工艺问题的大小,不合理的工艺参数会影响管材的成形精度和生产效率。基于ANSYS/LS-DYNA进行... 管材数控绕弯精确成形技术是管材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多因素耦合交互作用的复杂力学过程,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决定了产生截面畸变、壁厚变化等工艺问题的大小,不合理的工艺参数会影响管材的成形精度和生产效率。基于ANSYS/LS-DYNA进行管材绕弯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工艺参数对成形问题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理论解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有限元仿真过程的正确性,为生产实际及后续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材数控绕弯成形 有限元 截面畸变 壁厚变化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成形回弹的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英霞 万苗苗 +2 位作者 陈炜 陈泷 程一峰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7,共8页
为了精准地预测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成形的回弹情况,本文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回弹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本文首次采用两个全新的无量纲尺寸参数,研究回弹的尺寸效应特性,即在弯曲... 为了精准地预测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成形的回弹情况,本文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回弹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本文首次采用两个全新的无量纲尺寸参数,研究回弹的尺寸效应特性,即在弯曲角度θ增大的条件下,回弹角Δθ随中空程度系数λ和弯曲曲率w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管材、多尺寸研究的数学模型。将有限元的模拟结果与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综合分析得到:1)λ不同的复合管,Δθ均随着θ的增大而近似呈线性增大;当θ>45°时,回弹角增速V_(Δθ)随λ的增大先减小后略有增大;λ=0.565的复合管产生的回弹角最小。2)w不同的复合管,Δθ均随θ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当θ>45°时,回弹角增速V_(Δθ)随w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当w≤0.60,V_(Δθ)值稳定在0.038,故对于λ/w接近于1的复合管,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使用相同的回弹补偿模型,以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管 绕弯成形 回弹 尺寸效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挤压型材温热张力绕弯成形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寒 曾文文 +2 位作者 程明 周慧子 王瑞雪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46,共5页
以AZ31镁合金挤压型材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型材温热张力绕弯成形工艺,分析了温度及预拉伸量对AZ31镁合金型材成形质量及回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型材在成形温度低于110℃时无法顺利弯曲成形... 以AZ31镁合金挤压型材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型材温热张力绕弯成形工艺,分析了温度及预拉伸量对AZ31镁合金型材成形质量及回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型材在成形温度低于110℃时无法顺利弯曲成形;随着成形温度升高,AZ31镁合金型材回弹角降低,二者近似呈线性递减关系;当成形温度从140℃升高至220℃时,弯曲成形后AZ31镁合金型材回弹角实验值由5.4°降低至3.8°,降低了1.6°,而模拟结果降低了0.693°。随着预拉伸量的增加,AZ31镁合金型材回弹角降低。当预拉伸量从0%增大至6%时,弯曲成形后AZ31镁合金型材回弹角实验值由10.9°降低至3.1°,降低了7.8°,模拟结果降低了4.4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温热张力绕弯成形 有限元模拟 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2铝合金薄壁管绕弯成形数值模拟及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靳舜尧 唐振宇 +1 位作者 黄重国 郭青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22-127,共6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am-stamp对5A02铝合金薄壁管的数控绕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芯棒伸出量和弯管角度对管坯的壁厚减薄率、不圆度和回弹等的影响,并进行了数控绕弯成形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伸出量的增长,壁厚减薄率呈指数式增长,...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am-stamp对5A02铝合金薄壁管的数控绕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芯棒伸出量和弯管角度对管坯的壁厚减薄率、不圆度和回弹等的影响,并进行了数控绕弯成形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伸出量的增长,壁厚减薄率呈指数式增长,不圆度以抛物线减小,且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管的回弹随弯管角度增大而增大。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弯管回弹公式,并在弯管试验中得到理想的弯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2铝合金 薄壁管 绕弯成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矩形管绕弯成形模型与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熹 闫彬 +1 位作者 薛勇 刘宽心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6,共5页
针对3A21铝合金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建立基于ABAQUS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成形实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和模拟矩形管截面变形的最大相对误差不到10%。在此基础上,研究成形过程中模具-矩形管摩擦对截面变形的影响规律,并采用... 针对3A21铝合金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建立基于ABAQUS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成形实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和模拟矩形管截面变形的最大相对误差不到10%。在此基础上,研究成形过程中模具-矩形管摩擦对截面变形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获得最优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拟 绕弯成形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材截面几何特征对绕弯成形翘曲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迪辉 李显 +3 位作者 郑方博 王银茂 孙卫东 张志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提高铝合金型材绕弯成形后弯曲件的尺寸精度,运用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绕弯成形过程中截面几何特征对竖直壁型材成形翘曲的影响.改变具有竖直壁结构型材的截面几何特征,得到不同型材的成形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竖直壁... 为提高铝合金型材绕弯成形后弯曲件的尺寸精度,运用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绕弯成形过程中截面几何特征对竖直壁型材成形翘曲的影响.改变具有竖直壁结构型材的截面几何特征,得到不同型材的成形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竖直壁型材外侧横向特征的对称性有助于减小成形翘曲变形;增加内侧特征能够显著减小翘曲.该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型材截面设计,减少成形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弯成形 数值模拟 截面几何特征 翘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间隙对薄壁管绕弯成形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海燕 艾晨辰 孙喆 《精密成形工程》 2012年第2期15-18,31,共5页
详细分析了薄壁管绕弯成形过程及其变形特点,基于有限元法对绕弯成形模具芯棒与管坯间隙,压块与管坯间隙,防皱块与管坯间隙以及弯曲凹模与管坯间隙等4个因素与薄壁管成形质量、回弹量的影响显著程度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 详细分析了薄壁管绕弯成形过程及其变形特点,基于有限元法对绕弯成形模具芯棒与管坯间隙,压块与管坯间隙,防皱块与管坯间隙以及弯曲凹模与管坯间隙等4个因素与薄壁管成形质量、回弹量的影响显著程度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芯棒与管坯的间隙对成形后薄壁管壁厚及回弹的影响最显著,弯曲凹模与管坯间隙对回弹影响也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弯成形 薄壁管 模具间隙 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防护梁绕弯成形的壁厚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立波 梁田 +1 位作者 李明杰 梁继才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目的探究“日”字形截面型材绕弯成商用车防护梁时工艺参数对型材壁厚的影响,以提高防护梁制件的产品质量。方法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模拟出不同工艺参数配比下型材的成形过程,并对型材弯曲段外侧壁厚减薄量和内侧壁厚... 目的探究“日”字形截面型材绕弯成商用车防护梁时工艺参数对型材壁厚的影响,以提高防护梁制件的产品质量。方法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模拟出不同工艺参数配比下型材的成形过程,并对型材弯曲段外侧壁厚减薄量和内侧壁厚增厚量进行极差分析。结果工艺参数中弯曲半径和芯模的芯头个数对外侧减薄率和内侧增厚率影响极大,其余参数相对影响较小。依据正交试验结果并综合分析,最终确立了较好的防护梁绕弯成形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有效性。结论证明了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配比可以显著减轻型材的壁厚变化,从而极大提高防护梁制件的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弯成形 “日”字截面型材 正交试验 有限元仿真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U形圆管多道次绕弯成形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海燕 艾晨辰 杨兵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详细分析了薄壁管的绕弯成形过程及其变形特点,采用LS-DYNA软件对U形薄壁圆管的2道弯曲工序的绕弯成形过程进行仿真,重点对从预成形仿真、回弹仿真到考虑回弹量的过弯成形仿真的仿真方法进行探讨。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采用该文... 详细分析了薄壁管的绕弯成形过程及其变形特点,采用LS-DYNA软件对U形薄壁圆管的2道弯曲工序的绕弯成形过程进行仿真,重点对从预成形仿真、回弹仿真到考虑回弹量的过弯成形仿真的仿真方法进行探讨。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薄壁圆管绕弯成形方法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较好,圆管弯曲角外侧厚度过量减薄和内侧材料堆积引起的起皱以及弯曲角回弹,是薄壁管类零件绕弯成形的主要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圆管 绕弯成形 回弹补偿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模对双脊矩形管绕弯成形截面畸变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海平 刘郁丽 +1 位作者 朱英霞 杨合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3,共8页
采用芯模可有效减小双脊矩形管绕弯成形过程中的截面畸变,并提高弯曲管件的成形精度.因此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可靠的双脊矩形管绕弯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获得了芯模对截面畸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沿截面宽度、高... 采用芯模可有效减小双脊矩形管绕弯成形过程中的截面畸变,并提高弯曲管件的成形精度.因此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可靠的双脊矩形管绕弯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获得了芯模对截面畸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沿截面宽度、高度、外脊宽度和双脊高度的最大变形量均位于管坯的棱线上;沿弯曲方向,管坯宽度、高度和双脊高度的最大变形量均出现在60°附近截面上,外脊宽度的最大变形量出现在20°附近的截面上;随着芯头个数的增加、芯头和管坯间隙的减小及其摩擦因数的减小,管坯宽度、高度和外脊高度的最大变形量均减小,而外脊宽度的最大变形量略有增大或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弯成形 双脊矩 截面畸变 芯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弹性模量变化条件下管材绕弯成形截面畸变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军 欧阳芳 +4 位作者 尚文瑄 鲁世强 王克鲁 肖伯涛 向军淮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8-75,共8页
基于ABAQUS有限元平台,建立了考虑弹性模量变化的高强度0Cr21Ni6Mn9N不锈钢管数控绕弯成形及回弹全过程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管材数控绕弯成形截面畸变的影响,并利用修正的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模型探讨了截面畸变对工艺参数的... 基于ABAQUS有限元平台,建立了考虑弹性模量变化的高强度0Cr21Ni6Mn9N不锈钢管数控绕弯成形及回弹全过程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管材数控绕弯成形截面畸变的影响,并利用修正的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模型探讨了截面畸变对工艺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弹性模量的变化,工艺参数对弯管截面畸变影响的变化趋势相似,考虑弹性模量变化时截面畸变率更大。截面畸变率随管材-防皱块摩擦因数f_(w)、管材-弯曲模间隙C_(b)的增大或管材-弯曲模摩擦因数f_(b)的减小而增大,随着管材-防皱块间隙C_(w)的增加,截面畸变率先减小后基本不变,而弯曲速度ω对其影响不大;合理的f_(w)、f_(b)、C_(w)、C_(b)和ω分别为0.05~0.15、0.2~0.3、0.075~0.1 mm、0.1~0.15 mm和0.4~0.8 rad·s^(-1);截面畸变对工艺参数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C_(b)、C_(w)、f_(b)、f_(w)和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材绕弯成形 截面畸变 弹性模量 工艺参数 有限元模拟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