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帽形材换向绕弯的曲率弹复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刚 李雪春 +1 位作者 徐伟力 杨玉英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96-98,共3页
通过试验与分析,探讨了换向绕弯方法及工艺参数对曲率弹复ΔR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相对弯曲半径R/H下,换向绕弯的绕弯次数及换向绕弯时侧压时曲率弹复ΔR的影响规律以及换向绕弯最佳绕弯次数.不仅对帽形型材的绕弯工艺及模具设计具有... 通过试验与分析,探讨了换向绕弯方法及工艺参数对曲率弹复ΔR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相对弯曲半径R/H下,换向绕弯的绕弯次数及换向绕弯时侧压时曲率弹复ΔR的影响规律以及换向绕弯最佳绕弯次数.不仅对帽形型材的绕弯工艺及模具设计具有使用价值及指导意义,同时为型材绕弯工艺的精度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弯 曲率弹复 换向绕弯 侧压 异型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防护杠用大口径薄壁钢管绕弯成形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志文 董菲菲 +1 位作者 李落星 姚再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3-860,共8页
采用理论计算、数值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材料、有无芯轴、芯头个数和芯棒伸出量对汽车防护杠用不锈钢管绕弯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不锈钢SUS304管材比碳素钢Q235A更易产生截面畸变,但外侧壁厚减薄率较小;... 采用理论计算、数值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材料、有无芯轴、芯头个数和芯棒伸出量对汽车防护杠用不锈钢管绕弯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不锈钢SUS304管材比碳素钢Q235A更易产生截面畸变,但外侧壁厚减薄率较小;材料相同时,有芯轴支撑管材切向压应力和拉应力最大值的差值较小,材料流动更加均匀,能很好地抑制管材的截面畸变和失稳起皱;芯头个数是影响截面变形的最重要因素,芯头个数为3时,截面畸变率最小,其最大值仅为4.2%;芯棒伸出量过小,管材内侧容易起皱,截面畸变率较大;而伸出量过大时,管材外侧壁厚减薄严重,甚至导致拉裂;芯棒伸出量为9mm时,管材的弯曲成形质量最好。仿真结果与理论解析解和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防护杠 大口径薄壁管 绕弯成形 工艺参数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棒参数对超薄壁管数控绕弯成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蒋兰芳 王亚群 +5 位作者 林姚辰 张树有 李恒 张飞 冯毅雄 郭训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4-154,共11页
为提高超薄壁管材的弯曲成形质量,研究了芯球个数、芯球厚度和芯棒支撑角度等芯棒参数对壁厚变化和椭圆度的影响。设计了3种芯球厚度和7种芯球个数,组合得到21种不同的芯棒支撑角度方案,建立了超薄壁不锈钢管材数控绕弯成型有限元分析... 为提高超薄壁管材的弯曲成形质量,研究了芯球个数、芯球厚度和芯棒支撑角度等芯棒参数对壁厚变化和椭圆度的影响。设计了3种芯球厚度和7种芯球个数,组合得到21种不同的芯棒支撑角度方案,建立了超薄壁不锈钢管材数控绕弯成型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芯球个数对壁厚减薄的均匀性有一定的影响,芯球个数相同时,芯球厚度越小,最大壁厚减薄率也越小,最大壁厚减薄率随着芯棒支撑角度的增大而变大;随着芯球个数、芯球厚度或芯棒支撑角度的增加或变大,椭圆度都有减小的趋势;同时总结出超薄壁不锈钢管材的合理的芯棒支撑角度范围为θ/3~θ/2。此项研究对指导芯棒参数设计、提高超薄壁管材的成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壁管 数控绕弯成形 芯棒参数 芯棒支撑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矩形管绕弯件尺寸精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银 闫晓东 +2 位作者 王哲 陈松 李慧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3,共6页
铝合金矩形管绕弯成形时,截面畸变及回弹等问题严重影响弯曲件的几何精度,为了控制铝合金矩形管绕弯成形时弯曲件的尺寸精度,本文采用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材料屈服强度及相对弯曲半径对矩形管截面畸变与回弹的影响.结果表明:... 铝合金矩形管绕弯成形时,截面畸变及回弹等问题严重影响弯曲件的几何精度,为了控制铝合金矩形管绕弯成形时弯曲件的尺寸精度,本文采用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材料屈服强度及相对弯曲半径对矩形管截面畸变与回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屈服强度的增加,截面畸变及曲率半径回弹率也增加,但垂直径向方向的截面畸变变化相对较小;随着相对弯曲半径的增加,径向方向截面畸变及曲率半径回弹率逐渐减小,垂直径向方向截面畸变相差甚微.这为提高铝合金矩形管绕弯精度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管 绕弯成形 截面畸变 回弹 尺寸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缝强度对薄壁焊管绕弯起皱及壁厚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静 杨合 +4 位作者 詹梅 任宁 蒋浩民 刁可山 陈新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共6页
在薄壁焊管绕弯成形中,焊管起皱及壁厚分布受焊缝相对基体材料强度的影响.提出了焊缝相对强度因子Sf的概念,以反映焊缝相对于基体材料的强弱性,并推导了其解析表达式,给出了适用于焊管的起皱趋势判断公式.同时,基于有限元模拟,分析了焊... 在薄壁焊管绕弯成形中,焊管起皱及壁厚分布受焊缝相对基体材料强度的影响.提出了焊缝相对强度因子Sf的概念,以反映焊缝相对于基体材料的强弱性,并推导了其解析表达式,给出了适用于焊管的起皱趋势判断公式.同时,基于有限元模拟,分析了焊缝相对强度因子对焊管绕弯成形过程中起皱及壁厚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当焊缝相对强度因子Sf的变化由焊缝强度系数改变引起时,起皱趋势随Sf的增大而略有增大;Sf的变化由焊缝硬化指数或厚向异性指数改变引起时,起皱趋势随Sf的增大而减小.2)随着焊缝相对强度因子Sf的增大,壁厚减薄率逐渐减小.当Sf的改变由焊缝厚向异性指数引起时,Sf对壁厚减薄率的影响最大,当Sf增大0.89%时(由1.2788增加到1.2902),壁厚减薄率的变化率为37.61%(由10.9%降至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焊管 焊缝相对强度 绕弯成形 起皱 壁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异形管面内绕弯过程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卿卿 李大永 +1 位作者 彭颖红 徐志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2-456,462,共6页
研究了一种薄壁异形铝管面内绕弯成形过程.基于LS-DYNA软件平台建立了铝管弯曲过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提出了该口琴形截面薄壁异形管弯曲成形过程中孔道畸变的评价方法,分析了弯曲变形后各孔道的变化规律,... 研究了一种薄壁异形铝管面内绕弯成形过程.基于LS-DYNA软件平台建立了铝管弯曲过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提出了该口琴形截面薄壁异形管弯曲成形过程中孔道畸变的评价方法,分析了弯曲变形后各孔道的变化规律,以及弯曲角度、弯曲半径、模具与管坯间隙和模具与管坯间的摩擦对异形管孔道畸变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异形管弯曲变形后外侧孔道缩小而内侧孔道扩大,其孔道的畸变程度近似呈线性分布;增大弯曲半径有利于减小孔道畸变程度,而弯曲角度、模具与管坯间隙和模具与管坯间的摩擦对孔道畸变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异形铝管 绕弯成形 孔道畸变 有限元方法 弯曲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成形回弹的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英霞 万苗苗 +2 位作者 陈炜 陈泷 程一峰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7,共8页
为了精准地预测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成形的回弹情况,本文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回弹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本文首次采用两个全新的无量纲尺寸参数,研究回弹的尺寸效应特性,即在弯曲... 为了精准地预测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成形的回弹情况,本文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回弹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本文首次采用两个全新的无量纲尺寸参数,研究回弹的尺寸效应特性,即在弯曲角度θ增大的条件下,回弹角Δθ随中空程度系数λ和弯曲曲率w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管材、多尺寸研究的数学模型。将有限元的模拟结果与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综合分析得到:1)λ不同的复合管,Δθ均随着θ的增大而近似呈线性增大;当θ>45°时,回弹角增速V_(Δθ)随λ的增大先减小后略有增大;λ=0.565的复合管产生的回弹角最小。2)w不同的复合管,Δθ均随θ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当θ>45°时,回弹角增速V_(Δθ)随w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当w≤0.60,V_(Δθ)值稳定在0.038,故对于λ/w接近于1的复合管,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使用相同的回弹补偿模型,以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管 绕弯成形 回弹 尺寸效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形型材绕弯件的曲率一致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玉英 董昀 赵立红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1-94,共4页
在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各种异型断面的框类零件,由于成形后的弹复变形引起的曲率变化和断面形状畸变等缺陷严重影响制件的质量.此外,沿周向曲率的不均匀性使制件的圆度下降,影响制件的装配性及被加强构件的使用性能.因此,也是这类零件成... 在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各种异型断面的框类零件,由于成形后的弹复变形引起的曲率变化和断面形状畸变等缺陷严重影响制件的质量.此外,沿周向曲率的不均匀性使制件的圆度下降,影响制件的装配性及被加强构件的使用性能.因此,也是这类零件成形时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带张力绕弯方法,通过对LY12M帽形材的绕弯试验与分析,得到了主要工艺参数相对弯曲半径R/H、侧压力P、后张力(摩擦力)F对绕弯件曲率不一致性的影响规律.这对提高型材绕弯精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形型材 绕弯 曲率一致性 圆度 零件成形 加工精度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矩形管绕弯成形模型与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熹 闫彬 +1 位作者 薛勇 刘宽心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6,共5页
针对3A21铝合金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建立基于ABAQUS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成形实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和模拟矩形管截面变形的最大相对误差不到10%。在此基础上,研究成形过程中模具-矩形管摩擦对截面变形的影响规律,并采用... 针对3A21铝合金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建立基于ABAQUS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成形实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和模拟矩形管截面变形的最大相对误差不到10%。在此基础上,研究成形过程中模具-矩形管摩擦对截面变形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获得最优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拟 矩形管绕弯成形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形型材绕弯时的弹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春峰 李雪春 +3 位作者 杨玉英 苏传义 姜晓峰 白书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7-100,104,共5页
通过绕弯试验和应变分析,研究了绕弯工艺的主要参数侧压P和相对弯曲半径R/H对曲率弹复ΔR的影响.得到了P和R/H对ΔR的影响规律及对毛坯变形区切向应变分布与变化的影响,为模具设计及修正以及工艺参数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绕弯 弯曲 帽形型材 型材 弹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材截面几何特征对绕弯成形翘曲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迪辉 李显 +3 位作者 郑方博 王银茂 孙卫东 张志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提高铝合金型材绕弯成形后弯曲件的尺寸精度,运用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绕弯成形过程中截面几何特征对竖直壁型材成形翘曲的影响.改变具有竖直壁结构型材的截面几何特征,得到不同型材的成形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竖直壁... 为提高铝合金型材绕弯成形后弯曲件的尺寸精度,运用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绕弯成形过程中截面几何特征对竖直壁型材成形翘曲的影响.改变具有竖直壁结构型材的截面几何特征,得到不同型材的成形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竖直壁型材外侧横向特征的对称性有助于减小成形翘曲变形;增加内侧特征能够显著减小翘曲.该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型材截面设计,减少成形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弯成形 数值模拟 截面几何特征 翘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材绕弯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
12
作者 曾珊琪 郑阿黎 +1 位作者 田普建 江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20-125,共6页
薄壁管数控绕弯精确成形技术是管材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一个多因素耦合交互作用的复杂力学过程,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着截面畸变、壁厚变化等多个工艺问题,会严重影响管材的成形精度和生产效率.对管材绕弯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 薄壁管数控绕弯精确成形技术是管材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一个多因素耦合交互作用的复杂力学过程,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着截面畸变、壁厚变化等多个工艺问题,会严重影响管材的成形精度和生产效率.对管材绕弯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并通过与理论解和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元仿真过程的正确性,可为生产实际及后续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材绕弯 数值模拟 有限元方法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模对双脊矩形管绕弯成形截面畸变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海平 刘郁丽 +1 位作者 朱英霞 杨合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3,共8页
采用芯模可有效减小双脊矩形管绕弯成形过程中的截面畸变,并提高弯曲管件的成形精度.因此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可靠的双脊矩形管绕弯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获得了芯模对截面畸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沿截面宽度、高... 采用芯模可有效减小双脊矩形管绕弯成形过程中的截面畸变,并提高弯曲管件的成形精度.因此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可靠的双脊矩形管绕弯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获得了芯模对截面畸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沿截面宽度、高度、外脊宽度和双脊高度的最大变形量均位于管坯的棱线上;沿弯曲方向,管坯宽度、高度和双脊高度的最大变形量均出现在60°附近截面上,外脊宽度的最大变形量出现在20°附近的截面上;随着芯头个数的增加、芯头和管坯间隙的减小及其摩擦因数的减小,管坯宽度、高度和外脊高度的最大变形量均减小,而外脊宽度的最大变形量略有增大或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弯成形 双脊矩形管 截面畸变 芯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模参数对3A21矩形管绕弯截面变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齐海雁 刘郁丽 杨合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02,共6页
为解决截面变形对铝合金薄壁矩形波导管通信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3A21铝合金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模拟研究了芯模参数对截面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 为解决截面变形对铝合金薄壁矩形波导管通信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3A21铝合金薄壁矩形管绕弯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模拟研究了芯模参数对截面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芯头个数、增大芯头厚度以及芯头间间距,截面变化率减小,而增大芯头圆弧角度,截面变化率增大;当芯模支撑角度不变时,芯头个数和芯头厚度的改变仍会对截面变形产生很大影响,芯头厚度越大,管坯的截面变形程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A21铝合金 薄壁矩形管 绕弯成形 截面变形 芯模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6黄铜双脊矩形波导管绕弯截面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春梅 刘郁丽 +1 位作者 沈化文 杨合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9,共7页
基于ABAQUS/Explicit建立双脊矩形管绕弯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研究该成形过程的截面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管坯截面的高度、宽度和两脊槽间间距变形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沿弯曲方向60°附近的区域;特征截面上这些变形量的最大值分别... 基于ABAQUS/Explicit建立双脊矩形管绕弯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研究该成形过程的截面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管坯截面的高度、宽度和两脊槽间间距变形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沿弯曲方向60°附近的区域;特征截面上这些变形量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靠近脊槽顶部棱边的腹板、外棱边与脊槽底部棱边处。而双脊宽度变形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沿弯曲方向20°附近的区域;在特征截面上其最大变形量出现在外侧脊槽顶部棱边处。变形后出现了较明显的双脊不对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6双脊矩形管 绕弯成形 截面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加载模式AZ31镁合金型材张力绕弯成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慧子 肖寒 +3 位作者 曾文文 王瑞雪 程明 张士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31-135,149,共6页
采用三维弹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法实现了薄壁U形AZ31镁合金型材的温热张力绕弯成形的数值模拟,分析了4种温度加载模式下型材温热张力绕弯成形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从模具预热、绕弯前温度场均匀化处理、随动热源的添加等方面实... 采用三维弹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法实现了薄壁U形AZ31镁合金型材的温热张力绕弯成形的数值模拟,分析了4种温度加载模式下型材温热张力绕弯成形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从模具预热、绕弯前温度场均匀化处理、随动热源的添加等方面实现了型材绕弯过程中温度场稳定性的提高。结果表明,绕弯前型材均匀化10s为最佳时间,随动热源的添加及模具的预热均减小了绕弯过程中型材与外界的热交换。分析了不同温度加载模式下型材内外侧等效应力及温度场的变化。模拟结果可以对AZ31镁合金型材张力绕弯成形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型材 张力绕弯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型材绕弯成形回弹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祺 刘劲松 +1 位作者 肖寒 张士宏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31-34,共4页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及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AZ31镁合金型材绕弯变形过程,分析了型材回弹和温度场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同绕弯角度绕弯时坯料温度的改变对回弹的影响能力有限,温度每升高10℃,回弹角度减幅...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及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AZ31镁合金型材绕弯变形过程,分析了型材回弹和温度场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同绕弯角度绕弯时坯料温度的改变对回弹的影响能力有限,温度每升高10℃,回弹角度减幅约为5%;相同坯料温度时绕弯角度的改变对型材回弹的影响不大,而且绕弯角度的改变对变形区温度场分布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型材 绕弯 回弹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起皱发生的铜钛双金属复合管小半径绕弯成形极限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万苗苗 朱英霞 +1 位作者 陈蓉 涂文斌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6-271,共6页
为了得到成形质量优良、小相对弯曲半径(R/D_(2)≤2,D_(2)是覆管外径)的铜钛双金属复合管,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平台,建立了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回弹有限元模型,对铜钛双金属复合管小半径绕弯成形的起皱极限进行有限元模拟和分... 为了得到成形质量优良、小相对弯曲半径(R/D_(2)≤2,D_(2)是覆管外径)的铜钛双金属复合管,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平台,建立了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回弹有限元模型,对铜钛双金属复合管小半径绕弯成形的起皱极限进行有限元模拟和分析。即在刚性芯模、不同芯头个数填充下,得到防止复合管起皱发生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D_(2))_(min)。结果表明,基、覆管填充区的截面畸变率(φ)均明显小于非填充区,且填充区的φ随R/D_(2)减小略有增大,非填充区的φ随R/D_(2)减小而明显增大,这表明非填充区的截面起皱趋势明显高于填充区;R/D_(2)=1.76为起皱发生的分界线,当R/D_(2)=1.76时,1个芯头填充不满足复合管成形质量的要求;2个和3个芯头填充满足成形质量要求,且2个芯头填充效果较3个芯头好;当R/D_(2)=1.32时,3种填充条件都会出现起皱,不满足成形质量要求。为了确定最小相对弯曲半径,进一步分析了2个芯头填充、R/D_(2)=1.71和R/D_(2)=1.74时复合管的起皱情况,发现起皱个数N=1,φ_(max)均超过5%,不满足成形精度要求。综上,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的成形极限为2个芯头填充、(R/D_(2))_(min)=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管 绕弯成形 起皱 成形极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铜管绕弯截面畸变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新鹏 刘劲松 +2 位作者 张士宏 张永靖 祝炎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77-81,共5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Mentat建立了薄壁铜管绕弯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分析芯棒直径、芯棒伸出量及摩擦工艺参数对7.00mm×0.41mm×10mm(外径×壁厚×弯曲半径)薄壁铜管绕弯的截面畸变的影响。结... 利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Mentat建立了薄壁铜管绕弯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分析芯棒直径、芯棒伸出量及摩擦工艺参数对7.00mm×0.41mm×10mm(外径×壁厚×弯曲半径)薄壁铜管绕弯的截面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截面畸变量随芯棒直径和伸出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若摩擦系数较大时进行弯管,管材外侧易出现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铜管 绕弯成形 截面畸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绕弯成形工艺的铝型材截面优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亚南 李彦波 +2 位作者 曹大兴 刘凯凯 张宝成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86,共6页
异形多腔铝型材在绕弯成形区会出现严重的截面畸变,截面两侧形成宽度差,不满足平面度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对绕弯成形特性进行研究,并通过优化截面特征减小了成形后两侧面的宽度差。研究表明:仿真能够有... 异形多腔铝型材在绕弯成形区会出现严重的截面畸变,截面两侧形成宽度差,不满足平面度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对绕弯成形特性进行研究,并通过优化截面特征减小了成形后两侧面的宽度差。研究表明:仿真能够有效预测实际成形状态,成弧半径值、包角值及回弹角值的仿真与实际误差分别为6.7%,0.5%和11%。成形区仿真与实验所得外弧面宽度分别为79.42及79.00 mm,内弧面宽度分别为82.76及82.90 mm,误差为0.17%。通过优化产品截面得出:增强壁厚的方式不能够抵抗成形过程中立筋向内倒塌的趋势;采取增加微小凸台的方法,使得成形后右侧面宽度差由1.60 mm减小为0.90 mm,左侧面宽度差由1.74 mm减小为0.50 mm,两侧凸台能够有效地抑制立筋向内倒塌。经分析凸台位置最大主应变为0.21,未超过材料延伸率22%,满足强度要求。在8%的增重比约束范围内,优化方案增重1.8%,明显提升了成形工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弯成形 铝型材 异形多腔 仿真 宽度差 凸台 截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