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隧道反射地震超前探测偏移成像
被引量:
25
1
作者
沈鸿雁
李庆春
冯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8-304,共7页
在隧道、井巷反射地震超前探测(TRSP)观测系统的基础上,依据几何地震学原理,重点研究了隧道情况下,地震波的时距曲线关系,借助绕射叠加原理,实现了直接从时间域到空间域的深度偏移成像,分析了成像运算量的影响因素,并对速度分析和深度...
在隧道、井巷反射地震超前探测(TRSP)观测系统的基础上,依据几何地震学原理,重点研究了隧道情况下,地震波的时距曲线关系,借助绕射叠加原理,实现了直接从时间域到空间域的深度偏移成像,分析了成像运算量的影响因素,并对速度分析和深度偏移成像计算分别采用不同精度的剖分网格,同时引入插值技术,通过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验证,在不影响成像精度的情况下,可大量节省运算时间,成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反
射
地震波法
超前预报
偏移成像
绕射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矿岩巷TBM掘进随掘地震信号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党保全
郭立全
+2 位作者
张延喜
任永乐
李圣林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3,60,共9页
随掘地震超前探测技术可实现探掘平行,为巷道快速智能掘进场景下实时、精准地质保障提供了可能。随掘震源产生的是复杂、变频、连续信号,信号特征认知直接影响数据处理与成像精度,而目前针对岩巷全断面掘进机(TBM)随掘地震信号特征的认...
随掘地震超前探测技术可实现探掘平行,为巷道快速智能掘进场景下实时、精准地质保障提供了可能。随掘震源产生的是复杂、变频、连续信号,信号特征认知直接影响数据处理与成像精度,而目前针对岩巷全断面掘进机(TBM)随掘地震信号特征的认知仍不清晰,且暂时还没有针对性开展过信号处理与成像研究工作。针对上述问题,以谢桥煤矿瓦斯治理巷TBM随掘地震超前探测试验为例,分析了刀盘先导信号与岩壁接收信号的时间域、频率域及时频域特征:岩巷TBM随掘地震信号中不同振幅能量成分比例呈现金字塔形,但分布随机,不对称程度较高;机械运转信号能量较大,刀盘先导信号强度是岩壁接收信号的200倍左右;频率域变频特征明显;机械运转信号基础频率较低,刀盘先导信号频率成分主要集中在10~80 Hz与150~200 Hz,主频为36.99 Hz,岩壁接收信号频率成分主要集中在50~200 Hz,主频为137.97 Hz;刀盘先导信号较岩壁接收信号时频域能量团分布更为规则,多次震源激发现象明显,能量团之间的差异性特征表明了多次震源激发时振幅能量与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利用脉冲化算法与绕射叠加偏移成像方法对岩巷TBM随掘地震信号进行数据处理与成像试验,结果表明:(1)脉冲化等效单炮记录与利用常规震源得到的超前探测单炮记录特征一致性较强,同相轴清晰且连续性较好,可满足现场探测分析需要。(2)对探测范围内岩体情况的超前预报结果与实际揭露情况一致,说明岩巷TBM随掘地震超前探测可提供有效地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岩巷掘进
随掘地震超前探测
随掘地震信号
全断面硬岩掘进机
刀盘先导信号
岩壁接收信号
绕射叠加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干涉成像的微地震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田宵
张雄
+3 位作者
张华
麻昌英
戴梦雪
储仿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05-3115,共11页
基于偏移成像的微地震定位方法由于可避免走时拾取误差以及可实现自动化定位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绕射叠加方法将能量沿走时曲线聚焦到空间网格点上,进行成像时需要搜索发震时刻.干涉成像方法利用互相关提取的走时差信息可避免搜索发震时刻...
基于偏移成像的微地震定位方法由于可避免走时拾取误差以及可实现自动化定位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绕射叠加方法将能量沿走时曲线聚焦到空间网格点上,进行成像时需要搜索发震时刻.干涉成像方法利用互相关提取的走时差信息可避免搜索发震时刻,但定位结果受数据信噪比的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干涉成像法的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同时使用互相关和自相关道集的全干涉成像方法,增加的自相关道集提取的S-P走时差可降低震源-检波器方向的定位误差,提高定位精度.单井监测的理论测试和实际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全干涉成像的定位精度高于仅使用互相关道集的干涉成像方法,同时计算效率高于绕射叠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井下监测
干涉成像
绕射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旁裂缝几何特性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车小花
乔文孝
+1 位作者
李刚
程志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40,共5页
用实验模拟法研究了井旁地带多个平面裂缝和单个一般形状裂缝对纵波的反射 ,应用二维地震勘探中的绕射扫描偏移叠加技术对实验测量的反射波波形剖面进行了处理 ,获得了井旁介质结构的平面图像 ,确定了井旁裂缝的倾角、尺度和位置等几何...
用实验模拟法研究了井旁地带多个平面裂缝和单个一般形状裂缝对纵波的反射 ,应用二维地震勘探中的绕射扫描偏移叠加技术对实验测量的反射波波形剖面进行了处理 ,获得了井旁介质结构的平面图像 ,确定了井旁裂缝的倾角、尺度和位置等几何特性。结果表明 ,运用绕射扫描偏移叠加技术对裂缝反射波的处理结果与实际实验中裂缝的布置结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旁裂缝
几何特性
模拟实验
研究
绕
射
扫描偏移
叠加
技术
油气地质
二维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隧道反射地震超前探测偏移成像
被引量:
25
1
作者
沈鸿雁
李庆春
冯宏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8-304,共7页
基金
交通部科技基金资助项目(200731881262)
陕西省科学基础研究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7D04)
文摘
在隧道、井巷反射地震超前探测(TRSP)观测系统的基础上,依据几何地震学原理,重点研究了隧道情况下,地震波的时距曲线关系,借助绕射叠加原理,实现了直接从时间域到空间域的深度偏移成像,分析了成像运算量的影响因素,并对速度分析和深度偏移成像计算分别采用不同精度的剖分网格,同时引入插值技术,通过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验证,在不影响成像精度的情况下,可大量节省运算时间,成像效果良好.
关键词
隧道
反
射
地震波法
超前预报
偏移成像
绕射叠加
Keywords
tunnel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prediction ahead
migration imaging
diffraction stacking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矿岩巷TBM掘进随掘地震信号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党保全
郭立全
张延喜
任永乐
李圣林
机构
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分公司通防地质技术部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分公司谢桥煤矿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3,60,共9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23AH051186)
安徽理工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2023yjrc21)。
文摘
随掘地震超前探测技术可实现探掘平行,为巷道快速智能掘进场景下实时、精准地质保障提供了可能。随掘震源产生的是复杂、变频、连续信号,信号特征认知直接影响数据处理与成像精度,而目前针对岩巷全断面掘进机(TBM)随掘地震信号特征的认知仍不清晰,且暂时还没有针对性开展过信号处理与成像研究工作。针对上述问题,以谢桥煤矿瓦斯治理巷TBM随掘地震超前探测试验为例,分析了刀盘先导信号与岩壁接收信号的时间域、频率域及时频域特征:岩巷TBM随掘地震信号中不同振幅能量成分比例呈现金字塔形,但分布随机,不对称程度较高;机械运转信号能量较大,刀盘先导信号强度是岩壁接收信号的200倍左右;频率域变频特征明显;机械运转信号基础频率较低,刀盘先导信号频率成分主要集中在10~80 Hz与150~200 Hz,主频为36.99 Hz,岩壁接收信号频率成分主要集中在50~200 Hz,主频为137.97 Hz;刀盘先导信号较岩壁接收信号时频域能量团分布更为规则,多次震源激发现象明显,能量团之间的差异性特征表明了多次震源激发时振幅能量与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利用脉冲化算法与绕射叠加偏移成像方法对岩巷TBM随掘地震信号进行数据处理与成像试验,结果表明:(1)脉冲化等效单炮记录与利用常规震源得到的超前探测单炮记录特征一致性较强,同相轴清晰且连续性较好,可满足现场探测分析需要。(2)对探测范围内岩体情况的超前预报结果与实际揭露情况一致,说明岩巷TBM随掘地震超前探测可提供有效地质保障。
关键词
煤矿岩巷掘进
随掘地震超前探测
随掘地震信号
全断面硬岩掘进机
刀盘先导信号
岩壁接收信号
绕射叠加
偏移成像
Keywords
coal mine rock roadway excavation
advanced detection of seismic-while-excavating
seismicwhile-excavating signals
tunnel boring machine
cutterhead pilot signal
rock wall received signal
diffraction stacking migration imaging
分类号
TD412.5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干涉成像的微地震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田宵
张雄
张华
麻昌英
戴梦雪
储仿东
机构
江西省防震减灾与工程地质灾害探测工程研究中心(东华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05-3115,共11页
基金
江西省防震减灾与工程地质灾害探测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DGD20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4040,41664006,41874126)
+1 种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80399,GJJ170453)
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DHBK2018067,DHBK2017108)联合资助.
文摘
基于偏移成像的微地震定位方法由于可避免走时拾取误差以及可实现自动化定位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绕射叠加方法将能量沿走时曲线聚焦到空间网格点上,进行成像时需要搜索发震时刻.干涉成像方法利用互相关提取的走时差信息可避免搜索发震时刻,但定位结果受数据信噪比的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干涉成像法的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同时使用互相关和自相关道集的全干涉成像方法,增加的自相关道集提取的S-P走时差可降低震源-检波器方向的定位误差,提高定位精度.单井监测的理论测试和实际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全干涉成像的定位精度高于仅使用互相关道集的干涉成像方法,同时计算效率高于绕射叠加方法.
关键词
微地震
井下监测
干涉成像
绕射叠加
Keywords
Microseismic
Downhole monitoring
Interferometry imaging
Diffraction stacking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旁裂缝几何特性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车小花
乔文孝
李刚
程志国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40,共5页
文摘
用实验模拟法研究了井旁地带多个平面裂缝和单个一般形状裂缝对纵波的反射 ,应用二维地震勘探中的绕射扫描偏移叠加技术对实验测量的反射波波形剖面进行了处理 ,获得了井旁介质结构的平面图像 ,确定了井旁裂缝的倾角、尺度和位置等几何特性。结果表明 ,运用绕射扫描偏移叠加技术对裂缝反射波的处理结果与实际实验中裂缝的布置结构一致。
关键词
井旁裂缝
几何特性
模拟实验
研究
绕
射
扫描偏移
叠加
技术
油气地质
二维地震勘探
Keywords
fracture
geometrical property
reflection
diffraction scanning migration stack technique
simulation test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隧道反射地震超前探测偏移成像
沈鸿雁
李庆春
冯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矿岩巷TBM掘进随掘地震信号特征及其应用
党保全
郭立全
张延喜
任永乐
李圣林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干涉成像的微地震定位方法研究
田宵
张雄
张华
麻昌英
戴梦雪
储仿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井旁裂缝几何特性模拟实验研究
车小花
乔文孝
李刚
程志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