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S联合苏木精染色在干眼结膜印迹细胞学中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新成 李如龙 卢国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6-787,共2页
印迹细胞学检查(impression cytology)是一种简单易行、无创伤、重复性高的眼表面细胞学检查方法。1977年Egbert等[1]首次报道该方法。
关键词 结膜印迹细胞学 PAS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印迹细胞学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
2
作者 梁小庆 刘焰 +3 位作者 郑波涛 王莎莎 孙晓东 许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80,196,共5页
目的分析丫啶橙荧光染色结膜印迹细胞学(CICAO)检查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2例(303眼)干眼患者和60名(120眼)正常对照者,采集干眼患者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睛红、分泌物增多、眼睑沉重感、视疲劳、畏光、流泪... 目的分析丫啶橙荧光染色结膜印迹细胞学(CICAO)检查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2例(303眼)干眼患者和60名(120眼)正常对照者,采集干眼患者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睛红、分泌物增多、眼睑沉重感、视疲劳、畏光、流泪、痒感、眼痛、视力波动),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虎红染色(RB)及CICAO检查。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CICAO与干眼症状及SIt、BUT、FL和RB的相关性。结果 CICAO与干眼症状中的干涩感、流泪、眼痛有显著相关性(r=0.337,r=-0.278,r=0.395;均P<0.05)。CICAO与RB、SIt、BUT、FL均有显著相关性(r=0.757,r=-0.668,r=-0.549,r=0.428;均P<0.01)。结论 CICAO与干眼症状的相关性较低,与RB、SIt、BUT、FL均具有显著相关性。CICAO可为干眼的临床分级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印迹细胞学 干眼 相关性 症状和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结膜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利 何湘珍 +2 位作者 肖启国 陈鹏 戴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2-836,共5页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2例(71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组(A组)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及术中应用MMC组(B组),分别...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2例(71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组(A组)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及术中应用MMC组(B组),分别于术前、术后不同时间应用硝酸纤维素薄膜滤纸取2组患者眼表结膜上皮组织,结膜印迹细胞学对杯状细胞、炎症细胞等进行定性检查,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率进行定量检查。结果翼状胬肉区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明显(100%),细胞变长,核/浆比减少,杯状细胞较多;术后30 d、90 d结膜上皮细胞形态规整、小而密集、含大量杯状细胞。2组术后非胬肉区结膜杯状细胞数量较术前均显著增加(P均<0.05),2组术前、术后各观察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F=4.48,P=0.02;B组:F=3.47,P=0.04);术后1~14 d炎症细胞明显。2组患者术前非胬肉区球结膜上皮细胞凋亡率A组平均9.52%±4.42%,B组平均9.66%±3.91%,与正常(6.75%±1.29%)相比偏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前、术后各观察阶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组:F=5.21,P=0.001;B组:F=4.53,P=0.003),其中A组术后7d、14 d与其他观察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4 d与其他观察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中局部应用MMC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改善眼表,且毒副作用小,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丝裂霉素C 硝酸纤维素薄膜滤纸 结膜印迹细胞学 流式细胞学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术式对术后眼表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贾烨 赖兆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眼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单眼鼻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术前3d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 test,SIt)、结膜... 目的观察比较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眼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单眼鼻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术前3d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 test,SIt)、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筛选出三项指标均异常患者96例(96眼),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A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术(B组)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另选择三项指标均正常的患者25例(2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D组)。术后3个月行BUT、SIt、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术后3个月BUT分别为(9.8±1.5)s、(9.6±1.9)s和(10.2±1.5)s,与术前(6.7±1.3)s、(6.2±1.0)s、(6.6±1.3)s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组术后3个月BUT为(13.8±1.1)s,与术前(14.1±1.0)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术后3个月SIt、结膜杯状细胞计数较术前提高或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组术前SIt、结膜杯状细胞计数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对眼表损伤有修复作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眼表损伤的修复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泪膜破裂时间 泪液分泌试验 结膜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血清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谈旭华 姚勇 +4 位作者 孙松 周鸿亚 曹建琴 鲍学英 石振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观察脐带血清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2例(44眼)中重度干眼患者,予以脐带血清滴眼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行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检测泪液中IL-6... 目的观察脐带血清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2例(44眼)中重度干眼患者,予以脐带血清滴眼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行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检测泪液中IL-6含量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患者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氉液中IL-6含量分别为[(28.09±5.15)、(26.95±5.06)、(15.95±3.11)]、[(3.45±1.63)s、(3.82±1.76)s、(7.05±1.99)s]、[(3.31±1.08)mm、(3.44±1.06)mm、(3.61±1.15)mm)]、[(5.86±3.18)、(5.27±3.71)、(2.27±0.94)]、[(35.25±9.65)ng·L-1、(34.68±9.88)ng·L-1、(20.15±6.66)ng·L-1)]。治疗后1周各项检查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泪液中IL-6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泪液分泌量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1个月结膜上皮细胞Nelson分级降低,杯状细胞密度由(89.77±15.85)mm-2增加到(161.36±24.79)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脐带血清滴眼液对于中重度干眼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眼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脐带血清滴眼液 细胞介素-6 结膜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移植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潘玥吉 贾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4-1098,共5页
近年来角膜移植术后干眼的发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提高对角膜移植术后干眼的认识,本文从角膜移植术后干眼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学研究、术后泪膜的改变、临床治疗等方面将近年来角膜移植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 干眼 泪膜 结膜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