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H-时滞型苦参结肠靶向微丸包衣工艺研究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小芳
王娇
+3 位作者
李珂
曹小勇
熊婷婷
薛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41-1844,共4页
目的:对苦参微丸包控释衣、肠溶衣,制备得pH-时滞型结肠靶向微丸,并对其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体外释放度及微丸的外观为指标,对包衣辅料用量、包衣增重等进行筛选。结果:控释层包衣液由2%乙基纤维素、0.4%邻苯...
目的:对苦参微丸包控释衣、肠溶衣,制备得pH-时滞型结肠靶向微丸,并对其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体外释放度及微丸的外观为指标,对包衣辅料用量、包衣增重等进行筛选。结果:控释层包衣液由2%乙基纤维素、0.4%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滑石粉的乙醇溶液组成,包衣增重15%。肠溶层包衣液由5%Eudragit S100、3%滑石粉和0.5%柠檬酸三乙酯的乙醇溶液组成,包衣增重35%。该制剂在人工胃液2h后中未见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释放,在人工小肠液4h后两指标累积释放百分率均<15%,在人工结肠液2h后分别释放80.7%、83.5%。结论:该微丸能在结肠定位释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时滞型
结肠靶向微丸
包衣工艺
体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建伟
刘力
+1 位作者
王琴
徐德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73-2278,共6页
目的制备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靶向微丸,并评价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微丸。以体外累积释放率为评价指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S100)、枸橼酸三乙酯(TEC)用量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处方。以...
目的制备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靶向微丸,并评价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微丸。以体外累积释放率为评价指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S100)、枸橼酸三乙酯(TEC)用量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处方。以迷迭香酸含有量为指标,评价体外释药行为。结果最佳处方为HPMC用量5%,Eudragit S100用量70%,TEC用量20%,所得微丸在pH 7.6 PBS(转运2 h)中累积释放率达90%以上,而在pH 1.0HCl(转运2 h)、pH 6.8 PBS(转运3 h)中未溶出药物。结论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靶向微丸可达到体外结肠靶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有效组分
结肠靶向微丸
体外释药行为
流化床包衣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黄酸结肠靶向微丸包衣处方的筛选及其释药性能评价
被引量:
8
3
作者
江蕾蕾
王秀敏
+2 位作者
江昌照
马瑞
叶金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7-1250,共4页
目的 筛选大黄酸结肠靶向微丸包衣处方,并评价其释药性能。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大黄酸丸芯,以微丸体外释放的结肠靶向性能(结肠段的净体外释放程度)为评价指标,通过流化床包衣技术对包衣处方进行筛选,并对其释药方程进行拟合,通过f...
目的 筛选大黄酸结肠靶向微丸包衣处方,并评价其释药性能。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大黄酸丸芯,以微丸体外释放的结肠靶向性能(结肠段的净体外释放程度)为评价指标,通过流化床包衣技术对包衣处方进行筛选,并对其释药方程进行拟合,通过f_(2)相似因子法进行评价。结果 最优处方为膜控材料Eudragit S100-Eudragit L100(4∶1),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用量20%,抗粘剂(滑石粉)用量20%,溶剂95%乙醇,包衣增重25%。大黄酸在人工胃液、小肠液中的累积泄漏率均<10%,在人工结肠液中的累积释放率达90%以上。3批微丸释药一致性较好(f_(2)均>50),释放机制符合一级释药模型(r=0.935 3)。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制备具有良好体外结肠靶向性能、质量稳定的大黄酸结肠靶向微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结肠靶向微丸
包衣处方
释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溃结康结肠靶向微丸中黄芩苷的体外释放度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江英
张亚军
董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1-603,共3页
关键词
溃结康
结肠靶向微丸
黄芩苷
稳定性
体外释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体外溶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韩俊
黄建耿
金小平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7期726-728,共3页
目的对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体外溶出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磷酸盐缓冲液(55:45)(磷酸调pH值3.80),检测波长为275 nm。结果在5~160μg·mL^-1浓度范围...
目的对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体外溶出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磷酸盐缓冲液(55:45)(磷酸调pH值3.80),检测波长为275 nm。结果在5~160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对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RSD≤3.00%,日间RSD≤3.69%,回收率为99.69%。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在0.1 mol·L^-1盐酸中基本不释药,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随pH值升高释药速率迅速加快。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具有明显结肠定位释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氯芬酸
结肠靶向微丸
溶出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肠安康结肠定位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
13
6
作者
阎惠俊
龙致贤
王玉蓉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6期1016-1017,共2页
目的 :根据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的特征 ,研制两步释放的微丸剂型。黄芪等治本药在胃中即开始释药 ,使药物吸收入血发挥补中益气、健脾温阳等整体调节作用 ,黄连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止血的药物通过薄膜包衣 ,在通过胃和小肠后到达...
目的 :根据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的特征 ,研制两步释放的微丸剂型。黄芪等治本药在胃中即开始释药 ,使药物吸收入血发挥补中益气、健脾温阳等整体调节作用 ,黄连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止血的药物通过薄膜包衣 ,在通过胃和小肠后到达结肠定位释药 ,发挥局部治疗作用。通过实验确定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滚动成圆法与流经床包衣技术 ,对肠安康微丸进行工艺研究 ,筛选出药粉与辅料的最佳比例和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药粉与羧甲基淀粉纳的比例 6∶1为优 ,可保证微丸在 5h内释放完全 ;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流量 2ml/分钟 ,压力 0 .9kgf/cm2 ,风速为 6 0m3 /小时 ,温度为 2 8℃。结论 :滚动成圆法可应用于中药复方微丸剂的制备 ,通过调整包衣厚度 ,可达到结肠定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安康
结肠靶向微丸
微
丸
制备
滚动成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H-时滞型苦参结肠靶向微丸包衣工艺研究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小芳
王娇
李珂
曹小勇
熊婷婷
薛钰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香港确思医药公司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41-1844,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9B08-14)
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2008SZ0044)
成都市科技计划(07GGYB520SF-010)
文摘
目的:对苦参微丸包控释衣、肠溶衣,制备得pH-时滞型结肠靶向微丸,并对其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体外释放度及微丸的外观为指标,对包衣辅料用量、包衣增重等进行筛选。结果:控释层包衣液由2%乙基纤维素、0.4%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滑石粉的乙醇溶液组成,包衣增重15%。肠溶层包衣液由5%Eudragit S100、3%滑石粉和0.5%柠檬酸三乙酯的乙醇溶液组成,包衣增重35%。该制剂在人工胃液2h后中未见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释放,在人工小肠液4h后两指标累积释放百分率均<15%,在人工结肠液2h后分别释放80.7%、83.5%。结论:该微丸能在结肠定位释药。
关键词
pH-时滞型
结肠靶向微丸
包衣工艺
体外评价
Keywords
pH time lag colon-specific matrine delivery mini-pill
coating technique
evaluation in vivo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建伟
刘力
王琴
徐德生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73-2278,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支撑项目(13401900302)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ZY3-JSFC-2-3004)
文摘
目的制备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靶向微丸,并评价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微丸。以体外累积释放率为评价指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S100)、枸橼酸三乙酯(TEC)用量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处方。以迷迭香酸含有量为指标,评价体外释药行为。结果最佳处方为HPMC用量5%,Eudragit S100用量70%,TEC用量20%,所得微丸在pH 7.6 PBS(转运2 h)中累积释放率达90%以上,而在pH 1.0HCl(转运2 h)、pH 6.8 PBS(转运3 h)中未溶出药物。结论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靶向微丸可达到体外结肠靶向效果。
关键词
夏枯草
有效组分
结肠靶向微丸
体外释药行为
流化床包衣法
正交试验
Keywords
Prunellae Spica
effective components
colon-targeted pellets
in vitro drug-release behaviors
fluidized bed coating method
orthogonal test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黄酸结肠靶向微丸包衣处方的筛选及其释药性能评价
被引量:
8
3
作者
江蕾蕾
王秀敏
江昌照
马瑞
叶金翠
机构
浙江省神经精神疾病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7-1250,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神经精神疾病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资助(2019E10021)。
文摘
目的 筛选大黄酸结肠靶向微丸包衣处方,并评价其释药性能。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大黄酸丸芯,以微丸体外释放的结肠靶向性能(结肠段的净体外释放程度)为评价指标,通过流化床包衣技术对包衣处方进行筛选,并对其释药方程进行拟合,通过f_(2)相似因子法进行评价。结果 最优处方为膜控材料Eudragit S100-Eudragit L100(4∶1),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用量20%,抗粘剂(滑石粉)用量20%,溶剂95%乙醇,包衣增重25%。大黄酸在人工胃液、小肠液中的累积泄漏率均<10%,在人工结肠液中的累积释放率达90%以上。3批微丸释药一致性较好(f_(2)均>50),释放机制符合一级释药模型(r=0.935 3)。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制备具有良好体外结肠靶向性能、质量稳定的大黄酸结肠靶向微丸。
关键词
大黄酸
结肠靶向微丸
包衣处方
释药性能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溃结康结肠靶向微丸中黄芩苷的体外释放度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江英
张亚军
董力
机构
西安市中医医院
西北大学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1-603,共3页
关键词
溃结康
结肠靶向微丸
黄芩苷
稳定性
体外释放度
分类号
R927.1 [医药卫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体外溶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韩俊
黄建耿
金小平
机构
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7期726-728,共3页
文摘
目的对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体外溶出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磷酸盐缓冲液(55:45)(磷酸调pH值3.80),检测波长为275 nm。结果在5~160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对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RSD≤3.00%,日间RSD≤3.69%,回收率为99.69%。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在0.1 mol·L^-1盐酸中基本不释药,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随pH值升高释药速率迅速加快。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具有明显结肠定位释药作用。
关键词
醋氯芬酸
结肠靶向微丸
溶出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Keywords
Aceclofenac
Colon specific pellets
Dissolution
HPLC
分类号
R971.1 [医药卫生—药品]
R969.1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肠安康结肠定位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
13
6
作者
阎惠俊
龙致贤
王玉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6期1016-1017,共2页
文摘
目的 :根据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的特征 ,研制两步释放的微丸剂型。黄芪等治本药在胃中即开始释药 ,使药物吸收入血发挥补中益气、健脾温阳等整体调节作用 ,黄连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止血的药物通过薄膜包衣 ,在通过胃和小肠后到达结肠定位释药 ,发挥局部治疗作用。通过实验确定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滚动成圆法与流经床包衣技术 ,对肠安康微丸进行工艺研究 ,筛选出药粉与辅料的最佳比例和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药粉与羧甲基淀粉纳的比例 6∶1为优 ,可保证微丸在 5h内释放完全 ;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流量 2ml/分钟 ,压力 0 .9kgf/cm2 ,风速为 6 0m3 /小时 ,温度为 2 8℃。结论 :滚动成圆法可应用于中药复方微丸剂的制备 ,通过调整包衣厚度 ,可达到结肠定位的要求。
关键词
肠安康
结肠靶向微丸
微
丸
制备
滚动成圆法
分类号
R944.5 [医药卫生—药剂学]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H-时滞型苦参结肠靶向微丸包衣工艺研究及体外评价
李小芳
王娇
李珂
曹小勇
熊婷婷
薛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张建伟
刘力
王琴
徐德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黄酸结肠靶向微丸包衣处方的筛选及其释药性能评价
江蕾蕾
王秀敏
江昌照
马瑞
叶金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溃结康结肠靶向微丸中黄芩苷的体外释放度研究
李江英
张亚军
董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体外溶出特性研究
韩俊
黄建耿
金小平
《医药导报》
CAS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肠安康结肠定位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阎惠俊
龙致贤
王玉蓉
《中医药学刊》
200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