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CC1激活HGF/c-MET通路促进结直肠癌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熊漫 谭益冰 +3 位作者 杨明 孙晓宁 刘思德 宋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对结直肠癌增殖、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析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样本和癌旁样本中MACC1的表达及MACC1高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差异;将HCT116细胞分...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对结直肠癌增殖、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析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样本和癌旁样本中MACC1的表达及MACC1高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差异;将HCT116细胞分为Vector(不做任何处理组)、MACC1 OE组(转染pcDNA3.1-MACC1过表达质粒),si-NC组(转染siRNA阴性对照)、si-MACC1组(转染MACC1 siRNA);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EDU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及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情况;RT-qPCR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ellular-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 c-MET)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MACC1、c-MET的蛋白表达情况。将转染MACC1 OE的结直肠癌细胞HCT116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肿瘤模型,测量肿瘤体积及质量。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及结直肠细胞株中MACC1表达升高(P<0.05)。MACC1高表达组的患者总生存期低于MACC1低表达组(P=0.003)。MACC1过表达可提高HCT116细胞活力(F=86.070,P<0.001)。与si-NC组相比,si-MACC1组的HCT116细胞增殖能力、迁移、侵袭及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0.01)。MACC1与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2,P=0.002)。过表达MACC1可提高c-MET的表达(t=13.532,P<0.001),而干扰MACC1可降低c-MET的表达(t=14.626,P<0.00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MACC1可激活c-MET转录。MACC1过表达可提高裸鼠肿瘤体积及质量(P<0.01)。结论 MACC1可通过激活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c-MET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促进RSL3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
2
作者 孙硕 黄鑫 +5 位作者 李国东 张春云 卢泽梅 张伟伟 李泽彦 杨清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78,共6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RAS选择性致死化合物3(RSL3)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SW620,HCT116,LOVO及RKO细胞,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MACC1表达;以SW620细胞为实验材料,MT...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RAS选择性致死化合物3(RSL3)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SW620,HCT116,LOVO及RKO细胞,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MACC1表达;以SW620细胞为实验材料,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2.5、5、10、20、40μmol/L)铁死亡诱导剂RSL3以及不同浓度(0、5、10、20μmol/L)铁死亡抑制剂Fer-1对SW62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分析单独使用10μmol/L RLS3以及10μmol/L RLS3和10μmol/LFer-1联合作用对SW62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检测干扰MACC1后不同浓度RSL3对SW62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RSL3(0、2.5、5、10μmol/L)对MACC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检测干扰MACC1后GPX4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实验检测干扰MACC1后,SW620细胞中脂质过氧化Lipid ROS水平的变化。结果4种结直肠癌细胞中SW620细胞MACC1表达量最高;铁死亡诱导剂RSL3抑制SW620细胞的存活率,细胞存活率随RSL3浓度升高而降低,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的铁死亡抑制剂Fer-1对SW620细胞的存活率没有影响;与对照Ctrl组细胞存活率相比,单独使用RSL3细胞存活率降低了50%(P<0.01),而联合使用RSL3与Fer-1处理SW620细胞,细胞的存活率得到恢复(P>0.05);不同浓度的RSL3作用于SW620细胞后,细胞中MACC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被显著抑制(P<0.01),具有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siRNA干扰MACC1基因表达后,增强RSL3对SW620细胞毒作用,并抑制细胞中GPX4的表达(P<0.01),增加细胞中Lipid ROS水平(P<0.05)。结论MACC1通过调控GPX4影响RSL3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选择性致死化合物3 铁死亡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期别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瑞涛 任芳 史惠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 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不同期别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住院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52例,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这些患者... 目的 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不同期别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住院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52例,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这些患者原发病灶组织样本中的MACC1 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组织中的MACC1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MACC1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MACC1 mRNA在Ⅰ~Ⅳ期卵巢癌样本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2±0.01、0.75±0.01、0.78±0.01和0.8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305,P=0.000);MACC1 蛋白在Ⅰ~Ⅳ期卵巢癌样本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1±0.04、0.73±0.02、0.76±0.01和0.8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142,P=0.000).截至2012年12月随访结束,Ⅲ~Ⅳ期中复发及死亡患者组织样本中MAC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病情稳定患者(0.85±0.03比0.74±0.05,F=72.324,P=0.000).相对于MACC1表达较低的Ⅰ~Ⅱ期患者,MACC1表达较高的Ⅲ~Ⅳ期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χ^2=29.804,P=0.000).结论 MACC1表达增加可能提示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不良,MACC1可作为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卵巢上皮性癌 临床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MACC1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邱丽浈 吴共发 +3 位作者 刘钰君 黄绮亭 曾宇婷 李海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577-3580,共4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检测MACC1在77例CRC及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不同转移潜能CRC细胞株的MACC1表达。结果 MACC1在CRC的阳性率为7... 目的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检测MACC1在77例CRC及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不同转移潜能CRC细胞株的MACC1表达。结果 MACC1在CRC的阳性率为76.62%,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的11.69%(χ2=65.83,P=0.00)。对无淋巴结和有淋巴结转移行单因素分析,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MACC1表达、神经侵犯和临床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MACC1表达、神经侵犯、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免疫细胞化学示MACC1在高淋巴结转移潜能的SW620中高表达,在低淋巴结转移潜能的SW480中低表达。结论 MACC1的异常高表达参与了CRC的恶性进展,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MTUS1在结直肠癌的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被引量:1
5
作者 向相 汤为学 +1 位作者 向征 骆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53-1158,共6页
微管相关肿瘤抑制基因1(MTUS1)是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基因,编码血管紧张素II AT受体结合蛋白(ATIPs).MTUS1基因表达下调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但MTUS1基因表达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尚不知晓.本文以接受根治性手术、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0例结... 微管相关肿瘤抑制基因1(MTUS1)是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基因,编码血管紧张素II AT受体结合蛋白(ATIPs).MTUS1基因表达下调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但MTUS1基因表达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尚不知晓.本文以接受根治性手术、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新鲜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为材料,探索MTUS1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揭示,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MTUS1基因表达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TUS1蛋白质在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表达下调,并进一步得到免疫组织化学的验证.实验结果提示,MTUS1的表达量与肿瘤的侵润深度有明显的负相关性.结合临床资料,推断抑癌基因MTUS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微管相关肿瘤抑制基因1 肿瘤抑制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移性结直肠癌细胞通过分泌KLF4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对结直肠癌免疫逃逸的影响
6
作者 尚靖 路畅 +4 位作者 侯阳波 袁沁 李炜 王海静 陈进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6-1042,共7页
目的探讨高转移性结直肠癌细胞HCT116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对结直肠癌免疫逃逸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结直肠癌细胞条件培养基(CM)与佛波酯(PMA)诱导的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高转移性结直肠癌细胞HCT116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对结直肠癌免疫逃逸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结直肠癌细胞条件培养基(CM)与佛波酯(PMA)诱导的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M2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将CMM0、CMSW480-Mφ和CM_(HCT116-Mφ)与HCT116细胞共培养后,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同时将刺激后的HCT116细胞与人源T淋巴细胞共培养,检测HCT116细胞存活情况及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用Western blot、qPCR和ELISA检测SW480和HCT116细胞中Kruüppel样因子4(KLF4)表达差异;用KFL4抑制剂肯帕罗酮(Ken)预处理HCT116细胞后,将CM_(HCT116-Mφ)和CM_((HCT116+Ken)-Mφ)与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qPCR、ELISA实验观察M2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将CM_(HCT116-Mφ)和CM_((HCT116+Ken)-Mφ)与HCT116细胞共培养后,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M0型巨噬细胞在CM刺激后,HCT116-Mφ细胞中CD11b+CD206+细胞比例更高,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更高;相比于CMSW480-Mφ组,CM_(HCT116-Mφ)组的PD-L1蛋白表达水平更高;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CM_(HCT116-Mφ)组细胞存活最多,同时TNF-α和IFN-γ水平最低;加入Ken后,M2型巨噬细胞极化比例及标志物均降低。与CM_(HCT116-Mφ)组相比,CM_((HCT116+Ken)-Mφ)组HCT116细胞PD-L1表达下降。结论高转移性结直肠癌细胞通过分泌KLF4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结直肠癌细胞PD-L1表达,促进肿瘤免疫逃逸。该研究有望为提高临床免疫治疗效果提供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肠癌细胞 KLF4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免疫逃逸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肝细胞生长因子和C-met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7
作者 骆婕 郭妹 +1 位作者 吴瑾柔 陶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ACC1)及其参与调控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met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ACC1、HGF和C-met蛋白在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在位内...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ACC1)及其参与调控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met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ACC1、HGF和C-met蛋白在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20例对照组内膜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MACC1、HGF和C-met蛋白在异位内膜分别为0.65±0.14、0.86±0.09、0.71±0.14;在位内膜的表达分别为0.34±0.12、0.43±0.08、0.42±0.05,两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内膜(P <0.05);而其中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又高于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P <0.05);且MACC1、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按ASRM进行分期,分析MACC1、HGF和C-met蛋白在不同分期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ACC1、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在Ⅰ期与Ⅱ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Ⅲ期中表达较Ⅰ/Ⅱ期明显升高,Ⅳ期中的表达较Ⅲ期更高(P <0.05)。结论 MACC1、HGF和C-met可能协同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及发展,且与疾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 在位内膜 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调控Rac1b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孜欢 冯杏芝 +2 位作者 方乐堃 黄丹丹 汪建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探讨MALAT1调控Rac1b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样本手术切除后30 min内于-80℃保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中MALAT1和Rac1b mRNA的表达;RNA干扰沉默结直肠癌细胞MALAT1表达,通... 目的:探讨MALAT1调控Rac1b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样本手术切除后30 min内于-80℃保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中MALAT1和Rac1b mRNA的表达;RNA干扰沉默结直肠癌细胞MALAT1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ac1b和上皮间质化标志物的表达,Ed U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MALAT1低表达后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MALAT1在结直肠癌中低表达;干扰MALAT1表达后,Rac1b的表达升高,细胞增殖加快,且上皮间质化标志物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升高。干扰MALAT1的表达可明显促进结直肠癌侵袭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论:MALAT1低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并且这一相关性是通过调控Rac1b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肠癌 肿瘤转移 Rac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C1、c-Met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周娜 吴宜林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l)、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7例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Ⅱ~Ⅲ)和91例宫颈癌组织...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l)、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7例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Ⅱ~Ⅲ)和91例宫颈癌组织中MACCl、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MACCl、c.Met蛋白在宫颈癌组织、CINⅡ~Ⅲ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依次为83.5%、76.5%,80.2%、70.6%,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宫颈癌中MACCl蛋白的表达与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2,P〈0.05)。将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MACCl蛋白表达、c.Met蛋白表达、组织学分化程度、脉管浸润、肌层浸润深度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ACCl蛋白表达、肌层浸润深度是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ACC1、c.Met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协同参与宫颈癌的恶性进展,MACCl蛋白高表达是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盆腔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信号通路在KISS1基因抑制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志华 韩宏景 +4 位作者 林素勇 苏小宝 戴起宝 陈绍勤 吴佩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探讨PKC信号通路在KISS1基因发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侵袭迁移的作用。方法:构建p GC-LV-KISS1-EGFP慢病毒载体感染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分空白对照组(CON组)、空载体对照组(NC组)、过表达组(OE组)。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讨PKC信号通路在KISS1基因发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侵袭迁移的作用。方法:构建p GC-LV-KISS1-EGFP慢病毒载体感染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分空白对照组(CON组)、空载体对照组(NC组)、过表达组(OE组)。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ISS1基因m RNA和Metastin、PKC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PKCα、PKCβII及下游E钙黏蛋白表达量的变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后能够稳定表达报告基因EGFP,荧光率均>80%,且OE组KISS1基因m RNA、Metastin表达量较CON组和NC组均明显升高(P<0.05)。转染后,PKCβⅡ的蛋白表达量(0.288 2±0.023 7)较CON组(0.530 9±0.013 3)和NC组(0.511 7±0.008 5)明显下降(P<0.05),而PKCα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下游效益蛋白E钙黏蛋白表达量(0.633 2±0.017 4)较CON组(0.232 2±0.019 6)和NC组(0.252 3±0.018 2)明显升高(P<0.05)。OE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较CON组和NC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KISS1基因可能通过下调PKCβⅡ后上调下游蛋白E钙黏蛋白的表达而发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侵袭、迁移作用,有望成为防治结直肠癌转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KISS1基因 PKC 信号通路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M1基因多态性及启动子甲基化在结肠癌细胞系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筱青 孙丹凤 房静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58,93,共4页
目的研究参与内毒物代谢的重要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lutathione-s-transferase M1,GSTM1)在结肠癌细胞系中的基因表达状况与其遗传基因型及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GSTM1基因型,甲基化特异PCR(MSP)方法检测GSTM... 目的研究参与内毒物代谢的重要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lutathione-s-transferase M1,GSTM1)在结肠癌细胞系中的基因表达状况与其遗传基因型及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GSTM1基因型,甲基化特异PCR(MSP)方法检测GSTM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用5-aza-dC处理结肠癌细胞系,RT-PCR方法检测GSTM1基因转录水平。结果结肠癌细胞系HT29、SW480、SW1116为GSTM1非空白基因型,而HCT116、Lovo、Colo结肠癌细胞系为GSTM1空白基因型。MSP检测发现SW1116细胞中GSTM1基因主要呈非甲基化状态,其他5个细胞系中呈甲基化状态,而且基因表达缺失。经5-aza-dC处理后,HT29和SW480细胞的GSTM1基因表达复活,而HCT116、Lovo、Colo细胞中GSTM1仍无扩增。结论 GSTM1基因转录受到遗传基因型和表观遗传启动子甲基化双重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 基因多态性 甲基化 甲基化特异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淋巴转移时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和树突状细胞分布 被引量:1
12
作者 宿志弘 李继承 季一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用ICAM-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和S-100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shigami分级记数和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结肠癌淋巴转移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淋巴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的分布.正常结肠组织淋巴管... 用ICAM-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和S-100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shigami分级记数和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结肠癌淋巴转移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淋巴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的分布.正常结肠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阴性,癌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呈阳性.随着癌组织浸润深度的增加,ICAM-1阳性淋巴管数目逐渐增多(P<0.01).当肠周淋巴结有癌转移时,ICAM-1阳性淋巴管明显多于无癌转移组(p<0.01);与ICAM-1的表达相反,树突状细胞(DCs)局部浸润强度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0.62,p<0.01),肠周淋巴结无癌转移组DCs数目多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1).ICAM-1的表达和DCs的分布与结肠癌的浸润和淋巴转移有密切关系,并对结肠癌的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淋巴转移 细胞间粘附分子 树突状细胞 ICAM-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P1基因遗传变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复发风险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晓永 白艳 +1 位作者 杨雅阁 郭长青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0-426,共7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遗传变异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复发风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术...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遗传变异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复发风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195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给予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治疗期间在医院评估患者的复发情况,完成固定周期的辅助化疗后通过电话随访获取患者的长期生存数据。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进行GSTP1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例特征的相关性。另外,收集部分患者接受化疗前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提取RNA,进行GSTP1 m RNA表达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型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并通过多变量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校正。结果:195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DFS)为4.8年,中位总生存期(OS)为6.2年。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位于GSTP-1基因编码区域的I105V位点和预后相关。I105V位点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AA型135例(69.23%)、AG型56例(28.72%)、GG型4例(2.05%),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6,该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对基因型患者进行复发风险和预后的分析发现,AA基因型和AG/GG基因型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5.7年和3.9年(P<0.01),中位OS分别为7.0年和4.5年(P<0.01)。AG/GG基因型对患者的OS具有独立的影响(OR=1.54,P<0.05)。与AA基因型患者比较,I105V位点AG/GG基因型患者PBMC中GSTP1 mRNA表达水平较高(P<0.01)。结论:GSTP1基因I105V位点可能通过介导GSTP1 mRNA表达,进而影响CRC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复发风险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辅助化疗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 基因多态性 遗传变异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含欢 刘斌云 +7 位作者 霍真 边巴扎西 王倩 多布啦 尼玛卓玛 达珍 王寒 郭平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BRAF、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改变情况,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病例64例,全部病例均进行SMARCA4、BRAF、P53、PD-1、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PCR检测。结果64例结直肠癌病例男女比例1.21∶1,平均年龄(56.59±13.27)岁;46例(71.88%)位于结肠,18例(28.12%)位于直肠;60例(93.75%)为腺癌,4例(6.25%)为其他类型;11例(17.19%)为T1或T2期,53例(82.81%)为T3或T4期;24例(37.50%)出现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方面,64例中1例(1.56%)SMARCA4部分肿瘤细胞表达减弱或缺失,4例(6.25%)BRAF肿瘤细胞阳性表达,35例(54.69%)P53为突变型表达;45例(70.31%)PD-1肿瘤相关免疫细胞阳性比例分数<10%,19例(29.69%)≥10%;52例(81.25%)PD-L1联合阳性分数<10,12例(18.75%)≥10。64例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检测均为阴性;4例(6.25%)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1例SMARCA4表达缺失病例未检测到SMARCA4基因改变。PD-L1的表达与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和PD-1的高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10.223,P=0.001;χ^(2)=11.979,P=0.001)。结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较少出现SMARCA4表达减弱或缺失及NTRK融合基因改变,少数病例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Pan-TRK和BRAF免疫组织化学可作为NTRK融合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的初筛方法。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病例中更容易出现PD-L1蛋白高表达,这部分患者有望获益于免疫治疗。P53突变与PD-L1表达无相关性,PD-1的高表达和PD-L1的高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肠癌 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MACC1基因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珍 陈志美 +1 位作者 周道秋 黄洁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siRNA沉默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表达对Hela宫颈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siRNA MACC1及siRNA NC转入Hela细胞中,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 目的探讨siRNA沉默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表达对Hela宫颈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siRNA MACC1及siRNA NC转入Hela细胞中,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yclin E,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水平。结果与siRNA NC组比较,siRNA MACC1组中MACC1蛋白及mRNA表达量降低(P<0.01),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下降(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cyclin D1、cyclin E、MMP2、MMP9及p-ERK表达量下调(P<0.01)。结论siRNA MACC1能显著的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与侵袭,可能与下调ERK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 宫颈癌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Ezrin、MACC1、E-cadherin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辛露 袁勇 +1 位作者 韦学英 常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中Ezrin、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放疗敏感性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7例鼻咽癌患者作...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中Ezrin、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放疗敏感性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7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Ezrin、MACC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分析Ezrin、MACC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指标、放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Ezrin、MACC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型及分化类型显著相关(P<0.05)。鼻咽癌组织Ezrin、MACC1蛋白阳性表达的放疗敏感性显著高于阴性表达(P<0.05);E-cadherin阴性表达的放疗敏感性显著高于阳性表达(P<0.05)。三者联合预测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有效性高于单一指标。Ezrin和MACC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E-cadherin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Ezrin、MACC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与鼻咽癌的浸润、转移有关,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病情,还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Ezrin、MACC1、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有望成为鼻咽癌治疗的新靶点,为治疗鼻咽癌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ZRIN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E-cadherin 放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与Cyclin D1和P53表达的关系
17
作者 胡佳乐 陈云 +2 位作者 刘胜 陈森林 蒋梦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449,共6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以及Cyclin D1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长海医院病理科37例结直...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以及Cyclin D1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长海医院病理科37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4例癌旁组织(癌灶边缘5cm以外组织)标本。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yclin D1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Cyclin D1和P53表达的关联性以及三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3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有23例(62.16%),14例癌旁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有12例(85.71%);37例癌组织中Cyclin D1阳性14例(37.84%)、P53阳性15例(40.54%),14例癌旁组织中Cyclin D1和p53表达均为阴性。直肠癌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高于结肠癌(P<0.05)。结直肠癌患者年龄与Cyclin D1表达呈负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与Cyclin D1和P53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Cyclin D1和P53蛋白表达三者的联合检测对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CYCLIN D1 P53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转移酶1基因沉默对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
18
作者 王居峰 刘莺 +1 位作者 刘文静 何素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0-773,共4页
目的:观察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基因沉默对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HT-29细胞分为3组: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及DNMT1siRNA组,后2细胞转染对照siRNA和DNMT1siRNA,24h后,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观察3组细胞DNMT1、Caspase-3/9... 目的:观察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基因沉默对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HT-29细胞分为3组: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及DNMT1siRNA组,后2细胞转染对照siRNA和DNMT1siRNA,24h后,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观察3组细胞DNMT1、Caspase-3/9、bcl-2及Bax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HT-29细胞凋亡,并测定Caspase-3/9的活性。结果:DNMT1siRNA组中DNMT1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273±0.016)和(1.127±0.019),低于未处理组[分别为(1.729±0.023)和(2.741±0.031)]和对照siRNA组[分别为(1.751±0.018)和(2.673±0.027)](F分别为5822.683和3656.560,P均<0.001)。DNMT1siRNA组细胞凋亡率为(22.65%±1.67%),高于未处理组(7.92%±1.29%)和对照siRNA组(8.13%±1.21%)(F=108.460,P<0.001)。DNMT1siRNA组细胞的Caspase-3/9活性[分别为(2671.83±57.63)和(2187.71±68.35)]高于未处理组[(196.47±16.73)和(511.35±34.90)]和对照siRNA组[(215.29±14.38)和(534.78±41.70)](F分别为4790.975和1089.891,P均<0.001)。与未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DNMT1siRNA组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但Caspase-3/9和Bax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DNMT1的下调能诱导HT-29细胞凋亡,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caspase-3/9、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1 肠癌 HT-29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MACC1基因对食管癌细胞TE-1的生物学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剑 张敏 +1 位作者 戴天阳 任德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通过siRNA干扰沉默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incoloncanceY1,MACCI),观察其对食管癌细胞株TE-1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化学合成的特异性siRNA与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 2000形成复合体... 目的通过siRNA干扰沉默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incoloncanceY1,MACCI),观察其对食管癌细胞株TE-1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化学合成的特异性siRNA与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 2000形成复合体,转染食管癌细胞株TE-1,应用qRT-PCR、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MACCl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水平;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株干扰前后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siRNA.MACCl转染TE一1细胞后,与空白组比较,干扰组MACC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别降低71%和87%;MTT实验观察1—7d,干扰组较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增殖速度明显降低(P〈0.05),第4天后效果更明显;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迁移划痕处的细胞(10.6±2.2)明显少于空白组(68.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穿过膜的TE-1细胞数目(4.2±1.9)较空白组(58.4±7.4)明显减少(P〈0.05),各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干扰后TE-1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结论siRNA.MACCl干扰导致TE-1细胞MACCl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ACCl基因下调后,食管癌TE-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说明MACCl基因具有促进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RNA 小分子干扰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沉默MACC1基因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国燕 李瑾 +2 位作者 施露 曹进 张献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928-1931,共4页
目的探讨RNAi沉默MACC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化学合成针对MACC1基因的荧光标记的siRNA-FAM,利用siRNA转染试剂将MACC1特异性siRNA-FAM转染至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RT-PCR检测siRNA对MACC1 m... 目的探讨RNAi沉默MACC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化学合成针对MACC1基因的荧光标记的siRNA-FAM,利用siRNA转染试剂将MACC1特异性siRNA-FAM转染至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RT-PCR检测siRNA对MACC1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iRNA对MACC1蛋白合成的影响;MTT实验检测沉默MACC1基因后对MCF-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沉默MACC1基因后对MCF-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干扰MACC1对S100A4及vimentin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 MACC1基因在乳腺癌MCF-7细胞高表达;针对MACC1基因的siRNA转染MCF-7细胞48 h后,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能够显著抑制MACC1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抑制效率分别为81%和75%;MACC1特异性siRNA转染MCF-7细胞24、48、72 h后,MM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组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并随着时间延长抑制明显(P<0.05);转染MCF-7细胞48 h后,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穿过小室细胞数明显降低,其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迁移(P<0.05);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100A4和vimentin表达降低(P<0.05)。以上实验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特异性siRNA干扰MACC1基因表达,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且这一过程可能与S100A4和Vimentin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小干扰RNA MCF-7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