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化二砷联合顺铂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n26抑制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景利 王贵英 单宝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联合顺铂(Cisplatin,CDP)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n26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CDP和As2O3对colon26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其抑制率。用荧光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联合顺铂(Cisplatin,CDP)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n26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CDP和As2O3对colon26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其抑制率。用荧光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IC50浓度的As2O3、CDP和1/2IC50(CDP)+1/2IC50(As2O3)对colon26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0.13±0.29%、55.26±0.63%和75.82±0.24%。AO/PI双荧光染色观察,正常对照组、As2O3组、CDP组、联合组细胞凋亡比率依次增加。As2O3处理组G2/M期细胞明显增多,而CDP处理组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联合用药组则主要表现为S期细胞增多,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DP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Bcl-2/Bax的表达无变化,As2O3与CDP联合作用时和As2O3单独作用时相比,Bcl-2/Bax无变化。结论:低浓度As2O3和CDP联合应用与两药高浓度单独应用相比,对colon2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能力均有明显增强。As2O3联合CDP抗colon26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顺铂 结肠 Bcl-2 Bax 结肠癌细胞株 抑制作用 联合用 BCL-2/BAX 半数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扇豆醇对人共刺激细胞及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毕亭亭 刘军权 +2 位作者 陈复兴 刘岩 朱炳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共刺激细胞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的 NK样T细胞,既往研究表明羽扇豆醇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能改变NK细胞、γδT细胞的生长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文中主要探讨羽扇豆醇对人共刺激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株 SW480的影响。... 目的:共刺激细胞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的 NK样T细胞,既往研究表明羽扇豆醇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能改变NK细胞、γδT细胞的生长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文中主要探讨羽扇豆醇对人共刺激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株 SW480的影响。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为共刺激细胞;不同浓度的羽扇豆醇在作用于共刺激细胞及结肠癌细胞株不同时间段后,甲基偶唑蓝( MTT)法检测羽扇豆醇对共刺激细胞及结肠癌细胞株 SW480生长的影响;乳酸脱氢酶( LDH)法检测共刺激细胞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杀伤活性。结果羽扇豆醇浓度在0.1~200.0μg/mL时对共刺激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有抑制作用;羽扇豆醇诱导后,共刺激细胞对SW480的杀伤活性增强,浓度为12.5 mg/L时与空白对照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vs 40%, P<0.05)。结论羽扇豆醇能促进共刺激细胞的增殖,抑制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生长,并能增加SW480对共刺激细胞的敏感性,增强共刺激细胞对SW480细胞株的杀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扇豆醇 共刺激细胞 结肠癌细胞株SW480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张宏宇 张才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49-252,309,共5页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形态学观察和TUNEL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西咪替丁溶液处理LoVo细胞后的生长状况、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改变。结果:西咪替丁...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形态学观察和TUNEL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西咪替丁溶液处理LoVo细胞后的生长状况、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改变。结果:西咪替丁可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且有剂量依赖性的趋势:1×10 -2 mol/L西咪替丁处理LoVo细胞4 8h后,在光镜、电镜检测中,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为32 .7% ,bcl- 2相关蛋白表达率为36 .74 % ;TUNEL法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证实凋亡的发生。结论:西咪替丁对结肠癌细胞LoVo有抑制作用,主要机制为诱导其发生凋亡,凋亡发生的原因与西咪替丁可下调bcl- 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结肠癌细胞株 凋亡 BCL-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汁对结肠癌细胞株SW62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欢 闻燕 +3 位作者 王俊 许晓风 吴宇 江明珠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399,共6页
为证实桑椹的抗肿瘤功能,以不同浓度桑椹汁处理结肠癌细胞株SW620,应用MTT法对比绘制生长曲线,调查SW620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荧光定量PCR、SDS-PAGE检测SW620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的转录及蛋白质表达变化,分析桑椹汁对SW620细胞增殖、凋... 为证实桑椹的抗肿瘤功能,以不同浓度桑椹汁处理结肠癌细胞株SW620,应用MTT法对比绘制生长曲线,调查SW620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荧光定量PCR、SDS-PAGE检测SW620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的转录及蛋白质表达变化,分析桑椹汁对SW62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桑椹汁对SW62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桑椹汁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强,以花青素质量浓度为6.267 3×10-3mg/mL的桑椹汁处理24 h后SW620细胞发生了以下变化:细胞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细胞脱落、变形与贴壁性下降,出现凋亡现象;细胞基因组DNA发生较明显的降解;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p53基因的转录水平较对照组增加约6.5倍,SDS-PAGE检测p53蛋白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桑椹汁对结肠癌细胞株SW620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机制可能是通过其活性物质诱导SW620细胞中p53基因上调表达导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汁 结肠癌细胞株SW620 增殖 凋亡 P53基因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药对人结肠癌细胞株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郑纯 阮幼冰 +1 位作者 郑美蓉 武忠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7-369,共3页
采用 PCR- DNA序列分析方法检测 6例人结肠癌细胞株 p5 3基因突变及突变位点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细胞 P5 3蛋白改变 ,结果表明 :6例细胞株中 ,4例显示 p5 3基因突变 ,P5 3蛋白亦呈阳性表达 ,其余 2例则为阴性。对两种方法检测均... 采用 PCR- DNA序列分析方法检测 6例人结肠癌细胞株 p5 3基因突变及突变位点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细胞 P5 3蛋白改变 ,结果表明 :6例细胞株中 ,4例显示 p5 3基因突变 ,P5 3蛋白亦呈阳性表达 ,其余 2例则为阴性。对两种方法检测均呈阳性者 ,再进行抗癌药物处理 ,结果显示 :P5 3蛋白表达强弱与药物作用时间长短有关 ,经药物作用 2 h者 ,P5 3蛋白表达明显减低 ,作用 10 h者 ,蛋白表达更加减弱 ,说明抗癌药物对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细胞株 P5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联合吉西他滨对结肠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柯于培 秦一雨 舒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88-1693,共6页
目的评价青蒿素联合吉西他滨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HT2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WST-1法检测联合用药对LOVO、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联合用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JC-1法检测联合用药对细胞线粒体势能改变的影响,West... 目的评价青蒿素联合吉西他滨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HT2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WST-1法检测联合用药对LOVO、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联合用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JC-1法检测联合用药对细胞线粒体势能改变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联合用药对细胞内p-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青蒿素、吉西他滨在体外显著抑制LOVO、HT29细胞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两者联合能产生协同抑制作用,通过激活线粒体途径介导细胞凋亡;p-ERK1/2蛋白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结肠正常上皮细胞FHC中;青蒿素可下调p-ERK1/2、bcl-2、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并上调bax、胞浆内细胞色素C及Caspase-3表达。结论青蒿素、吉西他滨可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激活来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两者联合应用有望成为结肠癌新型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吉西他滨 结肠癌细胞株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梅黄连复方对人结肠癌Lovo和HT29细胞株抗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朱萱萱 王琼 +2 位作者 刘沈林 王海丹 张忠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1期2346-2348,共3页
目的:观察乌梅黄连复方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HT29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乌梅黄连复方(0、0.625、1.25、2.5、5、10、20 mg/mL)对其进行干预,通过细胞形态学和MTT法检测... 目的:观察乌梅黄连复方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HT29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乌梅黄连复方(0、0.625、1.25、2.5、5、10、20 mg/mL)对其进行干预,通过细胞形态学和MTT法检测乌梅黄连复方对人结肠癌(Lovo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乌梅黄连复方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HT29均具有细胞毒作用,药物对Lovo细胞和HT29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IC_(50)分别为(7.74±0.13)mg/mL和(4.55±0.25)mg/mL。结论:乌梅黄连复方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株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黄连复方 结肠癌细胞株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菜硫代葡萄糖苷提取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田艳 邓放明 +3 位作者 赵玲艳 廖安 赖灯妮 陈秋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72-180,共9页
为了探讨高菜(Brassica juncea var.integlifolia)中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的含量、种类及其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新鲜高菜中总硫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鉴定硫苷化合... 为了探讨高菜(Brassica juncea var.integlifolia)中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的含量、种类及其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新鲜高菜中总硫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鉴定硫苷化合物结构,流式细胞仪、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高菜硫苷提取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高菜中总硫苷含量为15.45 mg/g;从高菜硫苷提取物(总硫苷质量分数为73.7%)中鉴定出2-丙烯基硫苷、4-甲基硫代丁基硫苷、4-甲氧基-3-吲哚甲基硫苷3种主要的硫苷化合物;高菜硫苷提取物对正常人结肠成肌纤维细胞CCD-18Co没有抑制作用,但通过诱导细胞周期基因及相关信号蛋白(Cyclin B、CyclinD1、CyclinE)下调使HCT116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基因及相关信号蛋白(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上调使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凋亡,从而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菜 硫代葡萄糖苷 结肠癌细胞株HCT116 细胞凋亡 增殖 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IL-17基因的小鼠结肠癌细胞体内抗肿瘤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艳双 宋晓天 +3 位作者 张征峥 钱雪松 刘伟 杨丽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3-649,662,共8页
目的:研究IL-17体内抗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为IL-17基因疫苗进入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稳定转染小鼠IL-17全长基因的小鼠结肠癌细胞(C26/pc DNA3.1-IL-17)及相应的对照细胞(C26/pc DNA3.1、C26)建立荷瘤动物模型,观察小鼠... 目的:研究IL-17体内抗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为IL-17基因疫苗进入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稳定转染小鼠IL-17全长基因的小鼠结肠癌细胞(C26/pc DNA3.1-IL-17)及相应的对照细胞(C26/pc DNA3.1、C26)建立荷瘤动物模型,观察小鼠的成瘤性、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期的变化,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增殖情况、脾NK细胞杀伤活性;及脾淋巴细胞中Th1、Th2、Th17、Treg细胞特征性细胞因子和/或转录因子的表达;检测各组小鼠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IL)的增殖反应情况;及肿瘤浸润巨噬细胞中M1特征性细胞因子IL-10和M2特征性细胞因子IL-12的表达。结果:将C26/pc DNA3.1-IL-17细胞接种小鼠体内后,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体积均明显小于C26/pc DNA3.1细胞组及C26细胞组(P<0.05),接种C26/pc DNA3.1-IL-17细胞的雄性小鼠移植瘤明显小于雌性小鼠移植瘤体积(P<0.05),各组小鼠生存时间没有明显区别(P>0.05);接种C26/pc DNA3.1-IL-17细胞的小鼠脾细胞较接种C26、C26/pc DNA3.1细胞的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强(P<0.05),与正常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接种C26、C26/pc DNA3.1细胞的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较正常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在效靶比为40∶1和20∶1时,接种三种细胞的小鼠NK杀伤率较正常小鼠均降低(P<0.05),在效靶比40∶1时,接种C26/pc DNA3.1-IL-17细胞比接种C26、C26/pc DNA3.1细胞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的NK杀伤率明显增强(P<0.05),效靶比10∶1时,各组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接种C26/pc DNA3.1-IL-17细胞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较接种C26、C26/pc DNA3.1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IFN-γ(Th1的特征性细胞因子)、IL-4(Th2特征性细胞因子)、GATA-3(Th2特征性转录因子)、ROR-γt(Th17特征性转录因子)、IL-10(Treg特征性细胞因子)mRNA(P<0.05);接种C26/pc DNA3.1-IL-17细胞的小鼠TIL较接种C26、C26/pc DNA3.1细胞的小鼠TIL增殖能力强(P<0.05),接种三种细胞的小鼠TIL增殖能力较正常组小鼠均降低(P<0.05);各组荷瘤小鼠肿瘤浸润巨噬细胞中IL-10和IL-12 mRNA表达在各组荷瘤小鼠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L-17在小鼠体内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与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26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肠癌细胞Dickkopf-1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10
作者 于倩 杨磊 +2 位作者 丁彦青 赵震 刘会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3-925,933,共4页
目的检测六株结肠癌细胞中Dickkopf-1(DKK1)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在6株结肠癌细胞(SW480、SW620、HT29、LS174T、LOVO、HCT116)分别应用qPCR方法检测DKK1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和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KK1的蛋白表达... 目的检测六株结肠癌细胞中Dickkopf-1(DKK1)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在6株结肠癌细胞(SW480、SW620、HT29、LS174T、LOVO、HCT116)分别应用qPCR方法检测DKK1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和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KK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荧光定量分析显示,DKK1在HT29、HCT116中的表达高于其他四株细胞(P<0.05);Western blot显示,DKK1在HCT116、HT29中的表达同样高于其他四株细胞;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DKK1在六株结肠癌细胞株中呈阳性表达。结论 DKK1在6株人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细胞株 DICKKOPF-1 时实定量PCR Western BLOTTING 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茶花、种子和叶提取物对U937和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于大永 时贞颂 +2 位作者 史丽颖 冯宝民 王永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05-2007,共3页
目的比较金花茶花、种子和叶提取物对人白血病细胞(U937)和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抑制的作用。方法常规传代培养2种肿瘤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金花茶花和种子的95%乙醇提取物对U937和HCT116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 目的比较金花茶花、种子和叶提取物对人白血病细胞(U937)和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抑制的作用。方法常规传代培养2种肿瘤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金花茶花和种子的95%乙醇提取物对U937和HCT116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细胞存活率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加大而降低。金花茶叶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都显示了较强的抑制U937细胞增殖的作用,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而金花茶叶子的不同提取物对HCT116细胞增殖没有作用。结论金花茶花、种子和叶子均有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提取物 人白血病细胞U937 结肠癌细胞株HCT1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增殖及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琳 丁红 +1 位作者 刘芳 陈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44-546,共3页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增殖、NOS表达及NO、CE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免疫组化检测NOS表达 ,Griess法测定NO的浓度 ,微粒子捕捉免疫法分析CEA含量变化。结果 :...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增殖、NOS表达及NO、CE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免疫组化检测NOS表达 ,Griess法测定NO的浓度 ,微粒子捕捉免疫法分析CEA含量变化。结果 :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并能诱导iNOS的表达 ,增加培养基中NO浓度 ,减少CEA的生成。结论 :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阿司匹林的直接毒性或通过诱导iNOS的表达 ,增加NO含量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的结果 ,监测CEA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判断胶质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结肠癌细胞株 一氧化氮合成酶 一氧化氮 癌胚抗原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经PI3K/Akt途径对HCT-8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继红 王红 +5 位作者 任立群 李相军 王彩芹 姜晶 王倩 温春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对结肠癌细胞株(HCT-8)中Tie-2、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ng-2蛋白(0、0.2、0.4、0.8、1.2、2.0、3.0mg·L-1)... 目的:研究外源性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对结肠癌细胞株(HCT-8)中Tie-2、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ng-2蛋白(0、0.2、0.4、0.8、1.2、2.0、3.0mg·L-1)作用于HCT-8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根据实验结果选定Ang-2蛋白的后续实验浓度。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无血清培养液组(SD组)、Ang-2组(SA2组)及LY294002组(SA2L组),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Tie-2、PI3K、Akt基因及蛋白的变化。结果: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性Ang-2蛋白,HCT-8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当Ang-2的浓度为2mg·L-1时,细胞的增殖力最强。SA2组中Tie-2、PI3K及Akt 3种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均较SD组增强(Tie-2:均P<0.01;PI3K:P<0.01及P>0.05;Akt:均P<0.01),而在SA2L组中3种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均较SA2组减弱(Tie-2:P<0.05及P<0.01;PI3K:P<0.05及P<0.01;Akt:P<0.01及P<0.05)。结论:Ang-2蛋白在结肠癌细胞中有促增殖作用,且其作用机制与Ang-2/Tie-2/PI3K/Akt调节的通路有关,应用LY294002可抑制该通路,实现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结肠癌细胞株 增殖 受体 TIE-2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癌基因蛋白质v-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戊烯醇同系物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海涛 许立 +2 位作者 盛玉清 王成章 郑光耀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研究聚戊烯醇同系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聚物烯醇同系物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LoVo人结肠腺癌细胞株、Hela人宫颈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P-1、P-2体外对LoVo、SGC-7901和Hela细胞株细胞株的抑制率较低,P-... 目的研究聚戊烯醇同系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聚物烯醇同系物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LoVo人结肠腺癌细胞株、Hela人宫颈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P-1、P-2体外对LoVo、SGC-7901和Hela细胞株细胞株的抑制率较低,P-3体外对LoVo、SGC-7901和Hela细胞株抑制率较高,并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也呈增强趋势。结论聚戊烯醇同系物对肿瘤细胞均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聚戊烯醇 人胃癌细胞 结肠癌细胞 人宫颈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干苷元衍生物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帅 袁崇均 +2 位作者 罗森 余梦瑶 王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93-2097,共5页
以射干苷元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5个衍生物,并以射干苷元为对照,考察化合物体外抗肿瘤的活性,为研发新抗肿瘤药物提供依据。化学试验分别通过磺化反应、甲基化、乙基化反应合成化合物1~5,并根据红外、紫外、质谱、核磁等数据确定各化合物... 以射干苷元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5个衍生物,并以射干苷元为对照,考察化合物体外抗肿瘤的活性,为研发新抗肿瘤药物提供依据。化学试验分别通过磺化反应、甲基化、乙基化反应合成化合物1~5,并根据红外、紫外、质谱、核磁等数据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射干苷元-5′-磺酸钠(1)、4′,7-二甲基射干苷元(2)、4′,7-二甲基射干苷元-5′-磺酸钠(3)、4′,7-二乙基射干苷元(4)、4′,7-二乙基射干苷元-5′-磺酸钠(5),其中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活性研究表明各化合物组对HCT116、A549、HepG2细胞体外增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效果明显强于同等剂量的射干苷元组,特别是化合物3对A549的IC 50为33.67μM,化合物5对HCT116和HepG2的IC 50分别为24.71和32.42μM,抗肿瘤活性明显,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苷元 衍生物 MTT法 结肠癌细胞株 人肺癌细胞 人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武海丽 单树花 +3 位作者 袁琳洁 刘庆午 赵文彬 李卓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9-233,共5页
采用MTT法检测玉米芯水提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DLD1以及正常人肝细胞HL-7702的增殖活力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DAPI染色法检测该水提物对不同细胞株细胞核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2、4、6 mg/mL... 采用MTT法检测玉米芯水提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DLD1以及正常人肝细胞HL-7702的增殖活力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DAPI染色法检测该水提物对不同细胞株细胞核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2、4、6 mg/mL)的玉米芯水提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均有抑制能力,且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用该水提物处理正常细胞HL-7702,在低浓度时没有抑制作用,在高浓度时略有抑制作用。该水提物对各细胞株作用24 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4、6 mg/mL。显微镜观察表明:经该玉米芯水提物处理后的结肠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细胞形状变圆,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DAPI染色结果显示:多数细胞核表现出染色质的不均一性,有典型的"梅花"状凋亡小体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水提物 结肠癌细胞株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