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肾健脾法对结肠癌癌前病变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旖晴 魏玮 +4 位作者 杨俭勤 王晨 韩艳 苏晓兰 孙晓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在结肠癌癌前病变大鼠中的作用机制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购置Wistar大鼠75只,随机取Wistar大鼠15只设为对照组;剩余60只Wistar大鼠腹腔注射DMH制备大鼠结肠癌癌前病变(异常肠腺病灶,ACF)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在结肠癌癌前病变大鼠中的作用机制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购置Wistar大鼠75只,随机取Wistar大鼠15只设为对照组;剩余60只Wistar大鼠腹腔注射DMH制备大鼠结肠癌癌前病变(异常肠腺病灶,ACF)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高剂量组(3.10 g/kg灌胃)、中剂量组(1.55 g/kg灌胃)和低剂量组(0.775 g/kg灌胃)给予温肾健脾法干预,比较各组肠道菌群结构、HE染色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血清D乳酸、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中剂量组造模第2、6、17周ACF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HE染色结果表明:低剂量组黏膜轻到中度慢性炎,局灶淋巴细胞聚集伴挤压,淋巴组织增生,局灶腺体轻度异型增生,个别黏膜腺癌形成。中剂量组黏膜轻度慢性炎,淋巴滤泡形成,未见异型增生及癌形成。高剂量组:黏膜轻-中度慢性炎,伴有轻到中度异型增生;中剂量组sIgA水平高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P<0.05);血清D乳酸、IL-17水平低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P<0.05)。结论中剂量温肾健脾法用于结肠癌癌前病变大鼠中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可调节sIgA、血清D乳酸、IL-17水平,减轻肠黏膜结构损伤及异型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健脾法 结肠癌癌前病变 肠道菌群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TS-AdaBoost的高维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分类
2
作者 茅婷 张月义 +1 位作者 孙叶芳 虞岚婷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1-296,共6页
为实现通过提高癌前病变分类准确率,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出一种基于MMTS-AdaBoost的高维数据分类算法,优化高维数据分类算法,提高分类性能。通过将本征正交思想引入马田系统,构建改进马田系统获取重要特征变量实现降维。... 为实现通过提高癌前病变分类准确率,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出一种基于MMTS-AdaBoost的高维数据分类算法,优化高维数据分类算法,提高分类性能。通过将本征正交思想引入马田系统,构建改进马田系统获取重要特征变量实现降维。使用降维得到的特征,应用AdaBoost算法对癌前病变类型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使用降维处理的mrmr-AdaBoost和chisquare-AdaBoost算法,以及AdaBoost、BP网络、NB、SVM等经典分类算法相比,MMTS-AdaBoost的F1和G-mean更高,分类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病变 高维数据分类 马田系统 ADABOOST 本征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与息肉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于鑫 张永镇 +10 位作者 于恩达 王娜 帅群 闫飞虎 蒋露芳 王和兴 刘健翔 陈跃 李兆申 蔡全才 姜庆五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8-663,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早期阶段进展期腺瘤、单纯腺瘤和增生性息肉患者体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基于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来自2014—2015年长海医院门诊的肠镜受检者。共纳入进展期腺瘤患者88例、单纯腺瘤患者32例与增生性息肉患者30例...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早期阶段进展期腺瘤、单纯腺瘤和增生性息肉患者体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基于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来自2014—2015年长海医院门诊的肠镜受检者。共纳入进展期腺瘤患者88例、单纯腺瘤患者32例与增生性息肉患者30例(二者均为良性病变)以及130位无结直肠疾病的肠镜受检者(对照组)。收集肠镜检查前研究对象的粪便样本,对细菌16S rDNA中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粪便样本的细菌组成,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学分析和细菌相对丰富度比较分析。结果进展期腺瘤、良性病变患者和对照组肠道菌群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05),而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在进展期腺瘤患者粪便中发现牙周病相关细菌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显著上升(P值均小于0.001);益生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P=0.018)、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P=0.001)和Streptococcus dentisani (P=0.028)丰富度显著降低。在良性病变组中观察到益生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P=0.044)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P=0.001)的上升,丁酸梭菌下降(P=0.007)。结论进展期腺瘤、单纯腺瘤和增生性息肉患者的肠道菌群整体构成发生显著变化。进展期腺瘤患者体内牙周病致病菌丰富度上升、益生菌丰富度下降;良性病变患者某些益生菌丰富度发生变化。肠道菌群可能在结直肠癌早期阶段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直肠腺瘤 肠癌病变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变腺窝病灶(ACF)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昕 吴大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0-503,共4页
从ACF概念、与结肠癌的关系、相关的基因和指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异变腺窝病灶(ACF)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可以看出:ACF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可以作为结肠癌早期诊断指标。异变腺窝病灶(ACF);
关键词 异变腺窝病灶(ACF) 结肠癌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