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蔡丽群 黄河 +2 位作者 池伟 陈玉燕 朱冠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61-2763,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单盲法将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积分...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单盲法将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积分、症候总积分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症候总积分分别为90.0%、(4.62±3.12)分,较对照组的75.0%、(8.32±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右半结肠、直肠及全结肠通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结肠传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结肠传输功能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七物颗粒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满 刘妮妮 +1 位作者 田萍 陈晓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979-1983,共5页
目的:研究白术七物颗粒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ICR小鼠以灌胃复方地芬诺酯法构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以10只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为空白组。将建模成功的3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研究白术七物颗粒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ICR小鼠以灌胃复方地芬诺酯法构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以10只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为空白组。将建模成功的3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9只,观察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10只。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予以白术七物颗粒生药量16.3 g/kg、65.2 g/kg灌胃,对照组予以2.0 g/kg枸橼酸莫沙必利溶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均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各组均连续干预14 d,末次给药的同时各组均给予1 m L纳米碳混悬液。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排便情况,测定肠道酶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4(5-HT4)、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P物质(SP)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1次排黑便时间延长,排便粒数减少,粪便总重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低/高剂量实验组小鼠第1次排黑便的时间缩短,排便粒数增加,粪便总重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高剂量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降低,木聚糖酶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与低剂量、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升高,木聚糖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高剂量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中VIP、NO表达量增加,5-HT4、SP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低/高剂量实验组结肠组织中VIP、NO表达量减少,5-HT4、SP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高剂量实验组结肠组织中VIP、NO、5-HT4、SP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术七物颗粒可调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相关酶活性,改善胃肠功能,可能与调控结肠组织中5-HT4、VIP、NO、SP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白术七物颗粒 胃肠功能 肠道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直肠吻合及自然腔道造口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平 刘颖嵩 +2 位作者 邵斌 王良斌 张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0-1021,共2页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由于全结肠或节段结肠的推进性蠕动减弱.导致粪便在结肠内传输缓慢.而引起以腹痛、腹胀、便意淡漠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STC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上病情顽固,治疗困...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由于全结肠或节段结肠的推进性蠕动减弱.导致粪便在结肠内传输缓慢.而引起以腹痛、腹胀、便意淡漠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STC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上病情顽固,治疗困难,采用内科治疗效果常不满意。部分严重病例需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治疗效果 临床分析 回直肠吻合 造口术 腔道 病理生理机制 推进性蠕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17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忠凯 薛意恒 刘国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行性。方法2017年11月~2020年1月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NOSES治疗17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采...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行性。方法2017年11月~2020年1月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NOSES治疗17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采用六孔法,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完成回盲部、肝区、脾曲、乙状结肠和直肠的游离,不重复移动设备和变换术者站位,经肛门取标本。结果1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92.2±16.7)min;出血量(35.3±6.8)ml。术后排气时间(2.1±1.2)d;术后排便时间(4.1±2.6)d。发生并发症3例,无严重并发症。术前便秘症状评分(15.7±1.8)分,术后1年评分(3.6±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12,P=0.000)。结论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NOSES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