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治探讨(附30例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孟荣贵 郝立强 +4 位作者 王颢 张卫 李实忠 高章元 喻德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63-865,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部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患者30 例,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部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患者30 例,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9 例,次全结肠切除、盲肠与直肠吻合术19例,左半结肠切除2 例。结果: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理见肠壁神经丛有变性、减少。回直肠吻合术后患者大便次数偏多,多数> 3 次/d,个别患者难以控制;行左半结肠切除术后的仍有排粪困难;而盲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多数患者大便1~3 次/d。结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行次全结肠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结肠慢传输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性全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连阳 刘宝华 +3 位作者 陈金萍 文亚渊 童卫东 何渝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 评价经腹腔镜行全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4年 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 2 3例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 ,分为传统开腹手术 (开放组 ,12例 )和经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组 ,11例 )两组 ,... 目的 评价经腹腔镜行全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4年 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 2 3例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 ,分为传统开腹手术 (开放组 ,12例 )和经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组 ,11例 )两组 ,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结果  2 3例均行结肠全切除术。开放组中附加直肠功能性悬吊和子宫前倾位固定 7例 ,附加直肠功能性悬吊、子宫前倾位固定和直肠前突修补 2例 ;腹腔镜组 11例全腹腔镜手术 3例 ,手助腹腔镜手术 8例 ,附加直肠功能性悬吊和子宫前倾位固定 2例。开放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 ( 3 78h比 4 79h) ,两组的术中出血 ( 15 8 6ml比 10 7 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 3 71d比 2 86d)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 ( 10 14d比 14d)无明显差别 ,开腹组 1例发生切口裂开 ,腹腔镜组 1例发生左侧胸腔血性积液。术后 1月~ 16月随访 ,平均排便 2 45次 /d。结论 开腹或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均安全、有效 ,腹腔镜手术外观好 ,切口并发症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结肠切除术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蔡丽群 黄河 +2 位作者 池伟 陈玉燕 朱冠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61-2763,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单盲法将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积分...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单盲法将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积分、症候总积分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症候总积分分别为90.0%、(4.62±3.12)分,较对照组的75.0%、(8.32±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右半结肠、直肠及全结肠通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结肠传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结肠传输功能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七物颗粒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满 刘妮妮 +1 位作者 田萍 陈晓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979-1983,共5页
目的:研究白术七物颗粒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ICR小鼠以灌胃复方地芬诺酯法构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以10只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为空白组。将建模成功的3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研究白术七物颗粒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ICR小鼠以灌胃复方地芬诺酯法构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以10只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为空白组。将建模成功的3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9只,观察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10只。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予以白术七物颗粒生药量16.3 g/kg、65.2 g/kg灌胃,对照组予以2.0 g/kg枸橼酸莫沙必利溶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均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各组均连续干预14 d,末次给药的同时各组均给予1 m L纳米碳混悬液。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排便情况,测定肠道酶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4(5-HT4)、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P物质(SP)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1次排黑便时间延长,排便粒数减少,粪便总重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低/高剂量实验组小鼠第1次排黑便的时间缩短,排便粒数增加,粪便总重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高剂量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降低,木聚糖酶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与低剂量、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升高,木聚糖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高剂量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中VIP、NO表达量增加,5-HT4、SP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低/高剂量实验组结肠组织中VIP、NO表达量减少,5-HT4、SP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高剂量实验组结肠组织中VIP、NO、5-HT4、SP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术七物颗粒可调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相关酶活性,改善胃肠功能,可能与调控结肠组织中5-HT4、VIP、NO、SP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白术七物颗粒 胃肠功能 肠道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33-1035,共3页
关键词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 临床进展 诊断 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通便液直肠点滴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26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施根祥 杨楼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健脾通便液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 直肠点滴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直肠吻合及自然腔道造口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蔡平 刘颖嵩 +2 位作者 邵斌 王良斌 张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0-1021,共2页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由于全结肠或节段结肠的推进性蠕动减弱.导致粪便在结肠内传输缓慢.而引起以腹痛、腹胀、便意淡漠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STC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上病情顽固,治疗困...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由于全结肠或节段结肠的推进性蠕动减弱.导致粪便在结肠内传输缓慢.而引起以腹痛、腹胀、便意淡漠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STC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上病情顽固,治疗困难,采用内科治疗效果常不满意。部分严重病例需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治疗效果 临床分析 回直肠吻合 造口术 腔道 病理生理机制 推进性蠕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疗法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95例
8
作者 杨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644-644,共1页
目的 :评价三维疗法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门诊随机分组对照法 ,将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 187例分为采用三维疗法 (治疗组 ) 95例和口服莫沙比利 (对照组 ) 92例 ,对两种方法治疗 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 目的 :评价三维疗法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门诊随机分组对照法 ,将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 187例分为采用三维疗法 (治疗组 ) 95例和口服莫沙比利 (对照组 ) 92例 ,对两种方法治疗 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显效 4 7例 ,有效 4 2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为 93 75 % ;对照组显效 10例 ,有效5 6例 ,无效 2 6例 ,总有效率为 71 74 % ,两组疗效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三维疗法具有效率高 ,无不良反应 ,患者易于接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 三维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87例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瑛 陆晨 李东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便秘 结肠慢传输 穴位埋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联合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慢传输便秘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红波 吴晓晶 +3 位作者 杨云 梁同义 葛志明 范娴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74-1777,共4页
目的:分析针药联合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慢传输便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作用机理。方法:将127例气阴两虚型老年慢传输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组42例,采用自拟通秘饮联合电针治疗;西药组44例选用莫沙必利、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电针组4... 目的:分析针药联合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慢传输便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作用机理。方法:将127例气阴两虚型老年慢传输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组42例,采用自拟通秘饮联合电针治疗;西药组44例选用莫沙必利、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电针组41例选用上巨虚、足三里、天枢等穴行电针治疗,各组均治疗4周。观察便秘临床症状、标记物排出数、排除率积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判定临床疗效;采用放射免疫法(R I A)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空腹状态血清Ghrelin、NO和血浆SP含量,分析治疗机理。结果:治疗4周并随访3个月,针药组在便秘临床症状、胃肠神经递质含量、标记物排出数和排出率、生存质量评分较西药组和电针组明显改善(P<0.05),接近健康人群;临床有效率亦高于西药组和电针组(P<0.05),发现生存质量与便秘症状成Pearson正相关。结论:通秘饮联合电针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能双向调节胃肠神经递质水平,增加胃肠动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慢传输便秘 气阴两虚 胃肠动力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17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忠凯 薛意恒 刘国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行性。方法2017年11月~2020年1月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NOSES治疗17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采...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行性。方法2017年11月~2020年1月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NOSES治疗17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采用六孔法,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完成回盲部、肝区、脾曲、乙状结肠和直肠的游离,不重复移动设备和变换术者站位,经肛门取标本。结果1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92.2±16.7)min;出血量(35.3±6.8)ml。术后排气时间(2.1±1.2)d;术后排便时间(4.1±2.6)d。发生并发症3例,无严重并发症。术前便秘症状评分(15.7±1.8)分,术后1年评分(3.6±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12,P=0.000)。结论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NOSES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餐滞留延时摄片在成人顽固性便秘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12
作者 李伟林 廖颖婴 +3 位作者 林鸿成 李华娟 魏志军 杜明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46-3050,共5页
为探讨钡餐滞留延时摄片在成人顽固性便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与指导意义。随机选择深圳市中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诊断为成人顽固性便秘且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67例,采用克利夫兰便秘评分量表评价症状的严重程度,同时行钡餐滞留延... 为探讨钡餐滞留延时摄片在成人顽固性便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与指导意义。随机选择深圳市中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诊断为成人顽固性便秘且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67例,采用克利夫兰便秘评分量表评价症状的严重程度,同时行钡餐滞留延时摄片检查,探讨其在成人顽固性便秘中的临床价值。克利夫兰便秘评分中,轻度13例,中度27例,重度27例,钡餐检查中,72 h残留钡剂均大于等于20%,其中轻度15例,中度21例,重度31例,其判断的与克利夫兰便秘评分符合率为91%,Kappa检验结果为0.861,P=0<0.05;钡餐滞留延时摄片大多数显示:小肠及右半结肠活动亢奋或正常;横结肠冗长;降结肠及其以远多出现排空障碍,左半结肠常呈失神经状态;降结肠以远多伴结肠袋及黏膜皱襞缺失、僵硬,左半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常与出口功能紊乱型便秘同现。结果表明,钡餐滞留延时摄片对成人顽固性便秘具有辅助诊断作用,可视为结肠传输试验的补充与改进,可了解结肠的功能、形态,可为成人顽固性便秘提供一个比较科学的诊断依据,辅助诊断顽固性便秘的分型、指导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且方法简便价廉、无需特殊医疗器械及试剂,可普遍在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餐滞留延时摄片 成人顽固性便秘 左半结肠慢传输 功能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