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效果对比
被引量:
53
1
作者
胡阳
欧阳文
+4 位作者
刘贞
王蓓
王慈
刘博
胡金霞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结肠微小息肉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频电凝电切组和冷圈套切组,每组47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高频电凝电切组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切除息...
目的对比观察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结肠微小息肉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频电凝电切组和冷圈套切组,每组47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高频电凝电切组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切除息肉;冷圈套切组通过活检孔道将冷圈套器送入并套取息肉,套取完全后逐渐收紧勒除息肉。对比两组息肉切除数量、切除时间、完整切除率和标本回收率;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1、2、3年统计息肉复发、新生息肉数量,计算累积发病率。结果冷圈套切组完整切除率高于高频电凝电切组(P<0.05),切除时间短于高频电凝电切组(P<0.05);两组人均切除息肉数、标本回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圈套切组术后3年累积复发率低于高频电凝电切组(P<0.05)。结论与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相比,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操作更方便,切除完整率更高,术后累积复发率较低,且未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微小息肉
结肠
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冷圈套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4
2
作者
胡阳
刘贞
+2 位作者
欧阳文
刘博
胡金霞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结肠微小息肉患者400例,行冷圈套切除术或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复发84例、未复发31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结肠微小息肉患者400例,行冷圈套切除术或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复发84例、未复发31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及伴随症状便秘对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无影响(P均>0.05);而伴随症状便血、腹泻,息肉部位、直径、数目、形态、类型及切除方式均可对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有影响(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随症状便血、腹泻,息肉部位、直径、数目、形态、类型及切除方式均为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伴便血、腹泻,息肉部位为升结肠、乙状结肠,息肉越大,数目越多,呈现无蒂形态,管状腺瘤、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均可增加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行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可降低其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微小息肉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效果对比
被引量:
53
1
作者
胡阳
欧阳文
刘贞
王蓓
王慈
刘博
胡金霞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保定市第二医院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58-60,共3页
基金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科技研究计划项目(20180917)
文摘
目的对比观察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结肠微小息肉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频电凝电切组和冷圈套切组,每组47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高频电凝电切组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切除息肉;冷圈套切组通过活检孔道将冷圈套器送入并套取息肉,套取完全后逐渐收紧勒除息肉。对比两组息肉切除数量、切除时间、完整切除率和标本回收率;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1、2、3年统计息肉复发、新生息肉数量,计算累积发病率。结果冷圈套切组完整切除率高于高频电凝电切组(P<0.05),切除时间短于高频电凝电切组(P<0.05);两组人均切除息肉数、标本回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圈套切组术后3年累积复发率低于高频电凝电切组(P<0.05)。结论与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相比,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操作更方便,切除完整率更高,术后累积复发率较低,且未增加并发症。
关键词
结肠微小息肉
结肠
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冷圈套切术
分类号
R574.6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4
2
作者
胡阳
刘贞
欧阳文
刘博
胡金霞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保定市第二医院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53-55,共3页
基金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科技研究计划项目(20180917)。
文摘
目的分析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结肠微小息肉患者400例,行冷圈套切除术或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复发84例、未复发31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及伴随症状便秘对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无影响(P均>0.05);而伴随症状便血、腹泻,息肉部位、直径、数目、形态、类型及切除方式均可对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有影响(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随症状便血、腹泻,息肉部位、直径、数目、形态、类型及切除方式均为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伴便血、腹泻,息肉部位为升结肠、乙状结肠,息肉越大,数目越多,呈现无蒂形态,管状腺瘤、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均可增加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行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可降低其复发风险。
关键词
结肠微小息肉
复发
影响因素
分类号
R574.6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效果对比
胡阳
欧阳文
刘贞
王蓓
王慈
刘博
胡金霞
《山东医药》
CAS
2020
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胡阳
刘贞
欧阳文
刘博
胡金霞
《山东医药》
CAS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