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猴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致慢性腹泻的诊疗回顾
1
作者 冉艳洪 宋慧 +3 位作者 颜欣欣 王俐梅 李舒婷 杨威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55-58,共4页
两只恒河猴出现间歇性水样腹泻和稀软便,持续时间长达半月有余。经反复取粪便直接涂片镜检,最终发现大量滋养体及包囊,确诊为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导致的慢性腹泻。随后对两只患病猴陆续使用了甲硝唑或阿奇霉素、甲硝唑+小檗碱、甲硝唑+... 两只恒河猴出现间歇性水样腹泻和稀软便,持续时间长达半月有余。经反复取粪便直接涂片镜检,最终发现大量滋养体及包囊,确诊为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导致的慢性腹泻。随后对两只患病猴陆续使用了甲硝唑或阿奇霉素、甲硝唑+小檗碱、甲硝唑+小檗碱+复方磺胺甲恶唑进行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病猴的腹泻症状,但仅有使用甲硝唑+小檗碱+复方磺胺甲恶唑可完全驱除肠道内的滋养体和包囊。文章对两例猴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致慢性腹泻病例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以期为动物结肠小袋纤毛虫顽固性感染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慢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小袋纤毛虫PCR-RFLP分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啊慧 冯彩彩 +6 位作者 丰山旺 赵立卓 齐闻新 张雯 胡苏辉 王天奇 闫文朝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9-833,840,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特异的结肠小袋纤毛虫遗传亚型分析方法。方法选择限制性内切酶ApoI和PflMI对结肠小袋纤毛虫ITS1-5.8S rDNA-ITS2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建立PCR-RFLP分型方法,利用建立的PCR-RFLP方法对猪源、羊源和豚鼠源临床粪便... 目的建立高效、特异的结肠小袋纤毛虫遗传亚型分析方法。方法选择限制性内切酶ApoI和PflMI对结肠小袋纤毛虫ITS1-5.8S rDNA-ITS2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建立PCR-RFLP分型方法,利用建立的PCR-RFLP方法对猪源、羊源和豚鼠源临床粪便样品进行遗传亚型分析。结果基于ApoI和PflMI的PCR-RFLP方法可以准确区分结肠小袋纤毛虫遗传变异型A和B,用PflMI可以进一步将遗传变异型B细分为B-c和B-t两个亚型。与镜检和测序结果比较,建立的PCR-RFLP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更高的灵敏性,不仅可以鉴定临床样品中结肠小袋纤毛虫单个亚型,而且可以鉴别单个样品中结肠小袋纤毛虫多个亚型的混合感染。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结肠小袋纤毛虫PCR-RFLP方法,可用于结肠小袋纤毛虫遗传多态性鉴定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PCR-RFLP分析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3
作者 于堃 《今日养猪业》 2024年第4期94-96,共3页
【目的】旨在有效诊断和防治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降低其对养猪业的危害。【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病原特性、流行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根据患病猪的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临床综合诊断方法进行准确诊断,并依... 【目的】旨在有效诊断和防治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降低其对养猪业的危害。【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病原特性、流行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根据患病猪的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临床综合诊断方法进行准确诊断,并依据结果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明确了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确定了其流行区域和传播途径。通过实施优化饲养环境、强化卫生管理和合理药物防治等措施后,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对养猪业构成一定威胁,了解其病原特性和流行特点,掌握准确的诊断方法,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流行特征 临床症状 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
4
作者 范桂芳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4期107-108,共2页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病原是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寄生在猪的肠道,引起猪出现腹泻以及肠道系统疾病,成年猪感染症状不明显,仔猪感染会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该文主要介绍了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方法与...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病原是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寄生在猪的肠道,引起猪出现腹泻以及肠道系统疾病,成年猪感染症状不明显,仔猪感染会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该文主要介绍了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为相关养殖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培养、分子鉴定和显微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石团员 付媛 +5 位作者 鲍国连 索勋 郝力力 王一成 李军星 周永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359,共6页
小袋纤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研究从浙江地区病猪盲肠内分离到了一株结肠小袋纤毛虫,通过RPMI1640培养基对其进行了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在28℃和37℃均能良好生长,在培养后第5天和第4天分别达到高峰值,虫体密度分别为1.6... 小袋纤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研究从浙江地区病猪盲肠内分离到了一株结肠小袋纤毛虫,通过RPMI1640培养基对其进行了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在28℃和37℃均能良好生长,在培养后第5天和第4天分别达到高峰值,虫体密度分别为1.60×104和2.31×104个·m L-1。显微镜下滋养体胞口、胞肛和食物泡结构明显,DAPI染色后大核明显呈哑铃型,且滋养体有大小差别明显的2种类型。18S r RNA基因PCR扩增、测序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分离株存在2条明显不同的18S r RNA基因序列,序列间趋异性为0.6%,且该分离株序列与国外分离株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进化树上形成一独立的亚枝。在高倍显微镜下,滋养体内常见有许多生物活动,种类不明,16S r RNA基因PCR扩增到3条未知细菌序列,未知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结肠小袋纤毛虫内微生物间的确切关系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体外培养 18S r 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地区规模化猪场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天奇 董发明 +3 位作者 杨光忠 郭巍 宋岳飞 韩丽敏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4-35,共2页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Balantidiosis)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已知包括人在内的33种动物可以感染本病,人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后在临床上可表...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Balantidiosis)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已知包括人在内的33种动物可以感染本病,人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后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有些病例还可表现为尿生殖道感染.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猪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非常普遍.感染率可高达2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感染情况调查 规模化猪场 洛阳地区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亚热带地区 人体健康危害 生殖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MI 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天奇 闫文朝 +3 位作者 丁轲 张玲 韩利方 王新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6,共4页
试验旨在建立结肠小袋纤毛虫RPMI 1640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不同淀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初始pH及不同接种量下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培养效果。结果发现,用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 试验旨在建立结肠小袋纤毛虫RPMI 1640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不同淀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初始pH及不同接种量下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培养效果。结果发现,用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最适宜的淀粉含量为30 mg/安瓿,血清含量为20%,pH为7.0;种群自然增长率和种群所达到的最高种群密度随接种量的不同而明显改变。RPMI 1640培养基可用于结肠小袋纤毛虫的体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RPMI 1640培养基 种群自然增长率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泌尿系统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1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朱艳红 牛安欧 +1 位作者 方正明 余从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泌尿系统感染 结肠小袋纤毛虫 滋养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药物对结肠小袋纤毛虫的体外急性毒杀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天奇 丁轲 +3 位作者 闫文朝 张玲 董发明 王波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3期44-46,共3页
通过结肠小袋纤毛虫对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鲁哥氏液的急性毒性试验,以机率单位法获得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鲁哥氏液对结肠小袋纤毛虫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2h)分别是27.92mg/L、43.51×10-6、50.14×... 通过结肠小袋纤毛虫对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鲁哥氏液的急性毒性试验,以机率单位法获得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鲁哥氏液对结肠小袋纤毛虫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2h)分别是27.92mg/L、43.51×10-6、50.14×10-5,1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12h)分别是25.09mg/L、32.28×10-6和49.80×10-5。高锰酸钾是体外杀灭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高锰酸钾 福尔马林 鲁哥氏液 半数致死浓度(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小袋纤毛虫体外培养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维义 张为宇 陈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94-796,共3页
本文对猪结肠小袋纤毛虫 (Balantidiumcoli)在体外培养的条件进行了试验并观察其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小袋纤毛虫在外界环境中接触空气 1h左右由滋养体形成包囊 ,滋养体在相对厌氧环境下的深层粪便中 ,或RSS培养液(Ringer液—血清... 本文对猪结肠小袋纤毛虫 (Balantidiumcoli)在体外培养的条件进行了试验并观察其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小袋纤毛虫在外界环境中接触空气 1h左右由滋养体形成包囊 ,滋养体在相对厌氧环境下的深层粪便中 ,或RSS培养液(Ringer液—血清—淀粉 )中能存活并繁殖。在 2 8.0~ 32 .3℃的夏季室温下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在 4cm深层粪便中存活至10 8h ,在RSS培养液中滋养体存活时间最长达 192h ,比在 37℃培养时间延长 96~ 12 0h。培养基pH值 6 .2~ 6 .4与 pH7.0~7.2相比未见明显差异 ;米粉用量过多加速滋养体死亡。本试验尚为摸索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防控措施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艳 张贻传 +4 位作者 尧国荣 曾作财 方霞 曾升坚 熊加明 《养猪》 2020年第1期84-85,共2页
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首先由Malmsten(1857)从瑞典两例急性痢疾病人的粪便中发现,定名为结肠草履虫(Paramecium coli)。之后,Leukart(1861)在猪的大肠中也有发现。Stein(1863)认为前两人所见为同一种,更名为Balantidium col... 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首先由Malmsten(1857)从瑞典两例急性痢疾病人的粪便中发现,定名为结肠草履虫(Paramecium coli)。之后,Leukart(1861)在猪的大肠中也有发现。Stein(1863)认为前两人所见为同一种,更名为Balantidium coli[1-2]。已知有30多种动物能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之后可引起宿主腹泻,其中猪的感染率可达60%耀70%,是最主要的传染源[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急性痢疾 防控措施 草履虫 感染率 传染源 多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小袋纤毛虫动物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月中 曾丽 +1 位作者 李治滢 周锦禄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9-40,13,共3页
实验Ⅰ,10头仔猪和4只猴分别灌服含1.2×104~4.8×104人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的接种物,结果导致1~7号仔猪出现中度腹泻;8~10号仔猪和注射氯化可的松的3~4号猴呈严重腹泻)1~2号猴则呈亚临床感染。8~10号仔猪和3~4... 实验Ⅰ,10头仔猪和4只猴分别灌服含1.2×104~4.8×104人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的接种物,结果导致1~7号仔猪出现中度腹泻;8~10号仔猪和注射氯化可的松的3~4号猴呈严重腹泻)1~2号猴则呈亚临床感染。8~10号仔猪和3~4号猴从回肠末端至直肠呈高度感染,伴有严重的肠粘膜损伤;1~7号仔猪的大肠有严重的感染并伴有轻度的肠粘膜损伤。实验Ⅱ,6头仔猪和2只猴分别灌服含2.6×104~5.2×104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的接种物,感染后引起1~6号仔猪的严重腹泻.从回肠末端至直肠是高度感染,伴有严重的肠粘膜损伤;2只猴出现轻度腹泻,大肠呈中度感染并伴有轻度的肠粘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结肠小袋纤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地区奶牛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秀娟 吴媛 李君荣 《中国奶牛》 2010年第12期46-48,共3页
为了解金华地区奶牛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情况,采用廖党金的方法通过对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户)中随机选择的215头奶牛粪便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金华地区奶牛结肠小袋纤毛虫场感染率达100%,奶牛平均感染率为63.26%,平均EPG值在96~442之间... 为了解金华地区奶牛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情况,采用廖党金的方法通过对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户)中随机选择的215头奶牛粪便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金华地区奶牛结肠小袋纤毛虫场感染率达100%,奶牛平均感染率为63.26%,平均EPG值在96~442之间。其中青年牛的感染率为最高,达78.13%,在被调查的寄生虫阳性的青年牛中小袋纤毛虫为100%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已成为金华地区奶牛感染的优势虫种,应引起重视并进行针对性的驱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结肠小袋纤毛虫 感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小袋纤毛虫体外药物急性毒杀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翠 邓书民 +3 位作者 谷伟霞 袁远华 胡文发 王天奇 《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5期18-20,22,共4页
通过结肠小袋纤毛虫对甲硝唑、氟苯尼考和血虫净(三氮咪)的急性毒性试验,以机率单位法获得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显示:甲硝唑、氟苯尼考对结肠小袋纤毛虫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2 h)分别是457.8 mg/L,1705 mg/L,1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 通过结肠小袋纤毛虫对甲硝唑、氟苯尼考和血虫净(三氮咪)的急性毒性试验,以机率单位法获得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显示:甲硝唑、氟苯尼考对结肠小袋纤毛虫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2 h)分别是457.8 mg/L,1705 mg/L,1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12 h)分别是25.64 mg/L、973.8 mg/L。血虫净(三氮咪)12h和24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331.8 mg/L、295.4 mg/L。甲硝唑是杀灭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甲硝唑 氟苯尼考 血虫净(三氮咪) 机率单位法 半数致死浓度(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小袋纤毛虫体外培养特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巍 王天奇 +2 位作者 董发明 张玲 杨光忠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8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观察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方法取粪样分别置于4℃~8℃冰箱,28℃和37℃恒温培养箱中,观察记录虫体数量,统计不同温度条件下滋养体生存时间。28℃恒温条件下,将粪液加入不同稀释液(... 目的观察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方法取粪样分别置于4℃~8℃冰箱,28℃和37℃恒温培养箱中,观察记录虫体数量,统计不同温度条件下滋养体生存时间。28℃恒温条件下,将粪液加入不同稀释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及洛克氏液)中,观察滋养体的活力及数量;采用同样的观察方法,统计滋养体在双相培养基以及免血水培养基内的生存时间。在28℃和37℃恒温条件下,分别观察滋乔体在RSS培养液(Ringer液+血清+米粉)及不加米粉的RSS培养液内的生存时间。结果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在体外的最适生存温度为28℃,在洛克氏夜中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生理盐水和蒸馏水,在RSS培养基及双相培养基中可在培养24h时达到高峰。在含有诺氟沙星的兔血水培养基中,滋养体的数量可在培养后96h达到高峰,生存时间可达到180h。结论结肠小袋纤毛虫体外培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体外培养 培养基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天有 王飞 刘俊伟 《养猪》 2013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纤毛虫纲、小袋科、小袋属的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在一般情况下,虫体对肠黏膜无损害,故不显症状。但当猪发生应激或消化功能紊乱,特别是并发肠道感染时,虫体可乘机侵入...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纤毛虫纲、小袋科、小袋属的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在一般情况下,虫体对肠黏膜无损害,故不显症状。但当猪发生应激或消化功能紊乱,特别是并发肠道感染时,虫体可乘机侵入肠黏膜,破坏组织,形成溃疡性肠炎。在我国南方,小猪常发生本病,但河南省以往很少有本病的发生。进行解剖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粪便检查,可迅速做出确切诊断,从而为有效防制本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虫病 结肠小袋纤毛虫 粪便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山与青蒿抗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梦 于杜鹃 +4 位作者 贾川川 贾红敏 张光明 王天奇 闫文朝 《湖北畜牧兽医》 2011年第10期6-8,共3页
利用机率单位法,测定常山与青蒿水提取物抗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显示,常山、青蒿抗结肠小袋纤毛虫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13.40、99.59g/L,6h的LC50分别是12.80、48.14g/L,12h的LC50分别是8.275、27.94g/L。... 利用机率单位法,测定常山与青蒿水提取物抗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显示,常山、青蒿抗结肠小袋纤毛虫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13.40、99.59g/L,6h的LC50分别是12.80、48.14g/L,12h的LC50分别是8.275、27.94g/L。常山抗结肠小袋纤毛虫的LC50低于青蒿,可作为抗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候选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机率单位法 半数致死浓度(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RSS培养基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天奇 丁轲 +2 位作者 张玲 董发明 聂煜刚 《湖北畜牧兽医》 2008年第10期6-8,共3页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结肠小袋纤毛虫在改进型RSS培养基中种群增长情况,结果发现,培养基中适宜的淀粉含量为20~30mg/安瓿,血清含量为20%~25%,适宜的pH值范围为7.0~7.5。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改进型RSS培养基 种群自然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强红 李中波 +4 位作者 尧国民 罗春光 罗维 李进军 胡辉 《湖南畜牧兽医》 2019年第4期21-23,共3页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结肠所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原虫病。该病主要引起断奶仔猪表现出腹泻、脱水、消瘦及贫血等特征性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了有效的防治以腹泻、脱水和消瘦为特征的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根据临...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结肠所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原虫病。该病主要引起断奶仔猪表现出腹泻、脱水、消瘦及贫血等特征性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了有效的防治以腹泻、脱水和消瘦为特征的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根据临床症状、剖解所见的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此外,采取分子生物学(PCR技术)方法对该病作出确诊,确诊该病病原为猪结肠小袋纤毛虫。针对该病原体的特性,我们采用甲硝唑+驱虫净配伍方式对病猪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大部分病猪痊愈,治愈率为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结肠小袋纤毛虫 诊断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S培养基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天奇 闫文朝 +3 位作者 丁轲 张玲 董发明 王云慧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8年第6期17-21,共5页
目的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结肠小袋纤毛虫在RSS培养基中种群生长情况。方法在不同米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PH值的RSS培养基中接种相同量的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以及在同样的RSS培养基中接种不同量的结肠小袋纤毛虫,进... 目的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结肠小袋纤毛虫在RSS培养基中种群生长情况。方法在不同米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PH值的RSS培养基中接种相同量的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以及在同样的RSS培养基中接种不同量的结肠小袋纤毛虫,进行培养观察,计算其种群自然增长率及世代时间。结果米粉含量为20mg组的种群自然增长率最高;血清含量对种群自然,增长率影响不大,但在最高峰时,20%~25%血清组虫体密度最大;培养基在PH值为7.0和7.5条件下,虫体密度均在d4达到高峰,之后下降。结论培养基中适宜的米粉含量为20-30mg/安瓿,血清含量为20%~25%,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7.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RSS培养基 种群自然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