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影像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石燕霞 李鸿斌 +1 位作者 任婷婷 宁荣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1-965,共5页
间质性肺疾病是结缔组织病常见的肺受累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因结缔组织病的全病程中均可并发间质性肺疾病,影像学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全疾病周期中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结缔组织病相... 间质性肺疾病是结缔组织病常见的肺受累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因结缔组织病的全病程中均可并发间质性肺疾病,影像学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全疾病周期中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筛查、诊断和随访的基石,但电离辐射是其临床应用的潜在限制因素。近年来,新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早期筛查、诊断和疗效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前景的研究成果,逐步向无创、低辐射、精准的影像学分析技术迈进。本文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各种新影像学技术的优势、不足及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 疾病 间质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杜毅鹏 葛欣宜 +3 位作者 周晨 张雪阳 沈宁 贺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rolar lavage...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r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分类计数及其他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的间质性肺疾病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CTD-ILD组28例(干燥综合征12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肌炎/皮肌炎11例,系统性硬化1例),IPAF组19例。比较2组临床表现、BALF特征、肺功能及影像学表观等的差异。结果 CTD-ILD组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较IPAF组显著增高[中位数2.27(0.03~18.90)×10~4/ml vs.0.60(0.09~5.19)×10~4/ml,Z=-2.613,P=0.009]。CTD-ILD组比IPAF组更年轻[(56±13)岁vs.(65±10)岁,t=-2.546,P=0.014],皮肤表现多[46%(13/28)vs.11%(2/19),χ2=6.714,P=0.010],干燥症状少[18%(5/28)vs.53%(10/19),χ2=6.299,P=0.012]。2组性别构成、其他症状、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血清学自身抗体及影像学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ALF中性粒细胞升高可能是CTD-ILD区别于IPAF的特异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泡灌洗液 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必须重视的疾病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志磊 张奉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以自身免疫及其介导的器官系统损伤为特征的一组全身性疾病。肺部并发症是CTD的重要关节外表现,也是CT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管理CTD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以自身免疫及其介导的器官系统损伤为特征的一组全身性疾病。肺部并发症是CTD的重要关节外表现,也是CT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管理CTD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关键是确定ILD类型、疾病所处阶段、应给予何种治疗。目前CTD-ILD仍采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分类,其诊断治疗尚无统一的临床指导策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自身抗体与CTD-ILD相关,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临床实践中应更多关注那些肺部表现不明显的CTD患者,以尽早识别CTD-ILD,给予适当治疗,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间质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蛋白1基因单核苷酸rs4072037多态性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龙小平 唐艳华 +3 位作者 许丽慧 王卫忠 李建民 谢立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448-4453,共6页
背景间质性肺炎(ILD)严重影响结缔组织疾病(CTD)患者预后,近年来研究提示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表面抗原6(KL-6)是ILD的敏感生物学标志物。黏蛋白1(MUC1)rs4072037基因多态性与KL-6水平的个体差异有关,但目前并没有结缔组织病相关间... 背景间质性肺炎(ILD)严重影响结缔组织疾病(CTD)患者预后,近年来研究提示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表面抗原6(KL-6)是ILD的敏感生物学标志物。黏蛋白1(MUC1)rs4072037基因多态性与KL-6水平的个体差异有关,但目前并没有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患者中MUC1 rs4072037基因相关数据,其与血清KL-6水平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研究MUC1 rs4072037基因多态性与血清KL-6水平、肺功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对CTD-IL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诊治的CTD-ILD患者48例(CTD-ILD组)、单纯CTD患者13例(CTD组)及同期本院门诊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肺总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血清KL-6、乳酸脱氢酶(LDH)以及MUC1 rs4072037的基因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评估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TD-ILD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C统计量分析预测模型的检验效能。结果CTD组与CTD-ILD组的FVC%pred、FEV1%pred、PaO2低于对照组,A-aDO2、血清KL-6、血清LDH水平高于对照组,CTD-ILD组的DLCO%pred低于对照组与CTD组,CTD-ILD组的A-aDO2高于CTD组(P<0.05)。CTD-ILD组患者A/A基因型22例、A/G基因型26例;对照组A/A基因型9例、A/G基因型12例、G/G基因型9例;两组间MUC1 rs4072037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5,P<0.001)。CTD-ILD组A/A基因型患者血清KL-6水平〔(8.09±1.68)U/L〕、LDH水平〔(372±40)U/L〕均高于A/G基因型〔(2.40±4.64)U/L、(266±23)U/L〕(t=3.748、2.124,P=0.007、0.030)。A/G基因型CTD-ILD患者的A-aDO2〔(35±3)mm Hg〕低于A/A基因型〔(45±4)mm Hg〕,DLCO%pred(58%±3%)高于A/A基因型(40%±6%)(t=2.377、2.778,P=0.027、0.012)。A/A基因型CTD-ILD患者与A/G基因型CTD-ILD患者CTD-ILD患者的累积疾病进展率不同(χ^2=9.242,P=0.00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UC1 rs4072037(G)是疾病缓解率的影响因素〔HR=5.43,95%CI(1.2,25.6),P=0.025〕。C统计结果显示,rs4072037(G)在具有协变量的模型中可以预测临床缓解率(P=0.021)。结论CTDILD患者MUC1 rs4072037基因型与血清KL-6水平、肺功能及疾病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可以预测其临床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疾病 间质性 黏蛋白-1 KL-6 功能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非尼酮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潇 岳红梅 +3 位作者 王若利 孙金英 李乐 刘睿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84-590,共7页
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是新型的抗纤维化药物,在多个临床试验中证实能够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是治疗IPF的一线药物。与IPF发病机制相似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 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是新型的抗纤维化药物,在多个临床试验中证实能够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是治疗IPF的一线药物。与IPF发病机制相似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CTD-ILD)的临床发生率较高,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肺间质病变可能是唯一或最初的表现,临床表现异质性大,误诊率较高,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指南或共识。有研究表明抗纤维化新药吡非尼酮在CTD-ILD的治疗中表现出一定潜力,本文对吡非尼酮治疗CTD-ILD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结缔组织 间质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瘀并治法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白云静 安广文 +1 位作者 姜德训 申洪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350-2353,共4页
目的:观察用痰瘀并治法中药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陆军总医院风湿免疫科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CTD-ILD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根... 目的:观察用痰瘀并治法中药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陆军总医院风湿免疫科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CTD-ILD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瘀并治中药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有效率、6 min步行试验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等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46%、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PaO_2、FVC、TLC、DLCO等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药痰瘀并治法治疗CTD-IL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能减轻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并治法 结缔组织 间质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颂雅 邱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6-60,共5页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CTD-ILD进展的关键。目前,肺超声(LUS)及超声弹性成像(UE)用于临床评估CTD-ILD,其中常规灰阶超声可观察B线、胸膜不规则等异常改变,UE可发现肺表面组织的弹...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CTD-ILD进展的关键。目前,肺超声(LUS)及超声弹性成像(UE)用于临床评估CTD-ILD,其中常规灰阶超声可观察B线、胸膜不规则等异常改变,UE可发现肺表面组织的弹性改变。本文对LUS及UE在CTD-ILD中的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间质性 结缔组织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HRCT定量评估方法对比 被引量:3
8
作者 郭红红 金红阳 +3 位作者 曹珊 杨晨 史小琼 张皓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99-1408,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基于高分辨率CT(HRCT)密度阈值法、密度直方图法和综合分析法的不同肺定量评估方法对结缔组织病(CTD)相关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严重程度的诊断能力和评估价值。方法:对连续接受HRCT胸部扫描和肺功能检查(PFT)的CTD-ILD... 目的:本研究探讨基于高分辨率CT(HRCT)密度阈值法、密度直方图法和综合分析法的不同肺定量评估方法对结缔组织病(CTD)相关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严重程度的诊断能力和评估价值。方法:对连续接受HRCT胸部扫描和肺功能检查(PFT)的CTD-IL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两位放射科医生使用Goh评分在HRCT上对ILD严重程度进行视觉半定量评分,并通过20%的Goh评分阈值和70%的用力肺活量(FVC%)阈值对ILD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局限性组/弥漫性组)。记录基于HRCT密度阈值法与密度直方图法的定量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新指标-计算机综合化指数(CII)。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局限性/弥漫性组间各参数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CTD类型之间各参数的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肺定量评估方法区分CTD-ILD严重程度的能力。结果:9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局限性组42例(45.16%),弥漫性组51例(54.84%)。结果表明,局限性组与弥漫性组间HRCT定量指标、视觉半定量评分及PFT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MLA-4与DLCO%外,HRCT定量指标、视觉半定量评分及PFT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OC分析显示CII-4和CII-5对CTD-ILD严重程度的区分能力最强,AUC分别为0.886(95%CI:0.813~0.959)、0.883(95%CI:0.807~0.958)。结论:HRCT密度阈值法、密度直方图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定量方法为评估CTD-ILD患者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提供了客观指标,对区分预后较差的弥漫性CTD-ILD患者有潜在的重要意义,可作为视觉半定量评分有潜力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疾病 间质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颜菲 范观止 +3 位作者 刘一平 胡明 郭迪森 张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59,共7页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在结缔组织病(CTD)相关间质性肺疾病(ILD)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例健康对照组、495例CTD-ILD和378例CTD不合并间质性肺疾病(CTD-nILD)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健康对照组...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在结缔组织病(CTD)相关间质性肺疾病(ILD)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例健康对照组、495例CTD-ILD和378例CTD不合并间质性肺疾病(CTD-nILD)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健康对照组、CTD-nILD组和CTD-ILD组3组间的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CA) 153、CA125、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有统计学差异。不同CTD的ILD患者血清CEA、NSE、CA153、CA125、CYFRA21-1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的HRCT分型之间CEA、NSE、CA153、CA125和CYFRA21-1存在统计学差异;血清CA153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疾病(pSS-ILD)、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DM-ILD)、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SSc-ILD)、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中预测价值最大;血清CEA在混合性CTD-ILD (MCTD-ILD)患者中预测价值最大;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预测CTD-ILD价值更高。结论 CTD-ILD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不同CTD的ILD患者肿瘤标志物表达存在差异,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CTD-ILD的诊断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间质性疾病 血清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非尼酮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李明宇(综述) 高丽(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0-1104,共5页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结缔组织病(CTD)最常见并发症,尽管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是CTD-ILD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但对于肺纤维化表型的患者常反应欠佳。随着抗纤维化药物被批准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抗纤维化药物是否适用于CTD-ILD患者也...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结缔组织病(CTD)最常见并发症,尽管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是CTD-ILD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但对于肺纤维化表型的患者常反应欠佳。随着抗纤维化药物被批准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抗纤维化药物是否适用于CTD-ILD患者也得到临床医师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主要从吡非尼酮在CTD-ILD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此讨论其在治疗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结缔组织 间质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的应用现状
11
作者 杨腾月 蒲豆豆 于楠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72,共6页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作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诊断的“金标准”,由于存在辐射暴露问题,在疾病长期动态监测中的应...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作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诊断的“金标准”,由于存在辐射暴露问题,在疾病长期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种无辐射、多参数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肺部通气、灌注、组织硬度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定量信息,无创性地评估CTD-ILD的病理变化和疾病进展。本文系统综述了MRI在CTD-ILD中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超短回波序列(ultrashort echo time,UTE)、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及超极化^(129)Xe MRI(hyperpolarized^(129)X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P^(129)Xe MRI)等技术在CTD-ILD诊断、分型及疗效评估中的潜力,并探讨了当前技术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优化CTD-ILD的临床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 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 超极化^(129)Xe磁共振成像 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及HRCT比较 被引量:18
12
作者 黎剑宇 邓宇 +3 位作者 曾庆思 罗群 邓葵淼 林晓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96-2500,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CTD-NSIP)的临床和胸部HRCT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经临床-病理-影像多学科讨论诊断的73例NSIP患者资料,其中52例为INSIP组,21例为CTD-NSIP... 目的探讨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CTD-NSIP)的临床和胸部HRCT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经临床-病理-影像多学科讨论诊断的73例NSIP患者资料,其中52例为INSIP组,21例为CTD-NSIP组,对两组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测试及胸部HRCT征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TD-NSIP组的原发病多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平均发病年龄CTD-NSIP组[(47.14±9.24)岁]低于INSIP组[(59.09±11.2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NSIP组出现咳痰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CTD-NSIP组出现口干/眼干(P=0.021)、关节痛(P=0.007)、皮疹(P=0.001)明显高于INSI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肺功能损害均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下降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CT征象中,CTD-NSIP组出现胸膜下垂直线比例小于INSIP组(P=0.005),而出现实变影(P=0.049)、胸膜下线(P=0.004)、胸腔积液(P=0.022)以及食管扩张(P=0.021)比例高于INSI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熟悉INSIP和CTD-NSIP在临床及HRCT上相对特征性的表现,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 结缔组织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 临床表现 功能测试 HR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颗粒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曲妮妮 秦一冰 郑忻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颗粒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试验设计方案,纳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颗粒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试验设计方案,纳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益气养阴活血颗粒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疗程8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气分析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颗粒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活血颗粒 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 气阴两虚兼血瘀证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凯 殷松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62-1565,F0003,共5页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以不同程度肺泡炎及肺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异质性非肿瘤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总称,按有无病因可分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病和继发性间质性肺病。继发性间质性肺病可继发于多种疾病、某些...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以不同程度肺泡炎及肺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异质性非肿瘤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总称,按有无病因可分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病和继发性间质性肺病。继发性间质性肺病可继发于多种疾病、某些药物及石棉、粉尘、射线等。其中结缔组织病是继发性间质性肺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以一类以血管和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为病理基础而引起全身各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肺含有丰富的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 结缔组织 部感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治 继发性 LUNG 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合并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丽萍 陈颖 +3 位作者 于碧磬 李芬宇 史冉庚 武丽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提高对结缔组织病(CTD)合并肺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78例CTD患者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及肺部影像学等特点,推断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患者肺部病变的病理类型。结果 678例CTD患者中,共117例(17.... 目的提高对结缔组织病(CTD)合并肺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78例CTD患者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及肺部影像学等特点,推断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患者肺部病变的病理类型。结果 678例CTD患者中,共117例(17.3%)合并肺疾病,病变主要出现在病程的(32.1±19.2)个月时,其中以肺部表现为首发症状者17例(2.5%)。CTD合并的肺疾病包括肺间质病94例(13.9%)、肺动脉高压11例(1.6%)、胸腔积液46例(6.9%)、胸膜增厚6例(0.9%)和感染6例(0.9%)。CTD-ILD的主要呼吸系统症状为干咳(63.8%)、呼吸困难(43.6%)、胸痛(13.8%)及咯血(2.1%)。其中62.8%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型,36.2%为无症状型,仅在皮肌炎/多肌炎中有1例急性型。依据高分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推断CTD-ILD的病理类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占70.2%,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占17.0%,寻常型间质性肺炎占9.6%。结论 CTD患者较多合并肺疾病,其中以CTD-ILD最为多见。合并肺疾病的患者呼吸系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HRCT对诊断CTD-ILD及其病理类型的推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疾病 间质 临床表现 高分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BR1基因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中抗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岳彩芳 付冰冰 骆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4-1399,共6页
目的:探讨TGF-β受体Ⅰ(TGFBR1)基因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CTD-ILD)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以肺癌的癌旁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CTD-ILD患者肺组织TGFBR1的蛋白表达;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M... 目的:探讨TGF-β受体Ⅰ(TGFBR1)基因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CTD-ILD)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以肺癌的癌旁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CTD-ILD患者肺组织TGFBR1的蛋白表达;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MRC-5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组、阴性对照组和TGFBR1-siRNA组,各组细胞培养48 h,Western blot检测TGFBR1、Ⅰ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c-Myc的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结果:TGFBR1在CTD-ILD肺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活力、TGFBR1、Ⅰ型胶原、CTGF、α-SMA、β-catenin和c-Myc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E-cad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 05);TGF-β1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活力、TGFBR1、Ⅰ型胶原、CTGF、α-SMA、E-cad、β-catenin和c-Myc的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TGF-β1组比较,TGFBR1-siRNA组细胞活力、TGFBR1、Ⅰ型胶原、CTGF、α-SMA、β-catenin和c-Myc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E-cad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 05)。结论:TGFBR1基因在CTD-ILD肺组织中表达升高,抑制TGFBR1的表达可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CTD-ILD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BR1基因 结缔组织相关间质 纤维化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缔组织病相关肺损害 被引量:11
17
作者 唐晓蕾 李彩凤 赵顺英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6,共9页
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类以自身免疫性多脏器损害为特点的伴有自身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疾病,肺是CTD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常见的可引起儿童肺损害的CTD包括幼年类特发性关节炎(JIA)、幼年多发性肌炎/幼年皮肌炎(JPM/JDM)、系统性硬化(... 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类以自身免疫性多脏器损害为特点的伴有自身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疾病,肺是CTD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常见的可引起儿童肺损害的CTD包括幼年类特发性关节炎(JIA)、幼年多发性肌炎/幼年皮肌炎(JPM/JDM)、系统性硬化(SSc)、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结缔组织 损害 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 特发性关节炎 系统性疾病 多脏器损害 自身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怀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247-3249,共3页
目的:评估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和环磷酰胺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服用雷公藤多甙片,疗程6个月... 目的:评估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和环磷酰胺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服用雷公藤多甙片,疗程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道症状、肺功能和肺高分辨CT影像均得到改善,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醋酸泼尼松片和环磷酰胺的用量均少于对照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其疗效优于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相关间质 雷公藤多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齿技术工人间质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一例
19
作者 胡立星 罗勤 +3 位作者 赵智慧 邓丽 赵青 柳志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7-1139,共3页
长期从事义齿制作且防护不佳时极易罹患尘肺病,肺动脉高压是其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从事义齿打磨工作10余年的技术工人,结合特异性肺部影像学表现及粉尘接触史考虑诊断间质性肺疾病、尘肺病(可能性大),经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毛... 长期从事义齿制作且防护不佳时极易罹患尘肺病,肺动脉高压是其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从事义齿打磨工作10余年的技术工人,结合特异性肺部影像学表现及粉尘接触史考虑诊断间质性肺疾病、尘肺病(可能性大),经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技术工人 间质性疾病 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6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雪 罗采南 +3 位作者 石亚妹 孟新艳 孟飞龙 武丽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16-1719,共4页
目的:探讨KL-6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并确诊的CTD-ILD患者50例,单纯CTD患者46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诊断、肺功能。使用EL... 目的:探讨KL-6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并确诊的CTD-ILD患者50例,单纯CTD患者46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诊断、肺功能。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KL-6水平。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20软件包,其中计量资料统计采用t检验及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统计采用χ~2检验,临界值用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实验共纳入96例患者,其中CTD-ILD患者50例,CTD患者46例,CTD-ILD血清KL-6浓度平均值为(1 962. 1±1 329. 4) mg/L,明显高于CTD组(259. 4±435. 1) mg/L,对比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 000),血清KL-6水平与FVC%、FEV1%及TLco SB%呈负相关。ROC分析其诊断ILD最佳临界值为500 mg/L,其敏感度为82. 0%,特异度为89. 1%,曲线下面积为0. 877。结论:血清KL-6是诊断ILD的重要诊断工具,同时可能也是检测CTD-ILD活动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 间质性 唾液涎化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