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30例结直肠癌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阳玉婷 吴东升 +5 位作者 邹博 谢念佳 杨俊 夏裔灵 刘尔乐 曹晖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42-1548,共7页
目的:探究湖南省局部地区结直肠癌患者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型特征。方法:以2012年01月01日—2022年12月31日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且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信息、初次就诊主诉、临床病理结果... 目的:探究湖南省局部地区结直肠癌患者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型特征。方法:以2012年01月01日—2022年12月31日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且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信息、初次就诊主诉、临床病理结果以及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男616例,女414例,男发病率大于女;患病率高的年龄50~69岁,不同年龄段结直肠癌患者就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发症状以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常见;直肠癌462例,结肠癌568例;组织学分型以管状腺癌为主,病变分化程度以中分化为主;血清癌胚抗原(CEA)联合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阳性检出率大于单项阳性检出率;中医证型以瘀毒内阻证最为多见,各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相关。结论: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就诊人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群年龄以50~60岁以上多见,以管状腺癌、中分化为主,中医证型以瘀毒内阻证多见。因此,应逐步完善结直肠癌三级预防措施,采取联合筛查方式,提高早诊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流行病 病理特征 中医证型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91
2
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5 位作者 黄先涛 韩磊 孙光源 史永兴 杨东东 薛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0期60-63,75,共5页
目的探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制订肿瘤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69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性别、地... 目的探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制订肿瘤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69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性别、地域分布、病变部位、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主要症状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13~2017年统计结直肠癌就诊例数分别为111、119、130、147例和189例;其中,男414例,女282例;好发年龄50~70岁,尤其是60~70岁;城区427例,农村269例;直肠癌457例,结肠癌239例;病变分化程度以中分化为主,病理类型以乳头状腺癌为主,印戒细胞癌女性居多;症状以大便带血和腹部不适为主。结论近5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多于女,城市就诊高于农村,直肠癌发病远高于结肠近2倍,以乳头状、中分化腺癌为主,女性患者应注意印戒细胞癌的发生;因此,应逐步完善结直肠癌的三级预防措施,加强结肠镜的普查及科普宣教,提高早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流行病特征 回顾性研究 单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TML5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芳 邓宁 +2 位作者 郑玲 王利 段会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470,共7页
结直肠癌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获取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学数据,能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习惯、个人和家族疾病史等信息,对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B/S架构且能离线运行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数据... 结直肠癌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获取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学数据,能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习惯、个人和家族疾病史等信息,对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B/S架构且能离线运行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ASP.NET结合HTML5的离线运行技术,利用jQuery异步调用Web Service实现数据在线提交,利用Web SQL Database实现数据离线存储。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在iOS,Android等移动平台加载,并且能在没有网络或网络不稳定的场所正常运行,满足使用移动终端在缺乏网络的场所,进行流行病学数据采集和归档的实际需求。目前已利用该系统采集了178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数据,这些数据已作为数据源存储于前期工作开发的转化医学平台。本研究表明,利用HTML5可同时有效解决流行病学数据采集系统的平台依赖性和网络依赖性两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ML5 流行病 离线应用 移动终端 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
4
作者 金明娟 陈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5-468,共4页
机体叶酸缺乏和 /或代谢障碍是罹患结直肠肿瘤的危险因素。叶酸代谢循环中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关键酶 ,该编码基因存在遗传多态性。其中 ,部分多态的存在将影响酶的活性及稳定性 ,进而影响叶酸的正常代谢。本文就 MTHFR基... 机体叶酸缺乏和 /或代谢障碍是罹患结直肠肿瘤的危险因素。叶酸代谢循环中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关键酶 ,该编码基因存在遗传多态性。其中 ,部分多态的存在将影响酶的活性及稳定性 ,进而影响叶酸的正常代谢。本文就 MTHFR基因的基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叶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基因组 流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1年揭阳地区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苏华冠 刘特彬 王锦祥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收集主要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例,分析了解近10年(2002~2011年)揭阳地区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方法总结分析揭阳地区主要医院即业务量最大的三家医院普宁市人民医院、普宁市华侨医院、揭阳市人民医院2002~2011... 目的收集主要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例,分析了解近10年(2002~2011年)揭阳地区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方法总结分析揭阳地区主要医院即业务量最大的三家医院普宁市人民医院、普宁市华侨医院、揭阳市人民医院2002~2011年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3,015例,通过收集病历资料,计算每年发病率及不同年龄组别和不同肿瘤部位发病例数及所占比例。结果男、女性结肠癌标化发病率从2002年的3.58/10万及3.31/10万上升到2011年的9.55/10万和9.03/10万,10年平均上升11.52%和11.79%;总标化发病率10年平均上升11.63%。男、女性直肠癌标化发病率从2002年的2.46/10万及3.70/10万上升到2011年的16.73/10万及10.15/0万,10年平均上升23.75%及11.86%;直肠癌总标化发病10年平均上升17.93%。男、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高发年龄在50岁以上年龄组。在发病部位方面,直肠癌的比例从2002年的46.79%上升至2011年的59.03%,右半结肠癌的比例也从18.3%上升至23.35%。结论进10年来,揭阳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结肠癌男女性别比呈下降趋势,而直肠癌则呈上升趋势;直肠癌和升结肠癌比例不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直肠 流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列线图术前预测结直肠癌BRAF突变和预后
6
作者 李曼曼 徐国栋 +2 位作者 徐高峰 周慧 冯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1-827,共7页
目的利用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BRAF突变,并进行预后分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33例结直肠癌,其中训练集234例,验证集99例。分割整个肿瘤的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 目的利用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BRAF突变,并进行预后分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33例结直肠癌,其中训练集234例,验证集99例。分割整个肿瘤的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筛选与BRAF突变密切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结合影像组学特征和显著的临床参数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量化诊断效能。使用Kaplan-Meier分析绘制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生存曲线。结果保留7个影像组学特征以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结合影像组学特征和3个显著的临床参数(年龄、肿瘤部位、癌胚抗原)构建列线图,其在训练集、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0.829。列线图预测高风险组(BRAF突变组)和低风险组(BRAF野生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且高风险组的总生存期比低风险组短。结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可术前准确预测结直肠癌的BRAF突变,并对预后进行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 BRAF突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方法术前预测结直肠癌淋巴血管侵犯 被引量:31
7
作者 梁翠珊 黄燕琪 +3 位作者 何兰 黄晓媚 程梓轩 刘再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1-196,201,共7页
目的淋巴血管侵犯(LVI)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治疗前评价淋巴血管状态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拟基于影像组学方法术前预测结直肠癌LVI。资料与方法从回顾性收集的结直肠癌术前CT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评估影... 目的淋巴血管侵犯(LVI)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治疗前评价淋巴血管状态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拟基于影像组学方法术前预测结直肠癌LVI。资料与方法从回顾性收集的结直肠癌术前CT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评估影像组学标签的预测效能,并对其预测效能进行内部验证。联合具有独立预测效能的临床因素与影像组学标签,建立联合预测因子,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由58个影像组学特征构成的影像组学标签与LVI状态有关(P<0.0001)。构建的影像组学标签显示了较好的辨别能力[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19,95%CI 0.715~0.723]及分类能力(敏感度为0.726,特异度为0.628),内部验证(C-index为0.720)。包含影像组学标签及癌胚抗原的联合预测因子进一步提高了影像组学标签的预测能力(C-index为0.751,敏感度为0.788,特异度为0.667)。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影像组学标签可于术前个体化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LVI状态。联合临床危险因素后的联合预测因子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淋巴 血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预测 影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预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 被引量:9
8
作者 林礼波 陈晓丽 +3 位作者 胥豪 刘杰克 周鹏 任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621,62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状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2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结直肠癌177例,分为训练组123例(62例KRAS突变,61例KRAS野生型)和验证组54例(31例KRAS突变...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状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2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结直肠癌177例,分为训练组123例(62例KRAS突变,61例KRAS野生型)和验证组54例(31例KRAS突变,23例KRAS野生型)。以每例结直肠癌的原发灶作为感兴趣区,共提取1352个放射学特征。使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向后逐步Logistic回归3个步骤在训练组中筛选关键特征,并建立KRAS预测的影像组学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预测性能。绘制校准曲线以评估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之间的一致性。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影像组学模型的拟合优度。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放射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选择7个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该模型在突变KRAS组和野生型KRAS组之间的区分性能显示,训练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 0.669~0.828),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724(95%CI 0.585~0.837)。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Hosmer-Lemeshow测试结果显示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8.427,P=0.310;χ^(2)=6.054,P=0.630)。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当风险阈值为30%~98%时,采用影像组学方法预测KRAS的临床获益较高。结论基于CT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结直肠癌KRAS突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ARS基因 突变 影像组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模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龙妹 王艳玲 +2 位作者 尹春英 孙玮螺 何培元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96-99,共4页
结直肠癌(CRC)患者约占全球所有新发肿瘤患者的10%,健康人群患CRC的风险为4%~5%,是肿瘤相关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筛查CRC的方法很多,如结肠镜、肿瘤标志物、影像学、微环境、病理学等,但是都有其不足之处。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机... 结直肠癌(CRC)患者约占全球所有新发肿瘤患者的10%,健康人群患CRC的风险为4%~5%,是肿瘤相关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筛查CRC的方法很多,如结肠镜、肿瘤标志物、影像学、微环境、病理学等,但是都有其不足之处。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算法(ML)、硬件水平和数据库的提升,人工智能(AI)技术迎来第三次发展热潮,将ML与CRC的筛查方法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减少人工检测所带来的失误。目前研究显示,基于结肠镜检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肠道微环境、病理学检查的ML预测模型可以提高CRC筛查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人为错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浪费。ML有很多种预测模型,每个模型都有其自身的优势,我们要根据目标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CRC的筛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肠镜检查 肿瘤标志物 影像检查 肠道微环境 病理检查 筛查 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预测及预后的影像组学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璇 王远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8,共8页
结直肠癌在国内外都是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肿瘤疾病,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尽早准确地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以及监测患者治疗的预后反应,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尤为关键。新兴的影像组学为精准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以... 结直肠癌在国内外都是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肿瘤疾病,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尽早准确地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以及监测患者治疗的预后反应,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尤为关键。新兴的影像组学为精准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以及评估预后提供新的可能。对现有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影像组学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结直肠癌肝转移研究的临床意义以及现有研究存在的缺陷,然后阐述结直肠癌肝转移影像组学的分析流程,接着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影像组学的4个研究方向展开综述,包括肝转移病理生长模式预测、隐匿性肝转移预测、肝转移疗效预后评估、肝转移患者生存期预后评估;阐明各个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缺陷性;最后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影像组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影像组 直肠 肿瘤 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结直肠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少川 宋武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早在1889年,Paget即提出肿瘤生长的“种子一土壤学说”:器官微环境(土壤)可影响特定肿瘤细胞(种子)的种植、侵袭、存活、生长。回顾近十几年的肿瘤学研究进展,不难发现:肿瘤的发生及转移并不仅仅和肿瘤细胞自身有关,肿瘤细胞... 早在1889年,Paget即提出肿瘤生长的“种子一土壤学说”:器官微环境(土壤)可影响特定肿瘤细胞(种子)的种植、侵袭、存活、生长。回顾近十几年的肿瘤学研究进展,不难发现:肿瘤的发生及转移并不仅仅和肿瘤细胞自身有关,肿瘤细胞的周边环境对肿瘤的生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肿瘤微环境包含多种成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其中重要的一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微环境 直肠 肿瘤细胞 肿瘤生长 CELLS 周边环境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相关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晓强 韩涛 +3 位作者 张斌 邓靓娜 景梦园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子标志物的应用已纳入结直肠癌诊疗体系,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及新兴的影像组学方法对于结直肠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指导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卓越价值。本文对于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相关...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子标志物的应用已纳入结直肠癌诊疗体系,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及新兴的影像组学方法对于结直肠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指导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卓越价值。本文对于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相关的影像学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影像组 分子标记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梁萌 马霄虹 赵心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5-388,392,共5页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其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5位和第4位,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1].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影像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在结直肠恶性肿瘤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陶河清 丁士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6-848,共3页
结直肠肿瘤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多数结直肠肿瘤在早期即可得到诊断及治疗,然而受限于内镜预约时间长、患者体验差以及对术者资质的要求等,我国很多地区难以大规模开展内... 结直肠肿瘤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多数结直肠肿瘤在早期即可得到诊断及治疗,然而受限于内镜预约时间长、患者体验差以及对术者资质的要求等,我国很多地区难以大规模开展内镜下结直肠肿瘤的筛查。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肿瘤血清学标志物所具有的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恶性肿瘤 肾上腺素 直肠肿瘤 消化道恶性肿瘤 发病 激酶 内镜技术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结直肠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 结肠腺瘤性息肉与膳食纤维及粪便中丁酸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张琪 高会斌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有研究表明,结直肠癌发生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第四位,病死率排第五位,且呈上升趋势。依据腺瘤-癌的假说,当前认为结肠癌的危险因素为肠息肉。《结直肠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是200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郑树主编。全书分基础... 有研究表明,结直肠癌发生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第四位,病死率排第五位,且呈上升趋势。依据腺瘤-癌的假说,当前认为结肠癌的危险因素为肠息肉。《结直肠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是200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郑树主编。全书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两大篇。基础篇根据编者们所从事研究内容,结合我国直肠癌相关现状,从分子流行病学与分子病理出发,汇集高危因素中生物病因的机制研究、信号转导、细胞凋亡,以及我国发现的相关新基因及转移相关基因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卫生出版社 直肠肿瘤 分子病理 肠息肉 临床实践 分子流行病 危险因素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人群筛检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坤 金明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结直肠癌前病变衍化为恶性肿瘤的潜隐期较长,早期结直肠癌和中、晚期结直肠癌的生存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结直肠癌开展早期筛检和诊治意义重大。目前,结直肠癌的主要筛检试验方法有粪...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结直肠癌前病变衍化为恶性肿瘤的潜隐期较长,早期结直肠癌和中、晚期结直肠癌的生存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结直肠癌开展早期筛检和诊治意义重大。目前,结直肠癌的主要筛检试验方法有粪便潜血试验、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和双对比钡剂造影检查,并陆续有仿真结肠镜检查和粪便DNA检验等技术方法的提出、发展、完善和应用。其中,粪便潜血试验应用最为广泛。有关结直肠癌的人群筛检策略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该恶性肿瘤人群筛检的国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我国的结直肠癌人群筛检工作尚处在小范围试验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诊断 结直肠肿瘤/流行病学 策略 实验性 普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及其受体与结肠直肠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宋媛 梁琳琅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5期177-178,180,共3页
结肠直肠肿瘤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许多肿瘤的危险因素,脂联素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蛋白,不仅在糖类脂类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肥胖相关的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 结肠直肠肿瘤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许多肿瘤的危险因素,脂联素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蛋白,不仅在糖类脂类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肥胖相关的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白血病、结直肠癌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对其结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脂联素 受体 子宫内膜癌 常见疾病 消化系统 危险因素 流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活检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佳华 曹晨曦 陈振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63-465,共3页
结直肠癌(CRC)是导致全球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癌症[1]。针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内镜和手术切除、化学治疗、靶向治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30%~50%的患者对结直肠癌进行根治性治疗后出现复发[2]。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 结直肠癌(CRC)是导致全球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癌症[1]。针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内镜和手术切除、化学治疗、靶向治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30%~50%的患者对结直肠癌进行根治性治疗后出现复发[2]。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和组织活检。但影像学检查昂贵费时且发现时较晚,传统肿瘤标志物则具有滞后性且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病理活检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但具有侵入性、组织取样受病灶位置所限的特点,单次活检通常不能反映结直肠癌的异质性,尤其是对于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检查 病理活检 组织活检 根治性治疗 肿瘤标志物 病灶位置 直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多因素风险预测模型及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蒋曦依 李璐 +1 位作者 唐慧娟 陈天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200,共7页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建立多种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用于识别危险因素、筛选高危人群及评估发病风险,从而为不同风险人群提供个性化的筛查方案,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现有...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建立多种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用于识别危险因素、筛选高危人群及评估发病风险,从而为不同风险人群提供个性化的筛查方案,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现有的典型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多基于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欧美地区和亚洲地区(除中国外)模型仅纳入常见风险因素;中国的模型在常见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还纳入了遗传因素。然而,各模型的建立和验证多基于本地区人群,是否适用于外部人群尚待验证。本文就各种模型的建立、验证和评价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建立精确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流行病学 预测 模型 统计 危险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灶切除术联合化疗可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生存
20
作者 王庆华 尹瑞华 +6 位作者 汤婉芬 李成辉 郑红娟 张霞 金霞云 应明亮 傅健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4-602,共9页
目的:评估原发灶切除术及化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CRNE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录的转移性CRNEC患者的资料,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1∶1匹配均衡组间差异,用... 目的:评估原发灶切除术及化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CRNE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录的转移性CRNEC患者的资料,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1∶1匹配均衡组间差异,用Kaplan-Meier、Log-rank等方法比较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生存差异,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选取2001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符合相同筛选条件的转移性CRNEC病例进行结果验证。结果:SEER数据库提取393例符合选择标准的转移性CRNEC患者,其中接受原发灶切除术172例,未行手术221例,倾向评分匹配后纳入的原发灶切除术患者和未手术患者各172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手术患者比较,原发灶切除术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更长(P<0.05);而与术中阳性淋巴结数8枚及以下的患者比较,术中阳性淋巴结数8枚以上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原发肿瘤部位及治疗方式是影响转移性CRNEC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对于接受原发灶切除术的CRNEC患者,直肠神经内分泌癌、阳性淋巴结数8枚及以下、原发灶切除术联合化疗的治疗方式与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更长相关(均P<0.05)。结论:原发灶切除术可为转移性CRNE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原发灶切除术联合化疗的效果优于单纯原发灶切除术,且术中阳性淋巴结数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神经内分泌癌 监测、流行病和最终果数据库 手术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