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脑梗死周边区皮质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欢 江婧婧 +2 位作者 曾钗明 陈艳 梅爱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9-404,共6页
目的研究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ADSC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ADSC组... 目的研究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ADSC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ADSC组大鼠于造模后24 h经颈动脉注射入50μL用PKH-26标记的ADSC悬液(含约2×10^6个细胞),模型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造模后第7、14天,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中ADSC的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梗死周边区皮质DCC、 NF-200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DCC、NF-200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ADSC组大鼠脑组织中可检测到PKH-26标记的ADSC,且大部分位于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造模后第7、14天,模型组DCC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而NF-200的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ADSC组DCC和NF-200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模型组。在梗死周边区皮质, DCC主要表达于NF-200阳性的神经元轴突中。结论经颈动脉移植的ADSC可以迁移至脑梗死周边区皮质,并可能通过促进该区域DCC、NF-200的表达,从而强化神经轴突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干细胞 轴突再生 直肠癌缺失蛋白(dcc) 神经丝蛋白200(NF-2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C-1基因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佳林 王春毅 +1 位作者 刘洪 傅仲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实现DLC-1基因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SW480细胞中的过表达。方法:将DLC-1基因的靶序列与载体质粒pcDNA3.1(+)-GFP连接成重组质粒。重... 目的:构建携带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实现DLC-1基因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SW480细胞中的过表达。方法:将DLC-1基因的靶序列与载体质粒pcDNA3.1(+)-GFP连接成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双酶切法及基因测序验证构建正确后包装成慢病毒颗粒并计算病毒滴度。重组慢病毒感染SW480细胞,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感染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W480细胞中DLC-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质粒构建正确。重组慢病毒滴度为1×109 TU/ml;对SW480细胞的感染率为90%;DLC-1mRNA在重组慢病毒组细胞中过表达;重组慢病毒组DLC-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0);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2)。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滴度的DLC-1基因重组慢病毒,其携带的DLC-1基因能够在CRC SW480细胞中过表达,为后续研究DLC-1基因的表达在CRC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缺失基因-1 慢病毒 SW480细胞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原发性淋巴瘤抑制基因杂合性缺失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晶 丛文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杂合性缺失(LOH)在肝原发性淋巴瘤(PHL)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显微组织切割术 从石蜡组织切片中提取DNA,在PCR基础上进行毛细管电泳DNA测序,对9例手术切除的PHL标本进行了视网膜母细胞瘤 1基因(Rb1)、腺瘤性...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杂合性缺失(LOH)在肝原发性淋巴瘤(PHL)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显微组织切割术 从石蜡组织切片中提取DNA,在PCR基础上进行毛细管电泳DNA测序,对9例手术切除的PHL标本进行了视网膜母细胞瘤 1基因(Rb1)、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结直肠癌突变基因(MCC)、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CC)等4种肿瘤抑制基因(TSGs) LOH检测。结果 B细胞系PHL中APC基因LOH发生率为50.0%,其余3种基因未检测到LOH,T细胞系PHL中LOH发生 率为APC(33.3%)、Rb1(50.0%)、DCC(20.0%)、MCC(0.0)。结论 PHL中有较高频的APC和Rb1基因LOH,提示在PHL 的形成过程中APC和Rb1基因的变异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H 原发性淋巴瘤 杂合性缺失 RB1基因 直肠癌 发生率 肿瘤抑制基因 DNA测序 标本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C基因转染对卵巢癌细胞HO-8910生长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4
作者 庄如锦 李佩玲 +2 位作者 于海微 李会明 胡春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03-403,共1页
关键词 直肠癌缺失(dcc)基因 卵巢肿瘤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在神经系统疾病和发育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蔡金辉 李妍 汤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是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轴突导向因子,与其经典的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UNC5家族(包括Unc5、Unc5A-D)和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受体结合,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特别是在轴突导向、脊髓和周围神... 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是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轴突导向因子,与其经典的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UNC5家族(包括Unc5、Unc5A-D)和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受体结合,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特别是在轴突导向、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netrin-1及其受体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本综述重点总结了netrin-1及其受体的结构特征,并阐述了netrin-1在神经系统发育再生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相关机制,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RIN-1 直肠癌缺失蛋白dcc UNC5家族 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 神经系统疾病 发育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