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连续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对中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睡眠的影响
1
作者 吴松涛 甘建辉 +3 位作者 何双亮 施丞楠 杨建辉 王志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连续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对中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7例,男31例,女36例,年龄46~7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 目的探讨术前连续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对中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7例,男31例,女36例,年龄46~7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n=34)和生理盐水组(NS组,n=33),每组35例。DEX组于入院当日晚间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1μg/kg,每次10 min,每次间隔24 h,直到术前1 d。NS组接受等量的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记录术后1 d睡眠障碍发生率,入院时、术后1 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入院时、术后1、3、5、7 d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S)评分,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静息和活动时数字评价量表(NRS)疼痛评分、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嗜睡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NS组比较,DEX组术后1 d睡眠障碍发生率、术后1 d PSQI评分和术后1、3、5、7 d STAI-S评分、术后1 d NRS疼痛评分、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ONV和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持续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能改善中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睡眠质量,并有效降低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术后焦虑 结直肠癌根治术 右美托咪定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比卡因脂质体与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宇杰 李格 +1 位作者 刘文铜 卢锡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 比较布比卡因脂质体与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男60例,女36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 目的 比较布比卡因脂质体与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男60例,女36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布比卡因脂质体组(L组,n=48)和罗哌卡因组(R组,n=48)。手术结束后麻醉苏醒前,在超声引导下行TAPB,L组使用0.665%布比卡因脂质体,R组使用0.2%罗哌卡因,每侧均为20 ml。术毕连接镇痛泵行舒芬太尼PCIA。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及PACU停留时间;术后0~24、24~48、0~48、48~72和0~72 h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1、6、24、48、72 h冷试验感觉阻滞阳性结果和术后1、6、12、24、48、72 h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记录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补救镇痛例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头晕和嗜睡的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L组术后24~48、0~48、48~72和0~72 h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24、48、72 h冷试验感觉阻滞阳性率明显升高;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用量、PACU停留时间、术后不同时点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补救镇痛例数、首次排便时间及头晕和嗜睡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比卡因脂质体行TAPB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可以在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脂质体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结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静注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丽琴 张海龙 +1 位作者 李旭 程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8-492,共5页
目的评价术前静注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34~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评价术前静注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34~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1例。手术开始前5 min E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用生理盐水配成5 ml),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两组术后静脉镇痛方案相同。于麻醉诱导前10 min、术后即刻、12、24 h抽取颈内静脉血样,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于术前1 d、术后3、5、7 d进行简明围术期疲劳评定量表(ICFS-10)评分,记录POFS(ICFS-10评分>24分)发生情况。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后呛咳、苏醒期谵妄和躁动等不良反应、术后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E组术后即刻、术后12、24 h血清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SOD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3、5、7 d ICFS-10评分、术后7 d POF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拔管时间、拔管后呛咳、苏醒期谵妄和躁动、术后各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单次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可降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清TNF-α、SOD浓度和POFS的发生率,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结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疲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对术前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梁淑娟 刘文超 +4 位作者 韩珊珊 周婳 尚坤 兰希发 吴松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口服咪达唑仑对术前合并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65~79岁,BMI 21~27 kg/m^(2),ASAⅡ或Ⅲ级,入院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口服咪达唑仑对术前合并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65~79岁,BMI 21~27 kg/m^(2),ASAⅡ或Ⅲ级,入院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S)评分≥38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40例。咪达唑仑组予咪达唑仑7.5 mg每晚一次,连续服药3~4 d,直到术前1 d;对照组予外观相似的安慰剂半片。记录术前1 d STAI-S评分与术后3 d内谵妄的发生情况,记录入室时、麻醉诱导后30 min、1、2 h、拔管后30 min HR和MAP,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及间羟胺使用情况,记录拔管后30 min、术后24、72 h视觉模拟评分(VAS)、曲马多使用情况以及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咪达唑仑组术前1 d STAI-S评分、术后谵妄发生率、术中间羟胺使用率、拔管后30 min、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曲马多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可有效降低合并术前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老年 术前焦虑 结直肠癌根治术 咪达唑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艳 王迎斌 +2 位作者 张丽 曹璐 张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7-803,共7页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用于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80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用于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80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0.3 mg/kg,推注时间大于1 min,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20 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即MOAA/S评分为1~2分后,两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0.5μ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0.2 mg/kg完成气管插管。麻醉维持:R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10~20 mg·kg^(-1)·h^(-1),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0~120 mg·kg^(-1)·h^(-1),两组协同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术中维持BIS 40~60。记录麻醉诱导前、术毕即刻、术后24、72 h 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并计算CD4^(+)/CD8^(+),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即刻、切皮即刻、术毕即刻、拔管即刻的HR、MAP、SpO_(2)、BIS,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记录麻醉诱导前、术后24、72 h 15项恢复质量(QoR-15)量表评分,苏醒时Riker评分和Ramsay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结果与P组比较,R组术毕即刻、术后24 h NK、CD3^(+)、CD4^(+)细胞明显升高(P<0.05),术毕即刻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72 h 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苏醒时Riker评分和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丙泊酚比较,瑞马唑仑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更小,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结直肠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免疫功能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95
6
作者 王芬 胡臻 周英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2例,男60例,女62例,年龄26~85岁,BMI18.5~28.0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镇痛组(EA组,n...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2例,男60例,女62例,年龄26~85岁,BMI18.5~28.0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镇痛组(EA组,n=40)、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n=41)和静脉镇痛组(PCIA组,n=41)。三组全麻诱导维持用药相同,EA组行硬膜外阻滞和硬膜外镇痛,TAP组行双侧TAP阻滞,PCIA组予PCIA镇痛。记录三组患者七氟醚、舒芬太尼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记录术后1h(T0)、6h(T1)、12h(T2)、24h(T3)、48h(T4)VAS评分及哌替啶用量。记录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PCIA组舒芬太尼用量、哌替啶追加次数明显多于,麻黄碱用量明显少于EA组和TAP组(P〈0.05)。EA组和TAP组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5),TAP组T3、T4时VAS评分明显高于EA组(P〈0.05)。TAP组和EA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PCIA组(P〈0.05)。PCIA组恶心呕吐例数明显多于TAP组和EA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镇痛、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全麻联合静脉镇痛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依次降低;全麻联合硬膜外镇痛或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患者术后转归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镇痛 结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建新 李彦君 +2 位作者 刘冰冰 彭晓静 郭平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848-1850,1854,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行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开放静脉通路,面罩吸氧,监测心率(...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行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开放静脉通路,面罩吸氧,监测心率(HR)、血压(B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_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麻醉诱导后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mL,15min内泵注完毕,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按0.4μg·kg^(-1)·h^(-1)持续泵入,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入,直至手术结束。于麻醉诱导前(T_0)、手术开始2h(T_1)、术毕即刻(T_2)、术后24h(T_3)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于术前及术后4、12、24h采集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1(ET-1)水平;于术前及术后4、12、24h采集静脉血,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CD3^+、CD4^+、CD8^+、CD4^+/CD8^+。结果: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4、12、24h时NE降低(P<0.05),而对照组E、NE、ET-1均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4、12、24h时E、NE、ET-1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与T0时比较,2组患者T2、T3时sIL-2R、IL-6、TNF-α均升高(P<0.05),观察组T2、T3时sIL-2R、IL-6、TNF-α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4、12、24h时CD3^+、CD4^+、CD8^+、CD4^+/CD8^+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4、12、24h时CD3^+、CD4^+、CD8^+、CD4^+/CD8^+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有效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细胞角蛋白20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信磊 刘诗文 +2 位作者 李强 叶玲玲 张红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 观察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细胞角蛋白(CK)20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30~7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 目的 观察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细胞角蛋白(CK)20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30~7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时L组以利多卡因首剂1 mg/kg静脉注射,继以利多卡因1.5 mg· kg-1·h-1持续泵注直至手术结束,C组持续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5min(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24 h(T3)和48h(T4)从上臂外周静脉采集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0浓度;采用RT-PCR法检测CK20 mRNA.结果 T2~T4时两组患者血清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T1时(P<0.05).T3时L组血清IL-10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1、T2、T4时两组患者血清IL-10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T3时两组患者CK20 mRNA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多卡因可降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清IL-10浓度,有利于减轻术后免疫抑制,但可能对术后癌细胞血行微转移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结直肠癌根治术 白细胞介素-10 细胞角蛋白20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71
9
作者 孙叶飞 张敬浩 周禹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8-851,共4页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并...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较少、恢复较好,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P<0.05)。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恢复进程,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金晓春 张飞 +1 位作者 郑杰 刘成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实施丙泊酚...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实施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水平的变化。结果:麻醉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5RA^+、CD45RO^+、CD45RA^+/CD45RO^+水平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麻醉诱导后1.5h,两组低切黏度(LBV)、高切黏度(H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水平相较于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麻醉诱导后1.5h,观察组心率(HR)、收缩压(SBP)水平较麻醉前无显著变化,而对照组麻醉诱导后1.5h的HR、SBP水平较麻醉前则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观察组(86.43±13.25)次/min、(110.84±15.41)mmHg(P<0.05)。手术结束后,观察组CD45RA^+、CD45RO^+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72hCD45RA^+、CD45RO^+水平均有所回升,且与麻醉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结束后,对照组CD45RA^+、CD45RO^+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72h CD45RA^+水平有所回升而CD45RO^+水平持续降低,与麻醉前相比CD45RA^+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而CD45RO^+水平显著降低(P<0.05)。术后72h观察组CD45R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手术结束后、术后72h观察组CD45RA^+/CD45RO^+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72hCD45RA^+/CD45RO^+水平与麻醉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在术前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改善作用的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静脉麻醉 结直肠癌根治术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方式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毕于合 刘欣菊 +1 位作者 李伟 任维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营养方式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在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08例患者,在获取患者知情同意后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观察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 目的分析不同营养方式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在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08例患者,在获取患者知情同意后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观察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恢复情况、营养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营养支持费用明显降低(P<0.05);术后7 d比较,观察组C反应蛋白、血前列腺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肠内营养支持可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营养支持费用,且可减轻机体炎症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营养方式 炎症反应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勇 朱宣进 刘建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08-1510,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相关临床指标的...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重、体质指数(BMI)、生理评分(PS评分)、手术侵袭度评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时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升高;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后即时、术后1、3、7 d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P<0.01),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后7 d胰岛素抵抗指数恢复到术前水平;腹腔镜组较开腹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减少(P<0.01);手术侵袭度评分、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即时、术后1 d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手术创伤程度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较开腹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念峰 王国斌 陶凯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辅助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5年2月68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和病理资料。术中按传统根治术的要求使用超声刀游离结肠或直肠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和淋巴脂肪等组织。结...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辅助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5年2月68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和病理资料。术中按传统根治术的要求使用超声刀游离结肠或直肠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和淋巴脂肪等组织。结肠癌根治性手术者,在腹部的左侧或右侧做5cm长的辅助切口,腹腔外行肠切除和肠吻合。Miles手术者在充分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后,在左下腹做辅助性小切口(乙状结肠造口处),切断乙状结肠后,腹部手术者行乙状结肠造口,会阴手术组经会阴行直肠切除。结果行左半结肠癌根治20例,右半结肠癌根治12例,横结肠癌根治9例,切除包括肿块在内的肠管约13—21.5cm;行Dixon术18例,Miles术9例,下切缘距肿瘤下缘3—5cm。术后病理证实两切缘均未见癌。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45.2min。出血量20—80ml,平均48.5ml。淋巴结清扫数3~18个,平均11.2个。1例直肠癌行Miles术式者术后会阴部切口裂开,无其他并发症。63例随访5~60个月,平均23个月。6例因术后7~12个月发生肿瘤转移死亡,术后生存时间18~36个月。未发现腹壁小切口和穿刺孔转移。结论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于浩 李光云 +1 位作者 许建国 谢坤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7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 目的探讨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采用ERAS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应激指标、营养指标、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5 d,两组患者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E、NE、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后1 d(均P<0.05);术后1 d、5 d,观察组患者E、NE、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均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术后5 d,观察组患者PG-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lb、PA、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给予ERAS干预,可显著减轻应激反应,改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应激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更葡糖钠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任燕伶 朱藜宁 +2 位作者 陆新健 杨建军 张广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5~80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舒更葡糖钠组(S组...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5~80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舒更葡糖钠组(S组)和新斯的明+阿托品组(NA组),每组30例。术毕进入PACU后,当四个成串刺激(TOF)计数为2时,S组给予舒更葡糖钠2 mg/kg,NA组给予等容积的新斯的明0.02 mg/kg+阿托品0.01 mg/kg,当TOF比值(TOFr)≥0.9时拔除气管导管。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肌松药用量、末次肌松至手术结束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拮抗后TOFr≥0.9的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前、拔管后30 min及拔管后24 h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l)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_(1)/FVC)。记录低氧血症、上呼吸道阻塞、术后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气胸等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肌松药用量、末次肌松至手术结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TOFr≥0.9的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NA组(P<0.05)。两组术前及拔管后30 min、24 h FVC、FEV_(1)及FEV_(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更葡糖钠可快速拮抗术后肌松残留,但并未改善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肺功能及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更葡糖钠 新斯的明 老年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肺功能影响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翔 何震宇 +3 位作者 汪宝林 张建平 赵庆洪 闻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肺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前瞻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20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成腹腔镜组(l...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肺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前瞻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20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成腹腔镜组(laparoscopic operation,LO组)和开腹组(conventional operation,CO组),其中4例自动退出试验,1例腹腔镜组患者中转开腹剔除本实验,最终102例纳入腹腔镜组,98例纳入开腹组。观察指标包括术前1 d、术中、术后1 d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气分析结果及术前1 d、术后1 d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腹腔镜组术中SBP(130.8±7.7)mmHg(1 mmHg=0.133 kPa),开腹组(128.1±10.5)mmHg(P=0.039);术前1 d及术后1 d两组无差异;术前1 d,两组肺功能无差异,术后1 d腹腔镜组FVC(2.03±0.35)l,开腹组(1.87±0.23)l(P=0.001)。结论:在达到同等根治切除清扫程度下,腹腔镜下结肠根治术比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原发性高血压 并发症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出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素芳 管淑平 +1 位作者 杨晓娅 杨晓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结直肠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归为恶性肿瘤的类别。一般在治疗上采取手术根治的方法被医学上推崇应用,其手术根治法具体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两种。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不利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对患者而言,所受创伤较大,且术中... 结直肠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归为恶性肿瘤的类别。一般在治疗上采取手术根治的方法被医学上推崇应用,其手术根治法具体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两种。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不利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对患者而言,所受创伤较大,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较多。老年患者机体素质差,此方法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非常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老年直肠癌患者 直肠癌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老年患者 胃肠功能 传统的开腹手术 手术根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中建 苟菲 张天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18-1720,共3页
目的:分析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行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采用复方斑蝥注射液... 目的:分析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行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采用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3.90%,对照组为29.2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GF-β1、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患者TGF-β1、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脱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腹泻、肝酶异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0.00%,4.88%;对照组为2.44%,24.39%;观察组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采用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TGF-β1、VEGF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和复发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注射液 结直肠癌根治术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万德森 李国材 +3 位作者 张亚奇 陈敏山 马国胜 梁文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60-63,共4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癌瘤。近年来尽管采取了各种治疗措施,其根治术的效果提高甚微。本文分析我院363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远期效果,旨在寻找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和探索提高手术疗效的途径。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长期随访 淋巴转移 癌瘤 癌局部复发 实际局部复发率 右半 左半肠切除术 肠癌 隆起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曹林 田蜜 张利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镇痛药物的选择存在争议。文中旨在评价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为此类手术镇痛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择期行开腹结直肠... 目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镇痛药物的选择存在争议。文中旨在评价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为此类手术镇痛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择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8例,年龄18~65岁,体重指数18~25 kg/m2,ASAⅡ~Ⅲ级。将纳入研究患者按照随机、单盲方法分为羟考酮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19例。2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羟考酮0.3 mg/kg和舒芬太尼0.3μg/kg。术中维持用药一致。临近术毕缝皮时羟考酮组患者静脉注射羟考酮0.15 mg/kg,舒芬太尼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术毕接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拔管时(T1)、4 h(T2)、12 h(T3)、24 h(T4)和48 h(T5)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插管前后血浆皮质醇含量及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以及拔管时间、首次肠道通气时间、PCI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年龄、体重、麻醉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舒芬太尼组患者比较,羟考酮组患者各时间点NRS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T1、T2时Ramsay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插管前比较,插管后5 min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插管前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插管前比较,插管时及插管后5 min羟考酮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降低(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仅在插管后5 min显著降低(P<0.05)。与舒芬太尼组患者比较,羟考酮组患者苏醒拔管时间显著延长[(21.5±6.3)min vs(32.7±12.1)min,P<0.05],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降低[(3.2±1.9)次vs(0.2±0.5)次,P<0.05]。术后首次肠道通气时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比较,羟考酮可更安全有效地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全麻诱导及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全麻诱导 皮质醇 结直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