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期结肠刺激及性别对幼鼠内脏痛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睿 吴斌 +1 位作者 林春 林国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期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刺激(CI)对幼鼠内脏痛觉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8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新生鼠在出生第8天开始给予CI,每日1次,连续7天;对照组则不给予CI。到6周龄时进行内脏... 目的:探讨新生期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刺激(CI)对幼鼠内脏痛觉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8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新生鼠在出生第8天开始给予CI,每日1次,连续7天;对照组则不给予CI。到6周龄时进行内脏敏感性测定。采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的测定作为不同的扩张压力下结直肠疼痛反应指标,评估肠道痛觉敏感性。结果:6周时两组大鼠体重无显著差异;两组大鼠降结肠均未见明显病理组织损伤;随着CRD压力增加,两组大鼠AWR评分逐渐增加;在控制幼鼠性别影响因素后,当CRD压力分别为20mm-Hg、40mmHg及60mmHg时,实验组AWR评分的边缘估计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在控制组别等影响因素后,当CRD压力分别为60mmHg、80mmHg时,雌性幼鼠AWR评分的边缘估计均值均高于雄性幼鼠,差别有显著意义;当CRD压力为20mmHg、40mmHg时,虽然雌性幼鼠AWR评分的边缘估计均值仍高于雄性幼鼠,但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在新生期进行持续的结直肠刺激能造成幼鼠痛阈下降,出现慢性内脏痛觉高敏感性,并且这种高敏感性具有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鼠 性别 结直肠刺激 内脏痛觉敏化 腹壁撤退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腹侧被盖区参与大鼠慢性内脏痛的调节 被引量:2
2
作者 康洁 赵冰雪 +1 位作者 邵博明 张咏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45-749,共5页
目的:探讨中脑腹侧被盖区在慢性内脏痛调节中的作用。方法:新生期8、10和12天的大鼠进行结直肠扩张刺激来制备慢性内脏痛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中脑腹侧被盖区内c-fos表达情况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通过利多卡因微量注射中脑腹侧被盖... 目的:探讨中脑腹侧被盖区在慢性内脏痛调节中的作用。方法:新生期8、10和12天的大鼠进行结直肠扩张刺激来制备慢性内脏痛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中脑腹侧被盖区内c-fos表达情况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通过利多卡因微量注射中脑腹侧被盖区后观察内脏痛行为学和c-fos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模型大鼠痛阈值降低,腹外斜肌放电和腹壁撤退反射评分显著增加(P<0.05),表明内脏痛模型成功建立;(2)中脑腹侧被盖区c-fos表达增加,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注射0.5μl 4%利多卡因后,腹壁撤退反射评分降低,痛阈值增高(P<0.05),并且c-fos表达减少;(3)内脏痛模型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Iba-1表达增多(P<0.05)。结论:中脑腹侧被盖区参与大鼠慢性内脏痛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扩张刺激 中脑腹侧被盖区 内脏痛 C-FOS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