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吸热型碳氢燃料再生冷却与结焦积碳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正正 毛倩 +2 位作者 程弋凡 石保禄 王宁飞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9,共17页
超燃冲压发动机在高马赫数下承载的热负荷远超材料的耐温极限。再生冷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经济有效的热防护手段之一。本文针对吸热型碳氢燃料在再生冷却通道内的流动换热、跨临界相变、超临界裂解以及气固壁面结焦积碳之间的复杂耦合... 超燃冲压发动机在高马赫数下承载的热负荷远超材料的耐温极限。再生冷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经济有效的热防护手段之一。本文针对吸热型碳氢燃料在再生冷却通道内的流动换热、跨临界相变、超临界裂解以及气固壁面结焦积碳之间的复杂耦合过程,回顾了再生冷却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吸热型碳氢燃料的热沉测定方法,讨论了燃料热沉的热物性(物理热沉)在超临界相变过程中的变化和热解反应路径对化学热沉的影响;系统分析了燃料在再生冷却通道内的结焦积碳定量测量方法,通过已有实验和模拟讨论了结焦积碳的反应路径,揭示了影响结焦积碳量和形貌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从燃料添加剂和再生冷却壁面修饰两方面对结焦积碳的抑制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讨论了实验室尺度的单管通道到实际应用尺度的多管并联通道内的流动换热特性,将再生冷却通道内的流动、燃料相变、热解和结焦积碳相耦合进行了综合分析,为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技术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氢燃料 热沉 再生冷却 结焦积碳 换热 超燃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喷嘴结焦积碳的性质 被引量:21
2
作者 黄艳斐 朱岳麟 +1 位作者 熊常健 潘英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3-756,共4页
针对航空燃料燃烧时会在航空发动机喷嘴处产生大量结焦积碳,影响航空飞行器的飞行安全和使用寿命这一问题,研究了某型航空发动机喷嘴零部件上结焦积碳的生成情况.采用扫描电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透射电镜(TEM,Transmi... 针对航空燃料燃烧时会在航空发动机喷嘴处产生大量结焦积碳,影响航空飞行器的飞行安全和使用寿命这一问题,研究了某型航空发动机喷嘴零部件上结焦积碳的生成情况.采用扫描电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透射电镜(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能谱仪(EDS,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以及X射线衍射技术(XRD,X-rayDiffraction)对结焦积碳的微观形态和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喷嘴零部件上生成的结焦积碳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丝状焦,另一种是颗粒状焦.其中,丝状焦只出现在零部件表面较光滑的位置,包括短纤维丝状焦和不定形丝状焦,是由金属催化作用所形成的;其形成与喷嘴零部件的结构、材质及表面粗糙度有关.颗粒状焦则主要集中在活塞表面,包括颗粒团聚状焦和颗粒分散状焦,是由催化作用与燃料热裂解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喷嘴 结焦积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喷嘴表面化学改性抗结焦积碳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范 朱岳麟 +1 位作者 黄艳斐 刘亚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4-568,共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喷嘴产生大量结焦积碳并影响其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采用化学强氧化-阴极还原法,在航空发动机喷嘴材料表面制备了稳定的富铬氧化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样品表面表征,开展静态结焦质量评定... 针对航空发动机喷嘴产生大量结焦积碳并影响其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采用化学强氧化-阴极还原法,在航空发动机喷嘴材料表面制备了稳定的富铬氧化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样品表面表征,开展静态结焦质量评定和动态航空发动机台架燃烧实验,探讨化学改性抑制结焦积碳的机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平整,氧化膜颗粒排列堆积紧密;喷嘴材料的抗结焦性能与其表面成分和界面张力密切相关;静态抑制结焦率最大约12.5%,动态燃烧实验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喷嘴 结焦积碳 化学改性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