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种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结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卫龙兴 王国贤 +3 位作者 盛岳山 戴连群 洪云超 韩岳荣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12期36-38,共3页
为了解不同厂家生产的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对奶牛结核病检疫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的影响,随机选取二个不同规模奶牛场的100头青年母牛,分别采用国产和荷兰产PPD诊断液2000 IU和3000 IU的剂量,在每头参试牛的左右侧颈部同时进行皮内变... 为了解不同厂家生产的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对奶牛结核病检疫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的影响,随机选取二个不同规模奶牛场的100头青年母牛,分别采用国产和荷兰产PPD诊断液2000 IU和3000 IU的剂量,在每头参试牛的左右侧颈部同时进行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并对判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所有阳性牛肺门淋巴结样品应用细菌培养的方法进行复核。结果显示:二种PPD诊断液均存在非特异性反应,但国产PPD的非特异性反应显著大于荷兰产PPD(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型提纯结核菌素 变态反应 复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
2
作者 孙应瑞 曹焕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1981年第4期36-38,共3页
1980年和1981年我们分別对疑似结核病水牛和假定健康水牛进行了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现报告于后。一、材料与方法 1、疑似结核病水牛群(原牛群)。太平县焦村公社新田生产队耕牛发现有类似结核病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怀疑感染结核病。
关键词 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 阳性 结核 第一次 水牛 牛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和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对比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罗鹏飞 王金泉 +1 位作者 特列克·库拉别克 张琦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1期20-22,共3页
牛结核病在新疆地区的发病率一直都比较高,尤其是在农牧区。为此,建立可靠、准确便捷的诊断方法至关重要。为了解牛结核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发病情况,本文采用抗体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对从其他地方分批次引进的415头西门塔尔牛进行了牛... 牛结核病在新疆地区的发病率一直都比较高,尤其是在农牧区。为此,建立可靠、准确便捷的诊断方法至关重要。为了解牛结核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发病情况,本文采用抗体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对从其他地方分批次引进的415头西门塔尔牛进行了牛结核病检测,同时采用牛型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TST)作为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应用TST和抗体胶体金快速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17%(9/415)、1.69%(7/415),采用x2检验法,应用牛型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和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TST是我国动物结核病检疫的行业标准,该方法操作简单,一般的兽医工作者经过简单培训便会操作,皮试所需材料也很好准备,用于牛结核病检疫费用比较低,具有材料易得、费用低和易推广的优点。缺点是检疫结果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耗时耗力。由于胶体金方法快速检测试剂盒因其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灵敏的特点,目前已被当做一种牛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阿勒泰地区的边远牧区、养殖场等一些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基层一线,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因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价格昂贵,产品多样化,加之不同厂家和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的灵敏度存在差异等原因,导致其在兽医临床应用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菌素 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TST)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护理流程优化的作用及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71-273,共3页
目的:分析与研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流程优化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行结核菌素试验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试... 目的:分析与研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流程优化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行结核菌素试验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试验认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及渗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观察结果准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菌素试验护理流程优化有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并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和依从性,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试验 护理干预 流程优化 试验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某奶牛场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疑似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夏炉明 孙泉云 +5 位作者 龚国华 顾晓 翁永刚 戴莲群 朱九超 赵洪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7期32-37,共6页
为评估奶牛年龄分布、棚舍位置、胎次、泌乳等因素,对牛型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特异性的影响,对上海市某奶牛场2031头奶牛的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初筛结果进行分析和回顾性问卷调查,并利用Epi info^TM 7软件,对初筛结果和问卷... 为评估奶牛年龄分布、棚舍位置、胎次、泌乳等因素,对牛型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特异性的影响,对上海市某奶牛场2031头奶牛的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初筛结果进行分析和回顾性问卷调查,并利用Epi info^TM 7软件,对初筛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初筛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奶牛场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初筛疑似反应率为15.75%,疑似反应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0~2胎的青年奶牛,其中1.5~2岁青牛奶牛疑似反应率最高;随着年龄、泌乳量和胎次的增加,疑似反应率呈下降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配种奶牛(OR=2.02,P<0.01),未怀孕奶牛(OR=1.37,P<0.01),未泌乳奶牛或干奶牛(OR=3.72,P<0.01)是导致奶牛场出现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疑似反应的危害性风险因素。结果表明:2岁以下青年奶牛易出现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疑似反应,呈现出显著的年龄相关性;是否配种、怀孕以及泌乳量多少均能够影响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的特异性。建议奶牛场将犊牛结核病首次检测日龄提前至90日龄以内,并对初筛出现疑似反应的奶牛立即隔离,采用γ-干扰素试验和PPD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的平行检测策略进行确诊。本研究全面了解了奶牛场初筛疑似反应奶牛的个体特征和风险因素,有助于提高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减少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奶牛 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疑似反应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敏慧 李国中 +7 位作者 达能太 潘维纳 马青成 伊特格勒图 吴智忠 赵伟 朝克图 金梅 《中国畜禽种业》 2011年第8期128-129,共2页
阿拉善羊传染性腹泻病流行30余年,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2008年以来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支持下,经过化验分析,确定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副结核病;经药敏试验,副结核杆菌对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极敏感,对头孢呋... 阿拉善羊传染性腹泻病流行30余年,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2008年以来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支持下,经过化验分析,确定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副结核病;经药敏试验,副结核杆菌对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极敏感,对头孢呋肟中度敏感,为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经用提纯副结核菌素,阳性检出率达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 变态反应 山羊 内蒙古农业大学 结核分枝杆菌 诊断 传染性腹泻病 畜牧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纯结核菌素(牛型)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2
7
作者 韩瑞玲 马国红 曹立辉 《今日畜牧兽医》 2010年第5期56-57,共2页
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人与动物关系密切,人的结核有10%是由牛结核传染而来的,此外该病目前仍然是危害养牛业的主... 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人与动物关系密切,人的结核有10%是由牛结核传染而来的,此外该病目前仍然是危害养牛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消灭和预防该病的惟一办法是对牛群实施检疫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提纯结核菌素 皮内变态反应 操作方法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慢性传染病 试验 动物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检测奶牛结核病的试验
8
作者 吴志强 陈廷耀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2年第3期39-40,共2页
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而奶牛结核病的流行,不但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而且由于交叉感染而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本病表现为病程长,症状逐步加重,生产性能不断下降。奶牛结核病最常见为肺结核,其次为淋巴结核、乳房... 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而奶牛结核病的流行,不但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而且由于交叉感染而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本病表现为病程长,症状逐步加重,生产性能不断下降。奶牛结核病最常见为肺结核,其次为淋巴结核、乳房结核、肠结核。在临床上可见渐进性消瘦,长期不愈的咳嗽,慢性乳房炎,体表淋巴结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纯结核菌素 变态反应检测 奶牛 结核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结核菌素试验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郑素华 端木宏瑾 +7 位作者 李拯民 冯惠忠 张福杰 崔为国 陈明朝 余为业 朱林 谭爱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0-32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结核菌素试验反应状况及与免疫系统的受损程度的联系。方法 采取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同时在病例和对照间做结核菌素试验 ,并对HIV抗体阳性的病例进行细胞免疫水平的测定 ,采用的指标有 :CD...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结核菌素试验反应状况及与免疫系统的受损程度的联系。方法 采取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同时在病例和对照间做结核菌素试验 ,并对HIV抗体阳性的病例进行细胞免疫水平的测定 ,采用的指标有 :CD4、CD8计数及CD4 CD8比值等 ,观察反应情况。结果  5 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 (HIV + )结核菌素PPD阳性反应率 (9.8% ) ,远比对照组 (2 8.2 % )低得多 (P <0 .0 1) ,反应情况与患者的细胞免疫受损程度尚待研究 ,但当CD4细胞计数 <2 0 0 (艾滋病患者 )时 ,PPD均无反应 (0× 0 ) ,当CD4细胞计数 >30 0时有部分强阳性反应 (>15mm)。结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 (HIV + )结核菌素PPD阳性反应率较常人低得多 (P <0 .0 1) ,其PPD无反应问题尚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艾滋病 AIDS 结核菌素试验 免疫系统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与血清IgE含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天勇 彭义莉 +3 位作者 刘桂兰 伍学强 叶德普 王国斌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27-28,共2页
报告一处农村全人口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现象调查。复强反应阳性率为11.0%。采用ELISA测定PPD试验的后5组人群血清IgE含量,结果:人群血清IgE含量随着PPD试验次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提示结核菌抗原刺... 报告一处农村全人口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现象调查。复强反应阳性率为11.0%。采用ELISA测定PPD试验的后5组人群血清IgE含量,结果:人群血清IgE含量随着PPD试验次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提示结核菌抗原刺激机体,可使其产生大量的IgE,Ⅰ型变态反应可能也参与了被结核菌感染机体的感染发病过程。各组PPD反应强度与血清IgE含量无相关,支持结核菌进入机体,机体免疫呈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发生分离现象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试验 抗体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结核病——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检测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园 倪晓燕 苏鹏 《浙江畜牧兽医》 2010年第4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奶牛结核 结核菌素 检测技术 变态反应 人畜共患传染病 消化道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 传播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牛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检疫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张显勋 《河南农业科学》 1981年第8期34-36,共3页
乳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怙性传染病,各种家畜以乳牛患结核病的最多,是常见的疾病.乳牛患结核病后,可使利用年限缩短,产奶量降低,易引起不孕或流产,生产的幼畜死亡率高.同时,人因饮用病牛乳而感染结核病,尤以儿... 乳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怙性传染病,各种家畜以乳牛患结核病的最多,是常见的疾病.乳牛患结核病后,可使利用年限缩短,产奶量降低,易引起不孕或流产,生产的幼畜死亡率高.同时,人因饮用病牛乳而感染结核病,尤以儿童为甚,据文献记载人的结核病有8-15%是由牛结核菌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 结核菌素 结核 变态反应 皮内注射 乳牛 点眼 阳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奶牛的鉴别诊断与处理
13
作者 余国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第7期30-32,共3页
通过对首次监测(间隔上次监测6个月以上)检出结核阳性反应奶牛进行隔离饲养,于首次监测观察72h皮厚差之日起1周内进行二次监测,发现有约10%左右的奶牛呈结核阴性反应,再次间隔45d时进行第三次监测,确诊该部分奶牛为结核阴性。该监测方... 通过对首次监测(间隔上次监测6个月以上)检出结核阳性反应奶牛进行隔离饲养,于首次监测观察72h皮厚差之日起1周内进行二次监测,发现有约10%左右的奶牛呈结核阴性反应,再次间隔45d时进行第三次监测,确诊该部分奶牛为结核阴性。该监测方法降低了结核阳性奶牛的误检(判)、杀率,将奶牛养殖场(户)的损失降到了最低,节省了财政扑杀补助和工作经费,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 皮内变态反应 奶牛 结核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发生率及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广秀 彭义利 +7 位作者 邱美玲 叶德普 伍学强 胡天勇 王国斌 刘桂兰 黄桂玲 汤金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173-175,共3页
对1973名健康人群进行结素复强反应观察及发生机理探讨。结果:第2次复强阳性率11.0%,第3次阳性率4.7%。复强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复强阳性人群血T淋巴细胞亚群T_3、T_4、T_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对1973名健康人群进行结素复强反应观察及发生机理探讨。结果:第2次复强阳性率11.0%,第3次阳性率4.7%。复强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复强阳性人群血T淋巴细胞亚群T_3、T_4、T_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高于其它组,证明第2次结素试验使免疫活性细胞激活,增强回忆反应,使免疫反应再现。同时,本文抗体及补体水平检测结果说明,结素反应中有体液免疫参与,且抗体及补体水平与年龄有关,而复强作用并不增强机体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试验 复强反应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预防性治疗的结核菌素反应强度标准研究 被引量:89
15
作者 屠德华 刘玉清 +2 位作者 张立兴 安燕生 贺晓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65-268,共4页
目的 探讨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结核病发病的相关性;提出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结核菌素反应标准.方法 对不同结核菌素反应强度的新入学大学生进行4年的结核病发病观察,分析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发病危险性、发病时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反应强度预... 目的 探讨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结核病发病的相关性;提出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结核菌素反应标准.方法 对不同结核菌素反应强度的新入学大学生进行4年的结核病发病观察,分析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发病危险性、发病时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反应强度预防性治疗对象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26 543名健康学生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和4年的发病观察,反应强度为0~4、5~9、10~14、15~19和≥20 mm或水泡丘疹者的年均结核病发病率分别为12.97/10万、13.34/10万、50.32/10万、167.56/10万和250.21/10万;0~4和5~9 mm反应者头2年发病率很低,第3、4年有所增高,而15~19和≥20 mm或水泡丘疹者头2年发病率很高,随着时间推移有下降趋势.当逐个计算反应强度每增加1 mm及以上反应者的发病率时,15 mm以上的各反应强度者中结核病发病率相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PD反应标准15 mm及以上可以覆盖80.8%的病人,而且病人的发现效率也维持在一个高水平.结论 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结核病发病存在明显正相关,特别在头2年危险比更大;PPD反应≥15 mm或有水泡丘疹阳性者的发病机会明显升高,PPD反应≥15 mm或有水泡丘疹阳性标准能够覆盖80%以上的病人,病人的发现效率也最高.因此以PPD反应≥15 mm或有水泡丘疹作为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结核菌素反应标准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预防和控制 结核菌素试验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生结核病控制的研究:(一)结核菌素反应性特点 被引量:115
16
作者 刘玉清 屠德华 张立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目的 确定大学生结核菌素的反应性。方法 对北京市 2 0所大学 5 16 99名大学新生进行标准化PPD试验调查 ,并对大学生社会———人口学及结核病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79.9%大学新生集中在 18~ 19岁 ,6 8%源于北京以外的 3... 目的 确定大学生结核菌素的反应性。方法 对北京市 2 0所大学 5 16 99名大学新生进行标准化PPD试验调查 ,并对大学生社会———人口学及结核病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79.9%大学新生集中在 18~ 19岁 ,6 8%源于北京以外的 32个省市和地区 ,无卡痕 15 2 0 3名大学生PPD硬结横径在≥ 5mm ,≥ 10mm ,≥ 15mm和≥ 2 0mm ,分别占 38.9% ,2 2 .6 % ,12 .4 %和 6 .0 % ,源于城市大学生结核菌素反应性高于农村。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大学生≥ 15mm和 2 0mm≥ ,比无接触史的高出 38.7%和 4 8.5 %。结论 把大学生作为北京“目标结核菌素试验”规程的对象 ,可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预防 控制 结核菌素试验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和结核菌素试验在初治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菲 张宗德 +5 位作者 操敏 马丽萍 高孟秋 吴晓光 朱莉贞 马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3-448,共6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LISPOT)和结核菌素试验(TST),探讨ELISPOT在初治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初治肺结核123例和非结核疾病病例102例作为结核组和对照组,应用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10kD培养滤过蛋白融合蛋白(ESAT-6/CFP-...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LISPOT)和结核菌素试验(TST),探讨ELISPOT在初治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初治肺结核123例和非结核疾病病例102例作为结核组和对照组,应用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10kD培养滤过蛋白融合蛋白(ESAT-6/CFP-10)作为抗原对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ELISPOT(即ESAT-6/CFP-10-ELISPOT),检测斑点形成细胞(SFCs)的数量;同时对受试者行TST。结果结核组ESAT-6/CFP-10-ELISPOT形成的SFCs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结核组中ESAT-6/CFP-10-ELISPOT的敏感度91.1%(111/123)、特异度80.4%(82/102)、阳性似然比4.60、阴性似然比0.12、阳性预测值0.85、阴性预测值0.87,TST的敏感度65.6%(59/90)、特异度45.1%(46/102)、阳性似然比1.31、阴性似然比0.76、阳性预测值0.51、阴性预测值0.60。ESAT-6/CFP-10-ELIS-PO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TST(均P=0.000)。菌阳肺结核组和菌阴肺结核组间ESAT-6/CFP-10-ELISPOT形成SFCs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166),两组ESAT-6/CFP-10-ELISPOT的敏感度分别为91.8%(67/73)和88.0%(44/50),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48)。结论ESAT-6/CFP-10-ELISPOT有可能作为辅助诊断初治肺结核的较为准确方法,并为菌阴肺结核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但诊断的特异度可能受结核潜伏感染影响。TST对初治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结核菌素试验 辅助诊断 初治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酶联免疫试管法和结核菌素皮试试验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结核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洪 徐明芝 +8 位作者 陈汝满 安娜 白亚飞 黄杏 王春莉 贺纪清 蔡莉 曾欣 韩丽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4464-4470,共7页
目的探讨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酶联免疫试管法(QFT)和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对结核高流行地区(海南地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结核[包括隐性结核(LTBI)和结核病]患者的诊断、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2015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酶联免疫试管法(QFT)和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对结核高流行地区(海南地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结核[包括隐性结核(LTBI)和结核病]患者的诊断、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2015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时间>3个月的患者19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QFT和TST,评估其对MHD合并结核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QFT阳性和TST阳性的影响因素。观察患者3年的预后情况,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最终156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男109例、女47例,平均年龄(54.4±16.6)岁,平均透析龄(1.9±0.4)年。MHD患者QFT阳性率为34.6%(54/156),TST阳性率为67.9%(106/156),TST与QFT结果无一致性(Kappa值=0.053,P=0.4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性别[OR=0.345,95%CI(0.144,0.828),P=0.017]、有无卡介苗接种瘢痕[OR=0.345,95%CI(0.144,0.828),P=0.017]是QFT阳性的影响因素;性别[OR=2.836,95%CI(1.120,7.177),P=0.028]、淋巴细胞分数[OR=3.573,95%CI(1.410,12.295),P=0.043]是TST阳性的影响因素。37例LTBI患者中11例转为肺结核(29.7%)。本组患者3年结核患病率为42 948.7/10万。MHD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7%、77.6%、69.9%,粗死亡率(CDR)为301.3/1 000人。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QFT阳性、C反应蛋白升高是生存的不利因素;抗结核治疗、前清蛋白升高是生存的有利因素(P<0.05)。结论在海南地区,男性MHD患者QFT阳性率较高;TST与QFT对MHD合并结核的诊断无一致性。QFT阳性、C反应蛋白升高是生存的不利因素,抗结核治疗、前清蛋白升高是生存的有利因素。在结核高流行地区MHD患者合并LTBI、结核病的诊断依然需要结合流行病学、病史、结核易感因素、肺部影像学,排除其他感染,行试验性抗结核治疗,需大力推进组织病理、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诊断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结核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菌素皮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人群异烟肼预防10年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存智 姜文洁 +2 位作者 王丽君 王海荣 朱新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3-617,共5页
目的 分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强阳性大学生异烟肼预防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青岛市4所高校一、二年级学生8 896名,采用TST筛查结核病患者及强阳性人群,并对强阳性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对排除结核病人群进... 目的 分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强阳性大学生异烟肼预防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青岛市4所高校一、二年级学生8 896名,采用TST筛查结核病患者及强阳性人群,并对强阳性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对排除结核病人群进行随机分组: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采用异烟肼,300 mg,1次/天,疗程10个月;对照组无任何治疗,两组人群随访10年。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阴性4 704名,一般阳性及中度阳性3 876名,强阳性316名,发现结核病患者11例,结核病检出率0.12%(11/8 896)。两个年级中强阳性人数差异(χ2=47.925,P=0.000)以及农村和城镇学生BCG接种率差异(χ2=201.938和230.861,P=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0年内预防组153名有5例发病,3名因药物不良反应退出,累积发病率3.33%(5/150),失访8名,失访率5.33%(8/150);对照组152名有14例发病,累积发病率9.21%(14/152),失访12名,失访率7.89%(12/152)。两组累积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9,P=0.03),失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1,P=0.371)。预防组服药完成率98.04%(150/153),不良反应发生率1.96%(3/153),10年内保护率63.84%。随访3年内,预防组150名有2例发病,累积发病率1.33%(2/150);对照组152名有9名发病,累积发病率5.92%(9/152),两组人群累积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7,P=0.033),3年内保护率77.53%。第4~6年内,预防组失访3名,145名有2例发病,累积发病率1.38%(2/145);对照组失访6名,137名有3例发病,累积发病率2.19%(3/137),两组人群累积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948)。第7~10年,预防组有5名失访,138名有1例发病;对照组有6名失访,128名有2例发病,两组人群累积发病率异性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948)。结论 TST强阳性人群采用异烟肼化学预防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年内预防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 皮肤试验 强阳性 异烟肼 化学预防 高校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宝山区外来简易学校学生结核菌素反应状况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曹明 杨卓敏 +8 位作者 李明珠 顾见青 李霞 胡伟宏 陈昶 曹诤 赵惠娟 张勤丽 陆丽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掌握宝山区外来简易学校学生结核菌素反应现状,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在这一特殊人群中开展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宝山区4所外来简易学校5 037名学生进行年龄、性别、户籍、来沪年限、卡介苗接种情况、卡痕... 目的掌握宝山区外来简易学校学生结核菌素反应现状,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在这一特殊人群中开展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宝山区4所外来简易学校5 037名学生进行年龄、性别、户籍、来沪年限、卡介苗接种情况、卡痕、结核病接触史、人型-PPD试验、胸片、痰找结核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儿童卡介苗接种率65.3%,有卡痕率55.1%,结核病接触史率2.8%。PPD试验阴性率71.6%、阳性率28.4%,(其中强阳性6.5%,异影摄胸片1.1%,需门诊随访3例,确诊为肺结核病1例)。结论对外来简易学校学生结核病防控工作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结核菌素试验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