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辅助诊断小儿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卫平 韩文 +2 位作者 白玉峡 多力坤 罗琼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小儿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0~14岁75例疑似肺结核患儿进行T.SPOT-TB检测,其结果与最终诊断相比较,并与PPD试验、结核抗体检测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小儿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0~14岁75例疑似肺结核患儿进行T.SPOT-TB检测,其结果与最终诊断相比较,并与PPD试验、结核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T.SPOT-TB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89.5%。在结核病组中,T.SPOT-TB阳性率显著高于PPD试验与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48.4%、15%,P<0.01)。结论T.SPOT-TB诊断小儿肺结核敏感、快速、准确,对儿童肺结核有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高亮 郑建 +3 位作者 欧勤芳 陈华昕 于志明 陈延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33-2835,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检测结果的对比,探讨T-SPOT.TB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6... 目的:通过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检测结果的对比,探讨T-SPOT.TB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62例,根据诊断情况分为结核组32例,非结核组30例。入院后行T-SPOT.TB,TB-Ab,胸水ADA检验,将患者T-SPOT.TB检验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对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T-SPOT.TB、ADA、TB-Ab的敏感性分别为90.6%,71.9%,62.5%;特异性分别为:90.0%,83.3%,86.7%。T-SPOT.TB敏感性高于其他两种检验方法,但进行统计学分析后,T-SPOT.TB与ADA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结核抗体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与结核抗体联合检测有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抗体 腺苷脱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3
作者 周乐亮 沈守荣 +2 位作者 何苗 李夏雨 田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6-531,共6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疑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50例,进行外周血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 derivatives of tubercul...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疑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50例,进行外周血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 derivatives of tuberculin,PPD)皮试、血清结核抗体、腹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检测,并比较4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诊断及分组标准,最终诊断TBP 24例,非结核性腹膜炎17例,无法确定者9例,外周血T-SPOT.TB、PPD皮试、血清结核抗体、腹水ADA诊断TBP的灵敏度分别是91.7%(22/24),37.5%(9/24),16.7%(4/24),36.4%(8/22);特异度分别是76.5%(13/17),70.0%(7/10),78.6%(11/14),100%(14/14);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4.6%(22/26),75.0%(9/12),57.1%(4/7),100.0%(8/8);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6.7%(13/15),31.8%(7/22),35.5%(11/31),50.0%(14/28)。T-SPOT.TB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与后3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与后3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周血T-SPOT.TB对诊断TB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对疑诊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 结核抗体 腹水 腺苷脱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老年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贝贝 赵丽敏 +2 位作者 马利军 况红艳 曹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84-1887,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n=68)和青壮年组(年龄&l...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n=68)和青壮年组(年龄<60岁,n=72)。两组患者均行外周血T-SPOT.TB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并分析其结果。结果两组患者T-SPOT.TB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TST阳性率低于青壮年组(P<0.05)。青壮年组、老年组患者T-SPOT.TB阳性率均高于TST阳性率(P<0.05)。结论T-SPOT.TB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技术,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手、腕部腱鞘结核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曾锦源 林章雄 +2 位作者 谢昀 陈春永 叶君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在手、腕部腱鞘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集64例怀疑手、腕部腱鞘结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诊断及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在手、腕部腱鞘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集64例怀疑手、腕部腱鞘结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诊断及临床表现判断有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全部病例均经过T-SPOT.TB和胶体金标法分别进行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采用Kappa、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分析相关病例64例,其中诊断为手、腕部腱鞘结核(结核病例)21例,非手、腕部腱鞘结核(非结核病例)43例。经T-SPOT.TB检测,结核病例阳性者20例,非结核病例阴性者40例,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3.0%,阳性预测值为87.6%,阴性预测值为97.6%。经胶体金标法检测血清结核抗体,结核病例阳性者5例,非结核病例阴性者37例,灵敏度为23.8%,特异度为86.0%,阳性预测值为45.4%,阴性预测值为69.8%。与临床诊断比较,T-SPOT.TB和胶体金标法的Kappa值分别为0.862和0.112,T-SPOT.TB比胶体金标法具有更好的一致性,且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在手、腕部腱鞘结核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和腕部腱鞘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胶体金标法 结核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定强 杨羚 向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9-793,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T-SPOT.TB)试验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行T-SPOT.TB试验的住院患者975例,对其临床资料与相关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该试验区分活动性结核的最佳阈值。结果:T-SPOT.T...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T-SPOT.TB)试验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行T-SPOT.TB试验的住院患者975例,对其临床资料与相关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该试验区分活动性结核的最佳阈值。结果:T-SPOT.TB试验结果显示,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组(n=793)的阳性率为29.26%,活动性结核患者组(n=182)则为91.21%,表明该试验在活动性结核检测中有显著作用(P<0.001)。T-SPOT.TB试验的检测敏感度为0.912,特异度为0.707,综合而言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对检测阈值进行优化发现当ESAT-6抗原刺激后斑点数阈值为11,CEP-10抗原刺激后斑点数阈值为9时,T-SPOT.TB试验对活动性结核的检测效能为最高。结论:T-SPOT.TB试验对活动性结核诊断效果较好,并可进一步对检测阈值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服务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活动性结核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7
作者 夏青 桂淑玉 韩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69-3473,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住院期间的疑似结核病患者325例,分别进行T-SPOT.TB、结核菌素试验(PPD)、血清结核抗体(TB-Ab)检测,探讨三者在结核病诊...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住院期间的疑似结核病患者325例,分别进行T-SPOT.TB、结核菌素试验(PPD)、血清结核抗体(TB-Ab)检测,探讨三者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性别、年龄、血常规及白蛋白对T-SPOT.TB的影响。结果 T-SPOT.TB、PPD、TB-Ab三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病诊断方面,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病,同时,T-SPOT.TB对于结核病的诊断阳性率又明显高于另两种方法(P <0.05)。淋巴细胞绝对值与T-SPOT.TB呈正相关,NLR(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与T-SPOT.TB呈负相关,P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与T-SPOT.TB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SPOT.TB对于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在结核病诊断中有较好的辅助价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及PLR对T-SPOT.TB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斑点数鉴别儿童活动性结核病与潜伏结核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田建岭 刘晓灵 +8 位作者 孙琳 焦伟伟 肖婧 尹青琴 吴喜蓉 郭雅洁 韩锐 李勤静 申阿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通过γ干扰素释放试验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斑点数(简称T细胞斑点数)鉴别儿童活动性结核病(TB)与潜伏结核感染(LTBI)的价值。方法纳入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且未经过抗结核治疗的93例活动性TB(重症TB27例,非重症T... 目的通过γ干扰素释放试验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斑点数(简称T细胞斑点数)鉴别儿童活动性结核病(TB)与潜伏结核感染(LTBI)的价值。方法纳入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且未经过抗结核治疗的93例活动性TB(重症TB27例,非重症TB66例)和47例LTBI儿童,根据T.SPOT.TB结果对T细胞斑点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活动性TB组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84(6~710)显著高于LTBI组17(6~316),P=0.000;非重症TB患儿的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为99(6~710),显著高于重症TB的44(6~268),P=0.011,也显著高于LTBI组17(6~316),P=0.000;重症TB儿童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高于LTBI组儿童(44vs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T细胞斑点数分布在活动性TB、重症TB、非重症TB和LTBI之间均有较大范围重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以T细胞斑点数43.5作为区分活动性TB与LTBI的最佳界值,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9.9%和70.2%。结论 T细胞斑点数在活动性TB尤其是非重症TB患儿显著高于LTBI儿童;T细胞斑点数的数量可反映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负荷,但不能用于区分儿童活动性TB与LT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 儿童 活动性结核 潜伏结核感染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震 牛腾腾 +2 位作者 赵含信 孙传忠 郭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在结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宿州市立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宿州市立医院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108例,分为临床确诊结核性胸膜炎组56例,非...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在结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宿州市立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宿州市立医院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108例,分为临床确诊结核性胸膜炎组56例,非结核性胸膜炎组52例,均行外周血T-SPOT.TB及胸腔积液ADA检测,评价两者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5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外周血T-SPOT.TB检测阳性50例,胸腔积液ADA检测阳性48例,敏感度分别为89.29%,85.71%。52例非结核性胸膜炎组外周血T-SPOT.TB检测阴性40例,胸腔积液ADA检测阴性43例,特异度分别为76.92%,82.69%。两者并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1.07%,串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88.46%,优于单项检测,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T-SPOT.TB、ADA及两者联合检测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SPOT.TB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65%、86.96%,ADA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21%,84.31%,两者之间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外周血T-SPOT.TB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胸腔积液AD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结论外周血T-SPOT.TB和胸水ADA检测阳性率高,联合检测对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能够更好地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对疑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快速、准确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腺苷脱氨酶 结核性胸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节性红斑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成琼辉 陈年 +2 位作者 张道军 伍津津 雷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85-1085,1119,共2页
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脂膜炎。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致病微生物感染、药物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其中结核杆菌感染被认为是结节性红斑的一个重要病因,且抗结核治疗有一定疗效。多数结节性红斑患... 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脂膜炎。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致病微生物感染、药物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其中结核杆菌感染被认为是结节性红斑的一个重要病因,且抗结核治疗有一定疗效。多数结节性红斑患者并无结核感染的证据,抗结核治疗并无循证依据,限制了抗结核疗法的应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是一种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强的诊断结核菌感染的方法。我们尝试以T-spot检查指导结节性红斑的诊疗,以期为此类患者采用抗结核疗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结核 t细胞斑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涂片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在儿童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2
11
作者 刘珍敏 赵瑞秋 许红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2-287,共6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涂片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TST)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12月299例疑似结核病住院患儿回顾性研究,比较三种检测方法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299例患儿中,结核病患...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涂片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TST)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12月299例疑似结核病住院患儿回顾性研究,比较三种检测方法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299例患儿中,结核病患儿135例(确诊52例和临床诊断83例),非结核病患儿164例;T-SPOT.TB、涂片检查和TST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分别为78.20%、24.24%、42.98%(P<0.001),特异度分别为97.56%、100%、96.52%(P=0.107);约登指数分别为75.76%、24.24%、39.5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30%、100%、96.5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6%、55. 36%、68. 14%。≤5岁组灵敏度T-SPOT.TB、涂片检查、TST分别为67. 35%、20. 83%、51. 28%,> 5岁组分别为84. 52%、38. 67%、26. 19%。在肺结核组及肺外结核组, T-SPOT.TB灵敏度分别为86. 02%、60%,其次为TST 44. 71%、37. 93%,涂片仅为27. 96%、18. 42%。仅肺结核组及含肺结核的多脏器结核组中,T-SPOT.TB灵敏度分别为83. 87%、90. 32%,TST 53. 45%、25. 93%,涂片检查27. 41%、29. 03%。结论 T-SPOT.TB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在不同年龄组、肺结核或肺外结核儿童T-SPOT.TB均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涂片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假阴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邹兴武 周华 +1 位作者 符一骐 周建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假阴性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23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根据T-SPOT.TB结果分为假阴性组和阳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假阴性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23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根据T-SPOT.TB结果分为假阴性组和阳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T-SPOT.TB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年龄分层分析后中年组(40~59岁)[OR=7.203,95%CI(2.056,25.237),P=0.002];老年组(≥60岁)[OR=6.412,95%CI(1.794,22.914),P=0.004]、T-SPOT.TB检查前给予胸腔抽液检查[OR=2.527,95%CI(1.036,6.165),P=0.042]、合并肺外结核[OR=3.786,95%CI(1.274,11.262),P=0.017]、抗结核治疗[OR=4.650,95%CI(1.288,16.783),P=0.019]是T-SPOT.TB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OR=0.324,95%CI(0.105,0.999),P=0.050]是T-SPOT.TB假阴性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慎重对待T-SPOT.TB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性胸膜炎可能,尤其遇到高龄、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T-SPOT.TB检查前给予胸腔抽液检查、多部位肺外结核和抗结核治疗的胸膜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t细胞斑点试验 假阴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疑诊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石学萍 王晶 +1 位作者 王鑫 米热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6-1000,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4月-2016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疑似肺结核患者700例,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肘正中静脉血用于T-SPOT.TB检测;完善胸部CT检...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4月-2016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疑似肺结核患者700例,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肘正中静脉血用于T-SPOT.TB检测;完善胸部CT检查;取痰液或经支气管镜刷检取样后行涂片抗酸染色,对痰液和灌洗液行结核杆菌及普通细菌培养;必要时取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诊断性抗结核、抗感染治疗。T-SPOT.TB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取血5ml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在预包被抗人γ-干扰素抗体的孔中加入2.5×105个PBMCs,分别与两种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即早期分泌靶抗6(ESAT-6)和培养过滤蛋白10(CFP-10)共同孵育,计数斑点形成细胞(SFCs)。本研究金标准:(1)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2)临床诊断。满足任何一条即为阳性。观察T-SPOT.TB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确定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活动性肺结核组与非肺结核病组,再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为初治肺结核与复治肺结核亚组;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简称菌阳)与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或培养阴性(简称菌阴)亚组。比较各组患者T-SPOT.TB检测A、B抗原所得SFCs的差异。结果 700例疑诊肺结核患者中624例获得确诊,其中528例(84.6%)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纳入活动性肺结核组,96例(15.4%)排除肺结核纳入非肺结核组。活动性肺结核组中414例T-SPOT.TB检测结果为阳性,非肺结核组47例T-SPOT.TB检测结果为阴性,T-SPOT.TB检测灵敏度78.4%,特异度49.0%,阳性预测值89.4%,阴性预测值29.2%,阳性似然比为1.537,阴性似然比为0.44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可见当A抗原取值16.0 SFCs/2.5×105 PBMC、B抗原取值7.0 SFCs/2.5×105 PBMC进行并联检测时,T-SPOT.TB的特异度提高至62.5%,灵敏度为72.7%。活动性肺结核组A、B抗原的SFCs显著高于非肺结核组(P<0.01),菌阳肺结核组B抗原的SFCs高于菌阴肺结核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SPOT.TB在结核高流行、高感染地区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灵敏度较高、特异度低,需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定。较高的斑点数对判断活动性肺结核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 t细胞斑点试验 诊断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T-SPOT.TB在区分脊柱结核与其他脊柱感染中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莹 胡小江 +5 位作者 江仲景 陈俊宝 张广 张宏其 李艳冰 高琪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脊柱结核(STB)鉴别诊断中的效能,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最佳截断值优化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9年5月某院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T-SPOT.TB检测结果、白细胞...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脊柱结核(STB)鉴别诊断中的效能,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最佳截断值优化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9年5月某院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T-SPOT.TB检测结果、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降钙素原和结核抗体等相关数据,根据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分析T-SPOT.TB在术前诊断STB与其他脊柱感染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优化后的T-SPOT.TB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78例(59.09%)为STB,54例(40.91%)为非结核脊柱感染。T-SPOT.TB在鉴别诊断STB方面的灵敏度为67.68%,特异度为66.6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非结核脊柱感染比较,T-SPOT.TB检测诊断STB的OR值为4.188(95%CI:1.847~9.974,P<0.001)。优化T-SPOT.TB评价指标,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ESAT-6、CFP-10、CFP-10+ESAT-6在STB和非结核脊柱感染鉴别诊断中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5、19.5、36,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65 6、0.741 5、0.778 6,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其中以CFP-10+ESAT-6的AUC最高。CFP-10+ESAT-6特异性斑点数在脊柱结核诊断中性能更佳,其诊断准确度为75.56%,较优化前T-SPOT.TB的67.42%高。结论 T-SPOT.TB检测在区分STB与非结核脊柱感染方面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效能,T-SPOT.TB检测呈阳性,尤其是当CFP-10+ESAT-6的斑点数超过36时,提示脊柱结核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脊柱感染 化脓性脊柱炎 t-SPOt.tB 结核感染t细胞 干扰素γ释放试验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检测对胸腔积液患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 被引量:25
15
作者 曹雯雯 刘欣 杨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目的探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有肺部病灶伴胸腔积液患者201例,根据诊... 目的探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有肺部病灶伴胸腔积液患者201例,根据诊断标准分为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对两组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糖尿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T-SPOT.TB和胸腔积液ADA相关生化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活动性肺结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疗效评估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预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球蛋白、吸烟史、糖尿病史、总胆红素、细菌感染、哮喘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核接触史、乙型肝炎、肝功能不全和结节性红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性肺结核组胸腔积液总蛋白、胸腔积液ADA和胸腔积液乳酸脱氧酶水平均高于非结核组,且TB-Ab检测阴性、胸腔积液T-SPOT.TB阳性、外周血T-SPOT.TB阳性、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患者比例均大于非结核组。胸腔积液总蛋白、胸腔积液ADA、PPD试验阴性、TB-Ab检测阴性、胸腔积液T-SPOT.TB阳性、外周血T-SPOT.TB阳性、肝功能不全、结核接触史为活动性肺结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PD试验阴性、TB-Ab检测阴性、外周血T-SPOT.TB阳性分别与胸腔积液总蛋白、胸腔积液ADA、胸腔积液T-SPOT.TB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胸腔积液T-SPOT.TB联合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TB联合胸腔积液ADA更具有诊断价值。ROC曲线显示评分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95%CI:0.751~0.897,提示模型预测准确性良好。结论T-SPOT.TB和胸腔积液ADA联合检测对于活动性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其他独立危险因素可能达到更好的疗效评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活动性肺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疗效评估 腺苷脱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曾春艳 张松旺 于长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99-1202,共4页
目的评估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T-SPOT.TB和皮肤结核菌素试验(TST)对112例肾结核疑似病例进行检测,数据使用Kappa检验和Z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2例肾结核疑似病例经临床确诊肾... 目的评估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T-SPOT.TB和皮肤结核菌素试验(TST)对112例肾结核疑似病例进行检测,数据使用Kappa检验和Z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2例肾结核疑似病例经临床确诊肾结核44例。与临床诊断相比较,T-SPOT.TB对肾结核诊断的敏感度为95.5%,特异性为92.6%,准确性为93.8%,Youden指数为0.881,Kappa值为0.871;TST对肾结核诊断的敏感度为97.7%,特异性为62.3%,准确性为75.0%,Youden指数为0.60,Kappa值为0.525。T-SPOT.TB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与TST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T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在肾结核的检测方面价值优于TST,在辅助肾结核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皮肤结核菌素试验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小分子多肽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产生TNF-α和IFN-γ鉴别肺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 被引量:20
17
作者 唐洁 陈策 +4 位作者 查成 常见荣 方强 王兆华 李柏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42-1447,共6页
目的研究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小分子多肽(Mtb-HAg-10k)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作用特点及肺结核患者和潜伏性感染者IFN-γ产生细胞的数量差异,初步探讨Mtb-HAg-10k作为诊断抗原鉴别肺... 目的研究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小分子多肽(Mtb-HAg-10k)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作用特点及肺结核患者和潜伏性感染者IFN-γ产生细胞的数量差异,初步探讨Mtb-HAg-10k作为诊断抗原鉴别肺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的可行性。方法以超滤离心法获得的Mtb-HAg-10k为刺激剂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以Mtb-HAg、植物血凝素PHA作为对照,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中TNF-α和IFN-γ产生细胞比例,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肺结核患者和潜伏性感染者PBMCs中IFN-γ产生细胞数量。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Mtb-HAg-10k特异性γδT细胞中TNF-α产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IFN-γ产生细胞比例(P<0.01);与PHA刺激组相比,γδT细胞中TNF-α和IFN-γ产生细胞比例增高(P<0.01),而αβT细胞中TNF-α和IFN-γ产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Mtb-HAg-10k刺激的健康者PBMCs中IFN-γ产生细胞数量低于Mtb-HAg刺激组和PHA对照组(P<0.01);肺结核患者IFN-γ产生细胞数量低于潜伏性结核感染者(P<0.01)。结论以Mtb-HAg-10K为刺激剂可使人外周血γδT细胞优势产生TNF-α和IFN-γ,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PBMCs中IFN-γ产生细胞数量差异有助于鉴别肺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耐热抗原 ΓΔt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结核 潜伏性结核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斑点试验在肠结核及克罗恩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叶丽敏 李岚 白班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91-2095,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和克罗恩(Crohn’s disease,CD)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并确诊的64例肠结核和克...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和克罗恩(Crohn’s disease,CD)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并确诊的64例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住院患者。35例ITB患者中1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14-77(37.3±16.5)岁。29例CD患者中13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15-74(35.2±18.9)岁。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内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上的差异,统计分析T-SPOT.TB在ITB和CD中的阳性率及诊断ITB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T-SPOT.TB鉴别诊断CD和ITB的临床价值。结果 ITB患者腹泻(31.4%vs 65.5%,χ^2=7.41,P〈0.01)、便血(8.6%vs 41.3%,χ^2=9.51,P〈0.01)、肠梗阻(11.4%vs 34.5%,χ^2=3.799,P〈0.05)和肠穿孔(0%vs 10.3%,χ^2=3.799,P〈0.05)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D患者。T-SPOT.TB试验在ITB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D患者(91.4%vs 6.9%,χ^2=45.508,P〈0.01),其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91.4%和94.1%,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3.1%和90.0%。环行溃疡(20.0%vs 3.4%,χ^2=3.972,P〈0.05)和回盲瓣受累(77.1%vs 51.7%,χ^2=4.542,P〈0.05)在ITB中多见,而纵行溃疡(2.9%vs 20.6%,χ^2=5.177,P〈0.05)、卵石征(0%vs 27.6%,χ^2=11.034,P〈0.01)和肠腔狭窄(14.3%vs 37.9%,χ^2=4.729,P〈0.05)在CD多见。淋巴细胞聚集在ITB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D(31.4%vs 86.2%,χ^2=19.338,P〈0.01),干酪样肉芽肿在ITB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D(42.8%vs 0%,χ^2=16.233,P〈0.01)。结论 T-SPOT.TB对ITB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有助于鉴别CD和I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 克罗恩病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相关脂膜炎可用结核T细胞斑点试验检测
19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脂膜炎是皮下脂肪组织对多种刺激导致的反应性炎症。临床诊断具有较强的挑战性,一方面是因为临床上对各种病因导致的脂膜炎表现很相似,多为触痛性红斑结节;另一方面由于皮下脂肪对各种刺激反应的方式有限,病理检查也无显著差别。
关键词 脂膜炎 结核感染 斑点试验 t细胞 皮下脂肪组织 检测 临床诊断 红斑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系细胞和CD4^(+)T细胞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免疫病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毕秀丽 耿红 金瑾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904-912,共9页
宿主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在对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耐药性的产生亦与免疫应答相关。研究发现,肺部髓系细胞能够对MTB产生免疫应答,在保护宿主和炎症产生过程中均有参与作用。适应... 宿主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在对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耐药性的产生亦与免疫应答相关。研究发现,肺部髓系细胞能够对MTB产生免疫应答,在保护宿主和炎症产生过程中均有参与作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多种细胞类型能对MTB感染产生免疫应答,其中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在控制MTB感染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然而,在复杂的MTB感染环境中,不同的髓系细胞和CD4^(+)T细胞也可能是MTB感染的主要参与者,能够介导病理反应的发生。因此,本文就不同髓系细胞(主要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CD4+T细胞在MTB感染中的双重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细胞 CD4阳性t淋巴细胞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防御机制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