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性脊柱炎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
1
作者 刘岩路 白涛 +3 位作者 韩念荣 艾克热木·吾斯曼 黄异飞 胡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5年第9期1215-1221,共7页
目的 鉴定结核性脊柱炎(TS)的潜在病理机制。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某医院接受治疗的13例TS患者和13例对照者的脊柱标本。随机选取TS患者和对照者标本各3例,使用Illumina NovaSeq 6000进行高通量lncRNAs和mRNAs测序。通过差... 目的 鉴定结核性脊柱炎(TS)的潜在病理机制。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某医院接受治疗的13例TS患者和13例对照者的脊柱标本。随机选取TS患者和对照者标本各3例,使用Illumina NovaSeq 6000进行高通量lncRNAs和mRNAs测序。通过差异表达分析鉴定TS中的差异表达lncRNAs(DElncRs)和mRNAs(DEmRs),并对其进行富集分析。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识别连接度最大的前20个DEmRs,并构建DElncRs和DEmRs的调控网络。最后,通过qRT-PCR检测剩余标本中基因的表达。结果 共鉴定出1 243个DEmRs和262个DElncRs。富集分析发现肌肉收缩、肌肉系统过程、肌肉结构发育、PI3K-Akt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在TS中激活,而对细胞因子的反应、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免疫系统过程的调节、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感染、吞噬体在TS中受到抑制。PPI发现了3个子网络,其中MYL1、TTN、LOC102723407、HLA-A、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连接度最高,被鉴定为关键DEmRs, MYL1、TTN和IL-6受到DElncRs的调控。qRT-PCR验证了关键DEmRs在TS中的差异表达。结论 DEmRs受到lncRNAs的调控并参与TS病理过程,且免疫反应在疾病状态下被抑制。本研究揭示了TS中的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为理解TS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可能为开发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脊柱炎 高通量测序 病理机制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so-logistic回归在感染性脊柱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杜润泽 艾尔帕提·玉素甫 +6 位作者 董士铭 徐韬 蔡晓宇 王婷 牙克甫·阿卜力孜 盛伟斌 买尔旦·买买提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共4页
目的:构建鉴别结核性脊柱炎与布鲁杆菌脊柱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5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病理学检测或病原学培养确诊的232例结核性脊柱炎和108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 目的:构建鉴别结核性脊柱炎与布鲁杆菌脊柱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5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病理学检测或病原学培养确诊的232例结核性脊柱炎和108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方法对候选变量进行筛选,使用10折交叉验证确定最优惩罚参数λ,以获得具有统计意义且对分类具有重要作用的变量。随后,将筛选后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结核性脊柱炎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鉴别诊断模型。结果:将Lasso回归筛选出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最终得到6个变量:发热、T-SPOT、寒颤、血培养、淋巴细胞百分比、基因测序,根据筛选出的变量绘制列线图。训练集的AUC值为0.9699,验证集AUC值为1。bootstrap验证的C指数(95%CI)为0.9616(0.9266~0.9966)。结论: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列线图可有效构建结核性脊柱炎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鉴别诊断工具,并通过校准曲线与DCA曲线验证了其良好的预测性能与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脊柱炎 布鲁杆菌脊柱 鉴别诊断 预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