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田玺择 吴芳 +2 位作者 章乐 曹旭东 张万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1-995,共5页
目的构建及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菌株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方法体外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菌株,并提取基因组DNA,扩增Hsp16.3基因两侧序列,分别插入到pKO质粒载体预定位点中,构建Hsp16.3基因置换型打... 目的构建及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菌株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方法体外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菌株,并提取基因组DNA,扩增Hsp16.3基因两侧序列,分别插入到pKO质粒载体预定位点中,构建Hsp16.3基因置换型打靶载体,电转入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内,并与其基因组中的Hsp16.3基因同源交换,筛选出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结果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和蔗糖反筛选及PCR鉴定,并在含有潮霉素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菌株为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结论成功构建出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菌株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hSP16.3 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基因组DNA抗结核免疫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万江 吴芳 +3 位作者 王萍 吴江东 李蕾 杜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34-1537,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皮内注射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基因组DNA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是否被激活以及激活后氮氧化物的产生、抗结核细胞因子的表达,比较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基因组DNA和卡介苗菌激活小鼠腹腔... 目的:探讨小鼠皮内注射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基因组DNA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是否被激活以及激活后氮氧化物的产生、抗结核细胞因子的表达,比较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基因组DNA和卡介苗菌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结核免疫应答过程及免疫效应。方法:用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基因组DNA、卡介苗菌和生理盐水分别皮内注射小鼠第30d、60d后,分别采用Griess法、化学法、ELISA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NO、H2O2以及IL-12、TNF-α的表达。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基因组DNA皮内接种小鼠后能显著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表达IL-12和TNF-α,与卡介苗菌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基因组DNA皮内接种小鼠后也能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H2O2,与卡介苗菌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未免疫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基因组DNA小鼠皮内接种后,能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并产生较强的抗结核免疫效应,且该效应与卡介苗菌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h37Ra菌株 基因组DNA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H37Ra抗结核作用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樊超 张万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18,323,共5页
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H37Ra)是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它毒力极弱,对宿主相对安全,具备活菌疫苗的条件。与卡介苗(BCG)相比H37Ra菌株具有更完整的免疫原性,并包含一些BCG中丢失的抗原性成分。同时,H37Ra菌株能够充分活化巨噬细胞,刺... 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H37Ra)是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它毒力极弱,对宿主相对安全,具备活菌疫苗的条件。与卡介苗(BCG)相比H37Ra菌株具有更完整的免疫原性,并包含一些BCG中丢失的抗原性成分。同时,H37Ra菌株能够充分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在防治结核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H37Ra菌株对机体抗结核的保护作用是否强于BCG,是否能作为抗结核的候选活疫苗已受到学者的关注,为今后研制新型、安全、高效的结核病苗奠定基础。本文对H37Ra菌株抗结核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BCG h37RA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菌株和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研究
4
作者 樊超 姜晓霞 +10 位作者 张锋 王霞 吴芳 章乐 吴江东 张春军 张辉 梁晨 庄睿 李文娟 张万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分别以卡介苗菌株(BCG)及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H37Ra)为受体菌,制备上述两种菌株的原生质体,同时通过优化细菌菌龄、酶解浓度、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等影响因素,探索出制备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最优条件。结果显示:摸... 分别以卡介苗菌株(BCG)及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H37Ra)为受体菌,制备上述两种菌株的原生质体,同时通过优化细菌菌龄、酶解浓度、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等影响因素,探索出制备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最优条件。结果显示:摸索出制备BCG和H37Ra菌株的原生质体条件:在对数生长期的两亲本菌株,经0.01 mol/L EDTA,0.01%β-巯基乙醇溶液预处理;酶解浓度为12 mg/mL,酶解温度为37℃,酶解时间为5 h,可制备出活性较高的两种菌株的原生质体。由此可知,成功制备了BCG与H37Ra菌株的原生质体,并能在高渗固体培养基上再生。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该两种菌株原生质体融合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制备 BCG菌株 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不同提取物及不同茶叶对结核分枝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婧 黄友谊 +1 位作者 黄进 李春雷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1-349,共9页
为探明茶叶对结核分枝杆菌H_(37)Ra菌株的抑制作用,采用牛津杯法对H_(37)Ra菌株进行抑菌试验,研究不同茶叶提取物(茶多酚、茶多糖和茶皂素)及不同种类茶叶(华农绿针、大宗炒青、广东大叶青、福鼎寿眉、铁观音、凤凰单丛、祁门红茶、下... 为探明茶叶对结核分枝杆菌H_(37)Ra菌株的抑制作用,采用牛津杯法对H_(37)Ra菌株进行抑菌试验,研究不同茶叶提取物(茶多酚、茶多糖和茶皂素)及不同种类茶叶(华农绿针、大宗炒青、广东大叶青、福鼎寿眉、铁观音、凤凰单丛、祁门红茶、下关沱茶、青砖茶)对H_(37)Ra菌株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显示,茶多酚对H_(37)Ra菌株表现出显著的抑菌能力,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在40 mg·m L^(-1)下,茶多酚显示出长期抑制H_(37)Ra菌株生长的能力;茶多糖和茶皂素对结核分枝杆菌没有抑制作用;不同种类茶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能力,其中凤凰单丛的乙酸乙酯部较其他分离部有更强的抑菌能力,其60%乙醇洗脱的柱层析分离物抑菌能力最强,推测茶多酚是抑制H_(37)Ra菌株生长的主要成分。研究结果证实了茶叶对H_(37)Ra菌株具有抑制作用,且茶叶不同提取物和不同种类茶叶在抑菌能力上存在差异,为开发结核病相关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提取物 抑菌 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型结核杆菌H_(37)Rv株菌体特异性抗原TB4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学东 孙连魁 +1 位作者 陈英 张银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2-424,共3页
采用硫酸铵法、辛酸二步法、DEAE-Sephadex A50 离子交换柱层析法,从杂交瘤小鼠腹水中纯化人型结核杆菌H37Rv 株特异性抗原TB4 的单克隆抗体,从回收率、纯度和活性3 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硫酸铵法回... 采用硫酸铵法、辛酸二步法、DEAE-Sephadex A50 离子交换柱层析法,从杂交瘤小鼠腹水中纯化人型结核杆菌H37Rv 株特异性抗原TB4 的单克隆抗体,从回收率、纯度和活性3 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硫酸铵法回收率最高,层析法纯度最高,3 种方法对单抗的活性均无大的影响。认为:辛酸二步法可有效地去除白蛋白,适用于大量腹水中单抗的提取、纯化,具有简单、省时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抗原 单克隆抗体 提纯 TB4 h37rv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H_(37)Rv异柠檬酸裂解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大为 肖春玲 关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 构建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结核杆菌H37Rv异柠檬酸裂解酶(ICL)的重组质粒,实现ICL在原核表达系统的高效稳定表达。方法 采用PCR和克隆技术构建含有结核杆菌H37TRy ICL基因的表达质粒pET30(a)-Rv0467,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诱导... 目的 构建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结核杆菌H37Rv异柠檬酸裂解酶(ICL)的重组质粒,实现ICL在原核表达系统的高效稳定表达。方法 采用PCR和克隆技术构建含有结核杆菌H37TRy ICL基因的表达质粒pET30(a)-Rv0467,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金属螯合层析纯化后,对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构建了高效表达结核杆菌H37Rv ICL的质粒;在E.coli 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30%;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通过金属螯合层析纯化,所得酶的纯度为90%;目的蛋白具有ICL的活性。结论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克隆表达了结核杆菌H37Rv的ICL,为以ICL为靶点建立新型抗结核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柠檬酸裂解酶 结核杆菌h37rv 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痨颗粒对H37Rv、耐多药结核菌体外药敏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建国 张莉 +2 位作者 高爱社 李立 李宁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8-1319,共2页
关键词 中药/抗痨颗粒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MDR-TB 药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7调控结核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杜文雅 代禹美 +2 位作者 乐林芝 马涛 吴利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49,共9页
目的miR-207在许多疾病中存在差异性表达,探究miR-207过表达对调控结核分枝杆菌(H37Ra)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的机制研究,为结核病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实验分为4组:空白组(Ana-1细胞)、对照组(感染H37Ra的细胞)、mi组(感染H37Ra... 目的miR-207在许多疾病中存在差异性表达,探究miR-207过表达对调控结核分枝杆菌(H37Ra)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的机制研究,为结核病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实验分为4组:空白组(Ana-1细胞)、对照组(感染H37Ra的细胞)、mi组(感染H37Ra并转染miRNA-207 mimics)和mi-NC组(感染H37Ra并转染mimics NC)。使用H37Ra感染Ana-1细胞建立结核感染模型,使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NA-207 mimics和mimics NC转入Ana-1细胞。结核菌落形成单位计数评估miR-207对胞内分枝杆菌负荷的影响以及对胞外残留分枝杆菌的清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总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miR-207、细胞凋亡基因、焦亡基因、炎症基因及自噬基因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蛋白、焦亡蛋白、自噬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荧光显微镜及多功能酶标仪检测细胞内ROS的荧光强度,以及检测细胞内LDH的含量。结果显微镜下观察成功建立感染模型,qPCR检测发现对照组miR-207表达量低于空白组(P<0.01),表明miR-207在空白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性表达,mi组miR-207表达量显著高于mi-NC组(P<0.0001),表明成功建立转染模型。菌落形成单位计数发现mi组的菌落数高于mi-NC组和对照组(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mi组总凋亡高于mi-NC组和对照组(P<0.05)。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对照组凋亡基因和凋亡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0.05),mi组高于mi-NC组(P<0.05)。对照组炎症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0.001),mi组高于mi-NC组(P<0.05),对照组焦亡基因和焦亡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0.01),mi组高于mi-NC组(P<0.05)。自噬正调节基因LC3和Beclin1在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0.0001),mi组低于mi-NC组(P<0.05)。负调节自噬基因相对表达量与自噬正调节基因趋势相反。自噬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与自噬基因趋势一致。ROS荧光强度检测发现对照组的荧光强度高于空白组(P<0.05),mi组高于mi-NC组(P<0.001)。LDH检测发现对照组细胞内LDH含量高于空白组(P<0.01),mi组与mi-NC组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07过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及炎症、抑制自噬,有利于H37Ra的存活,为结核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h37RA miR-207 自噬 巨噬细胞 凋亡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H37Ra感染巨噬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来成 王淑玲 +3 位作者 卢贤瑜 曾佑群 吴扬 张鹏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研究结核杆菌H37Ra感染巨噬细胞后氮氧化物的产生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和表达情况。方法:结核杆菌H37Ra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株24 h后收集上清液,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化学法检测过氧化氢(H2O2)的产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 目的:研究结核杆菌H37Ra感染巨噬细胞后氮氧化物的产生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和表达情况。方法:结核杆菌H37Ra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株24 h后收集上清液,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化学法检测过氧化氢(H2O2)的产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感染后巨噬细胞IL-12和TNF-α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2和TNF-α的含量。结果:结核杆菌H37Ra感染巨噬细胞后产生的NO和H2O2水平均显著升高,同时IL-12和TNF-α的分泌和表达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结核杆菌H37Ra感染巨噬细胞后能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和抗结核细胞因子,从而产生有利于宿主的抗结核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h37RA 巨噬细胞 氮氧化物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0357c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鉴定
11
作者 唐王刚 梅传忠 +2 位作者 高佳慧 司雨 连超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6,共5页
为鉴定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Rv0357c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进而寻找新的抗Mtb靶点,对Rv0357c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表达Rv0357c的原核表达载体pET-Rv0357c,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表达Rv0357c融合蛋白,最... 为鉴定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Rv0357c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进而寻找新的抗Mtb靶点,对Rv0357c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表达Rv0357c的原核表达载体pET-Rv0357c,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表达Rv0357c融合蛋白,最后用Co 2+亲和层析纯化并对其进行鉴定与活性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v0357c是稳定的酸性亲水蛋白,且含有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AdSS)的2个保守基序和保守的活性位点,同时和人AdSS同工酶(AdSS1和AdSS2)的同源性均低于40%。SDS-PAGE分析证实Rv0357c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亚基分子质量约为48 ku,经包涵体溶解、亲和纯化和重折叠,可以得到可溶性目的蛋白(复性率约为63%)。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表明过表达的蛋白为目的蛋白。此外,酶活性测定证实重折叠的Rv0357c融合蛋白有AdSS活性,比活力为0.0161 U/mg。综上,Rv0357c是功能性的AdSS蛋白,这将为Rv0357c的进一步功能鉴定和开发新型抗Mtb靶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rv0357c蛋白 蛋白异源表达 亲和层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冰 高守一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7-490,494,共5页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分子分型技术 分子流行病学 全基因组序列 人类健康 h37rv 结核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洁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8-400,408,共4页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后基因组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hIV/AIDS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组水平 h37rv 临床分离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l-1信号通路阻断剂对H37Rv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宇晴 王新敏 +8 位作者 王婵 王飞雨 王小芳 赵瑾 吴芳 吴江东 季榕 张万江 章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59-2064,共6页
目的:探讨Mcl-1信号通路阻断剂在结核分枝杆菌H37Rv感染小鼠模型中对Mcl-1表达、巨噬细胞凋亡情况及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H37Rv菌悬液,建立感染小鼠模型,针对Mcl-1的信号通路选用JAK/STAT信号通路阻断剂AG490、MAPK信... 目的:探讨Mcl-1信号通路阻断剂在结核分枝杆菌H37Rv感染小鼠模型中对Mcl-1表达、巨噬细胞凋亡情况及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H37Rv菌悬液,建立感染小鼠模型,针对Mcl-1的信号通路选用JAK/STAT信号通路阻断剂AG490、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PD98059和PI3K信号通路阻断剂LY294002用腹腔注射方式作用于各组感染小鼠模型,分为H37Rv感染组、AG490处理组、PD98059处理组、LY294002处理组和对照组。通过细胞抗酸染色观察结核分枝杆菌H37Rv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动物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核分枝杆菌H37Rv感染巨噬细胞的Mcl-1表达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巨噬细胞的凋亡率,采用结核分枝杆菌菌落计数来判断巨噬细胞凋亡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效果。结果:细胞抗酸染色结果可见感染的巨噬细胞内散在排列的红色短小抗酸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H37Rv感染组、AG490处理组和LY294002处理组中的Mcl-1蛋白为强阳性表达,PD98059处理组中Mcl-1蛋白为弱阳性表达,对照组Mcl-1蛋白为阴性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H37Rv感染组巨噬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高,PD98059处理组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各组,差异显著(P<0.05)。结核分枝杆菌菌落计数结果显示PD98059处理组对H37Rv菌株抑菌作用最明显。结论:Mcl-1信号通路阻断剂通过抑制JAK/STAT、MAPK和PI3K信号通路增加结核分枝杆菌H37Rv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其中,MAPK信号通路干扰Mcl-1的作用最明显,感染的巨噬细胞凋亡率最高,抑菌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L-1 细胞凋亡 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菌H37Ra免疫小鼠后PPD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陶昆 卢贤瑜 +1 位作者 成海恩 徐以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接种H37Ra后,PPD刺激鼠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情况。方法用H37Ra皮内、腹腔免疫小鼠后30、60天,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受PPD刺激后的转化率。结果小鼠接种H37Ra后,30天淋转率分别为21.98%(腹腔)和24.85%(皮内);60天淋转率分别为25... 目的探讨小鼠接种H37Ra后,PPD刺激鼠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情况。方法用H37Ra皮内、腹腔免疫小鼠后30、60天,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受PPD刺激后的转化率。结果小鼠接种H37Ra后,30天淋转率分别为21.98%(腹腔)和24.85%(皮内);60天淋转率分别为25.50%(腹腔)和25.02%(皮内),明显高于未免疫组(P<0.01);与BCG皮内免疫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37Ra腹腔和皮内不同途径接种,淋巴细胞转化率无明显差异。结论H37Ra免疫小鼠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结核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7RA 淋巴细胞转化 结核分枝杆菌 P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菌H37Ra与灭活菌H37Rv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宗林 杜先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5-680,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腹腔接种结核分枝杆菌活菌H37Ra、灭活菌H37Rv后,诱导巨噬细胞免疫物质的表达差异,探讨活菌H37Ra及灭活菌H37Rv作为新的结核候选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培养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活菌H37Ra,灭活菌H37Rv感染10小时后... 目的:探讨小鼠腹腔接种结核分枝杆菌活菌H37Ra、灭活菌H37Rv后,诱导巨噬细胞免疫物质的表达差异,探讨活菌H37Ra及灭活菌H37Rv作为新的结核候选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培养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活菌H37Ra,灭活菌H37Rv感染10小时后用抗酸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巨噬细胞吞噬情况并计算吞噬率。将活菌H37Ra、灭活菌H37Rv、生理盐水分别接种BALB/c小鼠腹腔,免疫30天后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T-PCR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2P40、TNFα-、IFNγ-的基因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2P40、TNFα-、IFNγ-的表达;Griess法、化学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H2O2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IFNγ-诱导的CD40L的变化情况。结果:巨噬细胞对活菌H37Ra和灭活菌H37Rv的吞噬率分别为(55.71±8.42)%、(14.82±2.12)%。与灭活菌相比,活菌H37Ra有更强的被吞噬能力(P<0.01)。活菌H37Ra免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能显著诱导巨噬细胞的IL-12P40、TNF及IFNγ-基因的转录;细胞因子IL-12P40、TNFα-、IFNγ-、NO及H2O2高水平分泌;同时活菌H37Ra刺激IFNγ-诱导的巨噬细胞表面CD40L的高表达。结论:活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a能显著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保护性免疫物质,有利于免疫应答,有可能作为新的结核候选疫苗,而灭活菌H37Rv不能显著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保护性免疫物质,不宜作为新的结核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h37RA h37rv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菌H37Ra免疫小鼠后巨噬细胞TNF-α表达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陶昆 卢贤瑜 成海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0-202,227,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接种结核菌H37Ra株后,巨噬细胞表达TNF -α的活性情况。方法:H37Ra皮内、腹腔途径免疫小鼠后第30、6 0天,采用生物学活性方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的TNF -α活性。结果:小鼠接种H37Ra后,30天时TNF-α活性分别为2 2 .0 ... 目的:探讨小鼠接种结核菌H37Ra株后,巨噬细胞表达TNF -α的活性情况。方法:H37Ra皮内、腹腔途径免疫小鼠后第30、6 0天,采用生物学活性方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的TNF -α活性。结果:小鼠接种H37Ra后,30天时TNF-α活性分别为2 2 .0 6U/ml(腹腔)和2 2 .6 3U/ml(皮内) ;6 0天时TNF -α的活性分别为36 .76U/ml(腹腔)和33.78U/ml(皮内) ,明显高于未免疫组(P <0 .0 1) ;与BCG皮内免疫组比较,30天时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6 0天时有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H37Ra免疫小鼠后能诱导机体产生TNF -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7RA 肿瘤坏死因子Α 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菌H37Ra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结核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淑玲 刘来成 +1 位作者 卢贤瑜 冯文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研究结核菌H37Ra免疫小鼠后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毒株感染的保护力。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H37Ra组、BCG组和生理盐水(NS)组,皮内免疫8周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 目的:研究结核菌H37Ra免疫小鼠后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毒株感染的保护力。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H37Ra组、BCG组和生理盐水(NS)组,皮内免疫8周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并用PPD刺激,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SI);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免疫后第8周,用MTB毒株H37Rv经小鼠腹腔注射,4周后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肺脏荷菌量,观察免疫小鼠对MTB抵抗作用。结果:H37Ra免疫小鼠脾脏CD3^+T细胞、CD4^+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41.63±1.68)%、(27.08±0.58)%,显著高于NS对照组(38.34±0.74)%、(24.37±1.60)%(P<0.05)。H37Ra免疫组脾脏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的百分率均不同程度地高于BCG免疫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淋巴细胞SI和IFN-γ水平检测均发现H37Ra免疫组显著高于NS对照组(P<0.05),略高于BCG免疫组。感染4周后H37Ra组小鼠肺脏荷菌量与NS对照组比较下降0.954log_(10)CFU,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BCG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37Ra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产生特异性抗结核的细胞免疫应答,能够抵抗毒株H37Rv的攻击,且免疫效果与BCG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h37RA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菌H37Ra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其保护力
19
作者 刘来成 王淑玲 +3 位作者 范雄林 付瑞玲 吴扬 卢贤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0-612,616,共4页
目的:研究结核菌H37Ra免疫小鼠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以及保护效果。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H37Ra组、BCG组和生理盐水(NS)组,免疫8周后处死部分小鼠,取脾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PPD刺激后,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ELISA法检测培... 目的:研究结核菌H37Ra免疫小鼠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以及保护效果。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H37Ra组、BCG组和生理盐水(NS)组,免疫8周后处死部分小鼠,取脾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PPD刺激后,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另一部分免疫小鼠经腹腔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毒株H37Rv,4周后处死,测定小鼠脏器重量指数。取稀释的小鼠脾脏和肺脏匀浆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21天后计数脏器荷菌量。结果:H37Ra和BCG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IFN-γ和IL-4水平均显著高于NS对照组。感染4周后H37Ra和BCG组小鼠脏器重量指数较NS对照组均显著降低。H37Ra组小鼠脾脏和肺脏荷菌量与NS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了1.228log10CFU和0.954log10CFU,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BCG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H37Ra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产生Th1型免疫应答,能够抵抗毒株H37Rv的攻击,且免疫效果与BCG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h37RA BCG 免疫应答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核酸适配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倩 王全凯 +3 位作者 宋战昀 李敏思 张健 王振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结核分支杆菌(MTB)是引起多种宿主感染结核病的重要病原菌,由于结核分支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导致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呈高发趋势。由于MTB检出率较低,开发一种简单快速的诊断方法迫在眉睫。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的原理是从随... 结核分支杆菌(MTB)是引起多种宿主感染结核病的重要病原菌,由于结核分支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导致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呈高发趋势。由于MTB检出率较低,开发一种简单快速的诊断方法迫在眉睫。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的原理是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到能特异性结合靶物质的寡核苷酸配体(称为适配体)。论文对近几年国内外通过SELEX技术对结核分支杆菌筛选出的适配体做一综述,适配体的靶物质分别为分泌蛋白MPT64,CFP10-ESAT6蛋白,多磷酸激酶2(PPK2)以及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株)整个菌体。体外筛选的结核分支杆菌适配体,能对结核病做出早期诊断,并能作为MTB疫苗的免疫佐剂,在临床诊断及药物研究等方面有很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适配体 MPT64蛋白 CFP10-ESAT6 蛋白 多磷酸激酶2 h37rv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