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4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例煤工尘肺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1
作者 李雅惠 刘珂伟 +2 位作者 戈启萍 杨晓丽 王慧芳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6-30,共5页
目的:通过对4例煤工尘肺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煤工尘肺合并NTM感染的诊断能力,减少误诊。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收治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误诊为煤... 目的:通过对4例煤工尘肺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煤工尘肺合并NTM感染的诊断能力,减少误诊。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收治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误诊为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4例煤工尘肺合并NTM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煤工尘肺合并NTM肺病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9.5岁,均有井下工作粉尘接尘史,接尘时间均在10年以上,其中,Ⅰ期煤工尘肺1例,Ⅱ期2例,Ⅲ期1例。4例患者均存在慢性咳嗽、咳痰、喘憋及活动耐力下降等不适症状,且均以咳喘加重就诊,1例患者首发症状合并咯血。其中,3例患者IGRA阴性、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4例患者痰Xpert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均为阴性,4例患者分别通过痰分枝杆菌菌种鉴定(2例)、支气管灌洗液二代测序技术(1例)、NTM分子检测(1例)确诊,其中胞内分枝杆菌3例,哥伦比亚分枝杆菌1例。4例患者胸部CT均表现为双肺弥漫细点状影及小结节影伴发空洞。4例患者均起病半年以后确诊为煤工尘肺合并NTM肺病,误诊的中位时间为9个月,最长误诊时间长达4年,其中3例误诊为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并予抗结核治疗。4例患者确诊后开始规律抗NTM治疗,临床症状均已改善。结论:煤工尘肺合并NTM肺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与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具有相似性,且两者实验室检查均可表现为抗酸杆菌涂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工尘肺 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阴性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共感染的临床特征
2
作者 李莎 谢小雁 +5 位作者 梁婷婷 刘骏 何耀钦 冯凤泉 黄美祯 李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1-596,共6页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TM)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共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9—2022年某院8例HIV阴性的TM和NTM共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8...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TM)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共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9—2022年某院8例HIV阴性的TM和NTM共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8例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52.25±12.31)岁,均表现为TM和NTM播散性感染,主要累及器官为肺部(100%)、淋巴结(87.5%)、皮肤(75.0%)。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87.5%)、乏力(62.5%)、关节及腰骶部疼痛(62.5%)、发热(50.0%),皮肤软组织脓肿(50.0%)等。4例抗γ-干扰素(IFN-γ)自身抗体检测阳性。8例(100%)患者均有肺部病变,胸部CT主要表现为两肺斑点、斑片及条索状影,其中纵膈淋巴结增多、肿大7例(87.5%),胸膜增厚、胸腔积液4例(50.0%),伴有肺部团块影、支气管狭窄及肺门淋巴结增多、肿大各2例(各占25.0%),肺空洞形成、支气管扩张、心包积液各1例(各占12.5%)。结论 非HIV患者TM和NTM共感染表现为播散性感染,临床症状多样,胸部影像学示肺部病变广泛、多样性。临床上容易漏诊,按单一病原体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篮状菌 结核分枝杆菌 成人自身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 HIV阴性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82-5p调控DUSP1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影响
3
作者 孙彦明 刘凤霞 常婷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6-412,共7页
目的探讨miR-582-5p调控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对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巨噬细胞THP-1细胞分为Control组、Mtb组、inhibitor-NC组、miR-582-5p inhibitor组、miR-582-5p inhibitor联合si-NC组、miR-582-5p inhib... 目的探讨miR-582-5p调控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对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巨噬细胞THP-1细胞分为Control组、Mtb组、inhibitor-NC组、miR-582-5p inhibitor组、miR-582-5p inhibitor联合si-NC组、miR-582-5p inhibitor联合si-DUSP1组;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miR-582-5p、DUSP1基因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DUSP1、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蛋白表达;验证miR-582-5p与DUSP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tb组巨噬细胞miR-582-5p表达、IFN-γ、IL-6、TNF-α、IL-1β水平、细菌负荷量、A_(450)值(24 h、48 h)、Bcl2蛋白表达升高,DUSP1 mRNA表达、凋亡率、c-caspase-3、BAX和DUSP1蛋白表达降低;与Mtb组和inhibitor-NC组相比,miR-582-5p inhibitor组上述指标被部分逆转;下调DUSP1表达可部分逆转下调miR-582-5p表达对Mtb感染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抑制miR-582-5p表达可上调DUSP1表达,进而抑制Mtb感染巨噬细胞增殖和炎性反应,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82-5p DUSP1 结核分枝杆菌(mtb) 巨噬细胞 增殖 凋亡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常规CT特征鉴别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肺结核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洁 余敏林 +4 位作者 金晓梅 张琳 俞泽阳 封士成 文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 观察全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常规CT特征鉴别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与肺结核(PTB)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分枝杆菌培养确诊的53例NTM-PD(NTM-PD组)及111例PTB(PTB组)患者,按照7∶3比例划分训练集(n=115,含37例NTM-PD及78... 目的 观察全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常规CT特征鉴别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与肺结核(PTB)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分枝杆菌培养确诊的53例NTM-PD(NTM-PD组)及111例PTB(PTB组)患者,按照7∶3比例划分训练集(n=115,含37例NTM-PD及78例PTB)与测试集(n=49,含16例NTM-PD及33例PTB)。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肺部CT表现,筛选鉴别NTM-PD与PTB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全肺CT提取及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基于独立影响因素、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及二者联合采用随机森林法构建临床-CT、影像组学及联合模型,评估各模型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患者年龄(OR=0.264)、性别(OR=0.956)、免疫球蛋白G(OR=3.416)、C反应蛋白(OR=3.418)及CT所示支气管扩张(OR=0.285)均为鉴别NTMPD与PTB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基于全肺ROI选出12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15及0.901,均高于临床模型(AUC=0.832、0.801,Z=1.340、3.710,P均<0.05)及影像组学模型(AUC=0.877、0.821,Z=-2.520、-5.240,P均<0.05)。结论 全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常规CT特征可有效鉴别NTM-PD与P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磷酸二酯酶重组腺病毒黏膜免疫诱导的免疫应答特点
5
作者 代婷 路延之 +6 位作者 赵瑞华 宁唤唤 康健 郝乐冉 李嘉玲 常宇骁 柏银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菌株的流行加剧了结核病(TB)的全球负担,凸显了对新的TB治疗策略的需求。方法表达环二腺苷酸(c-di-AMP)分解酶磷酸二酯酶B(CnpB)的重组腺病毒疫苗(rAd-CnpB)经黏膜免疫正常小鼠,单独或联合药物免疫治疗Mtb呼... 目的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菌株的流行加剧了结核病(TB)的全球负担,凸显了对新的TB治疗策略的需求。方法表达环二腺苷酸(c-di-AMP)分解酶磷酸二酯酶B(CnpB)的重组腺病毒疫苗(rAd-CnpB)经黏膜免疫正常小鼠,单独或联合药物免疫治疗Mtb呼吸道感染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抗体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脾CD4^(+)、CD8^(+)T细胞亚群细胞比例,ELISA检测脾细胞抗原刺激后的细胞因子IFN-γ、IL-2、IL-10、炎症因子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平板计数法计数Mtb感染小鼠肺、脾的荷菌数。结果rAd-CnpB滴鼻免疫可诱导小鼠血清高滴度的IgG,以及BALF中IgG和IgA产生,肺、脾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rAd-CnpB单独或联合药物治疗Mtb感染小鼠可诱导血清IgG水平、BALF中IgA和IgG水平显著增高,rAd-CnpB免疫促进Mtb感染小鼠的脾细胞CnpB抗原特异性的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分泌。rAd-CnpB单独或联合药物免疫治疗并不显著影响Mtb呼吸道感染小鼠肺、脾荷菌数。结论rAd-CnpB经黏膜免疫可诱导小鼠显著的黏膜、体液免疫反应,并显著增强Mtb感染小鼠中CnpB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mtb) 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B(CnpB) 重组腺病毒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况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魏靖入 陈卉 +5 位作者 李涛 张国钦 于燕明 张灿有 成君 张帆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0-468,共9页
目的分析高中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和入学一年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天津市滨海区和西青区4所高中的高二年级学生开展结核病筛查,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并回顾性收集学生高一入学时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结... 目的分析高中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和入学一年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天津市滨海区和西青区4所高中的高二年级学生开展结核病筛查,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并回顾性收集学生高一入学时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结果。比较学生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检测结果阳性率、强阳性率及阳转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ST检测结果阳转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839名学生入学一年后总体阳性率高于高一入学时(46.82%VS 33.12%),而强阳性率降低(12.51%VS 1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入学一年后,高一TST检测阴性的1230名学生中有64名阳转,阳转率为5.20%(95%CI:3.93%~6.48%)。入学一年后学生TST检测结果硬结平均直径为5(2,8)mm,高一入学时为2(0,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硬结平均直径差值范围为±21 mm,其中在±2 mm的学生占39.70%。硬结平均直径增加者和减少者分别占65.09%、28.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寄宿制学校的学生TST检测结果阳转的风险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学生(OR=4.842,95%CI:2.794~8.392)。结论应加强对高二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筛查,并重点关注寄宿制学校学生,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和新近感染者,为实施精准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高中生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感染 阳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e4C蛋白参与结核分枝杆菌摄取利用胆固醇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胡一凡 杜博平 +7 位作者 吴亚东 朱传智 张蓝月 贾红彦 孙琦 潘丽萍 张宗德 李自慧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453,共10页
目的:探讨Mce4C蛋白是否参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摄取利用胆固醇。方法: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浓度胆固醇(无胆固醇组、0.01%胆固醇组和0.1%胆固醇组)对MTB mce4C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目的:探讨Mce4C蛋白是否参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摄取利用胆固醇。方法: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浓度胆固醇(无胆固醇组、0.01%胆固醇组和0.1%胆固醇组)对MTB mce4C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菌液A 600值绘制生长曲线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解MTB H37Rv野生株(WT)、mce4C基因敲除株(Δmce4C)和敲除回补株(Δmce4C+mce4C)的生长速率和形态差异。通过试剂盒定量测定或NBD-胆固醇荧光值测定菌体本身、培养基及感染细胞裂解液中胆固醇含量变化,明确Mce4C蛋白是否参与MTB摄取利用胆固醇。通过MTB不同组分分离结合免疫印迹实验明确Mce4C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mce4C基因表达量随苏通培养基中胆固醇浓度的升高(无胆固醇组、0.01%胆固醇组和0.1%胆固醇组)而升高,培养1周时mce4C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588、1.390±0.162和3.622±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200,P=0.001)。随着胆固醇苏通培养基培养时间(20、40、60、70、80 d)的延长,Δmce4C A 600值相比WT和Δmce4C+mce4C降低逐渐明显,至第80天时,Δmce4C的A 600值(0.913±0.017)明显低于WT(1.245±0.011)和Δmce4C+mce4C(1.246±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82,P<0.001;t=17.140,P<0.001)。用胆固醇苏通培养基培养3种菌株时,Δmce4C菌体胆固醇含量相比WT和Δmce4C+mce4C降低,而其培养上清中胆固醇含量升高,至21 d时,Δmce4C菌体总胆固醇含量[(1.058±0.012)μg/ml]明显低于WT[(1.347±0.087)μg/ml]和Δmce4C+mce4C[(1.505±0.021)μg/ml],而培养上清中Δmce4C胆固醇含量[(16.371±0.753)μg/ml]明显高于WT[(7.740±0.422)μg/ml]和Δmce4C+mce4C[(7.274±0.131)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21,P=0.044;t=25.679,P=0.002;t=-14.135,P=0.005;t=-16.827,P=0.004)。在感染THP-1细胞不同时间点(4、24、48、72 h),Δmce4C感染细胞裂解液中胆固醇含量均明显高于WT和Δmce4C+mce4C,即使在感染4 h最低点时,Δmce4C感染细胞裂解液中胆固醇含量[(7.749±0.017)μg/ml]也高于WT[(7.180±0.173)μg/ml]和Δmce4C+mce4C[(6.725±0.288)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56,P=0.001;t=-7.106,P<0.001)。结论:mce4C基因的表达随培养基胆固醇浓度的升高而升高,mce4C基因敲除降低了MTB在含胆固醇苏通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及MTB菌体胆固醇含量,增加了培养基中及感染细胞裂解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表明Mce4C蛋白参与了MTB从外环境中摄取利用胆固醇,其编码基因缺失可使MTB在以胆固醇作为唯一碳源时的生长存在明显缺陷,这可能是MTB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并可能致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胆固醇 营养需要 能量摄取 免疫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庄勇 向蒙 +6 位作者 冯桂丹 杨显超 夏炉明 肖文轩 张蒙 王建 张鹭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3,共9页
本研究通过前期已构建好一些优势抗原的表达载体库,以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候选抗原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B细胞抗原表位,选择优势抗原,以纯化后的融合抗原ECX作为包被抗原,将HRP标记的Protein G作为酶标的二抗,成功建立了一种用于多动... 本研究通过前期已构建好一些优势抗原的表达载体库,以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候选抗原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B细胞抗原表位,选择优势抗原,以纯化后的融合抗原ECX作为包被抗原,将HRP标记的Protein G作为酶标的二抗,成功建立了一种用于多动物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间接ELISA诊断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实验室样品批量检测,其敏感性为0.912,特异性为0.949。应用本研究建立的动物结核分枝杆菌间接ELISA法和商品化动物结核分枝杆菌夹心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共检测犬、猫、野生动物、SPF实验动物血清共552份。其中间接ELISA方法共检出6份血清抗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09%(6/552);商品化夹心法试剂盒共检出8份血清抗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45%(8/552);两者之间阳性重合数为6份,阳性重合率为85.72%(6/7);阴性重合数为544份,阴性重合率为99.82%(544/545)。结果表明,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本方法的建立,与国外商品化试剂盒比较,不但有望实现这类检测产品的国产替代,同时实现了一种方法对不同物种来源血清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ECX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包埋组织样本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及菌种鉴定结果分析——来自华西医院的单中心研究
9
作者 孙林雍 曲俊彦 +1 位作者 李悦 江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石蜡包埋组织样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 NTM)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56例连续疑似结核病石蜡包埋组织样本,应用抗酸染色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辅助诊... 目的 探讨石蜡包埋组织样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 NTM)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56例连续疑似结核病石蜡包埋组织样本,应用抗酸染色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辅助诊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对检测结果不一致(抗酸染色阳性、荧光定量PCR法阴性)样本47例,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 756例疑似结核病样本中,阳性检出率为52.5%(397/756);其中,抗酸染色阳性检出率为37.7%(285/756),荧光定量PCR法阳性检出率为46.3%(350/756)。PCR法灵敏性显著高于抗酸染色法(χ^(2)=33.226,P<0.001)。NTM检出率为10.4%(41/394)。共鉴定出5种NTM,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戈登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及海分枝杆菌或溃疡分枝杆菌。NTM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χ^(2)=4.318,P=0.038)。NTM感染在不同部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66,P<0.001),以肺部最多见。结论 我院石蜡包埋组织MTBC及NTM检出率均保持较高水平,以肺部感染最常见,NTM感染中胞内分枝杆菌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菌种鉴定 石蜡包埋组织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随机突变体库筛选和鉴定成膜相关基因
10
作者 时文健 徐磊 +5 位作者 张泽 杨蕊 辛凌翔 王楠 陈祥 鑫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92-4006,共15页
旨在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高通量筛选鉴定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用苏通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生物膜表型差异明显的突变株,通过抗性标记挽救法及测序... 旨在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高通量筛选鉴定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用苏通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生物膜表型差异明显的突变株,通过抗性标记挽救法及测序,确定突变基因位置;检测突变基因对菌株抗氧化性及抗SDS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以噬菌体系统构建靶标基因缺失、回补及过表达菌株,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靶基因对细菌菌丝影响,通过测定细菌的抗酸、抗氧化、抗SDS以及在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A.1中的存活性能,检测靶标基因对细菌抗逆性和胞内存活的影响。利用突变体文库,筛选到8个生物膜形成缺陷的菌株,鉴定其中4个为单基因突变菌株,突变基因分别为Rv1096、Rv3425、Rv 3136和Rv 3671c;构建Rv 3671c基因敲除、回补和过表达菌株,通过PCR及Western blot验证构建成功,测试其生物膜形成能力、抗逆性和胞内存活性能,发现Rv 3671c基因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抗SDS、生物膜形成及胞内存活等方面的能力。Rv 3671c基因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的生物膜形成和抗逆性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的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突变体文库可高效用于靶标基因的筛选和鉴定,为探索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的基因功能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 Himar 1转座子 随机插入突变库 生物膜 Rv 367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结核分枝杆菌微量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化专家共识
11
作者 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基础专业分会 余方友 +6 位作者 赵雁林 杨景卉 夏辉 黄海荣 郝晓晖 江渊 谭耀驹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545,共11页
耐药结核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严峻挑战,目前仅依赖二分类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和基因型药敏试验难以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基于微孔板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不仅能够一次性涵盖多种药... 耐药结核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严峻挑战,目前仅依赖二分类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和基因型药敏试验难以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基于微孔板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不仅能够一次性涵盖多种药物和多个浓度,还可以为临床提供量化的耐药信息,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合理、科学、规范地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基础专业分会组织多位相关领域专家,针对该药敏方法的技术特点、应用价值、标准化操作、结果解读,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制定了本共识,并提出了12条推荐意见,旨在为结核病防治相关临床及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统一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微量肉汤稀释法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富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黄咪孙 武娅宁 +1 位作者 李桂莲 刘海灿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病原学检测方法是目前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的结核病诊断方法,然而受到生物样本载菌量低的限制导致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及阳性检出率尚不能满足临床快速、准确的需求。应用富集技术对生物样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富集后检测,对提高结核病病... 病原学检测方法是目前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的结核病诊断方法,然而受到生物样本载菌量低的限制导致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及阳性检出率尚不能满足临床快速、准确的需求。应用富集技术对生物样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富集后检测,对提高结核病病原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结核分枝杆菌富集技术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为新型富集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期待开发出更多高效的富集方法,提高结核病病原学检测的敏感度,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及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细菌学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及CT影像特征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刘曾维 黎惠如 +2 位作者 方伟军 谢智恩 陈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与CT影像特征对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00例支扩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根据是否合并NTM感染分为非NTM组(80例)和... 目的:探讨临床与CT影像特征对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00例支扩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根据是否合并NTM感染分为非NTM组(80例)和NTM组(12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支扩合并NTM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NTM组女性比例、支扩分布(位于右上叶、右中叶、右下叶、左上叶舌段)、空洞、小叶中心结节、胸膜局部增厚、肺容积缩小的比例和支扩累及肺叶数高于非NTM组,而BMI低于非NTM组(P<0.05);年龄和支扩分布(位于左上叶、左下叶)、磨玻璃影、实变的比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叶舌段(支扩位置)、空洞、小叶中心结节、胸膜局部增厚、肺容积缩小是支扩合并NTM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左上叶舌段(支扩位置)、空洞、小叶中心结节、胸膜局部增厚、肺容积缩小等5个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均较高,其中以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95%CI:0.888~0.96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78.7%。结论:基于CT影像特征的联合模型对支扩合并NTM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结核分枝杆菌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技术应用专家共识
14
作者 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分会 中国防痨协会标准化专业分会 +4 位作者 中国防痨协会老年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 张慧 高磊 成君 范明宽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3-829,共17页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是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和辅助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本共识由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分会、标准化专业分会和老年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共同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临床实...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是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和辅助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本共识由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分会、标准化专业分会和老年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共同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不同场景下的具体情况,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技术应用提出推荐意见。共识详细介绍了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并针对高危人群、重点场所人群及结核病诊断中的不同应用场景,提出了具体的检测技术选择和应用建议;同时,对结核病疗效评价中感染检测结果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共识旨在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结核病防治和诊疗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以助力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诊断技术和方法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对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抑菌效果的评价
15
作者 张超 于霞 +2 位作者 黄海荣 刘伟 刘涛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剂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检测5种临床常用镇静剂(包括吸入用的七氟烷和静脉用的丙泊酚)、镇痛剂地佐辛和肌肉松弛剂(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标...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剂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检测5种临床常用镇静剂(包括吸入用的七氟烷和静脉用的丙泊酚)、镇痛剂地佐辛和肌肉松弛剂(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标准株H37Rv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对具有较好体外抑菌活性的七氟烷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处理后MTB的菌落数量变化。制备痰菌悬液模拟痰液环境,观察七氟烷在4 h内的抗结核活性;使用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验证4 h内七氟烷的细胞毒性。结果:丙泊酚、地佐辛、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均无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仅七氟烷在体外对H37Rv有抑菌效果,MIC值为1.25%。进一步发现,3%、6%、9%浓度七氟烷处理8 h MTB的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3.086±0.196、4.165±0.083和4.162±0.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489±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0,P=0.003);9%七氟烷处理48 h MTB的菌落计数(log10CFU)为3.000±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77±0.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300,P<0.001)。在痰菌悬液中,用9%七氟烷处理2 h和4 h可产生明显的抗MTB活性,MTB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5.846±0.384和5.947±0.28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TB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6.264±0.150和6.331±0.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173和6.091,P值分别为0.025和0.006)。并且CCK-8实验发现,0~9%浓度七氟烷处理THP-1细胞4 h内均可维持细胞存活率在(81.033±3.190)%以上。结论:七氟烷具有良好的体外抗MTB活性,在模拟痰液环境中保持短时间杀菌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催眠药和镇静药 体外研究 七氟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上调围脂滴蛋白2表达增强巨噬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作用
16
作者 卢海林 汪文斐 +4 位作者 陶文慧 林培翀 陈心春 邓国防 谢水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研究油酸对巨噬细胞清除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系诱导的巨噬细胞,加入或不加入油酸(oleic acid,OA)后感染MTB标准株H37Ra,用菌... 目的:研究油酸对巨噬细胞清除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系诱导的巨噬细胞,加入或不加入油酸(oleic acid,OA)后感染MTB标准株H37Ra,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计数及免疫荧光方式检测油酸对巨噬细胞清除MTB的影响。通过RNA-seq筛选出关键靶基因,并采用基因富集分析筛选出相关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基因表达。结果:MTB标准株H37Ra感染未经油酸诱导(H37Ra组)巨噬细胞后72 h的菌落计数单位(CFU)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9×10^(4)(48×10^(4),59×10^(4))],明显高于经油酸诱导(OA+H37Ra组)的巨噬细胞的CFU[34×10^(4)(30×10^(4),4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00,P=0.017)。RNA-Seq数据显示,围脂滴蛋白2(recombinant perilipin 2,PLIN2)的表达在OA+H37Ra组明显高于H37Ra组。在油酸诱导的巨噬细胞中,敲低PLIN2基因后的CFU结果显示,在H37Ra感染72 h后,敲低PLIN2组的CFU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6×10^(4)(78×10^(4),96×10^(4)),明显高于对照空载体组[56×10^(4)(54×10^(4),6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000,P=0.015)。OA+H37Ra组中,PLIN2的相对表达量为3.219±0.298,明显高于H37Ra组的0.555±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10,P<0.01);OA+H37Ra组中PPARγ的相对表达量为0.666±0.075,明显低于H37Ra组的2.217±0.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00,P<0.01);OA+H37Ra组中,ACOX1、HADH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10±0.124和1.107±0.111,均明显低于H37Ra组的2.476±0.207和3.140±0.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20,P<0.01;t=12.760,P<0.01)。结论:油酸通过脂滴表面蛋白PLIN2调控巨噬细胞的脂肪酸氧化促进巨噬细胞对MTB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巨噬细胞 油酸 围脂滴蛋白 基因表达调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副结核分枝杆菌重组MAP0827c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17
作者 俞杰 许淑芸 +3 位作者 魏京京 魏增科 赵昌乐 周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77,共7页
为建立快速准确检测副结核分枝杆菌(MAP)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通过SignalP-5.0等相关网站分析MAP0827c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点,设计扩增MAP MAP0827c基因的引物,将扩增的MAP0827c基因克隆于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MAP0827c... 为建立快速准确检测副结核分枝杆菌(MAP)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通过SignalP-5.0等相关网站分析MAP0827c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点,设计扩增MAP MAP0827c基因的引物,将扩增的MAP0827c基因克隆于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MAP0827c,并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重组MAP0827c蛋白,以该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棋盘滴定法筛选间接ELISA反应条件,确定临界值,以异源阳性血清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通过稀释阳性血清评估所建方法的灵敏性;以5份牛MAP阳性血清进行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试验评估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显示,MAP0827c蛋白由374个氨基酸构成,含15个抗原决定簇,不存在跨膜区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经原核系统表达了分子量为42 ku的目的蛋白。建立的ELISA方法蛋白最佳包被量为0.05μg/mL,一抗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100,二抗兔抗牛IgG-HRP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5000,封闭液选择1%明胶封闭1 h,一抗血清作用时为1 h,酶标二抗孵育时间为1 h,显色时间为25 min;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仅对MAP阳性血清检测为阳性,而不与布鲁氏菌、结核分枝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牛阳性血清发生反应,特异性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可检测的阳性血清最大稀释度为1:800,敏感性高;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较好。采用建立的ELISA方法和商品化ELISA试剂盒对70份临床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二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21/70)和34.29%(24/70),二者的总符合率为95.71%。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基于MAP0827c蛋白的检测MAP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为MAP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提供了可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MAP0827c蛋白 原核表达 抗体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7靶向自噬相关蛋白LAMP2调控巨噬细胞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18
作者 杜文雅 代禹美 +2 位作者 乐林芝 马涛 吴利先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4,共8页
目的miR-207被发现在自然杀伤(NK)细胞外泌体中表达,参与疾病进展,但暂无与结核病(TB)有关的研究。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溶酶体关联膜蛋白2(LAMP2)是否与miR-207有靶向关系。使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实验分为四... 目的miR-207被发现在自然杀伤(NK)细胞外泌体中表达,参与疾病进展,但暂无与结核病(TB)有关的研究。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溶酶体关联膜蛋白2(LAMP2)是否与miR-207有靶向关系。使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实验分为四组(OP-LAMP2组:共转染miR-207 mimics和LAMP2过表达质粒;EP组:共转染mimics NC和空载质粒;siLAMP2组:转染siLAMP2;siLAMP2-NC组:转染siLAMP2-NC)。使用H37Ra感染Ana-1细胞建立结核感染模型。结核菌落形成单位计数评估LAMP2对胞内分枝杆菌负荷的影响以及对胞外残留分枝杆菌的清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总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AMP2、细胞凋亡基因、焦亡基因及自噬基因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LAMP2蛋白、细胞凋亡、焦亡、自噬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显示miR-207与LAMP2存在靶向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结果统计分析和显微镜下观察证明成功建立感染模型。菌落形成单位计数发现OP-LAMP2组的菌落数低于EP组,siLAMP2组高于siLAMP2-NC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OP-LAMP2组总凋亡率低于EP组,siLAMP2组高于siLAMP2-N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对照组凋亡、焦亡相关蛋白和基因相对表达量趋势为OP-LAMP2低于EP组,siLAMP2组高于siLAMP2-N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正调节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重组人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在OP-LAMP2组相对表达量高于EP组,siLAMP2组低于siLAMP2-NC组,负调节自噬基因相对表达量与自噬正调节基因趋势相反。自噬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与自噬基因趋势一致。结论miR-207通过靶向自噬相关蛋白LAMP2促进巨噬细胞凋亡、细胞焦亡、抑制自噬,促进结核分枝杆菌(Mtb)的存活,为TB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mtb) miR-207 LAMP2 自噬 凋亡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师晓晶 郭建花 +2 位作者 王鑫 赵清冉 王雨涵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6-752,共7页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预防性治疗接受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治疗率描述2022—2023年石家庄市LTBI者的预防性治疗接受度。随机抽取2022—2023年石家庄市登记符合预防性治疗标...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预防性治疗接受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治疗率描述2022—2023年石家庄市LTBI者的预防性治疗接受度。随机抽取2022—2023年石家庄市登记符合预防性治疗标准的LTBI者中,接受治疗的134名为研究组,拒绝治疗的142名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的人口统计学、基础疾病史、家庭经济情况、出行方式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等信息,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TBI者预防性治疗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果:2022—2023年石家庄市登记符合预防性治疗标准的LTBI者5603名,接受预防性治疗226名,预防性治疗率为4.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农民OR(95%CI)=0.023(0.002~0.305)]、家庭人均年收入[3~5万元OR(95%CI)=0.065(0.011~0.379),≥6万元OR(95%CI)=0.020(0.003~0.131)]、交通方式[公共交通OR(95%CI)=5.188(2.068~13.013)]、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OR(95%CI)=15.751(3.246~76.440)]是LTBI者是否接受预防性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石家庄市LTBI者对预防性治疗接受度较低,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至少3万元的人群易拒绝预防性治疗;交通方式为公共交通工具人群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人群易接受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潜伏感染 预防性治疗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膜蛋白MmpS5/MmpL5与贝达喹啉的相互作用研究
20
作者 郑壮彬 毕利军 张立群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4-892,共9页
目的: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膜蛋白MmpS5和MmpL5,并检测二者与贝达喹啉(Bdq)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MmpS5/MmpL5外排泵系统导致Bdq耐药的具体转运机制。方法:构建MmpS5和MmpL5蛋白的表达质粒,在HEK293F真核细胞和耻垢分枝杆菌中分别诱导... 目的: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膜蛋白MmpS5和MmpL5,并检测二者与贝达喹啉(Bdq)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MmpS5/MmpL5外排泵系统导致Bdq耐药的具体转运机制。方法:构建MmpS5和MmpL5蛋白的表达质粒,在HEK293F真核细胞和耻垢分枝杆菌中分别诱导表达纯化的MmpS5和MmpL5蛋白。采用差示扫描荧光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fluorimetry,DSF)和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Bdq与MmpS5和MmpL5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MmpS5和MmpL5蛋白的表达质粒,并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纯化MmpS5蛋白,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表达纯化MmpL5蛋白。DSF实验显示,随着Bdq浓度的增加,MmpS5的蛋白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略有降低,而MmpL5的Tm明显上升,最大增幅达5.98℃,提示MmpL5蛋白与Bdq存在结合;进一步行竞争性ELISA检测,显示随着未标记Bdq浓度的增加,MmpL5的吸光度值显著降低,表明MmpL5与生物素标记的Bdq存在相互作用,且该相互作用可被未标记Bdq竞争性抑制。结论:在MmpS5/MmpL5外排泵系统中,MmpL5蛋白与Bdq存在直接相互作用,而MmpS5蛋白与Bdq无明显相互作用,提示MmpL5可能直接外排Bdq,而MmpS5蛋白主要发挥辅助作用,不直接参与外排Bdq。这为深入理解MmpS5/MmpL5外排泵系统在Bdq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膜蛋白质类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贝达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