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结核分支杆菌MAP0862-2191c串联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反应原性检测
1
作者 郝彦儒 郭号 +3 位作者 谢梦圆 陈坚 杨文洁 徐晓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4,共7页
副结核分支杆菌(MAP)由于其胞内寄生的特性,难以在早期发现,待发现后往往已经不再具备治疗价值,因此寻找并制备出能同时在早晚期都有显著标识作用的抗原蛋白,有利于更好地诊断牛副结核病。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AP的MAP0862和MAP2191c... 副结核分支杆菌(MAP)由于其胞内寄生的特性,难以在早期发现,待发现后往往已经不再具备治疗价值,因此寻找并制备出能同时在早晚期都有显著标识作用的抗原蛋白,有利于更好地诊断牛副结核病。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AP的MAP0862和MAP2191c两种蛋白进行一级、二级及三级结构上的理化性质、抗原性分析及相对位置建模预测,判断串联蛋白重组表达的可行性;使用柔性肽短链序列(G4S)2连接两段序列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30a-MAP6291c,将其导入至BL21(DE3)原核表达载体中进行诱导表达,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预测MAP0862-2191c串联蛋白为一个有多个抗原表位的亲水性的蛋白,两种蛋白在三级结构上无相互影响,因此可以进行原核表达;构建合成的融合基因双酶切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经SDS-PCGE凝胶电泳检测成功表达串联蛋白,大小约68.5 ku,与预期蛋白大小相符;分别选择鼠源抗His抗体及MAP阳性牛血清作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验证,均显示MAP0862-2191c重组蛋白有单一的特异性条带,位置及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证明了该串联蛋白制备的正确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能够作为牛副结核病的诊断蛋白,为后续建立牛副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MAP0862 MAP2191c 蛋白预测 串联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结核分支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平宇明 张宏莉 +8 位作者 班亚星 刘建奇 任希恩 邬彩丽 刘东霞 徐丽媛 杨雪娇 常华 李劼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为加强副结核分支杆菌(MAP)的检测、监测与防控,建立MAP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根据国内MAP流行菌株特异性插入序列IS900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阳性质粒用作建立qPCR的模板,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 为加强副结核分支杆菌(MAP)的检测、监测与防控,建立MAP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根据国内MAP流行菌株特异性插入序列IS900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阳性质粒用作建立qPCR的模板,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5拷贝/μL;重复试验中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轮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支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和曼氏杆菌等病原检测无交叉反应,能特异性检出MAP。应用建立的qPCR开展了内蒙古自治区6个市的MAP临床样品检测和流行情况分析,结果显示MAP平均阳性率为0.85%(6/704)。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MAP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中MAP的监测和调查,为MAP疾病诊断与监控提供了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感染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结核分支杆菌重组蛋白诱发豚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灵霞 吴雪琼 +2 位作者 史迎昌 梁建琴 张俊仙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目的 了解结核分支杆菌重组抗原ESAT6 (E)、MPT6 4 (M )、Ag85A(A)及两两混合物诱发豚鼠产生迟发型超敏 (DTH)反应的能力。方法 常规皮肤实验法 :灭活H3 7Rv全菌体致敏豚鼠 ,皮肤试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 ,5UPPD标准品为阳性对照 ,0... 目的 了解结核分支杆菌重组抗原ESAT6 (E)、MPT6 4 (M )、Ag85A(A)及两两混合物诱发豚鼠产生迟发型超敏 (DTH)反应的能力。方法 常规皮肤实验法 :灭活H3 7Rv全菌体致敏豚鼠 ,皮肤试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 ,5UPPD标准品为阳性对照 ,0 .8μgE、0 .8μgM、0 .8μgA、0 .4 μgA + 0 .4 μgM、0 .4 μgA + 0 .4 μgE、0 .4 μgE + 0 .4 μgM分别于背部皮内注射 ,注射后 2 4、4 8、72h分别测量硬结反应横、纵直径 (mm ) ,取二者的平均值。皮肤试验轮圈法 :生理盐水、5UPPD及 0 .8μgE、0 .8μgM、0 .8μgA、0 .4 μgA + 0 .4 μgM、0 .4 μgA + 0 .4 μgE、0 .4 μgE + 0 .4 μgM ,以轮圈法注射于同一只豚鼠背部两侧 ,每批 6只 ,共 3批。注射后 2 4、4 8、72h分别测量硬结反应横、纵直径 (mm) ,取二者的平均值。结果 常规皮肤试验 0 .8μgM、A、M +E及E +A诱发豚鼠DTH的平均直径与PPD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 0 .8μgE抗原及M +A诱发豚鼠DTH的平均直径与PPD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时间效应 :重组抗原及其混合物诱发豚鼠DTH的平均直径 2 4h平均直径显著高于 4 8h平均直径 (P <0 .0 5 ) ,2 4h测量效果较好。轮圈法皮肤试验排除个体差异后 ,结果与常规皮肤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从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重组结核分支杆菌蛋白抗原 迟发超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结核分支杆菌38kD和16kD蛋白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8
4
作者 张小刚 庄玉辉 +5 位作者 何秀云 熊志红 董恩军 李书琳 张永胜 李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 探讨国产重组结核分支杆菌蛋白 38kD(rTPA38)和 16kD(rTPA16)用于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rTPA38和rTPA16为抗原 ,PPD为对照 ,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结核抗体。结果  2 4 6例肺结核病组 ,rTPA38、rTPA16和PPD检测的灵... 目的 探讨国产重组结核分支杆菌蛋白 38kD(rTPA38)和 16kD(rTPA16)用于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rTPA38和rTPA16为抗原 ,PPD为对照 ,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结核抗体。结果  2 4 6例肺结核病组 ,rTPA38、rTPA16和PPD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 66.3%、63.0 %和 72 .3%。健康献血组、非结核呼吸疾病组和卡介苗接种阳转组血清同时用rTPA38、rTPA16和PPD检测 ,rTPA38特异性分别为 97.6%、96.8%、86.0 %。rTPA16特异性分别为 94 .7%、93.1%、75 .0 %。PPD特异性为93.4 %、85 .7%、67.9%。统计分析显示 ,rTPA38蛋白和PPD检测非结核呼吸疾病组 ,其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者检测卡介苗接种阳转组阳性率和血清抗体滴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rTPA38和rTPA16同时检测 10 8例肺结核病组血清可提高 11.1%的阳性率。结论 rTPA38蛋白抗原有较好的灵敏度和较高特异性 ,是ELISA的可靠抗原 ,与rTPA16联用可提高灵敏度 ,对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重组蛋白38kD 结核 重组蛋白16kD ELISA 血清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Ag85A DNA疫苗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雪琼 张俊仙 +5 位作者 李洪敏 史迎昌 张灵霞 梁建琴 金关甫 由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19,22,共4页
目的:研究结核分支杆菌Ag85A DNA疫苗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用结核分支杆菌H37Rv腹腔内注射BALB/c小鼠 2个月后,将小鼠随机分为 5组,分别用生理盐水(A)、载体质粒(B)、卡介苗(C)、维卡菌苗(D)和 Ag85A DNA疫苗(E)免疫小鼠;用ELISA法检... 目的:研究结核分支杆菌Ag85A DNA疫苗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用结核分支杆菌H37Rv腹腔内注射BALB/c小鼠 2个月后,将小鼠随机分为 5组,分别用生理盐水(A)、载体质粒(B)、卡介苗(C)、维卡菌苗(D)和 Ag85A DNA疫苗(E)免疫小鼠;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免疫治疗2月和5月时,分别取肺、肝和脾脏观察病理改变、称取重量、作菌落计数、肺组织涂片及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DNA疫苗组抗原特异性抗体不同程度升高。免疫治疗2月时,各组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无显著差异;各治疗组肺组织涂片细菌数和肺菌落计数均比对照组不同程度地减少;C和B组的肺病变程度较轻。免疫治疗5月时,各治疗组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增高;各组肺、脾细菌数无显著差别比和D组的肺未见明显病变。结论:DNA疫苗似乎具有一定的免疫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结核分支杆菌 结核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例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吴龙章 蔡杏珊 +3 位作者 关玉华 汪福康 张院良 冯宝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 了解非结核分支杆菌 (NTM )肺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1998— 2 0 0 2年 4年间广州地区 4 12 9例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的病例中 ,经菌型鉴定而确诊为NTM肺病的资料完整的 6 6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 6例NTM肺病中 ,快速生长型感染的... 目的 了解非结核分支杆菌 (NTM )肺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1998— 2 0 0 2年 4年间广州地区 4 12 9例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的病例中 ,经菌型鉴定而确诊为NTM肺病的资料完整的 6 6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 6例NTM肺病中 ,快速生长型感染的有 4 0例 ,其中脓肿分支杆菌 2 9例 ,龟分支杆菌 7例 ,耻垢分支杆菌 3例和偶然分支杆菌 1例 ;慢速生长型感染的有 2 6例 ,其中鸟分支杆菌 18例 ,胞内分支杆菌 6例 ,蟾分支杆菌和海分枝杆菌各 1例。分枝杆菌混合感染的有 10例 ;新发现病例16例 ,病程在 1~ 10年的有 31例 ,11~ 2 5年 11例 ,30年以上的有 8例 ;主要症状依次为咳嗽、咳白粘痰、咯血和发热 ;X线胸片示两侧受累者达 6 9.7% ,右侧 2 1.2 % ,左侧仅有 4 .5 % ,无病灶者占4 .5 % ;出现胸腔积液的有 7例 ;NTM对抗结核药物呈现高度的原始耐受性 ,但对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和氨基糖甙类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NTM肺病的临床特征无特异性 ,病程长 ,常规的抗结核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肺病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分支杆菌 脓肿分支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在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邱佳熠 王春芳 钱爱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74,共4页
非结核分支杆菌是指除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与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水和自然环境中,研究人员发现非结核分支杆菌能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IFN-γ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的细胞因子,... 非结核分支杆菌是指除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与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水和自然环境中,研究人员发现非结核分支杆菌能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IFN-γ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的细胞因子,在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论文就IFN-γ在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中起到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结核分支杆菌 Γ干扰素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畲族人群结核分支杆菌IS6110DNA指纹图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梁庆福 陈求扬 +5 位作者 赵永 林建 林淑芳 林勇明 吴能健 郑金凤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26-929,共4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畲族人群和汉族人群结核病患者分支杆菌DNA指纹特征,探讨畲族人群结核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基于IS6110的PCR分型方法,对我省10个畲族乡镇调查点分离的50例畲族人群结核菌株和50例汉族人群结核菌株进行检测,用Ge... 目的分析福建省畲族人群和汉族人群结核病患者分支杆菌DNA指纹特征,探讨畲族人群结核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基于IS6110的PCR分型方法,对我省10个畲族乡镇调查点分离的50例畲族人群结核菌株和50例汉族人群结核菌株进行检测,用Gel-Pro analyzer4.0软件和NTSYSpc2.10e软件对DNA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0株结核分支杆菌共分为4个主要类型,其中Ⅰ型(北京基因型)59株占59%,Ⅱ型38株占38%,Ⅲ型2株占2%,IV型为1株占1%。汉族病例菌株指纹为Ⅰ、Ⅱ型,以I型为主,占80%,畲族为Ⅰ、Ⅱ、Ⅲ、Ⅳ型,以II型为主,占56%;经χ2分析,两族病例菌株指纹的型别分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型菌株耐药率(47.4%,18/38)与Ⅰ型菌株耐药率(20.3%,12/59)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畲、汉两族主要基因型不同,汉族人群以北京基因型(Ⅰ型)流行为主,而畲族人群则以非北京基因型(Ⅱ型)为主,该型菌耐药率明显高于Ⅰ型,提示与畲族人群结核病高疫情相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畲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小鼠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天托 周宇麒 +3 位作者 毕筱刚 张扣兴 张贤兰 唐英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目的 观察、评价γ 干扰素 (IFN γ)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影响和疗效。方法 将DBA/ 2小鼠 90只按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低下 2种状态分别制成小鼠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模型。随机分组给予IFN γ或IFN γ单克隆抗体治疗 ... 目的 观察、评价γ 干扰素 (IFN γ)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影响和疗效。方法 将DBA/ 2小鼠 90只按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低下 2种状态分别制成小鼠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模型。随机分组给予IFN γ或IFN γ单克隆抗体治疗 ,检测肺组织菌落计数 ,观察治疗后生存率。结果 免疫正常组小鼠无死亡 ,第 2周、第 4周菌落数分别为 (5 1.5± 17.5 )× 10 3cfu/mL、(10 6 .3± 4 1.0 )× 10 3cfu/mL。免疫低下组 8只死亡 ,菌落数分别为 (16 3.7± 6 1.7)× 10 3cfu/mL、(76 8.3± 2 0 6 .5 )× 10 3cfu/mL ,免疫低下 +IFN γ组 3只死亡 ,菌落数分别为 (5 4.2± 2 1.3)× 10 3cfu/mL、(2 12 .7± 80 .7)× 10 3cfu/mL ,免疫低下组与免疫低下 +IFN γ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免疫正常小鼠给予IFN γ抗体后肺组织菌落数增多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FN γ增强宿主免疫功能 ,对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小鼠产生保护效应 ,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宿主合并结核感染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免疫低下小鼠 结核分支杆菌 感染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ESAT-6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蛋白表达的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玉凤 钟森 +3 位作者 史小玲 王明勇 张建军 邓存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68,47,共5页
目的 用 6kDa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 (ESAT - 6 )基因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 1(+) -ESAT - 6 ,并鉴定其在真核细胞 (COS - 7)中的蛋白表达。方法 以结核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PCR对ESAT - 6基因进行扩增 ,将扩增的产物... 目的 用 6kDa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 (ESAT - 6 )基因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 1(+) -ESAT - 6 ,并鉴定其在真核细胞 (COS - 7)中的蛋白表达。方法 以结核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PCR对ESAT - 6基因进行扩增 ,将扩增的产物连接于测序载体pUCm -T上 ,经测序反应确定无误后 ,再将PCR反应产物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1(+)上。并用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cDNA3 1(+) -ESAT - 6转染真核细胞COS - 7,72h后 ,通过SDS -PAGE和免疫印迹鉴定ESAT - 6基因表达的蛋白。结果 用结核杆菌基因ESAT - 6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1(+) -ESAT-成功 ,通过SDS -PAGE证明重组质粒转化的细胞内有一分子量 6kDa的特异蛋白 ,免疫印迹证明该 6kDa蛋白能与抗ESAT - 6单克隆抗体反应。结论 结核杆菌早期分泌性蛋白ESAT - 6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成功构建 ,该质粒转染的细胞能够产生、分泌结核杆菌早期分泌性蛋白ESAT -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ESAT-6 真核表达质粒 蛋白表达 鉴定 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洪敏 王巍 +6 位作者 李素梅 韩慧新 佟爱华 肖漓 张宾 雷红 刘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7-319,共3页
目的 建立 3种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 ,了解耐药基因突变和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  10 8例临床痰标本分离株均做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和传统梯度药敏试验。结果 耐SM (rpsL)、RFP (rpoB)、INH (KatG)基... 目的 建立 3种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 ,了解耐药基因突变和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  10 8例临床痰标本分离株均做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和传统梯度药敏试验。结果 耐SM (rpsL)、RFP (rpoB)、INH (KatG)基因突变率分别为 78.5 % ,6 8.2 % ,70 .5 % ,其中 ,高耐SM ,RFP ,INH分离株分别为 86 .5 % ,89.3% ,84 .3% ;低耐分离株分别为 2 8.5 % ,16 .5 % ,7.1%。结论 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水平有密切联系 ,绝大多数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突变发生在高耐药株 ,少部分在低耐药株发生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检测方法 药物耐受性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梯度药敏试验 结核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株结核分支杆菌对喹喏酮类药物的药敏试验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丽 夏俊娣 +2 位作者 张文华 董志云 于维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 分析 110株结核分支杆菌对环丙沙星 (CPLX )、氧氟沙星 (OFLX)、左氧氟沙星(LVFX)、司帕沙星 (SPFX)的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采用 2倍稀释法 ,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4 9例初治病人耐药率 :CPLX 4 % ,OFLX 8% ,LVFX 2... 目的 分析 110株结核分支杆菌对环丙沙星 (CPLX )、氧氟沙星 (OFLX)、左氧氟沙星(LVFX)、司帕沙星 (SPFX)的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采用 2倍稀释法 ,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4 9例初治病人耐药率 :CPLX 4 % ,OFLX 8% ,LVFX 2 % ,SPFX 6 % ;5 2例耐多药菌株耐药率 :CPLX 5 2 % ,OFLX 4 4% ,LVFX 2 2 % ,SPFX 10 % ;110株结核分支杆菌总耐药率 :CPLX2 6 .2 % ,OFLX 2 4 .7% ,LVFX 10 .5 % ,SPFX 7.2 %。交叉耐药率 2 3.6 %。结论  (1)初治结核病人 ,抗炎治疗尽量避免使用喹喏酮类药物 ;(2 )复治结核病人要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避免假联合用药 ;(3)应用喹喏酮类药物 ,剂量要足 ,疗程要够 ;(4 )建议将喹喏酮类药列入结核分枝杆菌常规药敏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喹喏酮类药物 药敏试验 分析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位点的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庞茂银 翁心华 +1 位作者 张文宏 胡忠义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的突变特点 ,探讨DNA序列分析在药敏测定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8株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片段 (约 2 13bp)进行PCR扩增 ,其中包括核心突变区的 6 9个碱基 ,并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其中...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的突变特点 ,探讨DNA序列分析在药敏测定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8株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片段 (约 2 13bp)进行PCR扩增 ,其中包括核心突变区的 6 9个碱基 ,并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其中耐药株 36株 ,敏感株 2 2株。结果 所有 5 8株中 ,36株耐药株均存在rpoB基因突变 ,氨基酸突变率 5 31位为 47.2 % ,5 2 6位为 2 5 .0 % ,2 2株敏感株均无突变。 结论 rpoB基因核心突变区发生突变是结核分支杆菌对利福平耐药的主要原因 ,其中 5 31位丝氨酸和 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耐药性 利福平 基因突变 rop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支镜灌洗液的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彭勋 常占平 +4 位作者 汪晓琴 李站领 金秀萍 张立慧 王洪芬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 (以下简称纤支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的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无痰或痰菌阴性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 4 9例行纤支镜检查 ,进行活检、刷检、BALF经BBLMGIT分支杆菌快速培养...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 (以下简称纤支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的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无痰或痰菌阴性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 4 9例行纤支镜检查 ,进行活检、刷检、BALF经BBLMGIT分支杆菌快速培养查结核杆菌。结果  4 9例经纤支镜刷检、BALF快速培养结核分支杆菌检出率分别是 6 7.4 %、83.7% ,其中 15例经纤支镜肺活检 ,10例病理证实为结核肉芽肿 ,检出率为 6 6 .7%。结论 纤支镜对无痰或痰菌阴性下BALF行结核分支杆菌快培对不典型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快速 ,阳性率较高。根据镜下所见采用不同的取材方法可望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支镜灌洗液 结核分支杆菌 快速培养 不典型肺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序列分析与PCR-SSCP分析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海荣 何秀云 +3 位作者 张宗德 张小刚 庄玉辉 马玙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 了解DNA序列分析与PCR -SSCP法分析利福平敏感性的价值。方法 应用DNA序列分析与PCR -SSCP法检测利福平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 2 5株、耐药株 4 1株的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基因核心区域的突变情况。 结果  2 5株利福... 目的 了解DNA序列分析与PCR -SSCP法分析利福平敏感性的价值。方法 应用DNA序列分析与PCR -SSCP法检测利福平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 2 5株、耐药株 4 1株的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基因核心区域的突变情况。 结果  2 5株利福平敏感株DNA序列分析未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 ,4 1株耐利福平株中 38株发生突变 ,突变率为 92 .7% (38/ 4 1) ;2 5株利福平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PCR -SSCP带型与对照H37Rv株相同 ,4 1株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菌株中38株SSCP带型不同于对照株 ,提示有突变存在。与DNA序列分析相比 ,PCR -SSCP检测准确率为 93.9% (6 2 / 6 6 ) ,敏感度为 92 .1% (35 / 38) ;特异度是 96 .4 % (2 7/ 2 8)。结论 DNA序列分析对判断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非常有价值 ;PCR -SSCP可用于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支杆菌的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序列分析 PCR—SSCP 结核分支杆菌 利福平 敏感性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rpsL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四邑 邱望龙 +1 位作者 潘智灵 李福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 应用PCR SSCP技术快速检测耐INH ,RFP ,SM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 ,评价其在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32株耐INH、RFP、SM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及 2 5株结核分支杆菌敏感分离株用PCR SSC... 目的 应用PCR SSCP技术快速检测耐INH ,RFP ,SM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 ,评价其在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32株耐INH、RFP、SM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及 2 5株结核分支杆菌敏感分离株用PCR SSCP方法分别检测 ,rpoB、KatG、rpsL基因突变。结果  32株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中 ,rpoB、KatG、rpsLPCR扩增产物PCR SSCP分别有 2 8株 (87.5 % )rpoB基因 ,19株 (5 9.3% )KatG基因和 2 3株 (71.9% )rpsL基因电泳条带与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 7Rv电泳条带相比有明显差异 ,而 2 5株结核分支杆菌敏感株的PCR SSCP条带与结核分支杆菌H3 7Rv相似 ,特异性为 10 0 %。结论 PCR SSCP方法敏感、特异 ,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rpsL耐药基因突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耐药性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内结核分支杆菌的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国利 赵铭 +5 位作者 王巍 夏懿 沈建伟 夏湘萱 庄玉辉 常京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 (PCR)荧光探针杂交技术 (TaqMan技术 )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细菌学方法(涂片镜检和培养 )及TaqMan法检测 1 3 3份结核病患者痰标本 ,5 3份非结核呼吸系疾病患者痰标本。结果 细菌...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 (PCR)荧光探针杂交技术 (TaqMan技术 )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细菌学方法(涂片镜检和培养 )及TaqMan法检测 1 3 3份结核病患者痰标本 ,5 3份非结核呼吸系疾病患者痰标本。结果 细菌学方法检测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阳性率为 3 6.1 % ,TaqMan法阳性率为 61 .7% ,高于细菌学检测法 ,经统计学处理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用TaqMan法检测临床标本特异性为 96.2 %。 结论 TaqMan技术将PCR扩增、荧光探针杂交及检测一体化 ,在单一管内完成 ,具有简便、快速、防污染、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等优点 ,是结核病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探针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耐链霉素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小刚 何秀云 +1 位作者 李书琳 张永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1006-1007,共2页
目的 :探讨结核分支杆菌对链霉素 (SM )的耐药分子机制 ,评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技术检测rpsL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支杆菌对SM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CR SSCP方法对71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 (其中... 目的 :探讨结核分支杆菌对链霉素 (SM )的耐药分子机制 ,评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技术检测rpsL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支杆菌对SM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CR SSCP方法对71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 (其中药物敏感株 35株 ,耐SM或含耐SM耐多药株 36株 )和 30例耐SM肺结核病人痰标本的rpsL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 :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为对照 ,35株药物敏感株的rpsL基因PCR扩增产物 2 6 7bp片段SSCP图谱正常 ;36株耐SM分离株中 ,2 6株rpsL基因SSCP图谱异常 ,其突变率为 72 2 %。 30例耐SM肺结核病人痰标本有 2 2例PCR扩增阳性 ,14例SSCP图谱与H37RV株有差异 ,rpsL突变率为 6 3 6 %。结论 :rpsL基因突变是SM耐药性的重要分子机制 ,PCR SSCP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sL基因突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药物耐受性 基因 链霉素 结核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分支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分布状况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旭霞 王苏民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 探索三种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分支杆菌的抑菌浓度 ,分析三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 ,MIC)分布。方法 采用试管等倍稀释法测药物MIC。结果 未用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核菌株 2 1株中 2 0株 ( 95.2 % )的MI... 目的 探索三种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分支杆菌的抑菌浓度 ,分析三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 ,MIC)分布。方法 采用试管等倍稀释法测药物MIC。结果 未用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核菌株 2 1株中 2 0株 ( 95.2 % )的MIC分布与H37Rv的MIC值相近。应用喹诺酮类药物于 4周的结核菌株 15株中 13株 ( 86.7% )MIC分布与未用药组MIC分布相同 ,用喹诺酮类药物 4周以上的结核菌株 16株中 15株 ( 93.7% )的MIC的分布与未用药组的MIC分布相比 ,增高的趋势明显。结论 长时间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引起MIC的增高而影响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喹喏酮类 药代动力学 结核 结核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的研究及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小军 金法祥 +2 位作者 祝桂琅 赵宝珊 钟建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改良结核分支杆菌 快速培养 研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