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驳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理论的两个假定前提 被引量:1
1
作者 叶自强 叶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4-134,共11页
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理论是我国有影响的一种举证责任理论。该理论存在两个重要的假设前提:一是在实现结果责任之前发生的一系列行为中,它们的性质是相同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冲突;二是所有这些行为都指向一个目标——结果责任。该理论是一... 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理论是我国有影响的一种举证责任理论。该理论存在两个重要的假设前提:一是在实现结果责任之前发生的一系列行为中,它们的性质是相同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冲突;二是所有这些行为都指向一个目标——结果责任。该理论是一种错误的理论假说。以普通民事诉讼为考察对象,把诉讼的全过程(从起诉、立案、到提交证据、法庭辩论和判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这个极为重要的节点和理论工具。从起诉、提供证据到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这个时间范围内,本身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自成体系的证据行为发生系统——提供证据行为。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理论的建立者忽略了此点,以为得出最后结果之前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由"行为责任"一词中的"行为"所抽象涵盖。在举证责任领域,举证行为包含提供证据和对证据加以说明以使证据具有说服力两个行为。提供证据行为对应提供证据的责任,原被告均有提供证据的权利和责任,该责任可以在原被告双方之间转移。说服行为对应的说服责任是不可转移的,在一般的民事诉讼中它由原告负担,在特殊的民事诉讼中它由被告负担,它也是由法官或陪审团作出的对争议事实的认定与判断所形成的结果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责任 结果责任 民事诉讼 提供证据行为 说服行为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裁判结果责任的古今之辨——以《红楼梦》自杀事件的解读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薛文超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5期146-160,共15页
因不法行为引起自杀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的疑难问题,在我国刑事司法解释和判例中,往往会被作为犯罪的构成、加重或从重情节处罚。我国明清例律对该问题有着鲜明独特的裁判立场。在清代司法判例的视野下,《红楼梦》里有代表性的四个引... 因不法行为引起自杀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的疑难问题,在我国刑事司法解释和判例中,往往会被作为犯罪的构成、加重或从重情节处罚。我国明清例律对该问题有着鲜明独特的裁判立场。在清代司法判例的视野下,《红楼梦》里有代表性的四个引起自杀案例一般会得出肯定归责的结论。但从当今刑法理论的因果关系、责任主义和被害人责任等视角来审视,有的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对刑法的责任主义原则的悖反。以小说中的案例研读刑法问题,生动易懂且不失深刻。当前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对引起自杀行为的处罚同样存在与刑法理论相悖反的结果归责倾向,应当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引起自杀 责任主义 结果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交通肇事罪认定的结果责任 被引量:13
3
作者 蔡仙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2-154,共13页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结果)过失犯。司法实践中,由于过失犯本身类型化程度低等因素,使得交通肇事罪的认定陷入了结果责任的泥潭。其具体表现为:简单地将"违反交通法规"作为过失犯的实行行为;将自然意义上的条件关系作为(刑法上的...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结果)过失犯。司法实践中,由于过失犯本身类型化程度低等因素,使得交通肇事罪的认定陷入了结果责任的泥潭。其具体表现为:简单地将"违反交通法规"作为过失犯的实行行为;将自然意义上的条件关系作为(刑法上的)因果关联加以认定;刑事诉讼程序中采"存疑从有"的原则。为了避免这种结果责任,以维持刑法中的责任主义原则,必须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入手。在实体法方面,应当以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作为定罪的根据,并以规范性角度(包括结果避免可能性理论、规范保护目的范围及信赖原则的适用)对构成要件进行解释;在诉讼程序中,坚持"疑罪从无"原则,对交通事故鉴定的内容进行完善以利于法官裁判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罪 结果责任 构成要件行为 因果关系 疑罪从无 规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处罚的责任主义 被引量:69
4
作者 王贵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3,共12页
只有行为人在实施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时具有责任能力和责任条件,行政机关才能予以处罚,这就是行政处罚的责任主义。在我国过去的法律和理论上,对行政处罚多持结果责任的立场,只要客观行为违法即予处罚。根据宪法上人格尊严的要求,... 只有行为人在实施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时具有责任能力和责任条件,行政机关才能予以处罚,这就是行政处罚的责任主义。在我国过去的法律和理论上,对行政处罚多持结果责任的立场,只要客观行为违法即予处罚。根据宪法上人格尊严的要求,为了维护公民的意志自由、实现处罚的目的,行政处罚应当实行责任主义。我国《行政处罚法》应当确定以故意为原则的责任条件,再由特别法在具体情形中根据责任主义的要求,并考虑制裁有限性和行政效率等因素,对行政处罚是否允许以过失为责任条件逐一作出权衡判断。对于过失的认定,不应实行过错推定原则,而仍应由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行政机关可以在行为人没有达到一般注意义务的要求时,考察行为人有无正当理由而作出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 意志自由 责任条件 合法推定 结果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侵权责任的行为责任性质之论证及其规范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1-39,136,共9页
侵权责任有结果责任与行为责任的二分,当前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秉持了结果责任的理念与逻辑。不同于民事侵权行为对于私权的直接侵害,环境侵权在致害机理上具有间接性、潜伏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等特性。环境侵权责任应当不再局限于结果责任... 侵权责任有结果责任与行为责任的二分,当前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秉持了结果责任的理念与逻辑。不同于民事侵权行为对于私权的直接侵害,环境侵权在致害机理上具有间接性、潜伏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等特性。环境侵权责任应当不再局限于结果责任理念展开制度设计,新型的环境侵权责任应当定性为行为责任,责任认定的核心应聚焦于行为本身而不再注重于行为的后果。理论转向的实践功能在于,通过制度完善使得环境标准成为认定环境侵权行为可谴责性的关键法律环节,还可以突破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中的诸多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责任 结果责任 行为责任 环境标准 规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少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6,共4页
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举证责任的核心问题。举证责任包括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两方面的含义。“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分配原则,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结果责任的分配。结果责任的分配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诉讼即将终结时若案件事实仍然真伪不明... 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举证责任的核心问题。举证责任包括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两方面的含义。“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分配原则,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结果责任的分配。结果责任的分配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诉讼即将终结时若案件事实仍然真伪不明,由谁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我国现行的司法解释,完善了举证责任分配的有关规则,但结果责任的分配,尚需确立明确的标准和分配的规则。民事诉讼证据立法需要从实体法和程序法进一步完善,公平、科学地解决举证责任的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的分配 行为责任 结果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责任概念基本语义和性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夏昊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40,共13页
法律责任或责任有角色责任、因果责任、服从性义务责任、能力责任四种意义。将这四种意义统一起来的责任的基本意义是解答能力。这个解答能力不仅是指作为理性存在者的我们对我们所做、所思、所认为的事情提供理由的能力,而且是指我们... 法律责任或责任有角色责任、因果责任、服从性义务责任、能力责任四种意义。将这四种意义统一起来的责任的基本意义是解答能力。这个解答能力不仅是指作为理性存在者的我们对我们所做、所思、所认为的事情提供理由的能力,而且是指我们运用相同理由对我们已做、已思、已认为的事情进行解释的能力。这种解答能力是一种理性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复合能力,即言说-理性能力。这就意味着责任或法律责任的本质是一种关系,即行为人、受害者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三元关系。责任的这种关系的本质也可以从第二人称或“认为某人负有责任”的角度得到证成。三元关系的法律责任观念能够对各种法律责任予以完整的统一的解释和说明。相反,无论自由意志责任观,还是结果责任观,它们都不能对各种法律责任予以正确的统一的解释和说明。就前者而言,虽然它奠定了现代社会中的大部分法律责任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不能对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作出统一的解释和说明。就后者而言,虽然它试图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对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作出统一的解释和说明,但是,它既不能对各种刑事法律责任和各种民事法律责任作出统一的解释和说明,也不能对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中的侵权责任之间的区分作出正确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责任 解答能力 理性能力 交往能力 关系 自由意志 结果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性规定——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8
作者 胡菁 罗春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是举证责任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2 0 0 1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责任分配一般性规定存在不足 ,我国应借鉴外国成熟立法经验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举证责任的一般性规则。
关键词 举证责任 行为责任 结果责任 法律要件事实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