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价结果导向型管理和预算改革面临的概念和方法上的挑战 被引量:11
1
作者 牛美丽 何达基 宋小伟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4年第3期55-70,178,共16页
当前,结果导向型管理和预算改革在全球广为流行。然而,这个看似主流的改革在实践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客观评价结果导向型管理和预算改革对国家治理的影响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其概念的界定和方法的选择。论文建议对公共部门绩效的分析... 当前,结果导向型管理和预算改革在全球广为流行。然而,这个看似主流的改革在实践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客观评价结果导向型管理和预算改革对国家治理的影响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其概念的界定和方法的选择。论文建议对公共部门绩效的分析应从治理的视角重新定位,将制度、组织、文化等背景的分析嵌入对政府结果导向型管理和改革实践的评价之中。同时,在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之外,公共管理研究者们可以考虑借用DEA、SFA和MOSFCA等方法,并且拓展定性研究工具,尤其是案例研究在这个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果导向型管理和预算改革 治理 流程改造DEA SFA MOSF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果导向型区域环境治理法律机制探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曹树青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4,共7页
传统的环境治理是过程控制型的项目治理,其结果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树林,项目达标排放结果却是区域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加重。对此,环境治理理念应当转向以结果为导向的区域性环境治理理念。结果导向的区域环境治理具有整体观,以整个区域... 传统的环境治理是过程控制型的项目治理,其结果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树林,项目达标排放结果却是区域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加重。对此,环境治理理念应当转向以结果为导向的区域性环境治理理念。结果导向的区域环境治理具有整体观,以整个区域为治理对象,通过整体制约个体的倒逼方式确保区域整体的环保结果目标的实现,这些倒逼机制有规划环评倒逼、环境容量倒逼、环境质量倒逼和区域限批倒逼机制等。而要最终实现这些倒逼机制,必须建立区别于传统行政区域的自然区域的环境绩效考核机制。结果导向的区域环境治理对环境法律制度、环境法律责任主体、环境法调整对象等产生重要的理论影响。其在环境治理实践中具有很大的范式意义,主要表现在:环境改善期的治理,环境容量超限,特定功能区域的环境治理等。总之,这种区域性的结果导向型治理对下位区域和单个的排放企业产生终极的制约和"倒逼"作用,其最终结果是迫使区域经济发展要依据区域环境承载力"量体裁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环境治理 结果导向型 法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结果导向型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579,共4页
本文拟采取结果导向型评价方法,提倡以公众为主导的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方参与的方式,对食品企业进行约束。消费者依据评价结果"用脚投票",加大社会监管力度,与政府监管相结合,最终达到社会食品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 结果导向型 食品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政企合作法律风险的规制模式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90,共18页
数字政府建设政企合作的目标是公私协力实现公共给付,以数字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相较于传统公共服务领域,数字政府建设政企合作存在数字技术侵权、政府权力迁移、行政优益权履行不能和责任虚化等法律风险,容易产生合作中断、非正常终... 数字政府建设政企合作的目标是公私协力实现公共给付,以数字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相较于传统公共服务领域,数字政府建设政企合作存在数字技术侵权、政府权力迁移、行政优益权履行不能和责任虚化等法律风险,容易产生合作中断、非正常终止等问题,致使合作结果与目标存在差距。政府规制、自我规制和元规制等现有风险规制模式各有优劣,但在面对数字政府建设的特定适用场景时均呈现出捉襟见肘之势,表现为风险防范不足,对互动关注不够,过于强调过程规制而缺乏结果有效性的考量。结果导向型合作规制模式强调结果与目标的一致性、协商与互动、合作绩效与公共问责,对数字政府建设政企合作法律风险的规制更为妥当,并可分为目标规制、过程规制和结果规制三个层面。结果导向型风险规制模式的法律构造为:建构将公共价值嵌入算法的合作机制,并通过风险评估和公民参与程序规避侵权风险;强化信用监管、优化契约机制分别规避政府权力迁移风险和行政优益权履行不能风险,并通过风险管理程序予以实现;明确政企责任分担,并通过公共问责程序规制责任虚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建设 政企合作 法律风险 风险规制 结果导向型合作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判断的隐性知识共享主体博弈策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卫未 施琴芬 +1 位作者 朱恒民 翟丹妮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78,44,共6页
针对隐性知识的特征和隐性知识主体共享和交流中决策的特点,分析影响共享绩效的主客观因素,建立隐性知识共享增值模型。同时根据隐性知识共享的过程和结果,将隐性知识共享划分为结果导向和行为导向两个类型,依据隐性知识主体的特征求出... 针对隐性知识的特征和隐性知识主体共享和交流中决策的特点,分析影响共享绩效的主客观因素,建立隐性知识共享增值模型。同时根据隐性知识共享的过程和结果,将隐性知识共享划分为结果导向和行为导向两个类型,依据隐性知识主体的特征求出不同类型的共享决策博弈方案,揭示了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过程中决策差异的缘由,同时也指出相对于结果导向型,行为导向型的隐性知识共享更容易出现免费搭车现象,损害共享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破坏长期共享的互信判断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结果导向型 行为导向型 博弈模型 互信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