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金属涂层/PET复合体系的结构-力学行为 被引量:3
1
作者 贺江平 Volynskii A.L.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6-410,共5页
本文叙述了在单向拉伸铝涂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体系时形成的表面微结构的特点—周期性波状起伏的形成和铝涂层的规则断裂。研究了试样横向收缩率、温度、拉伸速率和铝涂层厚度对波状起伏周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试样形变条件... 本文叙述了在单向拉伸铝涂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体系时形成的表面微结构的特点—周期性波状起伏的形成和铝涂层的规则断裂。研究了试样横向收缩率、温度、拉伸速率和铝涂层厚度对波状起伏周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试样形变条件和铝膜厚度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金属涂层/PET 复合体系 结构-力学行为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设备动力相互作用的户内式变电站抗震设计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韩文庆 王亚超 +2 位作者 盖超 李风雷 刘昊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结合黄屯110 kV变电站生产综合楼设计实例,在结构-电气设备复合体系中考虑二者相互动力作用,分析复合体系在大震弹塑性阶段的地震响应,并与不考虑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电气设备参与整个复合体系的动... 结合黄屯110 kV变电站生产综合楼设计实例,在结构-电气设备复合体系中考虑二者相互动力作用,分析复合体系在大震弹塑性阶段的地震响应,并与不考虑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电气设备参与整个复合体系的动力反应,使主结构的地震响应变大,同时电气设备本身的动力作用也变大,如仍采用传统的等效荷载法设计是偏不安全的,最后给出主结构和电气设备抗震设计的合理建议和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内式变电站 结构-电气设备复合体系 地震响应 抗震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作用于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体系的流变性和拉曼光谱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毕爽 隋晓楠 +4 位作者 韩天翔 李杨 王中江 齐宝坤 江连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61-66,共6页
研究超声波低功率(100 W)、中功率(300 W)和高功率(450 W)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12、24 min)对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体系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流变学实验显示低、中功率超声波处理形成的凝胶结构致密均匀、弹性模量G... 研究超声波低功率(100 W)、中功率(300 W)和高功率(450 W)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12、24 min)对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体系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流变学实验显示低、中功率超声波处理形成的凝胶结构致密均匀、弹性模量G’较高,且300 W条件下处理24 min时,样品凝胶性质最好。采用光谱学实验验证后发现,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体系构象的变化是影响其凝胶性质的主要因素;拉曼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改变了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以及色氨酸、酪氨酸所处的微环境,暴露疏水性基团,使其更易与大豆卵磷脂发生疏水相互作用,且低、中功率条件下超声波对大豆分离蛋白和磷脂交互作用的影响较大。超声波功率进一步增大(450 W)使大豆分离蛋白发生不溶性聚集,减弱了与磷脂间的相互作用,复合体系的功能性质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处理 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体系 荧光光谱 拉曼光谱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巨-子结构控制体系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祥秀 谭平 +2 位作者 刘良坤 张颖 周福霖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66-272,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法的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定义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4个极限状态,提出基于巨-子结构控制体系极限破坏状态确定结构抗震性能水平限值的方法。通过考虑地震动和结构物理参数不确定性,以中心复合设计... 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法的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定义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4个极限状态,提出基于巨-子结构控制体系极限破坏状态确定结构抗震性能水平限值的方法。通过考虑地震动和结构物理参数不确定性,以中心复合设计方法建立地震动-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样本模型。采用SAP2000对系统的样本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并分别建立巨-子结构控制体系中主结构、子结构以及隔震层的响应面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获得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易损性曲线,给出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破坏概率,从而为地震灾害的巨-子结构控制体系损伤评估提供依据,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结构控制体系 蒙特卡洛模拟法 易损性分析 中心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坡傍山双层行车结构体系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超 孙国富 +1 位作者 房超 姚宇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0-175,共6页
针对现有路基结构形式难以保证环境与经济效益俱佳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山区陡坡地形的新型"桩-锚-框架"复合双层行车路基结构,并进行了该新型结构的静力模型试验研究。对通过数值手段选取的最优结构形式建立缩尺比例为1... 针对现有路基结构形式难以保证环境与经济效益俱佳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山区陡坡地形的新型"桩-锚-框架"复合双层行车路基结构,并进行了该新型结构的静力模型试验研究。对通过数值手段选取的最优结构形式建立缩尺比例为1∶20试验模型。通过试验,测定了模型在静力荷载作用下,抗滑桩桩顶及边坡位移,分析了结构对边坡的支挡作用;测定了结构各部分的受力及变形情况,分析结构的静力稳定性及破坏形式;测定了预应力锚索作用下,桩后、桩底和基底土压力随荷载的变化情况及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桩-锚-框架"复合双层行车路基结构具有稳定性好、变形小、结构承载力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路基结构 静力特性 --框架结构体系 山区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溪长江公路大桥拱脚钢-混复合连接构造设计 被引量:13
6
作者 詹建辉 张家元 张铭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80,共6页
香溪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519m(计算跨径)的中承式钢桁架拱桥。该桥设计过程中对两铰拱和固端拱拱肋结构体系进行比较,最终选择采用固端拱方案。针对传统承压传剪式钢-混混合拱脚连接构造的缺点,提出一种完全承压式钢-混复合拱脚连接... 香溪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519m(计算跨径)的中承式钢桁架拱桥。该桥设计过程中对两铰拱和固端拱拱肋结构体系进行比较,最终选择采用固端拱方案。针对传统承压传剪式钢-混混合拱脚连接构造的缺点,提出一种完全承压式钢-混复合拱脚连接构造。该构造由厚承压板格构和弦杆外预应力系统组成,通过在弦杆外、承压板顶施加预应力,将拱肋弦杆的弯矩转换为轴力并通过埋置于拱座内的预应力锚梁平衡;弦杆轴力和预应力通过端部的承压板格构传递至拱座。该构造从根本上改变了拱脚-拱座界面的受力状态,使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拱脚截面、承压板截面从部分受拉状态改善至全截面受压状态,弦杆对应拱座截面受力为局部承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拱桥 结构体系 固端拱 拱脚构造 完全承压式钢-复合连接构造 受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江北侧锚碇复合型地下连续墙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衡 邱峰 +2 位作者 肖海珠 李春雨 徐文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26-132,共7页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江北侧锚碇设计时对沉井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开挖范围、工程造价、施工工期等,最终采用基底深置的地下连续墙基础,以下伏基岩弱胶结泥质砂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江北侧锚碇设计时对沉井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开挖范围、工程造价、施工工期等,最终采用基底深置的地下连续墙基础,以下伏基岩弱胶结泥质砂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基础高49.5 m,地下连续墙墙底嵌入中等胶结泥质砂岩,地下连续墙高55.5 m。为减小锚碇基础的开挖量,采用大悬臂外挑锚块结构结合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技术的新型复合型地下连续墙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直径缩小至60 m,节省了工程造价。锚碇基础施工中基坑分层开挖,同时进行内衬砌施工。采用PLAIXS 3D软件对锚碇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基坑开挖时地下连续墙结构受力安全,锚碇基础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锚碇 地下连续墙基础 大悬臂锚块结构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 地基承载力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H/蒙脱土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代丽君 张玉军 王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将蒙脱土有机化处理,然后将有机化蒙脱土与乙烯-乙烯醇嵌段共聚物(EVOH)通过Brabender流变仪熔融共混,制得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电子透射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测试.结果表明:EVOH可... 将蒙脱土有机化处理,然后将有机化蒙脱土与乙烯-乙烯醇嵌段共聚物(EVOH)通过Brabender流变仪熔融共混,制得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电子透射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测试.结果表明:EVOH可以插入有机化蒙脱土片层间;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蒙脱土被EVOH插开的片层距离比季铵盐改性蒙脱土被EVOH插开的片层距离大;有机化蒙脱土在复合材料中比例越小,复合体系中蒙脱土被插开的片层间距越大;当有机化蒙脱土含量为8%时,形成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当有机化蒙脱土含量为15%时,形成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EVOH 插层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有机化蒙脱土 电子透射显微镜 X射线衍射分析 聚乙烯吡咯烷酮 乙烯-乙烯醇 有机化处理 嵌段共聚物 熔融共混 结构测试 复合体系 流变仪 土被 季铵盐 层间距 剥离型 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村镇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分析
9
作者 郝勇 王雪青 +2 位作者 麻建锁 白润山 王晓军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第21期140-141,共2页
本文主要以一个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来研究异形柱框架—薄壁墙复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通过与普通框架结构在小震、中震作用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分析了各个结构的整体指标,如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层间最大位移等基本指标。研究表明:在... 本文主要以一个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来研究异形柱框架—薄壁墙复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通过与普通框架结构在小震、中震作用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分析了各个结构的整体指标,如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层间最大位移等基本指标。研究表明:在小震作用下,异形柱框架—薄壁墙复合结构体系相对于普通框架结构,受力比较合理,结构安全等级较高。在中震作用下,按中震不屈服方法设计时,此结构体系刚度相对较大;在中震弹性设计中,二者均不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村镇建筑结构 异形柱框架-薄壁墙复合结构体系 普通框架结构 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