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功能一体化异种复合材料壁板优化与验证
1
作者 钟小平 刘斌 +3 位作者 张纯 李斐 陈子昂 刘彦诚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0,共8页
基于航空壁板结构承载-电气功能的一体化需求,对适用于智能蒙皮的异种复合材料壁板开展了优化设计与试验验证。通过在高模量碳纤维蒙皮的外侧增加玻璃纤维层,进行了以碳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结构单元阵列-玻璃纤维复合顺序的壁板承载-电... 基于航空壁板结构承载-电气功能的一体化需求,对适用于智能蒙皮的异种复合材料壁板开展了优化设计与试验验证。通过在高模量碳纤维蒙皮的外侧增加玻璃纤维层,进行了以碳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结构单元阵列-玻璃纤维复合顺序的壁板承载-电气功能一体化设计。针对异种复合材料结构的铺层优化需要考虑共胶接的分区域及铺层连续性的工艺要求,发展了基于丢层序列的优化方法,并对于加筋壁板的几何外形、筋条数量、筋条几何参数以及筋条与蒙皮的铺层角度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压缩稳定性试验验证了该结构在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方面的收益,明晰了其压缩载荷下的屈曲模态及后屈曲失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板 结构-电气功能一体化 屈曲 失效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巧⁃承力⁃功能一体化超结构:概念、设计及应用
2
作者 康瑞 李雪 +5 位作者 孟晗 高金翎 邓健 姜永烽 林国兴 卢天健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9-973,共25页
高端装备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和机动性是国防安全的核心保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提高主承载结构的轻量化水平与功能性,是推动高端装备升级换代的关键环节.高端装备在多场耦合极端环境下工作,对主承载构件的轻量化和多功能性提出了严苛要... 高端装备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和机动性是国防安全的核心保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提高主承载结构的轻量化水平与功能性,是推动高端装备升级换代的关键环节.高端装备在多场耦合极端环境下工作,对主承载构件的轻量化和多功能性提出了严苛要求.现有装备的承力结构与功能(减振降噪、抗弹防爆、冲击吸能、散热隔热、吸波等)分离,造成结构和重量冗余,性能难以提升.因此,亟需开发轻巧-承力-功能一体化超结构,推进高端装备的升级换代.该文首次提出轻巧-承力-功能一体化超结构的概念并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然后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需求对多种超结构的设计方案开展综述,最后对超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巧-承力-功能一体化结构 轻量化 功能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储热一体化热控结构3D打印技术
3
作者 汪小明 王耿 +2 位作者 明宪良 王胜男 布伟杰 《数字印刷》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2,共6页
随着航空航天、电子等相关领域产品的功率不断增加,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问题成为影响产品设计与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分体式导热、储热结构接触热阻大、生产周期长等问题,本研究设计了基于毛细微构型和中空点阵结构的导热-储... 随着航空航天、电子等相关领域产品的功率不断增加,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问题成为影响产品设计与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分体式导热、储热结构接触热阻大、生产周期长等问题,本研究设计了基于毛细微构型和中空点阵结构的导热-储热一体化热控功能结构,并通过3D打印实现一体化结构整体成型。通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毛细疏松结构孔隙尺寸,确定了一体化热控件3D打印成型工艺参数。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槽道导热结构启动速度、当量导热系数均优于毛细疏松结构。最后总结了3D打印一体化热控结构与传统结构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功能结构 导热-储热一体化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床熔融-反应烧结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长顺 杨庆春 +3 位作者 胡雨梦 由化营 闫春泽 史玉升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2-101,共10页
本文通过高速搅拌制备了适用于粉末床3D打印的酚醛包覆原料,采用粉末床熔融制备了碳化硅和碳纤维坯体,并结合后续浸渍增密和反应烧结获得了分别含碳化硅粉末和碳纤维粉末的两种碳化硅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两种材料的微观形貌、物相特征... 本文通过高速搅拌制备了适用于粉末床3D打印的酚醛包覆原料,采用粉末床熔融制备了碳化硅和碳纤维坯体,并结合后续浸渍增密和反应烧结获得了分别含碳化硅粉末和碳纤维粉末的两种碳化硅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两种材料的微观形貌、物相特征及力学性能,并对其介电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吸波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具备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吸波性能,其抗弯强度达到了(289±22.4)MPa,体积密度为(2.69±0.05)g/cm^(3),开孔率低至0.472%。当材料厚度为2.77 mm时,CF-S复合材料的最小反射损耗(RL_(min))值在11.14 GHz处达到了-40.7 dB;当厚度增加至6 mm时,RL_(min)值在5.77 GHz处达到了-35.1 dB。该材料可以在高温氧化工况下维持良好的吸波性能。研究结果为吸波-结构一体化碳化硅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床熔融 反应烧结 碳化硅复合材料 吸波 结构-功能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航空航天轻量化结构的机器人化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冬华 张国权 +1 位作者 阮凯程 熊异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1-91,共21页
近年来,机器人化增材制造技术凭借其高效率、大幅面和可移动等显著优势,在航空航天轻量化结构制造领域展现出巨大潜能。本文系统回顾了航空航天轻量化结构领域内的研究进展,从制造与修复需求出发,探讨了轻量化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其重要性... 近年来,机器人化增材制造技术凭借其高效率、大幅面和可移动等显著优势,在航空航天轻量化结构制造领域展现出巨大潜能。本文系统回顾了航空航天轻量化结构领域内的研究进展,从制造与修复需求出发,探讨了轻量化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其重要性。面向增材制造技术,详细介绍了轻质结构、材料及功能一体化的设计与制造。深入分析了机器人化增材制造的关键技术,包括技术特性、典型工艺原理、机器人机构、装备和工艺规划,并讨论了轻量化结构机器人化增材制造所面临的关键挑战。最后,基于当前技术发展现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多工艺复合制造、智能化监测和控制、数字孪生技术,以及人机协同增材制造的应用潜力。本文从机器人化增材制造角度为航空航天轻量化结构的研究开发提供一份全面、前沿的科学综述,为推动该领域下阶段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结构 机器人 增材制造 航空航天 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