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的铁路牵引用光伏储能系统及其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19-3529,I0020,共12页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后,针对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混合结构功率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跨相式和背靠背两种结构的有功/无功优化分配;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和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混合结构在实现与传统背靠背结构同样回收再生制动能量、消纳光伏功能的同时,逆变器和变压器的容量均降低21.2%;并且可以改善电能质量,其中三相电网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从2.46%降低至1.82%、平均功率因数从0.5838提高至0.924,说明新拓扑具有重要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铁路能量路由器 功率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人-结构相互作用的楼盖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樊健生 李泉 +1 位作者 李全旺 聂建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0-236,共7页
探讨了采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系统对楼盖考虑和不考虑人-结构相互作用时的振动控制。每个静止的人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都作为单自由度动力系统附加在楼盖控制模态上,得出了人-楼盖-MTMD系统耦合振动方程,通过对该方程的傅里叶... 探讨了采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系统对楼盖考虑和不考虑人-结构相互作用时的振动控制。每个静止的人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都作为单自由度动力系统附加在楼盖控制模态上,得出了人-楼盖-MTMD系统耦合振动方程,通过对该方程的傅里叶变换和静力缩聚法,得到了以无量纲参数表示的楼盖加速度响应。运用遗传算法,以楼盖的加速度响应最小为条件对MTMD系统进行优化,得出了对应不同MTMD系统质量比和楼盖阻尼比的无量纲设计参数(频率比和阻尼比)。通过对不考虑和考虑人-楼盖相互作用的楼盖减振控制效果进行对比,提出了考虑人-楼盖相互作用的楼盖MTMD系统的设计建议。另外,对MTMD系统由于楼盖模态质量、自振频率以及MTMD阻尼的变化所导致的去谐效应进行了讨论。最后总结了考虑去谐效应的MTMD系统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盖 振动 振动控制 TMD -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基开放系统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高效解法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晶波 谷音 李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2-116,121,共6页
应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将结构-地基开放系统转化为近似的封闭系统,利用等效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将波动散射问题化为波源问题,再采用振型叠加法对近似封闭系统进行分析,由此建立了一种结构-地基开放系统动力反应问题的高效计算方法。采用高效... 应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将结构-地基开放系统转化为近似的封闭系统,利用等效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将波动散射问题化为波源问题,再采用振型叠加法对近似封闭系统进行分析,由此建立了一种结构-地基开放系统动力反应问题的高效计算方法。采用高效算法分别计算了二维弹性半空间波源问题和地震作用下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算例,并与采用常规的直接时域逐步积分法给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由此讨论了高效算法的特点。与常规直接动力分析方法相比,高效算法可以在确保模拟精度的同时,有效降低计算工作量、节省计算时间,并且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系统的模型越大、自由度越多,高效算法的优越性就越突出,从而为大型结构-地基系统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数值分析提供了一种高效而精度足够的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 波动输入 高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高层建筑TMD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京宁 楼梦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15-520,共6页
研究了地震作用下软土地基上高层建筑的TMD(调频质量阻尼器)控制.随机响应及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软土地基情况,由于存在较强的土-结构相互作用,TMD系统的控制效率会大幅度地降低,在进行TMD设计时,应适当地考虑土-结构相互作... 研究了地震作用下软土地基上高层建筑的TMD(调频质量阻尼器)控制.随机响应及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软土地基情况,由于存在较强的土-结构相互作用,TMD系统的控制效率会大幅度地降低,在进行TMD设计时,应适当地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相互作用 高层建筑 TMD控制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忠献 黄健 张国忱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35-1041,共7页
列车提速加剧了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为此结合天津轻轨工程分析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分别建立了考虑SSI效应和不考虑SSI效应(即墩底固接)的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分析模型.在车桥系统模型中,建立了27个自... 列车提速加剧了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为此结合天津轻轨工程分析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分别建立了考虑SSI效应和不考虑SSI效应(即墩底固接)的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分析模型.在车桥系统模型中,建立了27个自由度的车辆模型;在桥梁模型中采用空间梁单元进行模拟;在考虑SSI效应中, 以弹簧和阻尼器模拟土介质的动力性质,将群桩基础等效简化为弹性地基梁.对天津轻轨工程一座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对桥梁结构的横向和扭转角位移响应影响显著,而对桥梁结构的竖向和纵向位移响应影响不大,其中横向位移最大增幅达90%,扭转角最大增幅接近38%.可见,处于地基软弱地区的铁路桥梁,SSI效应会对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结构相互作用 群桩 弹性地基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软场地上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斜拉桥被动控制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博 宰金珉 庄海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3,共7页
结合某一工程,采用软土粘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在合理模拟深软场地非线性基础上讨论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斜拉桥被动控制效果的影响。利用软件ABAQUS建立了深软场地-桩基-斜拉桥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对比,建立了深软场地上不考虑土-结构动... 结合某一工程,采用软土粘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在合理模拟深软场地非线性基础上讨论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斜拉桥被动控制效果的影响。利用软件ABAQUS建立了深软场地-桩基-斜拉桥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对比,建立了深软场地上不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常规刚性地基模型,通过时程分析法计算斜拉桥地震反应。计算结果表明:深软场地上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斜拉桥被动控制效果下降;在刚性地基上取得良好减震效果的被动控制手段若照搬至柔性地基上,可能不仅减震效果不好,还会给桥梁结构增加内力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软场地 斜拉桥 地震反应 被动控制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构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邹立华 方雷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在Penzie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PSSI)的计算模型,推导了其主动控制方程,分析了PSSI对结构控制的影响,以及土与结构各种主要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虑PSSI,结构地震响应有所加大,控制效果有所降低... 在Penzie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PSSI)的计算模型,推导了其主动控制方程,分析了PSSI对结构控制的影响,以及土与结构各种主要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虑PSSI,结构地震响应有所加大,控制效果有所降低,最大控制力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土的剪切波速、桩的截面惯性矩以及上部结构的基本周期对结构的主动控制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相互作用 振动控制 Penzi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下不规则建筑振动控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春祥 张伏海 +1 位作者 顾新花 刘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4-241,共8页
国际上大多被动、主动和半主动控制都是基于结构的动力特性设计的。然而,对于建造于软弱地基上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比较强烈,致使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结构振动控制的效果。因... 国际上大多被动、主动和半主动控制都是基于结构的动力特性设计的。然而,对于建造于软弱地基上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比较强烈,致使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结构振动控制的效果。因此,在结构振动控制设计时,需要定量地考虑SSI的影响。首先,综述了考虑SSI效应研究结构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的进展。接着,广泛地评述了考虑SSI效应研究不规则建筑振动控制的进展。接着,建议了考虑SSI效应研究不规则建筑半主动控制的展望。最后,指出了考虑SSI弹性和弹塑性不规则建筑基于支持向量机半主动控制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相互作用 振动控制 被动控制 主动控制 半主动控制 非线性 不规则建筑 软土 地震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风力发电高塔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自立 陈建兵 李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8-224,共7页
研究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风力发电高塔振动控制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安装有圆球减振装置(BVA)的风力发电高塔位移传递函数,其中,特别考虑了基础与地基之间的相对位移及转角。运用经典随机振动理论,计算得到了结构无控及... 研究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风力发电高塔振动控制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安装有圆球减振装置(BVA)的风力发电高塔位移传递函数,其中,特别考虑了基础与地基之间的相对位移及转角。运用经典随机振动理论,计算得到了结构无控及有控响应的均方根值。结果表明,SSI对风力发电高塔系统的动力特性具有显著影响。考虑SSI后,体系第一阶频率降低,传递函数峰值增加。当地基土剪切刚度较小时,SSI将降低调谐至嵌固结构基频的减振装置的减振效率。因此,在对软土基地上的风力发电高塔进行振动控制分析与设计时,应充分考虑SSI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相互作用 传递函数 风力发电高塔 振动控制 圆球减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高柔结构风振响应TMD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楼梦麟 吴京宁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9-193,共5页
文中研究了土 -结构相互作用对高层、高耸结构风振响应 TMD控制的影响 ,讨论了结构不同基础类型和不同地基土介质对 TMD风振控制效率的影响。数值结构表明 ,土 -结构相互作用对风振响应 TMD控制的影响不同于对地震响应 TMD控制的影响。
关键词 TMD控制 -结构相互作用 高层结构 同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忠献 张媛 王泽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本文研究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采取不同控制措施的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文中首先建立了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MR)和被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等三种结构控制措施在时域中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律,然后基于子... 本文研究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采取不同控制措施的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文中首先建立了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MR)和被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等三种结构控制措施在时域中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律,然后基于子结构法,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通过傅里叶变换,推导了分别安装三种结构控制措施的受控结构在频域中的运动方程,数值仿真分析了某36层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及其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采用ATMD或MTMD控制时,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结构地震反应有所减小;当采用MR控制时,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结构地震反应有很大程度的减小。由此看来,在设计软土地基上高层结构的结构控制措施时,不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是偏于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 被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桩基组合结构振动控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军 高全臣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1-42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振动控制体系——组合桩基结构体系,推导了其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PSSI)的振动及控制方程,并分析了PSSI对组合桩基结构的振动控制影响,以及土与结构各种主要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PSSI对桩基结构及... 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振动控制体系——组合桩基结构体系,推导了其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PSSI)的振动及控制方程,并分析了PSSI对组合桩基结构的振动控制影响,以及土与结构各种主要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PSSI对桩基结构及联接体的位移响应影响较小,对加速度响应影响较大;当桩周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小于700 m/s,组合桩基结构的振动控制应该考虑PSSI的影响;过分增大桩的截面惯性矩对振动控制的影响不大;桩基结构的上部质量对体系的振动控制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质量越大PSSI对联接体的加速度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结构 组合结构 振动控制 --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柔性对土-结构相互作用系统响应影响的一个解析解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建文 金立国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9-810,共12页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通过SH波入射均匀半空间中二维埋置半圆形刚柔复合基础-单质点模型,推导土-刚柔复合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解析解,并验证解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基础柔性对于系统响应峰值与系统频率有较大影响。考虑基础柔性后,...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通过SH波入射均匀半空间中二维埋置半圆形刚柔复合基础-单质点模型,推导土-刚柔复合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解析解,并验证解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基础柔性对于系统响应峰值与系统频率有较大影响。考虑基础柔性后,上部结构相对响应峰值相比全刚性基础结果均有一定减小,且系统频率也会产生向低频偏移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柔性 系统响应 系统频率 复合基础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波函数展开法 平面SH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构控制H_2/H_∞混合凸优化方案
14
作者 沙成满 王恩德 +1 位作者 杨冬梅 唐春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1-545,共5页
在地震信号和建筑结构系统的范数分析基础上,使用了混合控制优化指标J作为优化目标,并给出其物理含义。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针对H2控制方案和H控制方案的优缺点,通过LMI凸优化方法求解混合控制器,给出了在给定g值的前提下极小化... 在地震信号和建筑结构系统的范数分析基础上,使用了混合控制优化指标J作为优化目标,并给出其物理含义。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针对H2控制方案和H控制方案的优缺点,通过LMI凸优化方法求解混合控制器,给出了在给定g值的前提下极小化指标J的H2/H混合控制方案,并给出了仿真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相互作用 岩土动力学 振动主动控制 结构控制 H2/H∞混合控制 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系统的时域参数识别
15
作者 黄义 刘增荣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5-793,共9页
 提出地基_结构相互作用系统的时域参数识别方法· 在建立地基_结构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式和运动方程的基础上,运用扩展的卡尔曼滤波技术,将相互作用系统中的参数作为增加的状态变量,建立了该系统的时域参数识别方法· 并依据...  提出地基_结构相互作用系统的时域参数识别方法· 在建立地基_结构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式和运动方程的基础上,运用扩展的卡尔曼滤波技术,将相互作用系统中的参数作为增加的状态变量,建立了该系统的时域参数识别方法· 并依据大型振动台条件下的层状地基_贮仓结构相互作用系统的模型试验数据,实施了地基_结构相互作用系统时域参数识别的全过程· 计算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结构 相互作用系统 时域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系统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冰 陈少林 梁建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74-1580,共7页
采用间接边界元法,研究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系统频率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与不考虑相邻结构的结果相比,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可能增大或减小结构的系统频率,SH波垂直入射时,影响程度达5%,SV波垂直入射时,影响程度达3%... 采用间接边界元法,研究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系统频率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与不考虑相邻结构的结果相比,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可能增大或减小结构的系统频率,SH波垂直入射时,影响程度达5%,SV波垂直入射时,影响程度达3%。随着结构间距离的增大,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系统频率的影响程度并不单调下降,还与场地的动力特性和结构的动力特性有关。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系统频率的影响可能对结构健康监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结构健康监测 系统频率 SH波 SV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海上风力机结构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东东 李昕 王文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3-290,共8页
利用耦合线性弹簧模型模拟桩基础和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海上风力机整体结构耦合运动模型开发了可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固定式海上风力机结构振动控制程序。选取5-MW单桩基础海上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边界条件样本风机动力反... 利用耦合线性弹簧模型模拟桩基础和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海上风力机整体结构耦合运动模型开发了可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固定式海上风力机结构振动控制程序。选取5-MW单桩基础海上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边界条件样本风机动力反应特性完成了机舱位置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参数设计;基于海上风力机结构时频域响应变化规律及控制率揭示了TMD的减振机理及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于减振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比得出: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海上风力机结构调谐质量阻尼器设计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结构相互作用 振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 动力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多种群遗传算法的结构-控制系统一体化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梅真 龚嘉诚 +2 位作者 高毅超 魏琳 李海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9-809,共11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多种群遗传算法,以更好地解决建筑结构-主动控制系统一体化优化问题,即同时对被控结构参数、控制算法参数、主动作动器布置位置进行优化。该遗传算法对编码方法、初始种群生成、选择策略、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自... 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多种群遗传算法,以更好地解决建筑结构-主动控制系统一体化优化问题,即同时对被控结构参数、控制算法参数、主动作动器布置位置进行优化。该遗传算法对编码方法、初始种群生成、选择策略、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自适应调整、多种群协同进化中移民策略等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多种群遗传算法和改进的基本遗传算法优化结果总体一致,表明前者分析结果是正确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改进的自适应多种群遗传算法和改进的基本遗传算法首次得到优化分析最优解的平均进化代数分别为320与730,表明前者比后者收敛速度更快;改进的自适应多种群遗传算法每次能达到或接近最优解,可有效克服基本遗传算法优化结果随机性较强的缺点;经改进的自适应多种群遗传算法优化的主动控制系统取得明显减振效果,E1 Centro波输入时,主动控制结构层间位移角峰值和绝对加速度峰值较无控时分别平均减小54.5%与46.7%。算例结果表明了改进的自适应多种群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对建筑结构-主动控制系统的一体化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 结构-控制系统 一体化优化 自适应遗传算法 多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TMD结构减震控制
19
作者 张峰 刘海卿 王学庆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140,共7页
本文分析了TMD(Tuned mass damper)在刚性地基和柔性地基情况下的减震控制机理,以某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分别考虑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无TMD控制结构的影响,场地条件对TMD减震控制性能的影响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TM... 本文分析了TMD(Tuned mass damper)在刚性地基和柔性地基情况下的减震控制机理,以某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分别考虑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无TMD控制结构的影响,场地条件对TMD减震控制性能的影响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TMD减震控制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TMD控制系统的减震效果除了与输入地震动特性有关外,还与场地条件、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动力特性等因素有关。如果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自振周期远离输入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则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较小。地基土越软,框架建筑结构层间相对位移地震响应也就越小。如果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的影响设计TMD调频系统的自振周期,则TMD的控制效果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TMD控制系统 结构减震 层间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时域数值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建波 林皋 +1 位作者 陈健云 胡志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6,共8页
完全在时域数值分析范畴内,本文对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系统运动方程进行了深入推导,给出了统一的基本表达形式,简化可获得目前应用的各类主要时域模型。其中,基于结构-地基交界面的位移协调条件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方程,推导了动... 完全在时域数值分析范畴内,本文对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系统运动方程进行了深入推导,给出了统一的基本表达形式,简化可获得目前应用的各类主要时域模型。其中,基于结构-地基交界面的位移协调条件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方程,推导了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子结构法模式的时域基本方程。从结构的一般动力平衡方程出发,推导了相互作用直接法模式的基本平衡方程,并基于有限元模型对两类模式间的等价性条件进行了理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 时域数值分析 直接法 结构 系统动力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