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功能”互适性理论:转型农村创新社会管理研究新解释框架——基于农村社会组织的维度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志强 王庆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7,共10页
当前农村社会的转型,根本而言是农村社会结构基础的变迁和重构过程,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度调整提出了再适应性的新功能载体建构的迫切要求。农村社会组织本身作为内嵌于农村社会结构的重要系统,不仅其外显样态和内潜功能的重塑动力根源于... 当前农村社会的转型,根本而言是农村社会结构基础的变迁和重构过程,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度调整提出了再适应性的新功能载体建构的迫切要求。农村社会组织本身作为内嵌于农村社会结构的重要系统,不仅其外显样态和内潜功能的重塑动力根源于社会结构的流变,而且其发展和创新对社会结构的重塑同样发挥着形塑和建构作用。这种探讨正是基于"结构—功能"理论框架的分析视野,在转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实现农村社会组织新功能与新社会结构的有效契合,并达致农村社区新的共同体秩序的依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管理 农村社会组织 社会结构 结构-功能冶互适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者大脑结构的可塑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杨 罗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双语者 大脑结构 可塑性 结构-功能理论 语言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民族走廊体育非遗活态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3
作者 杨蕊 蔡艺 +1 位作者 余莉萍 边柯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9,共7页
南岭民族走廊体育非遗与旅游融合是实现体育非遗在旅游领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研究依据新古典“结构-功能”理论,对南岭民族走廊体育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南岭民族走廊体育非遗与旅游融合模式分为... 南岭民族走廊体育非遗与旅游融合是实现体育非遗在旅游领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研究依据新古典“结构-功能”理论,对南岭民族走廊体育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南岭民族走廊体育非遗与旅游融合模式分为物质性结构融合模式,延伸两者物质空间,形成民族特色体育小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文化园等场所,具有创新融合场域的功能;习俗性结构融合模式,生产体育非遗旅游赛事、表演等产品,具有创新产品形式与内容的功能;制度性结构融合模式,重新组合资源,形成体育节庆旅游品牌活动,具有文化传承与认同的功能。并基于体育非遗活态传承与旅游发展的代沟关系、地方民族与权威话语的失衡关系、传统与现代的联结问题,提出了激发文化共振,构建良性融合环境;建立共生机制,重塑融合关系;数字化赋能,弥合传统到现代融合过程等融合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旅融合 新古典“结构-功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与高校体育资源配置联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朱立新 赵洪波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7-750,共4页
主要研究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系统以及与之密切协同的高校体育资源的相应配置,揭示了二者联动的机制与规律。重点集中在机制的分析,研究的前提是系统生成背景与成长环境条件,系统运行方式的研究集中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在系统... 主要研究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系统以及与之密切协同的高校体育资源的相应配置,揭示了二者联动的机制与规律。重点集中在机制的分析,研究的前提是系统生成背景与成长环境条件,系统运行方式的研究集中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在系统关系协调研究中发现,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与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的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质健康 高校体育资源 结构-功能理论 联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两级教学督导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旭 汤寿珩 王海兵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47-150,共4页
传统的教学督导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需求,在原有的单一教学督导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两级教学督导的新概念。高校的两级教学督导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一级督导(校级督导)和二级督导(院级督导)。一级督导的主要范围是教学管... 传统的教学督导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需求,在原有的单一教学督导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两级教学督导的新概念。高校的两级教学督导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一级督导(校级督导)和二级督导(院级督导)。一级督导的主要范围是教学管理,二级督导的主要范围是教学。二级督导是教学督导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和创新,由一级督导和二级督导组成的两级教学督导模式将是高校未来教学督导模式的发展趋势,该模式对于拓展教学督导理论、指导日常教学督导工作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结构-功能理论 二级督导 两级教学督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解释策略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岳天明 《学术界》 2002年第3期95-104,共10页
以孔德、涂尔干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的解释策略无法使社会学获得一种清醒的自我意识 ,以狄尔泰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学者试图无情地割断社会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切纽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超越和综合了以上处于两极的解释策略 ;美... 以孔德、涂尔干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的解释策略无法使社会学获得一种清醒的自我意识 ,以狄尔泰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学者试图无情地割断社会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切纽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超越和综合了以上处于两极的解释策略 ;美国的互动理论开辟了社会学解释策略的新途径 ,但其理论的单薄性又促成了“帕森斯时代”的到来。二十世纪 80年代以来 ,形成的社会学研究和解释策略的多元性取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解释策略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理想型 互动 结构-功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机理阐释与典型模式比较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一格 吴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90,共9页
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户增收、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正向作用日益实现,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资源-结构-功能”演变的理论框架,就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作了系统解析。指出资源能力的不断进阶激发出乡村旅游的发... 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户增收、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正向作用日益实现,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资源-结构-功能”演变的理论框架,就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作了系统解析。指出资源能力的不断进阶激发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活力,促成乡村发生深层次变化,尤其是乡村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得到重构,促使乡村功能逐渐优化,进而带动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对四川成都两个乡村旅游典型模式的比较,解构了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动态过程,进一步印证了由“资源能力生成”到“乡村结构重构”再到“乡村功能优化”的理论框架的适用性和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内在机理 “资源-结构-功能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