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层条件下的含蜡原油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聂向荣 杨胜来 +3 位作者 曹力元 郑皑皑 石巍 蔡福林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6期755-758,共4页
为研究含蜡原油在储层条件下的流变性,应用高压黏度计,在储层压力条件下开展了原油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含蜡原油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且起初在一定的剪切速率范围内减幅较大,随后减幅越来越小;随着温度的降... 为研究含蜡原油在储层条件下的流变性,应用高压黏度计,在储层压力条件下开展了原油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含蜡原油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且起初在一定的剪切速率范围内减幅较大,随后减幅越来越小;随着温度的降低,含蜡原油的表观黏度、黏流活化能及稠度系数增大,非牛顿指数减小,流变特性越来越偏离牛顿流体;采用非牛顿指数、稠度系数、黏流活化能和结构黏度指数等4项参数,能较全面地表征储层条件下含蜡原油的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流变性 黏流活化能 非牛顿指数 稠度系数 结构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酯共混体系熔体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于翔 李静静 王延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9-63,70,共6页
对聚酯与聚乳酸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熔体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制备不同比例的PET/PLA共混体系,并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发现m(PLA)/m(PET)在20%以内时相容性较好。而后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 对聚酯与聚乳酸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熔体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制备不同比例的PET/PLA共混体系,并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发现m(PLA)/m(PET)在20%以内时相容性较好。而后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剪切速率下共混体系的熔体流变性能,发现随PLA含量的增大,非牛顿指数先增加后减小,且在m(PLA)/m(PET)=10%时出现极大值;黏流活化能则随PLA含量的增大而降低;另外当m(PLA)/m(PET)=10%时的共混体系可纺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乳酸 熔体流变性 非牛顿指数 黏流活化能 结构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纺丝溶液流变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于勤 张丽 +3 位作者 曹建华 郭叶书 王强 范雪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2,共5页
为研究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纺丝成形工艺,采用Physica MCR101流变仪测试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纺丝溶液的质量分数、温度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纺丝溶液的流动曲线。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出纺丝溶液的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和黏流活... 为研究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纺丝成形工艺,采用Physica MCR101流变仪测试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纺丝溶液的质量分数、温度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纺丝溶液的流动曲线。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出纺丝溶液的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和黏流活化能等流变参数。结果表明: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纺丝溶液为切力变稀非牛顿流体,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溶液的表观黏度和结构黏度指数减小,非牛顿指数增加;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溶液的表观黏度和结构黏度指数呈现增大趋势,而非牛顿指数和黏流活化能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醋酸纤维素 流变性能 表观黏度 非牛顿指数 结构黏度指数 黏流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三元共聚物溶液的流变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曹煜彤 戴信飞 +1 位作者 胡祖明 刘兆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5-548,共4页
将对苯二胺、对苯二甲酰氯及4,4′二氨基二苯醚(ODA)在极性有机溶剂体系中进行低温缩聚,得到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三元共聚物溶液.研究了溶液中共聚物质量分数、温度、CaCl2质量分数、共聚物的比浓对数黏度和ODA的摩尔分数对PPT... 将对苯二胺、对苯二甲酰氯及4,4′二氨基二苯醚(ODA)在极性有机溶剂体系中进行低温缩聚,得到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三元共聚物溶液.研究了溶液中共聚物质量分数、温度、CaCl2质量分数、共聚物的比浓对数黏度和ODA的摩尔分数对PPTA三元共聚物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黏流活化能、结构黏度指数等重要参数的影响,为纺丝工艺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共聚物溶液 流变性 非牛顿指数 黏流活化能 结构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流场中含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体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增革 张斌 +4 位作者 姜兆辉 贾曌 丁作伟 程博闻 李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9-2162,2168,共5页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压力流场中含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体的流变行为,并与普通PET熔体的流变行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变稀”行为比普通PET更显著;在相同温度和相...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压力流场中含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体的流变行为,并与普通PET熔体的流变行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变稀”行为比普通PET更显著;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剪切速率下,含炭黑PET的剪切黏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剪切速率和相同压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黏度逐渐减小;压力增加ΔP与温度下降ΔT对剪切黏度的贡献是等效的;在相同剪切速率下,含炭黑PET熔体的黏-温依赖性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强;在相同压力下,含炭黑PET熔体的黏-温依赖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弱;随着温度的升高,普通PET和含炭黑PET熔体的结构粘度(Δη)降低,可纺性提高;当温度为290~295℃时,普通PET和含炭黑PET熔体的可纺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炭黑 流变行为 压力 黏流活化能 结构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化麦醇溶蛋白溶液及与麦谷蛋白共混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玉莹 马晓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7,共5页
为考察乙酰化对麦醇溶蛋白溶液及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共混液流变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定乙酰化麦醇溶蛋白溶液及乙酰化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共混液的流变学性能,并分析不同乙酰化程度对其结构黏度指数及非牛顿指数的影响。结... 为考察乙酰化对麦醇溶蛋白溶液及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共混液流变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定乙酰化麦醇溶蛋白溶液及乙酰化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共混液的流变学性能,并分析不同乙酰化程度对其结构黏度指数及非牛顿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化麦醇溶蛋白溶液属于剪切增稠型流体,随着乙酰化程度的增大,黏度增大,非牛顿指数增大;乙酰化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共混液属于剪切变稀型流体,随着乙酰化程度的增大,黏度减小,非牛顿指数增大,结构黏度指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化 麦醇溶蛋白 麦谷蛋白 非牛顿指数 结构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醇溶蛋白的单宁酸交联及对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共混液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伏二伟 马晓军 +1 位作者 吴燕 桑学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63,共6页
本研究采用单宁酸对麦醇溶蛋白进行交联,研究蛋白浓度、单宁酸添加量、温度、时间和pH对麦醇溶蛋白交联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单宁酸交联麦醇溶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交联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蛋白浓度7%,单宁酸添加量60 mg/g,... 本研究采用单宁酸对麦醇溶蛋白进行交联,研究蛋白浓度、单宁酸添加量、温度、时间和pH对麦醇溶蛋白交联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单宁酸交联麦醇溶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交联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蛋白浓度7%,单宁酸添加量60 mg/g,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4 h,反应pH为10,此时,麦醇溶蛋白的交联度为(26.59±0.38)%.流变学性质研究表明:单宁酸交联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共混液属于剪切变稀型流体,随着麦醇溶蛋白交联度的增大,共混液的黏度和结构黏度指数减小,非牛顿指数增大,有利于谷朊蛋白纤维和谷朊蛋白膜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交联度 非牛顿指数 结构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