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上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白久林 王瑞毅 +1 位作者 王宇航 杨庆山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3,共14页
陆上风电结构的基础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式,效率低,污染大,质量难以保障,不利于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装配式风电基础结构采用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的建造方式,能大幅缩短风电场建设周期,有效保障基础质量,并减少对环... 陆上风电结构的基础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式,效率低,污染大,质量难以保障,不利于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装配式风电基础结构采用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的建造方式,能大幅缩短风电场建设周期,有效保障基础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风电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搜集、整理和归纳陆上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及研究现状,针对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的特点,总结了梁板基础、多足基础等6类主要的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形式,并对每种形式的特点、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分析,列举了部分国内外应用装配式基础的陆上风电场项目。结果表明:陆上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设计依据,优化结构形式,形成全寿命设计理论与性能控制方法,以支撑风电结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发电 陆上结构 装配式基础 基础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系统空间支撑框架的风环境模拟及优化
2
作者 苏波 马如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640-7649,共10页
面向建筑屋顶分布式风能及风光互补能源利用的技术需求,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型风光互补系统的空间支撑框架。该框架通过配置导流板同时具有集风、稳流的作用,可显著增强小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发电效率。首先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空间支撑框... 面向建筑屋顶分布式风能及风光互补能源利用的技术需求,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型风光互补系统的空间支撑框架。该框架通过配置导流板同时具有集风、稳流的作用,可显著增强小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发电效率。首先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空间支撑框架的集风效果及发电效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风攻角下导流板间距、宽度对支撑框架内部气流速度、湍流动能的影响,并给出了优化参数。最后,采用风洞试验,对空间支撑框架作用下的小型风机发电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空间支撑框架能够显著提高进入集风装置的气流速度,并降低内部空间湍流动能。当支撑框架配置间距D=0.53 m,宽度W=0.12 m的导流板时,可使风速增加约1.21倍,发电机功率提高约1.7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互补 结构 导流板 数值模拟 湍流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荷载对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露露 姜军倪 +2 位作者 刘成果 蔡东 胡德芳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4-780,共7页
以混凝土弧线段为过渡段的宽浅式筒型基础所受的波浪荷载较大,易对整个海上风电结构体系的振动响应产生影响。针对某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文章基于现场实测数据构建了整机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波浪荷载对海上风电筒型基础... 以混凝土弧线段为过渡段的宽浅式筒型基础所受的波浪荷载较大,易对整个海上风电结构体系的振动响应产生影响。针对某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文章基于现场实测数据构建了整机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波浪荷载对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塔筒顶部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机运行过程中,由风荷载所引起的塔筒顶部的振动响应较波浪荷载所引起的响应要大;在浪高较小工况下,相较风荷载,波浪荷载的影响可以忽略;波浪荷载对风机塔筒顶部振动响应的影响随着外界风速及浪高的增大而增大,其对塔筒顶部振动位移响应的影响比振动加速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结构 筒型基础 有限元模型 波浪荷载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地基中海上风电大直径缩径单桩基础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昊 邱旭 +2 位作者 李会 马文冠 刘鑫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2-717,共6页
基于真实设计参数和环境荷载,通过PLAXIS Monopile Designer和SACS软件实现某风场机位的缩径单桩优化设计,并进行结构极限强度、结构变形、自振频率和疲劳分析计算。相比于相同上部尺寸的常规单桩基础,缩径单桩具有较大的泥面转角和水... 基于真实设计参数和环境荷载,通过PLAXIS Monopile Designer和SACS软件实现某风场机位的缩径单桩优化设计,并进行结构极限强度、结构变形、自振频率和疲劳分析计算。相比于相同上部尺寸的常规单桩基础,缩径单桩具有较大的泥面转角和水平位移,较低的竖向位移和自振频率,计算结果验证了缩径单桩基础方案的可行性,并可实现节省10.9%的用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电场 海上力发电机 海上结构 缩径单桩基础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结构风工程》专栏征稿简则
5
作者 《空气动力学学报》编辑部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14,共1页
新能源发电是优化能源结构,解决能源危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结构发电均需要具备大规模的开阔场地条件,一般建设在我国西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以及沿海、滩涂与海面上,因此... 新能源发电是优化能源结构,解决能源危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结构发电均需要具备大规模的开阔场地条件,一般建设在我国西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以及沿海、滩涂与海面上,因此风荷载成为新能源结构的主要控制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危机 能源结构 新能源发电 控制荷载 节能减排 结构工程 征稿简则 荒漠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GRU并联网络的海上风电支撑结构损伤识别
6
作者 李行健 刁延松 +1 位作者 吕建达 侯敬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29-237,共9页
利用振动响应和深度学习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时,会遇到需要较多测点数据、损伤识别准确率不高以及网络容易发生过拟合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gated recurrent unit,CNN-GRU... 利用振动响应和深度学习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时,会遇到需要较多测点数据、损伤识别准确率不高以及网络容易发生过拟合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gated recurrent unit,CNN-GRU)神经网络并联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新方法。首先,对响应信号进行广义S变换(generalized S-transform,GST)得到其时频图像。然后,分别利用CNN和GRU从时频图像和响应信号中提取时频域特征和时序特征,并将时频域特征和时序特征拼接后输入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器中进行结构损伤识别。位移激励下的海上风电支撑结构模型试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要一个测点的响应信号,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CNN-GRU)并联网络 结构损伤识别 深度学习 海上电支撑结构 广义S变换(G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风激光雷达对孤立雷暴引发湿下击暴流的结构分析
7
作者 王楠 程海艳 尹才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3-650,共8页
为了揭示中γ尺度孤立单体雷暴引发的下击暴流的风场结构及成因,采用多源数据结合的方法着重分析了激光雷达资料,对2022-06-25发生在乌鲁木齐机场跑道入口端的一次湿下击暴流进行了结构场剖析,取得了能够表征下击暴流发生发展过程的数... 为了揭示中γ尺度孤立单体雷暴引发的下击暴流的风场结构及成因,采用多源数据结合的方法着重分析了激光雷达资料,对2022-06-25发生在乌鲁木齐机场跑道入口端的一次湿下击暴流进行了结构场剖析,取得了能够表征下击暴流发生发展过程的数据。结果表明,本次过程发生在西北气流控制且有明显风场辐合和冷空气堆积的背景下,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过程的触发机制;两个气象雷达体扫呈现了孤立雷暴的初生-发展-成熟阶段,及回波中心下降接地引发湿下击暴流的过程;强的不稳定能量是造成此次强天气过程的关键;强降水发生前6 min不稳定能量积攒至最强,随后能量迅速释放,强下沉气伴短时强降水,触发了湿下击暴流;测风激光雷达可观测到雷暴高压始发的中心位置和反气旋特征、大风区和外流边界,明确了高压区域大小和强度变化,对强下沉气流爆发的时间和强度指征明显。这些结果为研究雷暴单体引发下击暴流的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持,提高了民航精细化服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湿下击暴流 测光激光雷达 结构特点分析 飞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断山区东南缘洱海东岸风场及风切变时空特征研究
8
作者 杨坤琳 高志伟 +2 位作者 高兵 肖天贵 杨根铨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2-474,共13页
风廓线雷达是一种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且与探空资料具有较好一致性的探测大气风场垂直分布的遥感设备。大理机场位于横断山区东南缘的云贵高原西部,是典型高原机场,局地环流明显,风的影响对航空安全影响较大。应用大理机场2016-2022年风... 风廓线雷达是一种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且与探空资料具有较好一致性的探测大气风场垂直分布的遥感设备。大理机场位于横断山区东南缘的云贵高原西部,是典型高原机场,局地环流明显,风的影响对航空安全影响较大。应用大理机场2016-2022年风廓线雷达观测数据对风场垂直分布与风切变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复杂下垫面下的风场垂直结构特征,并对风切变影响进行评估,正确认识其对民航机场飞行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1)冬春季水平风速较大,风速频率分布轮廓呈下窄上宽的喇叭形,夏季风速频率分布轮廓呈较为平直的顺S形,高低层风速分布区间相近,秋季则体现为夏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态,需注意1000 m附近的风速切变以及冬春季大风对航班安全的影响;(2)水平风向全年高层盛行偏西风,近地层为偏南风,500 m高度附近随高度的增加有风向转变现象,结合机场跑道方向,需考虑侧风分量变化对航班起降的影响;(3)平均纬向风速大小大于平均经向风速,风场日变化受到太阳辐射影响,13:00(世界时,下同)和00:00为纬向风速日变化的重要时间节点,07:00和02:00为经向风速日变化的重要时间节点;(4)垂直速度春冬偏大,频率分布分散程度较高,夏秋偏小,频率分布较为集中,下沉气流出现频率较上升气流偏高,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5)春季水平风垂直切变事件偏多,强度偏大,严重等级出现次数高,秋冬季次之,各个高度层上的多年平均风切变发生频次有明显差异,在840~900 m之间存在一个风切变的高发区,以1000 m高度为界,上下层风切变指数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廓线雷达 水平场垂直结构 垂直速度分布 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外形特征对高层建筑立面上围护结构风荷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全涌 严志威 +1 位作者 顾明 李达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2-135,共4页
基于一外形复杂的高层建筑刚性模型表面压力测量风洞试验,对高层建筑立面上测点的最不利风压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局部外形特征对高层建筑立面上围护结构风荷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不利正风压系数不受建筑立面局部外形特征的影响,... 基于一外形复杂的高层建筑刚性模型表面压力测量风洞试验,对高层建筑立面上测点的最不利风压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局部外形特征对高层建筑立面上围护结构风荷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不利正风压系数不受建筑立面局部外形特征的影响,可以基于来流湍流特征用准定常理论近似预测。最不利负风压系数与尾流分离有关,受建筑局部外形特征的影响较大,平直立面上的小,弧形立面上的大。这些结论为高层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最不利压系数 围护结构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雷达反演台风外围强带状回波风场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罗昌荣 池艳珍 周海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7-258,共12页
利用移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J)和长乐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基数据,采用地球坐标系下的双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重点分析了2007年8月18日凌晨超强台风"圣帕"外围强带状回波的风场特征。结果表明,带状回波具有以下特... 利用移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J)和长乐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基数据,采用地球坐标系下的双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重点分析了2007年8月18日凌晨超强台风"圣帕"外围强带状回波的风场特征。结果表明,带状回波具有以下特征:(1)强盛阶段,每个强回波中心在前进方向的右侧或右后侧对应于强东偏北风速中心(强风核),其中最强回波中心前侧还存在弱风速中心。这样的水平风场结构从低层一直保持到中层,使得强回波区对应于水平辐合和正涡度区,产生明显的上升运动,有助于对流的发展和维持。强盛阶段云体快速移动。相对于移动的云体来说,前侧及后侧中低层气流均指向强回波,在强回波区及后侧水平辐合形成上升气流,最大上升速度出现在强回波中心与北侧强风核之间。同时在强回波上空高层出现辐散,气流主要向后流出。(2)减弱阶段,较强回波中心或其北侧对应于弱风速中心,回波中心出现负涡度区。云体移速变慢。相对于移动的云体来说,偏东气流穿过云体。回波区气流辐合较弱,明显的上升区出现在中层较强回波近台风中心一侧。(3)强风核可以将位于带状回波前进方向后侧的处于减弱阶段螺旋云带的动量和水汽向带状回波发展区输送,因此,强风核结构很可能是带状回波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回波 双雷达反演 三维结构双雷达反演台外围强带状回波结构特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临时看台可变迎风面结构风载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林 邹晓旭 +3 位作者 辛大波 张珂 袁健 刘聪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01-408,共8页
大型临时空间桁架结构看台因广告和维护等非结构构件使结构受风面积大量增加,在较强风力作用下极易发生倾覆。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大型临时看台风荷载立面作用特征,对临时看台周围有遮挡附属结构时看台表面的平均风荷载分布特性进... 大型临时空间桁架结构看台因广告和维护等非结构构件使结构受风面积大量增加,在较强风力作用下极易发生倾覆。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大型临时看台风荷载立面作用特征,对临时看台周围有遮挡附属结构时看台表面的平均风荷载分布特性进行了建模和仿真,提出了临时看台立面具有遮挡物时各表面的平均风荷载计算方法,并建立了可直接用于大型临时看台结构设计使用的压力系数,本文得到的计算方法对提高大型临时看台抗风性能具有实际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桁架临时看台 可变结构面积 数值建模仿真 平均荷载 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鹅”台风风场结构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勇 刘黎平 +3 位作者 仰美霖 邱崇践 江源 侯文菊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9-668,共10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台风的动力结构特点,利用组网天气雷达产品三维格点反射率因子资料与两步变分法反演出三维风场,对2009年第7号台风天鹅风场结构做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步变分法较好地反演出"天鹅"台风的水平环流结构;在4km高度上... 为了进一步认识台风的动力结构特点,利用组网天气雷达产品三维格点反射率因子资料与两步变分法反演出三维风场,对2009年第7号台风天鹅风场结构做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步变分法较好地反演出"天鹅"台风的水平环流结构;在4km高度上,最大风圈半径内,平均切向风速接近Rankine涡旋模型,通过拟合该高度上最大风圈半径上的切向速度,得到具有周期为2π的正弦形式的函数,说明"天鹅"台风具有非对称波数为1的特征;通过垂直剖面上的结构特点分析,说明"天鹅"台风在低层并不具有一致的入流气流,而在高层也不具有一致的出流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网天气雷达 两步变分法 “天鹅”台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典型工程结构风致振动现场测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永生 毕卫涛 +1 位作者 梁彬 朱凤荣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76,93,共5页
对一个建筑结构风致振动进行了现场测量研究。结构风振位移采用摄影法测量,由于观测目标不可触及,测量中采用了一种新的摄影定标方法,即利用正多边形物体来标定摄影比例尺,解决了难以接近的观测目标的动态位移测量问题。现场测量得到了... 对一个建筑结构风致振动进行了现场测量研究。结构风振位移采用摄影法测量,由于观测目标不可触及,测量中采用了一种新的摄影定标方法,即利用正多边形物体来标定摄影比例尺,解决了难以接近的观测目标的动态位移测量问题。现场测量得到了某特定气象条件下当地大气湍流的平均风速、湍流度、风谱、积分尺度等统计量和结构风振最大位移,固有频率,阻尼比等振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摄影测量 现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冷却塔结构风致气动和气弹效应综合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林 展艳艳 +8 位作者 王志男 梁誉文 刘晓鹏 程霄翔 张军锋 柯世堂 王小松 曹曙阳 葛耀君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5,共15页
大型冷却塔作为空间薄壁高耸结构,结构风效应突出,在设计中风荷载属重要的控制因素。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同济大学结构风工程研究团队在冷却塔结构抗风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涉及风荷载特征与统计、结构风效应试验与分析、整体结构多目标优... 大型冷却塔作为空间薄壁高耸结构,结构风效应突出,在设计中风荷载属重要的控制因素。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同济大学结构风工程研究团队在冷却塔结构抗风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涉及风荷载特征与统计、结构风效应试验与分析、整体结构多目标优化、灾害气候条件荷载与效应分析和全过程集成软件平台开发等5个方面,在冷却塔结构抗风问题中的风荷载、结构响应和试验模型设计等方面得出相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冷却塔 荷载 结构效应 多目标优化 灾害气候 全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雷达探测“艾利”台风风场不对称结构 被引量:36
15
作者 魏应植 汤达章 +1 位作者 许健民 吴陈锋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2004年8月25日,“艾利”台风在靠近我国台湾东北部海域后不同于正常路径,先后发生两次左折,先是西北转偏西,再偏西转西南,这种路径在历史上极为罕见。通过“艾利”台风的雷达观测事实,从单多普勒雷达和双多普勒雷达均发现在台风前进方... 2004年8月25日,“艾利”台风在靠近我国台湾东北部海域后不同于正常路径,先后发生两次左折,先是西北转偏西,再偏西转西南,这种路径在历史上极为罕见。通过“艾利”台风的雷达观测事实,从单多普勒雷达和双多普勒雷达均发现在台风前进方向的右前方,即西北象限风速极值大于其他象限,进一步证明了“艾利”台风的风场分布遵循波数为1的非对称性,从位于台风不同象限的福州长乐和厦门两站雷达资料,以及常规的地面观测、高空探测资料和NCEP数值预报再分析资料都得到证实。研究表明,“艾利”台风处在大陆高压东南侧,台风外围存在一支7 m/s左右的环境风场引导气流。因此,西北象限风速极值大于其他象限的不对称分布可能是由环境风场和台风本身两方面共同造成的,这种不对称分布有利于维持“艾利”台风向西南方向移动。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单部多普勒雷达不可能同时探测到台风的西北、东北和西南3个象限的风速极值,而双多普勒雷达或多多普勒雷达联合探测台风,则可以同时探测到3个象限的风速极值,根据风速极值可能存在的不对称分布情况来预测台风的路径转折趋势,因此重视双多普勒雷达或多多普勒雷达联合探测对于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探测 结构 不对称性 “艾利”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天鹅”、“巨爵”登陆过程风场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芯玉 梁建茵 +1 位作者 黄健 廖菲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9-818,共10页
通过广东沿海的四部固定风廓线仪和一部移动风廓线仪的观测资料,对2009年两个登陆台风"天鹅"、"巨爵"的边界层风场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两个台风登陆过程中,路径两侧不同的下垫面造成两侧风场结构的明显差... 通过广东沿海的四部固定风廓线仪和一部移动风廓线仪的观测资料,对2009年两个登陆台风"天鹅"、"巨爵"的边界层风场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两个台风登陆过程中,路径两侧不同的下垫面造成两侧风场结构的明显差异;(2)两个台风登陆过程都出现比较明显的入流和出流,但由于速度和强度不同,入流、出流的位置有明显的差异;(3)两个登陆台风眼区外围混合层的高度均在3 500 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登陆台 廓线仪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脚架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基频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炜 张敏 +1 位作者 刘振亚 赵生校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针对三脚架式海上风电结构,根据其力学特性,构建由风力机、塔架和基础结构3个组成部分相应参数表示的简化结构模型,并通过量纲分析方法给出简化结构无量纲基频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无量纲频率对于三脚架基础结构相对... 针对三脚架式海上风电结构,根据其力学特性,构建由风力机、塔架和基础结构3个组成部分相应参数表示的简化结构模型,并通过量纲分析方法给出简化结构无量纲基频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无量纲频率对于三脚架基础结构相对质量和刚度的敏感性。并进一步研究三脚架式基础结构具体构件对于整体结构基频的影响。结果显示结构基频对于三脚架基础结构的中间立柱部分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结构 三脚架式基础结构 固有频率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莫拉菲”登陆期间深圳排牙山周边风场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磊 柳艳香 +3 位作者 张立杰 谭明艳 莫静华 马锋波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1-918,共8页
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为工具,模拟台风"莫拉菲"登陆期间深圳大鹏半岛排牙山周边的风场三维结构。通过研究得到了强风条件下山地风场的概念模型,并得到以下结论:(1)FLUENT可较合理地模拟出强风条件下复杂地形的三维风场结... 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为工具,模拟台风"莫拉菲"登陆期间深圳大鹏半岛排牙山周边的风场三维结构。通过研究得到了强风条件下山地风场的概念模型,并得到以下结论:(1)FLUENT可较合理地模拟出强风条件下复杂地形的三维风场结构,描述山体对于风场和湍流场的影响;(2)山体的动力学效应可使高大山体迎风侧和山顶之上的局地风速加大;(3)高大山体背风侧为弱风区、风速强切变区和强湍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数值模拟 结构 深圳 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夏季风结构和变动与大气运动流场的斜压和正压特征:正压模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管兆勇 徐建军 哈承智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13-520,共8页
使用ECMWF1980—1986年7a格点资料对大气运动的正压模进行了分析。指出:对流层中大气正压运动流场显示的副热带高压带仅能反映出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与亚洲夏季风有关且反映季风局地性的则是副热带高压带南侧的东风... 使用ECMWF1980—1986年7a格点资料对大气运动的正压模进行了分析。指出:对流层中大气正压运动流场显示的副热带高压带仅能反映出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与亚洲夏季风有关且反映季风局地性的则是副热带高压带南侧的东风带上的波状扰动;东风带上的经向风分量存在着纬向传播且传播方向和扰动幅度与印度、东亚季风子系统有关;随着北半球夏季的到来,亚洲季风区大气运动的斜压模有较大的增长且斜压运动动能占气柱内整层平均总动能的绝大部分,而在赤道附近的其他经度上则是正压运动动能的成分明显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大气运动 流场 斜压 正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减振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练继建 赵悦 +2 位作者 练冲 董霄峰 王海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0-25,共6页
针对海上风电结构在极端风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不利于工程安全的大幅振动问题,从理论推导与工程应用两个方面研究了基于新型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Eddy Current-Tuned Mass Damper,EC-TMD)在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应用的可行性。首先,基于... 针对海上风电结构在极端风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不利于工程安全的大幅振动问题,从理论推导与工程应用两个方面研究了基于新型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Eddy Current-Tuned Mass Damper,EC-TMD)在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应用的可行性。首先,基于电涡流阻尼器(ECD)减振机理,将新型水平和摆式EC-TMD中的电涡流阻尼采用数值模拟中常规阻尼器等效替代;随后,利用Warburton公式对EC-TMD结构阻尼比和频率比进行优化;最后,将EC-TMD应用于江苏响水海上风电复合筒型基础结构实际工程模拟中。结果表明:极端风荷载工况下,EC-TMD可有效降低塔筒顶部振动位移幅度达21%~33%,说明其对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减振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EC-TMD) 减振 海上结构 原型观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