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0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主体结构钢筋与地网连接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栋梁 何志涛 +1 位作者 王伟华 李国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68,共5页
车站主体结构钢筋与地网的连接方式是城市轨道交通接地系统及杂散电流防护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直接影响人身、设备安全及杂散电流分布。分析了结构钢筋是否接地对人身安全的影响,仿真计算分析了结构钢筋接地以及对杂散电流防护的... 车站主体结构钢筋与地网的连接方式是城市轨道交通接地系统及杂散电流防护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直接影响人身、设备安全及杂散电流分布。分析了结构钢筋是否接地对人身安全的影响,仿真计算分析了结构钢筋接地以及对杂散电流防护的影响。结果表明,主体结构钢筋与地网连接可有效保证车站人身及设备安全,并不会额外增加轨道对排流网和结构钢筋的泄漏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主体结构钢筋 接地网 杂散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无结构钢筋线路区段轨地过渡电阻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炜 李田 +2 位作者 陈华银 李富强 李思文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8,共7页
轨地过渡电阻测量对杂散电流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无结构钢筋线路区段的过渡电阻测量受单向导通装置的影响.通过建立有结构钢筋区段和无结构钢筋线路区段模型,解析计算了被测区间长度L1、过渡电阻Rg1对无结构钢筋区段过渡电阻测量误差的... 轨地过渡电阻测量对杂散电流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无结构钢筋线路区段的过渡电阻测量受单向导通装置的影响.通过建立有结构钢筋区段和无结构钢筋线路区段模型,解析计算了被测区间长度L1、过渡电阻Rg1对无结构钢筋区段过渡电阻测量误差的影响;与CDEGS仿真进行对比,误差不超过4%;最后在某停车场进行实测.结果表明,电压测量点选取在被测线路40%处时,可有效减小L1与Rg1影响.当Rg1大于15.0Ω?km时,测试误差|ΔRgm|不超过1.0%.不同测量长度条件与测试用电压源相互制约,选择测量用电压源时应考虑实际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电位 杂散电流 轨地过渡电阻 结构钢筋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恺泽 李兰欣 +1 位作者 邢国华 陈韵如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损失量化关系,提出根据建筑功能损失控制构件损伤及工程需求参数的方法。依据BRB-RC框架结构的受力机制,提出其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并建立设计流程。将设计方法应用于一幢5层的BRB-RC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分布均满足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预期的抗震韧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韧性 防屈曲支撑(BRB)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功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值加速度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成都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4
作者 昌毅 杨仁镪 +1 位作者 杨子健 李革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043-9051,共9页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和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θ_(max)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针对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方法利用层间剪切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求得各地震响应下的θ_(max),再对θ_(max)及其相对应的地震动进行对数线性拟合得到两者的关系式;针对成都市区域,该方法以成都市历史地震动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PGA计算公式,得到成都市各个工程场地位置的PGA。进而,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以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结构在充分运行、基本运行、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4个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失效概率最高分别为94.1%、89.1%、74.7%和40.8%,且结构各性能水准的结构失效概率的总体变化趋势都是由西部向东部递减,因此可以适当加强西部地区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适当放宽东部地区的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以便节约经济成本。所提出的方法对降低地震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加速度 最大层间位移角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失效概率 网格化 地震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泽剑 王玉镯 +1 位作者 徐天贵 巩俊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6-996,共21页
随着建筑火灾的频繁发生,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火灾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在火灾中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将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甚至倒塌。前期人们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和节点的抗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由于试验条件不同,其耐火极限... 随着建筑火灾的频繁发生,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火灾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在火灾中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将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甚至倒塌。前期人们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和节点的抗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由于试验条件不同,其耐火极限计算公式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计算精度较低。因此,文章综述了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和框架抗火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梳理,考虑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荷载比和配筋率等试验参数对耐火极限的影响,回顾了杆系模型、Rankine方法和刚度法等理论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有限元分析和耐火极限计算公式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梁的耐火极限受荷载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配筋率等参数的影响较大,钢筋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受荷载比和荷载偏心率等参数的影响较大,钢筋混凝土节点的耐火极限则取决于节点周边钢筋混凝土梁、柱的耐火极限。此外,还收集了129篇文献的试验数据并归纳了荷载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配筋率等试验参数对耐火极限的影响规律,对不同条件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统一化规制并对其耐火极限进行了参数相关性分析,选取了相关性大于0.1的参数作为影响耐火极限的重要参数。通过机器学习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耐火极限计算公式,其R2分别为0.935和0.895,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火性能 机器学习 耐火极限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特征的漏磁探测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伟平 邱俊澧 姜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2-1032,共11页
以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特征的漏磁探测技术为主线,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回顾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漏磁探测技术能够准确识别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区域并定量评估钢筋锈蚀率.为进一步提升利用漏磁技术探测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特征的... 以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特征的漏磁探测技术为主线,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回顾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漏磁探测技术能够准确识别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区域并定量评估钢筋锈蚀率.为进一步提升利用漏磁技术探测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特征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未来还需要充分考虑磁化强度随机分布引起的锈蚀率评估结果的概率分布特性,明确应力、疲劳、箍筋/相邻纵筋、锈蚀产物和混凝土的影响,推动基于漏磁成像的计算机视觉自动识别和融合多指标、多技术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漏磁探测 锈蚀率 定量评估 概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修正的锈蚀RC结构保护层开裂时间预测
7
作者 黄天立 李群 +3 位作者 陈龙 陈华鹏 阳波 何益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5-585,共11页
腐蚀电流密度的测量存在误差,且物理模型预测腐蚀电流密度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量化物理模型的不确定性,准确预测钢筋非均匀锈蚀引起的钢筋混凝土(RC)结构保护层开裂时间,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修正的锈蚀RC结构保护层开裂时间预测... 腐蚀电流密度的测量存在误差,且物理模型预测腐蚀电流密度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量化物理模型的不确定性,准确预测钢筋非均匀锈蚀引起的钢筋混凝土(RC)结构保护层开裂时间,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修正的锈蚀RC结构保护层开裂时间预测方法。首先,采用贝叶斯方法结合实测数据推断RC结构腐蚀开裂过程中的腐蚀电流密度物理模型中的参数,采用马尔科夫蒙特卡罗方法中的Metropolis-Hastings算法进行采样,得到参数的后验分布;然后,利用后验分布传递参数的不确定性,得到腐蚀电流密度预测模型;最后,利用锈蚀产物质量相等将非均匀腐蚀的钢筋锈蚀椭圆模型转换成均匀腐蚀的厚壁圆筒模型来计算混凝土保护层中的应力,通过钢筋损失量与腐蚀电流密度预测值之间的关系,预测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时间。通过2个试验试件验证所提方法预测锈蚀RC结构保护层开裂时间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修正后的腐蚀电流密度预测模型能准确地预测腐蚀电流密度,且能够有效地预测锈蚀RC结构保护层开裂时间,开裂时间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 保护层开裂 开裂时间 非均匀锈蚀 贝叶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案评选模型研究
8
作者 李倩 胡洪波 +2 位作者 张荣强 李霞 王欣然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9,共9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阶段转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建设并存的新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既有存量建筑的改造加固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既有建筑改造加固方法并不唯一,现阶段缺少对...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阶段转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建设并存的新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既有存量建筑的改造加固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既有建筑改造加固方法并不唯一,现阶段缺少对加固方案从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可实施性强等多维度系统科学评选的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加固方案评选方法为研究内容,提出了一种加固方案评选模型。首先,分析了各种常用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其次,从施工可行性、技术性和经济性三个维度构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案评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选指标权重,之后通过理想点法(TOPSIS)对加固方案进行打分,从而评选出综合效益最优的方案;最后,本文以改造加固工程项目为例,验证了评选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加固方法 方案评选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锈蚀损伤软接触模型的非线性超声导波识别
9
作者 阎石 王雪南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4-743,共10页
将软接触模型结合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早期识别难的问题。然而,目前缺少以层状锈蚀为基础的软接触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实验证明。该文将钢筋的锈胀问题简化为一个均匀的层状平面模型,并确立了整个锈胀过... 将软接触模型结合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早期识别难的问题。然而,目前缺少以层状锈蚀为基础的软接触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实验证明。该文将钢筋的锈胀问题简化为一个均匀的层状平面模型,并确立了整个锈胀过程中层表面接触压力与刚度;使用颗粒接触模型建立了锈蚀程度和超声导波非线性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数值分析时将锈蚀接触问题简化为一个软接触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软接触中各参数和锈蚀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及实验验证的方法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软接触模型得到的结果中,超声导波的非线性系数变化趋势和理论计算及实验结果一致。通过理论计算推导出二阶非线性系数和接触力之间的关系,得到一种基于非线性超声导波的钢筋混凝土早期锈蚀识别方法,该方法对基于软接触模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损伤的识别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锈蚀识别 非线性超声导波 层状结构 软接触模型 钢筋混凝土结构 颗粒链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荷载下基于子结构的RC框架抗连续倒塌分析
10
作者 蒋认 师燕超 +3 位作者 黄宏 张季 董晶亮 庄海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81,共11页
结合建筑结构爆炸灾害调查和精细化数值仿真手段,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爆炸损伤范围和连续倒塌分析计算效率进行研究。基于LS-DYNA建立RC框架结构数值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爆炸荷载下基于子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抗倒塌分析方法,包括从爆... 结合建筑结构爆炸灾害调查和精细化数值仿真手段,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爆炸损伤范围和连续倒塌分析计算效率进行研究。基于LS-DYNA建立RC框架结构数值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爆炸荷载下基于子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抗倒塌分析方法,包括从爆炸损伤区域中选取子结构和计算子结构的边界条件。通过对典型的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提出的子结构方法在爆炸荷载进行抗倒塌分析,比较提出的子结构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子结构方法能准确地预测给定爆炸荷载下RC框架结构的损伤范围和倒塌性能,同时子结构方法的计算时间相比较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减少了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 钢筋混凝土子结构 数值模型 连续倒塌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粮仓火蔓延特性研究
11
作者 马春宝 薛飞 +1 位作者 张文华 刘振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圆顶粮食仓(以下简称“气膜粮仓”)因具有安全性高、气密性强、隔热性好以及节能环保等优点而在我国得到了应用。然而,有关气膜粮仓的消防安全可靠性研究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模拟火灾场景,分析了气膜粮仓...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圆顶粮食仓(以下简称“气膜粮仓”)因具有安全性高、气密性强、隔热性好以及节能环保等优点而在我国得到了应用。然而,有关气膜粮仓的消防安全可靠性研究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模拟火灾场景,分析了气膜粮仓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及原因,研究了粮仓外壁火蔓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气膜粮仓外层PVDF层和聚氨酯保温层能够被火源引燃并发生蔓延。距墙体2.5 m处最大热通量小于1.0 kW/m^(2),未达到点燃普通可燃物的热通量。此外,距墙体2.5 m处的温度未超过100℃,未达到柔性聚氨酯泡沫270℃的点燃温度。考虑一定的安全余量,建议防火间距应不小于3.0m。同时本文还提出了适合气膜粮仓的消防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粮仓 火蔓延 防火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动力响应分析及评估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李治 黄新慧 +2 位作者 姬付全 钟毓 邓小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98-307,共10页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在高温下的抗倒塌性能,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两层RC框架结构瞬间去除角柱有限元模型。在充分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顺序热力耦合建模方式,先后研究了不同受火时间和不...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在高温下的抗倒塌性能,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两层RC框架结构瞬间去除角柱有限元模型。在充分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顺序热力耦合建模方式,先后研究了不同受火时间和不同受火区域对角柱失效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动力响应的影响。此外,考虑参数的不确定性对高温下RC框架结构进行抗连续倒塌概率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受火时间的增加,当一层角区格受火时,去柱后结构的最大峰值位移较常温下增长153.26%,其抗力机制以悬臂作用和空腹效应为主,并在受火60 min时产生了受拉薄膜效应;当一二层角区格受火时,去柱后结构的最大峰值位移提高了145.81%,与一层角区格受火相比,空腹效应有所削弱,但在受火60 min时楼板产生了更明显的受拉薄膜效应以抵抗倒塌;基于结构及荷载的不确定性,拟合获得的累积分布函数可以较好评估高温下RC框架结构的倒塌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结构 角柱失效 动力响应 高温 连续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战斗部斜侵彻多层RC结构弹道特性分析
13
作者 吕晋贤 吴昊 程月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5-567,共13页
针对地面建筑中普遍应用的多层钢筋混凝土(RC)结构,钻地武器需贯穿多层楼板后在预定位置延时起爆,对特定目标造成高效毁伤.而在该过程中,初始倾、攻角的存在易造成弹道偏转并持续累计,严重影响钻地武器的打击精度.为预测典型战斗部斜侵... 针对地面建筑中普遍应用的多层钢筋混凝土(RC)结构,钻地武器需贯穿多层楼板后在预定位置延时起爆,对特定目标造成高效毁伤.而在该过程中,初始倾、攻角的存在易造成弹道偏转并持续累计,严重影响钻地武器的打击精度.为预测典型战斗部斜侵彻多层RC结构的弹道特性并提供简明的侵彻打击和防护设计建议,首先通过复现多层混凝土靶和多层RC靶斜侵彻试验中的弹体弹道轨迹、速度、倾角和攻角,验证了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设计了原型战斗部及典型8层RC结构,开展了不同初始倾角(0°~30°)、攻角(-3°~3°)、弹头形状(尖卵形、截卵形和双卵形)、长径比(8~12)以及质心位置(弹头和质心间距与弹长之比值0.4~0.6)下的侵彻打击分析,比较了弹体弹道轨迹和倾角时程等特性.结果表明:初始正攻角下弹体偏转相较负攻角更为严重;将尖卵头形替换为截卵或双卵头形有助于提升弹体稳定性;长径比减小和质心位置靠后均不利于弹体稳定性.基于分析结果,针对典型战斗部给出了多层RC结构的侵彻打击及防护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侵彻 钢筋混凝土结构 弹道特性 数值仿真 战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填充墙约束效应的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14
作者 梁佳康 白玉钢 +2 位作者 姜涛 戴君武 庞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6,共14页
隔震结构通过设置隔震装置,以达到延长自振周期,降低地震响应的目的。然而,实际施工不当造成隔震装置周围砌筑填充墙,导致上部结构自由运动受限,进而影响了结构的实际隔震性能。为了量化上述不利因素对结构隔震性能的影响,文中以某一混... 隔震结构通过设置隔震装置,以达到延长自振周期,降低地震响应的目的。然而,实际施工不当造成隔震装置周围砌筑填充墙,导致上部结构自由运动受限,进而影响了结构的实际隔震性能。为了量化上述不利因素对结构隔震性能的影响,文中以某一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OpenSees软件中对比分析了是否考虑填充墙约束效应的隔震结构在不同类别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无约束的隔震结构,隔震层有外围填充墙约束的结构,其上部楼层最大加速度、层间最大位移角和最大基底剪力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分别增大20.4%、38.7%、35.7%,隔震层位移减小79.4%;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分别增大21.6%、88.4%、59.8%,隔震层位移减小37.8%;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分别增大17.7%、19.4%、14.9%,隔震层位移减小10.3%。随着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当填充墙破坏后,铅芯橡胶支座才会发挥较大的作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突破周围填充墙约束,能基本实现隔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震响应 填充墙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与远场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结构的反应分析
15
作者 艾在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相对于远场地震,近场地震动的脉冲效应比较明显,不同的脉冲效应会引起结构响应的不同。研究结构在不同地震特性下的响应对于结构设计、现有建筑物评估及维修加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具有前方效应、滑冲效应的近震及相对应的远震地... 相对于远场地震,近场地震动的脉冲效应比较明显,不同的脉冲效应会引起结构响应的不同。研究结构在不同地震特性下的响应对于结构设计、现有建筑物评估及维修加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具有前方效应、滑冲效应的近震及相对应的远震地震波对3种不同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从结构的层间变形、基底剪力、混凝土损伤和钢材的塑性应变等方面分析近场地震脉冲效应的影响及其与远场地震动作用下响应的区别。结果表明,在加速度峰值相同的情况下,前方向效应近场地震动和滑冲效应近场地震动下结构底部层间变形较大,而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结构中上部层间变形较大,其中滑冲效应近场地震动作用下层间变形最大;对于6层和10层结构,柱的损伤程度在前方向效应地震动作用下更大,而梁的损伤程度在滑冲效应近场地震动下更大,可见不同特性的近场地震引起的结构响应有较大的区别,在设计评估时应注意这些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前方向性效应 滑冲效应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设计 被引量:147
16
作者 欧进萍 何政 +1 位作者 吴斌 邱法维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30,共10页
本文结合我国地震设防水准,在国内外有关地震损伤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的“三水准”性能目标;其次,对于剪切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出了结构层间柱-压弯构件三线性恢复力模型参数确定和地震损伤计算方... 本文结合我国地震设防水准,在国内外有关地震损伤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的“三水准”性能目标;其次,对于剪切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出了结构层间柱-压弯构件三线性恢复力模型参数确定和地震损伤计算方法;第三,提出了地震损伤直接验算和将地震损伤验算归结为变形验算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性能设计方法;最后,通过设计例题说明了本文方法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震损伤 性能目标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Park-Ang损伤模型 被引量:59
17
作者 陈林之 蒋欢军 吕西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3-1107,共5页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Park-Ang损伤模型在上下界不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修正形式,然后利用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钢筋混凝土柱试验数据库和作者完成的试验,研究了修正后损伤模型组合系数的取值,并根据试件的轴压比、剪跨比和箍筋横向...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Park-Ang损伤模型在上下界不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修正形式,然后利用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钢筋混凝土柱试验数据库和作者完成的试验,研究了修正后损伤模型组合系数的取值,并根据试件的轴压比、剪跨比和箍筋横向约束指标等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该系数的经验表达式.对比研究表明相对于Park-Ang模型而言,采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的试验破坏点的损伤指标均值更接近于1,离散性较小,能更好地反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水平.最后对建筑结构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给出了组合系数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震损伤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唐兴荣 蒋永生 +1 位作者 丁大钧 孙宝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94-96,共3页
介绍了几种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的新型结构型式,分析了这类结构型式的若干静力性能。
关键词 空腹桁架 结构分析 桁架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砼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机理和防护实践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文忠 马文田 +1 位作者 石国彬 苏权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92-97,共6页
介绍海洋环境中氯化物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机理。
关键词 海洋环境 钢筋 腐蚀 涂装 钢筋混凝土结构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性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方东平 祝宏毅 +1 位作者 耿川东 刘西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0,42,共5页
通过现场实测 ,力图全面准确地把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的基本特征。特别介绍在施工现场采用多种量测手段较全面地对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荷载、材料、内力、变形等特征进行的全周期量测 ,以及捕捉到的重要现象。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 通过现场实测 ,力图全面准确地把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的基本特征。特别介绍在施工现场采用多种量测手段较全面地对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荷载、材料、内力、变形等特征进行的全周期量测 ,以及捕捉到的重要现象。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和讨论 ,获得了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以及荷载传递的规律。发现楼板随着新浇混凝土强度和刚度的增长 ,在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早期徐变等作用下 ,将逐渐承担其结构自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期 现场实测 荷载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