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构金属镁离子在GSK-3β激酶磷酸化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浩 蒋勇军 +1 位作者 俞庆森 高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7-212,共6页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调节糖原合成酶的活性,并在生物体内的多条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GSK-3β是糖尿病,肿瘤,急性炎症,早老性痴呆等多种复杂疾病的药物作用靶标.Mg2+是GSK-3β激酶的保守结构金属离子...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调节糖原合成酶的活性,并在生物体内的多条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GSK-3β是糖尿病,肿瘤,急性炎症,早老性痴呆等多种复杂疾病的药物作用靶标.Mg2+是GSK-3β激酶的保守结构金属离子,与三磷酸腺苷(ATP)分子作用,在激酶的磷酸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阐明了两个Mg2+离子(Mg2I+,Mg2II+)在激酶磷酸化中的作用:Mg2+稳定GSK-3β与ATP的构象.缺乏Mg2+离子,GSK-3β结构的柔性增强,同时ATP的构象发生改变,相对Mg2II+离子而言,Mg2I+离子在磷酸化反应中的作用更突出,但Mg2II+离子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Mg2II+离子,Lys183无法独立稳定ATP的合适构象.当两个Mg2+离子都不存在时,ATP形成分子内的氢键,成为一种折叠的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K-3β激酶 磷酸化 Mg2+ 结构金属离子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结构(IPMC)的柔性致动器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罗玉元 李朝东 张国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0-413,共4页
介绍了基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结构(IPMC)的柔性致动器的制备方法和关键技术,分析了致动机理。针对所构造的致动器样本,初步研究了其机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动器具有结构简单、驱动电压低、相对变形量大、重量轻等优点,在泳动仿生... 介绍了基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结构(IPMC)的柔性致动器的制备方法和关键技术,分析了致动机理。针对所构造的致动器样本,初步研究了其机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动器具有结构简单、驱动电压低、相对变形量大、重量轻等优点,在泳动仿生微机器人推进和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结构(IPMC) 致动器 电极 M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隔离活性位催化剂中过渡金属离子结构对丙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丽艳 范晓强 +2 位作者 张哲 王宏宣 刘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6-522,共7页
考察了碱金属K修饰的SiO2负载极低含量过渡金属的高分散隔离活性位系列催化剂(K-M/SiO2(n(K)∶n(M)∶n(Si)=10∶1∶1000),M=V,Cr,Mn,Fe,Co,Ni,Cu,Zn)的丙烷选择氧化催化性能,并运用UV-Raman和CO2-TPD等方法,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 考察了碱金属K修饰的SiO2负载极低含量过渡金属的高分散隔离活性位系列催化剂(K-M/SiO2(n(K)∶n(M)∶n(Si)=10∶1∶1000),M=V,Cr,Mn,Fe,Co,Ni,Cu,Zn)的丙烷选择氧化催化性能,并运用UV-Raman和CO2-TPD等方法,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物化性能表征,探讨了催化剂的表面离子结构与催化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钾修饰的SiO2负载过渡金属高分散隔离活性位催化剂上过渡金属离子的组态结构,对丙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有重要影响。相对稳定的全充满或无d电子的表面离子结构有利于选择氧化反应进行,而存在多种价态的相对不稳定的离子结构有利于深度氧化的进行。这一离子结构与丙烷选择氧化催化性能的关系与前期乙烷选择氧化规律相似,进一步说明在高分散隔离活性位催化剂中,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组态结构是影响低碳烷烃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散隔离活性位 过渡金属离子 催化剂 金属离子的组态结构 丙烷 选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先进二维异质结构Ag/WO3-x用于提升光电转化效率(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任玉美 许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7-1164,共8页
等离子体激元诱导的光电化学反应被认为是太阳能转换的有效的替代方案。寻找具有增强的光吸收以及更长载流子寿命的高效光催化剂对于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至关重要,但其制备却具有挑战性。我们制备了Ag纳米颗粒均匀负载的二维(2D)无定... 等离子体激元诱导的光电化学反应被认为是太阳能转换的有效的替代方案。寻找具有增强的光吸收以及更长载流子寿命的高效光催化剂对于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至关重要,但其制备却具有挑战性。我们制备了Ag纳米颗粒均匀负载的二维(2D)无定形三氧化钨(a-WO3-x),并对其进行退火处理,所获得的纳米异质结用作光电极材料具有高效的光电转化效率,并且其光氧化降解性能也显著提升。该光电阳极的高光电催化(PEC)性能归因于等离子体金属Ag纳米颗粒的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效应能够增强体系的光吸收和热电子转移。此外,局部结晶-非晶界面的构筑可以进一步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并增加体系的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离子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 PEC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