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结构语言学的贡献 |
马庆林
|
《宁夏社会科学》
|
2003 |
2
|
|
2
|
结构语言学和生成语法下的语言学研究方法研究 |
康英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3
|
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语言学根源 |
张良林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1
|
|
4
|
简析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影响 |
汪火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0
|
|
5
|
基于网络评论语言学结构的情感倾向识别模型 |
张素智
樊得强
李宝燕
|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6
|
韦勒克文论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
支宇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6
|
|
7
|
结构主义语言学视域下对逻辑主义认识论的再审视 |
黄秦安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8
|
数学的结构思想和结构主义语言学 |
邓明立
王涛
|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9
|
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日语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
刘学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0
|
历时性生成与共时性分析——戈德曼发生学结构主义与语言学结构主义异同辨 |
张碧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1
|
结构主义:从语言学到社会科学方法 |
魏家骏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12
|
弗里斯的语言学理论与口译原则 |
陈菁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13
|
回到雅各布森:关于“文学性”范畴的语言学溯源 |
冯巍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4
|
汉语文化语言学刍议 |
潘文国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5
|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转变 |
李建盛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6
|
索绪尔、索绪尔学说和中国理论语言学 |
徐思益
王希杰
|
《语言科学》
|
2006 |
3
|
|
17
|
同异之争:语言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上) |
刘援朝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9
|
|
18
|
形式主义批评与现代语言学 |
孙兵
王欣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9
|
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忠实传播者——理论语言学家徐思益教授 |
胡明扬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20
|
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 |
许连赞
|
《东南学术》
CSSCI
|
198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