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7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酶法辅助提取的桑葚多糖结构表征及生物有效性
1
作者 李学玲 李梦绮 +2 位作者 李素丽 郭洁 任四妹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5,共7页
为优化复合酶解法桑葚多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法提取桑葚多糖,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桑葚多糖进行结构表征,建立体外消化模... 为优化复合酶解法桑葚多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法提取桑葚多糖,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桑葚多糖进行结构表征,建立体外消化模型模拟桑葚多糖的体外消化过程探究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桑葚多糖的最佳复合酶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果胶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分别为2.0%、2.0%、1.4%、0.2%;料液比1∶80(g∶mL),酶解pH值5,酶解时间20 min,酶解温度5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桑葚多糖得率达65.64%。结构表征表明,桑葚多糖分子质量为250139 kDa,主要由葡萄糖(26.25%)和半乳糖(25.20%)构成。桑葚多糖不具备晶体结构,形态结构为层状和孔隙结构。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酶解法制备桑葚多糖生物利用度(37.69%)优于单一酶提取法(25.32%)和热水浸提法(1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多糖 复合酶法 提取工艺 结构表征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基酚酸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与抗真菌活性
2
作者 聂旭亮 张苗苗 +2 位作者 肖攀蕾 王贵书 彭大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0-658,共9页
【目的】酚酸是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活性成分,如何提高其抑菌活性受到广泛关注。【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香草酸甲酯和丁香酸甲酯为原料,以酚羟基为活性位点,与3种酸酐进行反应来合成9个新的酰基酚酸衍生物。通过核磁、质谱和单晶... 【目的】酚酸是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活性成分,如何提高其抑菌活性受到广泛关注。【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香草酸甲酯和丁香酸甲酯为原料,以酚羟基为活性位点,与3种酸酐进行反应来合成9个新的酰基酚酸衍生物。通过核磁、质谱和单晶衍射技术表征了9个酰基酚酸衍生物的结构,并用菌丝速率生长法测定了其对水稻纹枯病菌、柑橘酸腐病菌、烟草靶斑病菌等14种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测试结果表明,酰基酚酸衍生物对14种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4-(2,2,2-三氟乙酰氧基)苯甲酸甲酯(A7)对烟草靶斑病菌和柑橘胶孢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好,IC50分别为52.894 mg/L和78.630 mg/L。3-甲氧基-4-(丙酰氧基)苯甲酸甲酯(A5)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好,其IC50为27.041 mg/L。【结论】筛选获得了2个高抗菌活性的酚酸衍生物,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衍生物 合成 结构表征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蛋白水解物及其二元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3
作者 王娜 卜慧芳 +4 位作者 孙煜卓 邵旭龙 白熙蕾 肖志刚 张秀玲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5,共11页
为改善米糠蛋白(rice bran protein,RBP)及其水解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提高其作为生物载体的利用率,本研究利用蛋白质与多糖间的相互作用,制备RBP水解物与阿拉伯胶(gum arabic,GA)二元纳米颗粒。采用酶解法制备RBP胰蛋白酶水解... 为改善米糠蛋白(rice bran protein,RBP)及其水解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提高其作为生物载体的利用率,本研究利用蛋白质与多糖间的相互作用,制备RBP水解物与阿拉伯胶(gum arabic,GA)二元纳米颗粒。采用酶解法制备RBP胰蛋白酶水解物(R-t)和RBP碱性蛋白酶水解物(R-a),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性质进行测定,进而将两种水解物分别与GA复配制备二元纳米颗粒,运用多种表征手段如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析、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性质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t和R-a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2.82±1.95)%、(66.83±2.34)%,远高于RBP。当pH 1.4、R-t与GA质量比1∶1、聚合物质量浓度4 mg/mL时,RBP胰蛋白酶水解物-GA二元纳米颗粒(R-t-G)较为稳定;当pH 1.4、R-a与GA质量比1∶2.5、聚合物质量浓度4 mg/mL时,RBP碱性蛋白酶水解物-GA二元纳米颗粒(R-a-G)较为稳定。静电相互作用力在R-t、R-a与GA的结合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有助于稳定纳米颗粒的结构,且R-t-G具有比R-a-G更稳定的体系,更好的分散性、热稳定性以及更强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水解物 阿拉伯胶 纳米颗粒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多糖结构表征及抗氧化与益生活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钟思彦 邹波 +5 位作者 吴继军 余元善 彭健 傅曼琴 程丽娜 徐玉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2,共9页
该研究以黄皮果肉为原料,分别采用热水、热酸和热碱法提取黄皮多糖(分别为WPP-W、WPP-A和WPP-AL),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多糖结构进行表征,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益生活性研究。结... 该研究以黄皮果肉为原料,分别采用热水、热酸和热碱法提取黄皮多糖(分别为WPP-W、WPP-A和WPP-AL),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多糖结构进行表征,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益生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热酸法提取得率最高(13.2%),3种多糖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455.69 k~2111.67 kDa;由阿拉伯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葡萄糖、木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其中阿拉伯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为其主要成分;从结构上发现黄皮多糖是一种不含晶体结构的β-D糖苷键吡喃环多糖。热重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黄皮多糖最大热分解速率的温度为246.4~251.6℃,热稳定性较好。此外,WPP-W的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指数均显著优于WPP-A和WPP-AL。抗氧化活性实验发现,3种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WPP-A抗氧化活性最强。益生活性实验发现,3种多糖对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和鼠李糖乳杆菌都有一定程度的促增殖作用。该研究可为黄皮精深加工及黄皮多糖在功能食品和食品配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多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益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干果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其体外免疫调节活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巧铃 蒋小华 +4 位作者 张洁 卢凤来 韦玉璐 刘宏伟 宋静茹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探究罗汉果干果多糖(Siraitia grosuenorii polysaccharide,SGP)的结构及其免疫调节活性。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从罗汉果干果中提取粗多糖,进一步经Cellulose DE-52和Sephadex G-200柱分离纯化获得均一多糖组分SGP-C2和SGP-D1。采用PMP柱... 探究罗汉果干果多糖(Siraitia grosuenorii polysaccharide,SGP)的结构及其免疫调节活性。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从罗汉果干果中提取粗多糖,进一步经Cellulose DE-52和Sephadex G-200柱分离纯化获得均一多糖组分SGP-C2和SGP-D1。采用PMP柱前衍生及配备有示差折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测定其单糖组成和分子质量,并通过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一步表征。采用中性红比色法检测SGP-C2和SGP-D1对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荧光探针DCFH-DA试剂检测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释放,Griess法检测其NO生成以及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盒检测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分泌水平的影响。SGP-C2和SGP-D1是由葡萄糖醛酸、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galactose,Gal)、阿拉伯糖组成的杂多糖,其单糖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0.78∶1.84∶26.57∶1.31∶0.49∶0.06和1.37∶2.00∶20.79∶0.61∶0.12∶0.25,分子质量分别为5.0×10^(5) Da和7.6×10^(5) Da。核磁共振谱图显示SGP-C2主链结构为→4)-α-D-Galp A-(1→和→4)-α-D-Galp AMe-(1→,而SGP-D1主链结构为→4)-α-D-Galp A-(1→。同时,6.25~25μg/mL质量浓度范围的SGP-C2和SGP-D1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吞噬、NO生成、TNF-α和IL-6分泌的作用,SGP-D1还具有促进ROS释放的活性。结果表明,罗汉果多糖SGP-C2和SGP-D1具有体外免疫调控活性,为罗汉果多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多糖 纯化 结构表征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多糖酶解工艺优化、结构表征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胡云飞 周德 +3 位作者 曾青兰 和劲松 赵明 唐卿雁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5-214,共10页
多糖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但天然多糖往往分子量较高,导致其低溶解率和生物利用率。本研究利用α-淀粉酶降解天麻多糖,以还原糖生成量为指标优化酶解工艺。在最佳酶解条件下酶解天麻多糖,并对酶解前后天麻多糖的溶解度、单... 多糖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但天然多糖往往分子量较高,导致其低溶解率和生物利用率。本研究利用α-淀粉酶降解天麻多糖,以还原糖生成量为指标优化酶解工艺。在最佳酶解条件下酶解天麻多糖,并对酶解前后天麻多糖的溶解度、单糖组成、相对分子量、官能团、微观结构进行考察。此外,体外检测了酶解前后天麻多糖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酶添加量460 U/g、酶解时间100 min、酶解温度60℃、酶解pH5.4,在最佳工艺下,天麻多糖酶解后的还原糖生成量为0.441 mg/mL。酶解后天麻多糖的溶解率从81.28%提高至93.57%,单糖组成和官能团结构没有明显变化,两个多糖组分的分子量都显著降低(P<0.05),天麻多糖的网状结构被破坏,变为片状结构。此外,酶处理后天麻多糖抗氧化活性得到显著提升(P<0.05)。该研究为α-淀粉酶降解天麻多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多糖 酶解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肽铁螯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栋 张咏清 +4 位作者 肖自芬 李雪 张丽赟 李莹 骆衡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27,235,共8页
为充分利用核桃粕资源,同时解决传统补铁剂生物可及性低的问题,该研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了核桃肽-铁螯合物;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镜、氨基酸分析及红外光谱对核桃肽-铁螯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体外胃肠模拟消化实验探究... 为充分利用核桃粕资源,同时解决传统补铁剂生物可及性低的问题,该研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了核桃肽-铁螯合物;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镜、氨基酸分析及红外光谱对核桃肽-铁螯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体外胃肠模拟消化实验探究核桃肽-铁螯合物Fe^(2+)释放率;运用噻唑蓝法探究螯合物对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肽-铁螯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多肽质量浓度4%,pH 7,核桃肽/FeCl_(2)质量比3∶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螯合物中Fe^(2+)螯合率可达91.99%。Fe^(2+)引入后,核桃肽的表观形貌由光滑平面转变为疏松多孔的颗粒。红外光谱结果表明,Fe^(2+)主要通过羧基氧和氨基氮原子与核桃肽螯合。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硫酸亚铁,核桃肽-铁螯合物具有更高的Fe^(2+)释放率和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将为核桃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及新型膳食铁补充剂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补铁剂 螯合物 结构表征 生物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松茸酸性多糖的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魏磊 李宁洁 +6 位作者 金饶 谢晓阳 刘雨晴 王伟 董跟来 邱海亮 景炳年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7-174,共8页
为探究赤松茸多糖的结构特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通过热水提取和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均一的赤松茸酸性多糖组分(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acidic polysaccharides,SRAP),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红外等方法对SRAP的分子质量、... 为探究赤松茸多糖的结构特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通过热水提取和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均一的赤松茸酸性多糖组分(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acidic polysaccharides,SRAP),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红外等方法对SRAP的分子质量、官能团、糖苷键、构象及分支等结构特性进行表征,并测定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SRAP是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分子质量为2.57×10^(4)Da,总糖含量为(88.47±0.74)%,不具有三螺旋结构,可能含有较多的侧链和分支。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的结果表明SRAP的连接方式主要为1→2、1→3、1→4和1→6型糖苷键。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SRAP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SRAP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34、0.79、1.18 mg/mL。赤松茸酸性多糖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分子质量较低和含有较高比例的半乳糖。该研究可为博爱赤松茸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茸 酸性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丹 任洪飞 +2 位作者 逄梦玉 隋昕怡 杜秀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6,101,共7页
采用反复冻融法制备灵芝多糖(GLPf),经乙醇分级得到GLPf30、GLPf60和GLPf803种多糖。选用活性最高的GLPf30为研究对象,采用CaptoTM DEAE离子柱层析获得GLPf303,再经Superdex 6 Prep Grad凝胶层析进行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多糖GLPf303a。... 采用反复冻融法制备灵芝多糖(GLPf),经乙醇分级得到GLPf30、GLPf60和GLPf803种多糖。选用活性最高的GLPf30为研究对象,采用CaptoTM DEAE离子柱层析获得GLPf303,再经Superdex 6 Prep Grad凝胶层析进行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多糖GLPf303a。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高效液相凝胶色谱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GLPf303a是以吡喃糖环为基本骨架的多糖,其重均分子量为18.72 kDa,由岩藻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9种单糖组成。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GLPf303a和GLPf303均对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GLPf303a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还原力均高于GLPf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阴离子层析 凝胶层析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叶多糖结构表征及体内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年年 易宇欣 +3 位作者 张小平 杨波 赛那瓦尔·芒思尔 阿衣吐逊·阿布都外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8,共10页
本文以新疆大果沙棘叶为研究对象,对沙棘叶多糖(Hippophae rhamnoides leaf polysaccharide,HRLP)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HRLP,采用DEAE-650M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制备均一多糖(HRLP-2),通... 本文以新疆大果沙棘叶为研究对象,对沙棘叶多糖(Hippophae rhamnoides leaf polysaccharide,HRLP)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HRLP,采用DEAE-650M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制备均一多糖(HRLP-2),通过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紫外、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刚果红实验以及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等方法对HRLP-2进行了结构鉴定,并评价了HRLP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HRLP-2是由摩尔比为10.26:49.37:3.09:2.24:4.50:30.53的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木糖(Xyl)、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及半乳糖(Gal)组成的均一多糖,其中,HRLP-2的主链可能主要由Gal及Ara组成,末端或支链主要由Rha、Ara及Glc组成。刚果红试验结果表明HRLP-2具有三螺旋结构。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HRLP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上升(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表明HRLP对小鼠肝及肾组织细胞及结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中剂量组的HRLP能够提高小鼠肠道菌群物种数,促进机体短链脂肪酸合成。综上所述,HRLP可能通过改善D-半乳糖诱导小鼠的氧化应激水平及肠道微生物菌群而起抗氧化活性。此研究将为沙棘叶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沙棘叶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多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多糖结构表征及体外酵解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子豪 张晓新 +2 位作者 范春娟 王君巧 聂少平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以吴茱萸为原料,通过水提、脱色、乙醇分级沉淀获得吴茱萸纯多糖(EFP-40),采用比色法、甲基化等化学方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离子色谱等仪器分析技术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建立体外粪便酵解模型,通过测... 以吴茱萸为原料,通过水提、脱色、乙醇分级沉淀获得吴茱萸纯多糖(EFP-40),采用比色法、甲基化等化学方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离子色谱等仪器分析技术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建立体外粪便酵解模型,通过测定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探究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EFP-40的分子质量为9.7×10~4 Da,主要由鼠李糖(4.36%)、葡萄糖(10.24%)、阿拉伯糖(22.24%)、半乳糖(24.79%)和半乳糖醛酸(33.36%)组成,甲酯化度和乙酰化度分别为17.06%和8.12%,可能为含有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聚糖-I、同型半乳糖醛酸聚糖等结构域组成复杂的果胶类多糖。此外,EFP-40促进了SCFAs产生,调节肠道菌群,增加拟杆菌门、考拉杆菌属相对丰度,抑制梭杆菌门和变形杆菌门等有害菌,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以上研究表明,吴茱萸多糖为一种高度分支化复杂果胶类多糖,能够显著调节肠道菌群,具有潜在的益生元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多糖 结构表征 体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藻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栾翠荣 温南华 +6 位作者 李致瑜 覃亮卓 蒋璇靓 刘淑集 杨贞标 杨杰 吴一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9-267,共9页
马尾藻(Sargassum)是我国常见的褐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功能食品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马尾藻多糖的条件,同时利用配备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多角度激光散射仪(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ic... 马尾藻(Sargassum)是我国常见的褐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功能食品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马尾藻多糖的条件,同时利用配备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多角度激光散射仪(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with multiangl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 and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SEC-MALLS-RI)、离子色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对最优条件得到的马尾藻多糖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探究。提取的最优条件为超声频率28 kHz、料液比1∶60(g∶m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80 min,在该条件下马尾藻多糖的提取率为9.73%。马尾藻多糖主要由果糖、糖醛酸、岩藻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组成,其摩尔比为56.6∶16.2∶8.4∶8.3∶6.8。SEC-MALLS-RI表明多糖样品重均分子质量为1.18×10^(7)(±3.13%)g/mol,并在溶液中高度分散。1H核磁共振谱分析表明,马尾藻多糖中糖苷键以β-型糖苷键为主。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马尾藻多糖是一种半晶聚合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多糖链倾向于聚合成纳米级片层状的均相结构。此外,马尾藻多糖具有较好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该项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能显著提高马尾藻多糖的得率,对马尾藻的高值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多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壳多酚的提取、结构表征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秋伶 王振宇 +1 位作者 王玉荣 刘立成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3,共6页
采用酶辅助法提取高粱壳多酚。以多酚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先确定最佳酶用量,然后进一步优化酶解条件,并对高粱壳多酚进行结构表征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酶用量(以高粱壳粉质量计)为木瓜蛋白酶2.1 mg/g、纤维... 采用酶辅助法提取高粱壳多酚。以多酚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先确定最佳酶用量,然后进一步优化酶解条件,并对高粱壳多酚进行结构表征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酶用量(以高粱壳粉质量计)为木瓜蛋白酶2.1 mg/g、纤维素酶3.3 mg/g、半纤维素酶3.3 mg/g、木质素酶1.9 mg/g;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pH 5.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70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含量达9.21 mg/g。结构分析表明,高粱壳多酚具有多个苯环和酚羟基。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高粱壳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壳 多酚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多糖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亚 李瑞煜 +2 位作者 冯五文 卢勇 赵松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9,共7页
薏苡仁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薏苡仁富含多种化合物,包括脂肪酸及酯类、多糖、黄酮、三萜等。其中,多糖是其发挥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薏苡仁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热水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薏苡仁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薏苡仁富含多种化合物,包括脂肪酸及酯类、多糖、黄酮、三萜等。其中,多糖是其发挥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薏苡仁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热水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闪式提取法等。研究表明,薏苡仁多糖的单糖组成丰富,主要包含葡萄糖、半乳糖、木糖以及甘露糖等。薏苡仁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降糖、抗肿瘤、抗炎、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等。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薏苡仁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以期为薏苡仁多糖的深入系统研究及有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多糖 提取纯化 结构表征 降糖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转苷活性糖化酶GluM3的淀粉糖化工艺优化及淀粉颗粒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海月 于朝 +4 位作者 张政洁 黎明 柏映国 俞峰 李中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2,共9页
本文旨在优化糖化酶GluM3的玉米淀粉糖化工艺,探究其对淀粉颗粒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推动糖化酶GluM3在淀粉制糖工业的应用。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低转苷活性糖化酶GluM3的最佳糖化工艺,采用电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法和红... 本文旨在优化糖化酶GluM3的玉米淀粉糖化工艺,探究其对淀粉颗粒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推动糖化酶GluM3在淀粉制糖工业的应用。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低转苷活性糖化酶GluM3的最佳糖化工艺,采用电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法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淀粉颗粒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糖化工艺条件为液化液的葡萄糖当量(DE)值16%,温度66℃,pH3.7,时间3 h,糖化酶添加量450 U/g和普鲁兰酶添加量1.25 U/g,优化后获得玉米淀粉糖化液的葡萄糖含量(DX)达到92.68%。糖化反应后玉米淀粉从光滑完整颗粒变成残破的碎屑状态;在糖化过程中淀粉内部的晶体结构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糖化反应后玉米淀粉短程有序化程度降低;玉米淀粉经淀粉酶液化反应后生成多种麦芽低聚糖,而经糖化酶GluM3糖化反应后麦芽低聚糖进一步转化成葡萄糖,其占比高达99.34%。本文确定了低转糖苷活性GluM3对玉米淀粉的最佳糖化工艺,并研究了糖化反应过程中淀粉微观结构和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为糖化酶GluM3的后续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糖化酶 糖化工艺优化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黄精多糖的制备、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新悦 王清玉 +3 位作者 王柏璇 赵庆旭 李大鹏 杨悦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0,共10页
以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为研究对象,在含有冰乙酸和亚硒酸钠的氧化还原体系中,制备得到硒化黄精多糖(selenized 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Se),采用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 以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为研究对象,在含有冰乙酸和亚硒酸钠的氧化还原体系中,制备得到硒化黄精多糖(selenized 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Se),采用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度仪等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分析,同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对比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PSP-Se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亚硒酸钠添加量1.5 g/g、冰乙酸添加量3.0 mL/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2 h,此时PSP-Se硒含量为(6.00±0.20)mg/g。所制备的PSP-Se为球状物,热稳定性提高,粒径为1654 nm,电位绝对值较PSP提高了95.12%。硒化修饰后的PSP基本骨架得到保留,单糖组成上增加了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其他单糖组分的含量也有所改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PSP-Se在1131 cm-1和900 cm-1处出现两个新的吸收峰,证明形成亚硒酸酯键,硒化成功。在体外抗氧化性实验中,PSP-Se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PSP(P<0.05),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硒化修饰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菇纳米囊泡制备、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17
作者 杨雪丽 牛犇 +5 位作者 陈杭君 吴伟杰 王冠楠 房祥军 穆宏磊 郜海燕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30,共13页
目的:优化猴头菇纳米囊泡的制备方法,考察其抗氧化活性以及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差速离心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联用法制备猴头菇纳米囊泡(Hericium erinaceus-derived extracellular nanovesicles,HEDENVs),采用单... 目的:优化猴头菇纳米囊泡的制备方法,考察其抗氧化活性以及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差速离心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联用法制备猴头菇纳米囊泡(Hericium erinaceus-derived extracellular nanovesicles,HEDENVs),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纳米囊泡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用激光纳米粒度仪与透射电镜对其粒径、Zeta电位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对纳米囊泡进行脂质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DPPH、ABTS^(+)和O_(2)^(-)自由基清除率评价纳米囊泡的抗氧化活性;H_(2)O_(2)构建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中ROS含量变化。结果:纳米囊泡最佳制备条件:蔗糖浓度25%,离心时间2 h,离心转速86000 r/min,此时纳米囊泡的浓度为402.24μg/mL;纳米囊泡为具有膜结构的小泡,粒径110.7±16.9 nm,PDI 0.551,Zeta电位-14.2 mV;基于脂质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出纳米囊泡中大约含有346种脂质与52种蛋白质。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400μg/mL纳米囊泡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79%、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6.67%、O_(2)^(-)自由基清除率为96.83%;在H_(2)O_(2)构建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纳米囊泡能显著减少损伤细胞中ROS的产生。结论:体外多种抗氧化评价方法表明纳米囊泡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纳米囊泡 工艺优化 结构表征 组学分析 CACO-2细胞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子实体抗氧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18
作者 王雅楠 钱心燚 +9 位作者 雍一丹 吴萌萌 李意豪 陈宇航 尼再中 李璐璐 陈安徽 张朋 耿颖 邵颖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40,共10页
本研究以蛹虫草子实体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蛹虫草子实体粗多糖,然后使用不同体积分数(30%、40%、50%、60%、70%、80%和90%)乙醇分级沉淀得到分级粗多糖Y-1、Y-2、Y-3、Y-4、Y-5、Y-6和Y-7。筛选抗氧化活性最强的分级粗多糖,经DEAE... 本研究以蛹虫草子实体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蛹虫草子实体粗多糖,然后使用不同体积分数(30%、40%、50%、60%、70%、80%和90%)乙醇分级沉淀得到分级粗多糖Y-1、Y-2、Y-3、Y-4、Y-5、Y-6和Y-7。筛选抗氧化活性最强的分级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150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后筛选抗氧化活性最强的均一多糖。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及红外光谱法对均一多糖的分子量、单糖组成及官能团等结构表征进行鉴定,并评价其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分级多糖Y-4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150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了抗氧化活性最强的均一多糖STP-4。STP-4是由阿拉伯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等聚合而成的α-构型低聚糖,分子量约为1434 Da,具有O-H、C-H、COOH、C=O和C-O-C等官能团结构。另外,STP-4可以显著降低过氧化损伤小鼠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P<0.01),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P<0.05)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P<0.01)。本研究为蛹虫草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分级多糖 抗氧化 纯化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干品与鲜品中白及胶的结构表征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19
作者 杨益娜 曾燚 +4 位作者 邵会艳 李严朗 席星雨 胡江苗 杨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2-511,共10页
探究干品白及与鲜品白及中的白及胶(Bletilla striata gel,BSG)的理化性质、流变特性、结构特征以及免疫调节活性区别。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干品白及中的白及胶(BSG-1)和鲜品白及中的白及胶(BSG-2)。以结构表征和流变特性为主,结合理化... 探究干品白及与鲜品白及中的白及胶(Bletilla striata gel,BSG)的理化性质、流变特性、结构特征以及免疫调节活性区别。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干品白及中的白及胶(BSG-1)和鲜品白及中的白及胶(BSG-2)。以结构表征和流变特性为主,结合理化性质阐明BSG-1和BSG-2的异同点,并进一步从细胞层面探究了两者的免疫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BSG-1和BSG-2的分子量跨度大(3.90×10^(2)~1.37×10^(8) Da);BSG-2的得率较高、单糖组成更加丰富,而BSG-1表现出更好的粘度。实验发现,在不同浓度、温度和pH条件下BSG-1和BSG-2的粘度随温度的下降呈直线下降趋势;酸碱度对粘度的影响明显,过酸或过碱均可减小其粘度;浓度是影响粘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BSG-1和BSG-2浓度的增加其粘度明显上升。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浓度大于2 mg/mL或环境pH>9,两者粘度差异显著增大,BSG-1粘度远高于BSG-2。从微观角度分析,BSG-2相较于BSG-1表面较光滑、其结构类型更丰富,并且具有独特的丝状结构和疏松的孔隙网状结构。BSG-1与BSG-2均表现出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但在不同浓度下两者表现的免疫活性存在差异性。本研究从多个层面揭示了干品白及与鲜品白及中的白及胶的差异,可为白及胶在食品、药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胶 流变学 结构表征 理化性质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勃氏甜龙竹笋壳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结构表征及体外生物活性分析
20
作者 刘靖洁 彭小伟 +4 位作者 王安娜 夏文茜 曹昌伟 阚欢 刘云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30,共10页
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勃氏甜龙竹笋壳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Dendrocalamus brandisii bamboo shoot shell,PDB)的提取工艺,综合运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刚果红实验对经DE... 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勃氏甜龙竹笋壳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Dendrocalamus brandisii bamboo shoot shell,PDB)的提取工艺,综合运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刚果红实验对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的PDB进行结构表征,并评价各组分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结果表明,当碳酸钠浓度为4.1 mg/mL、超声功率310 W、超声时间81 min、超声温度66℃时,PDB的得率最高,为2.09%;PDB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后得到三个组分PDB-0、PDB-1和PDB-2,均主要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组成,红外光谱发现三个组分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峰。体外生物活性实验发现三个多糖组分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其中PDB-2抗氧化活性最为突出,清除DPPH·、ABTS^(+)·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0.74±0.05 mg/mL和0.64±0.01 mg/mL,当浓度为1 mg/mL时,铁还原实验吸光度值为0.331;各组分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0.78±0.05、0.82±0.04和0.94±0.02 mg/mL;在浓度达到1 mg/mL时,PDB-0、PDB-1和PDB-2结合胆酸钠、牛磺胆酸钠、甘氨胆酸钠的比率分别达到17.66%±0.12%、21.06%±0.45%和22.28%±0.51%,24.79%±0.79%、26.27%±0.78%和32.57%±0.75%,22.46%±0.79%、25.52%±0.23%和23.16%±0.78%。综上所述,PDB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在食品抗氧化剂和保健品的研发中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氏甜龙竹 笋壳多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 降血糖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