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动力作用下车辆-车站结构耦合系统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楠 夏禾 +1 位作者 程潜 G.De Roeck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研究制动力作用下车辆-结构耦合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车辆子系统模型,以振型叠加法建立结构子系统模型,以给定的制动加速度时程、简化的Kalker蠕滑理论和轮轨密贴假定分别定义纵向、横向和竖向轮轨间相互作用力,采用时... 研究制动力作用下车辆-结构耦合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车辆子系统模型,以振型叠加法建立结构子系统模型,以给定的制动加速度时程、简化的Kalker蠕滑理论和轮轨密贴假定分别定义纵向、横向和竖向轮轨间相互作用力,采用时程积分和时间步内的力-运动状态迭代方式求解运动方程。作为算例,研究了深圳地铁4号线、6号线列车制动于深圳北站时车辆-结构动力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并对车站结构关键部位的振动状态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结构耦合系统 地铁列车 车站结构 制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场-结构耦合系统灵敏度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钢 赵国忠 顾元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89,共4页
给出了低频声-结构耦合系统的有限元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声-结构耦合系统的包含尺寸和形状设计变量的优化设计模型,建立基于灵敏度分析求解的优化设计方法,重点推导了耦合系统的特征频率和声压级响应关于设计变量的灵敏度方程。在JIFE... 给出了低频声-结构耦合系统的有限元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声-结构耦合系统的包含尺寸和形状设计变量的优化设计模型,建立基于灵敏度分析求解的优化设计方法,重点推导了耦合系统的特征频率和声压级响应关于设计变量的灵敏度方程。在JIFEX软件中实现上述理论和算法,并通过灵敏度比较和优化设计的数值算例,进一步说明该研究方法对声结构耦合系统的工程设计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分析 优化 声-结构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场-结构耦合系统特征值敏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军 兆文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声场-结构耦合系统的左、右特征向量关系式,证明声场-结构耦合系统左特征向量可用右特征向量的分量来表示,基于此分析推导出声场-结构耦合系统的特征值敏度表达式。以一矩形声场-结构耦合系统为实例进行计算,基于Na... 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声场-结构耦合系统的左、右特征向量关系式,证明声场-结构耦合系统左特征向量可用右特征向量的分量来表示,基于此分析推导出声场-结构耦合系统的特征值敏度表达式。以一矩形声场-结构耦合系统为实例进行计算,基于Nastran对声场-结构耦合系统进行模态分析,用其内部的DAMP语言编程计算了特征值敏度。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向量 特征值 敏度 有限元 声场-结构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腔体声-结构耦合系统的动力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淦云 王跃方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0-554,共5页
以密闭空腔为对象,开展了声-结构耦合系统的动力分析和灵敏度计算,为系统性态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和算法基础。分别把结构和声场进行离散化,推导了声-结构耦合系统的有限元方程,求解了耦合系统的频率和声压级响应。在此基础上,以结构尺寸... 以密闭空腔为对象,开展了声-结构耦合系统的动力分析和灵敏度计算,为系统性态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和算法基础。分别把结构和声场进行离散化,推导了声-结构耦合系统的有限元方程,求解了耦合系统的频率和声压级响应。在此基础上,以结构尺寸为设计变量,计算了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声压级响应的灵敏度,解决了声-结构耦合系统动力灵敏度的数值算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结构耦合系统 有限元 动力学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结构耦合系统双材料模型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商林源 赵国忠 陈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92-198,共7页
基于微结构设计域法,并结合伴随法与放松形式准则法,研究了针对声结构耦合系统的双材料拓扑优化方法。提出并详细地推导了声压级关于拓扑变量的伴随灵敏度分析公式。推导了一种放松形式的最优准则法,并应用到声结构耦合问题的优化求解... 基于微结构设计域法,并结合伴随法与放松形式准则法,研究了针对声结构耦合系统的双材料拓扑优化方法。提出并详细地推导了声压级关于拓扑变量的伴随灵敏度分析公式。推导了一种放松形式的最优准则法,并应用到声结构耦合问题的优化求解中。数值算例证明了在求解声结构耦合问题中,伴随灵敏度分析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放松形式的最优准则法具有收敛快速,迭代稳定的优点。数值结果说明文中提出的拓扑优化方法能有效降低结构内部的噪声,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耦合系统 拓扑优化 伴随法 最优准则 双材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耦合系统自由振动响应识别结构被控模态和TMD参数 被引量:6
6
作者 温青 华旭刚 +3 位作者 王修勇 陈政清 孙洪鑫 曹张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5-573,共9页
准确从安装TMD后的结构-TMD耦合系统中识别结构被控模态和TMD参数是TMD现场调试的必需条件.针对TMD现场调试中参数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结构-TMD耦合系统自由振动试验识别结构被控模态的模态质量、频率和阻尼比以及TMD频率和阻尼比... 准确从安装TMD后的结构-TMD耦合系统中识别结构被控模态和TMD参数是TMD现场调试的必需条件.针对TMD现场调试中参数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结构-TMD耦合系统自由振动试验识别结构被控模态的模态质量、频率和阻尼比以及TMD频率和阻尼比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随机子空间算法评估耦合系统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将其减缩和转化为结构被控模态和TMD耦合的两自由系统连续状态空间模型;最后,利用连续状态矩阵,识别结构被控模态的模态质量、频率和阻尼比以及TMD频率和阻尼比.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方法抗噪能力强;2)TMD与原结构各模态耦合越强,质量比识别结果误差越大,其他参数识别结果均满足工程要求.通过单层框架结构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TMD-结构耦合系统 模态分析 状态空间 自由振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近断层地震下隔震结构-非结构系统耦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德稳 赵洁 刘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30-136,177,共8页
竖向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易造成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系统产生地震响应放大现象。为研究近断层地震动下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的动力反应控制机理,建立了竖向地震动下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耦合系统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分析... 竖向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易造成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系统产生地震响应放大现象。为研究近断层地震动下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的动力反应控制机理,建立了竖向地震动下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耦合系统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分析了附加竖向准零刚度系统的非结构元件的响应控制效果。基于能量分析方法建立了竖向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耦合系统能量平衡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自振频率的隔震系统,当采用竖向准零刚度对非结构元件进行地震响应控制时,减震效果较好。有控系统的竖向弹性恢复能和阻尼耗能要大于无控结构,通过选取合适的阻尼比可有效控制非结构元件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近断层地震动 隔震结构-非结构耦合系统 地震响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声场耦合系统声压响应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军 兆文忠 +1 位作者 谢素明 张维英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9-523,共5页
为了减小结构振动产生的噪声,基于结构-声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对其在简谐力激励下的声响应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以结构厚度为设计变量,保持结构重量相对不变并以设计变量的上、下限为约束,以设计域点在各频率响应声压平方和的平方根为... 为了减小结构振动产生的噪声,基于结构-声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对其在简谐力激励下的声响应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以结构厚度为设计变量,保持结构重量相对不变并以设计变量的上、下限为约束,以设计域点在各频率响应声压平方和的平方根为目标函数,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用软件N astran计算声响应及声敏度,基于iS IGHT对N astran的集成用可行方向法实施了优化。以一矩形板结构-立方体声场耦合系统为实例,得到了优化的结构厚度分布。优化后,设计域点的峰值声压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声压级降低最大值达32.8dB。结果表明声压响应优化设计,在保持结构重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结构重量的重新分布能达到较明显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声场耦合系统 声压 优化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声场耦合系统区间鲁棒优化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冲 邱志平 +1 位作者 吴迪 王晓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8-13,共6页
以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结构-声场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系统本身及外载荷的不确定性,基于区间理论建立了含有非概率不确定参数的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区间鲁棒优化模型。首先,利用区间对不确定性参数进行定量化描述,借助泰勒展式提... 以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结构-声场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系统本身及外载荷的不确定性,基于区间理论建立了含有非概率不确定参数的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区间鲁棒优化模型。首先,利用区间对不确定性参数进行定量化描述,借助泰勒展式提出了求解耦合系统响应范围的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然后,引入鲁棒优化设计的思想,基于区间序关系和区间可能度,分别建立了含区间参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转换模型,原区间不确定性优化问题就转化为确定性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说明了该鲁棒优化设计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声场耦合系统 不确定优化 区间鲁棒 区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区间参数的结构-声耦合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冲 邱志平 +1 位作者 吴迪 王晓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8-733,共6页
针对复合材料结构-声耦合系统,充分考虑系统本身及外载荷的不确定性,基于区间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可靠性优化模型。首先,利用区间对不确定参数进行定量化描述,根据有限元网格推导含区间参数的结构-声耦合内场问题的有限-... 针对复合材料结构-声耦合系统,充分考虑系统本身及外载荷的不确定性,基于区间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可靠性优化模型。首先,利用区间对不确定参数进行定量化描述,根据有限元网格推导含区间参数的结构-声耦合内场问题的有限-有限元方程;借助改进的区间泰勒展开方法,快速确定结构响应与声场响应的区间上下界;随后,基于区间可能度建立含不确定参数的耦合系统可靠性优化模型。数值算例通过层合板铺层角度和厚度的优化设计,验证了所建立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声耦合系统 复合材料 不确定性 区间有限元 区间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声腔耦合系统频率耦合机理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兆祥 高书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1-15,共5页
给出结构和声腔耦合系统的振型耦合特点,选择几阶典型结构声腔模态,计算分析耦合系统固有频率的分布特性;分析论证耦合系统固有频率的主导特性判断准则;基于该准则深入分析耦合系统固有频率的主导特性,从而揭示结构声腔的频率耦合机理。
关键词 结构声腔耦合系统 振型耦合系数 耦合频率分布特性 耦合频率主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几何法的车辆-轨道结构频域振动分析
12
作者 吴神花 雷晓燕 余翠英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1-109,共9页
为研究车辆-轨道结构全频域振动问题,基于谱几何法构建了车辆-无砟轨道结构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与算法,应用Rayleigh-Ritz法推导了轨道结构谱几何单元刚度矩阵、阻尼矩阵、质量矩阵、单元之间的耦合虚拟弹簧刚度矩阵及轮轨耦合刚度矩阵,... 为研究车辆-轨道结构全频域振动问题,基于谱几何法构建了车辆-无砟轨道结构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与算法,应用Rayleigh-Ritz法推导了轨道结构谱几何单元刚度矩阵、阻尼矩阵、质量矩阵、单元之间的耦合虚拟弹簧刚度矩阵及轮轨耦合刚度矩阵,求解了车辆-轨道结构耦合系统动力学谱几何法方程,得到了车辆-轨道结构全频域内振动响应,分析了轨道结构单元尺寸对收敛性和计算效率的影响,讨论了钢轨、轨道板、底座板虚拟弹簧刚度系数取值范围。通过与有限元法对比,验证了谱几何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作为应用实例,分析了在轨道随机不平顺激励下车辆-轨道结构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谱几何法可以采用大的轨道结构单元尺寸计算,而有限元法的轨道结构单元尺寸更小,因此谱几何法的计算效率远大于有限元法的;当轨道结构单元尺寸取3.25 m和6.50 m时,谱几何法的计算效率较高,可作为谱几何法分析车辆-轨道结构耦合系统动力学问题的参考单元尺寸;钢轨、轨道板、底座板虚拟弹簧刚度的合理取值为大于或等于其对应构件抗弯刚度的10~5倍;车体、转向架位移幅频曲线交替出现众多峰值和谷值,为车辆系统四个轮对间轨道不平顺激励相位差所致;车体、转向架垂向位移幅频曲线谷值处频率分别对应车辆“定距滤波”和“轴距滤波”频率。研究成果为求解全频域内车辆-轨道结构耦合系统动力学问题提供了另一种高效、精确的数值方法,为车辆-轨道结构系统减振分析和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几何法 车辆-轨道结构耦合系统 无砟轨道结构 全频域 虚拟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系统环境振动试验的结构和TMD参数识别 被引量:10
13
作者 温青 华旭刚 +2 位作者 王修勇 陈政清 孙洪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3-198,220,共7页
为了实现TMD现场调试,提出了一种通过测试结构-TMD耦合系统的环境振动响应,识别结构模态频率、阻尼比和模态质量以及TMD的频率和阻尼比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试环境激励下结构和TMD的响应,采用随机子空间算法,评估离散状态矩阵;将离散状... 为了实现TMD现场调试,提出了一种通过测试结构-TMD耦合系统的环境振动响应,识别结构模态频率、阻尼比和模态质量以及TMD的频率和阻尼比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试环境激励下结构和TMD的响应,采用随机子空间算法,评估离散状态矩阵;将离散状态矩阵减缩和转化成单自由度结构和TMD耦合连续状态矩阵;并根据连续状态矩阵评估质量比、结构和TMD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数值仿真分析结果发现:①该方法可行且识别结果精度高;②该方法适用于多模态振动结构。单层框架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结构-调谐质量阻尼器耦合系统 环境振动测试 随机子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_(-synthesis)方法在结构—声耦合系统鲁棒控制中的应用
14
作者 胡如夫 崔仲华 +1 位作者 李普 陈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以在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封闭空间结构—声耦合系统为对象,基于鲁棒结构奇异值理论,建立了结构—声耦合系统鲁棒主动控制模型,提出了设计鲁棒-μsynthesis控制器的方法:通过引入虚拟的不确定块,将耦合系统响应性能的问题转化为广义系统的... 以在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封闭空间结构—声耦合系统为对象,基于鲁棒结构奇异值理论,建立了结构—声耦合系统鲁棒主动控制模型,提出了设计鲁棒-μsynthesis控制器的方法:通过引入虚拟的不确定块,将耦合系统响应性能的问题转化为广义系统的稳定鲁棒性问题,采用标准D-K迭代法求解该增量系统的稳定鲁棒控制器。封闭空间结构—声耦合系统的控制仿真表明,同鲁棒H∞控制结果相比,-μsynthesis方法对模型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稳定鲁棒性和性能鲁棒性。同以往的研究相比,新意在于应用-μsynthesis方法设计了结构—声耦合系统鲁棒控制器,以克服H∞控制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结构-声耦合系统 μ-synthesis 鲁棒控制 有源结构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声场耦合系统力激励频率响应有限元分析
15
作者 张军 张维英 兆文忠 《船海工程》 2003年第5期24-26,共3页
分析一平面结构声场耦合系统在力激励下的频率响应,给出声场内具有峰值声压时声场声压分布形状及结构振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例分析表明,在力激励下声场内最大声压值出现在结构模态频率附近,声场内具有最大声压值时其声压分布... 分析一平面结构声场耦合系统在力激励下的频率响应,给出声场内具有峰值声压时声场声压分布形状及结构振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例分析表明,在力激励下声场内最大声压值出现在结构模态频率附近,声场内具有最大声压值时其声压分布具有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声场耦合系统 有限元分析 频率响应 声压分布 结构振型 声波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区间参数的结构-声耦合系统摄动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明涛 李昌盛 陈利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4-198,共5页
针对实际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结构-声耦合系统,充分考虑系统本身及外载荷不确定性,基于摄动理论建立一阶及高阶参数摄动两种区间分析方法。从耦合系统有限元平衡方程出发,引入区间变量对系统不确定参数进行定量化描述。据传统的一阶Taylor... 针对实际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结构-声耦合系统,充分考虑系统本身及外载荷不确定性,基于摄动理论建立一阶及高阶参数摄动两种区间分析方法。从耦合系统有限元平衡方程出发,引入区间变量对系统不确定参数进行定量化描述。据传统的一阶Taylor展式及摄动理论,可快速估算系统响应区间上下界。高阶区间参数摄动分析方法除采用改进的Taylor展式对区间矩阵、向量近似估算外,亦保留Neumann级数中部分高阶项,可有效提高响应范围的计算精度。以长方体密闭舱室为研究对象,将计算结果与传统蒙特卡洛方法对比,充分验证所提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含区间参数结构-声耦合问题的可行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声耦合系统 区间不确定性 区间参数摄动方法 Neumann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的在役状态TMD和结构固有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17
作者 赵文韬 温青 +2 位作者 孙洪鑫 王修勇 华旭刚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7-516,共10页
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的减振效率与结构和TMD的固有参数相关,准确从结构-TMD耦合系统响应中识别结构和TMD固有参数是对在役TMD减振性能评价的必要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NSGA-Ⅱ(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 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的减振效率与结构和TMD的固有参数相关,准确从结构-TMD耦合系统响应中识别结构和TMD固有参数是对在役TMD减振性能评价的必要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NSGA-Ⅱ(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的参数识别方法,从结构-TMD耦合运动响应中识别“裸结构”和“裸TMD”的固有参数,进而实现对在役状态TMD的减振性能评估。该方法构建了结构-TMD耦合运动方程,并将其减缩和转化为结构被控模态和TMD耦合的两自由度系统,借助系统状态空间矩阵搭建两个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寻找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最小误差所对应的最优解,从而识别结构和TMD的固有参数。开展了单自由度结构-TMD耦合系统和多自由度结构-TMD耦合系统参数识别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从耦合系统动力响应中准确识别结构和TMD的固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结构-TMD耦合系统 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结构瞬态响应的耦合灵敏度分析方法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8
作者 顾元宪 刘涛 +1 位作者 亢战 赵国忠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2,共6页
研究结构瞬态热变形和热应力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及其优化设计,灵敏度计算给出了直接法和伴随法两种算法.考虑了温度场的耦合作用,在直接法中需要计算温度场对设计变量的导数,在伴随法中需要计算热载荷对温度场的导数.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 研究结构瞬态热变形和热应力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及其优化设计,灵敏度计算给出了直接法和伴随法两种算法.考虑了温度场的耦合作用,在直接法中需要计算温度场对设计变量的导数,在伴随法中需要计算热载荷对温度场的导数.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伴随法在应用程序中的实现,为大型结构优化提供了高效率的灵敏度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响应 耦合灵敏度 热应力 直接法 伴随法 温度场 结构耦合系统 热传导 临界点约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件结构耦合关系的主动再制造设计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守许 汪伟 +1 位作者 柯庆镝 邱权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521-2526,2538,共7页
针对再制造设计过程中优化零件某一薄弱结构可能导致零件整体性能劣化的问题,对零件结构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结构功能耦合系统概念,建立了结构功能耦合系统模型,用结构影响因子表达结构耦合程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主动再制... 针对再制造设计过程中优化零件某一薄弱结构可能导致零件整体性能劣化的问题,对零件结构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结构功能耦合系统概念,建立了结构功能耦合系统模型,用结构影响因子表达结构耦合程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主动再制造在零件层级的设计方法,实现了零件全生命周期内整体性能的提升,并以发动机曲轴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再制造 结构耦合关系 结构影响因子 结构功能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结构声场耦合分析的光滑有限元-有限元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凌云 于德介 臧献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765-1770,共6页
为提高壳结构-声场耦合分析的计算精度,将光滑有限元法(smooth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FEM)推广到壳结构-声场耦合问题的结构域分析中,推导了光滑有限元-有限元法分析壳结构-声场耦合问题的计算公式。结构-声场耦合系统方程在结构中... 为提高壳结构-声场耦合分析的计算精度,将光滑有限元法(smooth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FEM)推广到壳结构-声场耦合问题的结构域分析中,推导了光滑有限元-有限元法分析壳结构-声场耦合问题的计算公式。结构-声场耦合系统方程在结构中用位移法表示;在流体中用声压法表示。在结构域中应用分区应力光滑技术,提高了弯曲刚度矩阵和膜刚度矩阵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在流体域中应用标准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以六面体声场-结构耦合模型和简化的微车声固耦合模型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与有限元相比,该方法在分析结构-声场耦合问题时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 壳体结构 结构声场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