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面结构病害三维探地雷达图谱特征研究
1
作者 门光誉 陈维斌 +2 位作者 徐腾飞 张伟光 佘旭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7,共9页
为解决三维探地雷达(3D GPR)用于沥青路面结构病害检测时图谱信息解译困难的问题,基于三维探地雷达对湖北随岳高速进行实地数据采集,结合卷积神经网络辅助分析,获得结构病害疑似点位并对疑似点位进行取芯检验,验证病害识别与反射裂缝尺... 为解决三维探地雷达(3D GPR)用于沥青路面结构病害检测时图谱信息解译困难的问题,基于三维探地雷达对湖北随岳高速进行实地数据采集,结合卷积神经网络辅助分析,获得结构病害疑似点位并对疑似点位进行取芯检验,验证病害识别与反射裂缝尺寸计算的准确性,分析3类常见结构病害的图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病害在三维探地雷达图谱中的表现形式差异明显,基于三维图谱的反射裂缝尺寸推理方法可靠性较高。研究结论为三维探地雷达回波图谱自动解译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病害 三维探地雷达 图谱解译 机器学习 图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轨道结构病害室内试验模拟与识别方法研究
2
作者 刘潇 王少林 +4 位作者 闫宇智 丁德云 刘敏 姜博龙 陈万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3-2345,共13页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保障正常运营的关键要素。为有效应对轨道结构病害带来的安全挑战,开展高效、精准的轨道结构异常状态识别研究是行业的技术趋势。针对3种轨道结构形式,采用激振设备模拟列车荷载,开展实...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保障正常运营的关键要素。为有效应对轨道结构病害带来的安全挑战,开展高效、精准的轨道结构异常状态识别研究是行业的技术趋势。针对3种轨道结构形式,采用激振设备模拟列车荷载,开展实验室内病害模拟试验,模拟扣件失效、断轨、钢弹簧失效、剪力铰失效等4种轨道结构病害,获得了不同病害下钢轨和道床振动加速度响应;分析不同轨道结构病害表现的时域和频域特征。以加速度时域和频域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轨道结构病害识别模型,基于ReduceLROnPlateau改进学习率调节策略,形成了可动态衰减和膨胀的学习率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钢轨和道床振动加速度时域和频域特征均可反应轨道结构病害特征;病害识别模型推理时间短,鲁棒性高,能有效规避局部最优问题,可对4类轨道结构病害进行快速精准识别;频域数据集的识别精度优于时域数据集,在采用钢轨加速度、道床加速度、钢轨与道床加速度叠加情况下,识别精度分别为99.7%、100%、100%;在SNR=7 dB的噪声干扰下,频域模型依然能保证90%的预测准确率。研究显示了轨道结构病害识别模型的有效性,可为工程中轨道结构病害识别提供一种技术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结构病害 实验室试验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识别方法 学习率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役管线隧道衬砌结构病害特征与规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建章 钟泰枫 +2 位作者 齐建波 刘禹阳 刘通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6,共9页
为明确长期服役下油气管道隧道本体结构健康状态,以服役2007—2024年且从未进行维修加固的47座油气管线山岭隧道为工程依托,基于隧道衬砌病害现场调研与历史检测结果,对管线隧道本体结构病害的原始积累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引入结构技术状... 为明确长期服役下油气管道隧道本体结构健康状态,以服役2007—2024年且从未进行维修加固的47座油气管线山岭隧道为工程依托,基于隧道衬砌病害现场调研与历史检测结果,对管线隧道本体结构病害的原始积累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引入结构技术状况、养护关注度及病害密度等指标,同时对病害进行定量化分析,最终确定隧道的整体服役状态以及6类病害的发展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气管线隧道大部分处于带伤正常服役状态,衬砌开裂发生频数最高且远大于其他病害,底板开裂隆起、衬砌劣化,二次欠厚及衬砌缺陷等病害常发,断面侵限发生概率低;直墙衬砌型式使得纵向裂缝为主的衬砌裂缝在隧道各部位均匀分布,具有短且窄特征,随裂缝宽度或长度的增加,裂缝占比随之减小;近半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劣化至设计强度以下,且低标号混凝土劣化程度远高于高标号;二衬欠厚拱顶拱腰处发生概率最高,且拱顶处缺陷长度远大于其他部位;Ⅴ级围岩段衬砌病害密度最小,超前支护与径向系统锚杆有效降低病害发生概率,纵向坡度的增加并未导致隧道病害密度的增加,隧道病害与隧道纵向坡度之间未表现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油气管线隧道利旧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线 山岭隧道 本体结构 统计分析 结构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衬砌结构病害整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志杰 徐海岩 +2 位作者 周平 赵启超 关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5-132,共8页
以麂子岗隧道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将左线和右线衬砌结构病害进行对比分析,基于自然地质条件及病害成因机理提出较为完备的整治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整治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如下:(1)对比统计分析左线、右线衬砌结构病害,得到在横断面... 以麂子岗隧道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将左线和右线衬砌结构病害进行对比分析,基于自然地质条件及病害成因机理提出较为完备的整治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整治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如下:(1)对比统计分析左线、右线衬砌结构病害,得到在横断面不同位置及纵向里程上病害的分布规律及差异;(2)在横断面位置上,拱顶和拱腰处衬砌裂损及厚度不足病害最严重;在纵向里程上,左线、右线在ZK1963+600~ZK1964+180段多种衬砌结构病害均大量集中分布,建议加强对该区段的地质监测、衬砌结构健康状况检测及病害整治工作;(3)运用数值分析软件对套衬加固及钢带加固前后衬砌结构的受力进行模拟,得到衬砌厚度不足病害整治前后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及变化,对衬砌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检验,证明相应整治措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衬砌结构病害 病害分类统计 成因机理分析 整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病害类型及快速维修方法 被引量:31
5
作者 吴绍利 王鑫 +1 位作者 吴智强 陆方斌 《中国铁路》 2013年第1期42-44,共3页
介绍无砟轨道病害类型,分析砂浆垫层与轨道板结构离缝等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对轨道结构产生的危害。阐述无砟轨道结构病害快速维修和"可二次"维修性原则,以及维修材料选择原则。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实际,提出砂浆层与轨... 介绍无砟轨道病害类型,分析砂浆垫层与轨道板结构离缝等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对轨道结构产生的危害。阐述无砟轨道结构病害快速维修和"可二次"维修性原则,以及维修材料选择原则。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实际,提出砂浆层与轨道板结构离缝、砂浆层缺损、预埋套管伤损、混凝土伤损快速维修方法和施工步骤,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中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结构病害 快速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黄铁路长梁山隧道基底结构病害整治措施 被引量:8
6
作者 尹成斐 马伟斌 孙宏方 《中国铁路》 2012年第11期66-69,共4页
针对长梁山隧道出现的多种病害进行调研,分析隧道基底病害表观特征和成因,采用基底结构钻孔探测和雷达检测方法,对基底病害分布及规模进行检测,提出采用"树根桩+注浆"等隧道基底病害整治措施,并建立模型及确定参数。通过对基... 针对长梁山隧道出现的多种病害进行调研,分析隧道基底病害表观特征和成因,采用基底结构钻孔探测和雷达检测方法,对基底病害分布及规模进行检测,提出采用"树根桩+注浆"等隧道基底病害整治措施,并建立模型及确定参数。通过对基底振动加速度和树根桩桩体的计算与分析,验证病害整治效果。"树根桩+注浆"整治措施对天窗时间短、施工空间有限的长梁山隧道基底病害整治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黄铁路 长梁山隧道 隧道基底 结构病害 整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背景下机场道面细带状结构病害检测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海丰 韩红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4,共9页
机场道面裂缝、角隅断裂、接缝破碎、修补等病害宽度狭小、长短不一、图像中像素占比少,呈细带状结构,且与复杂背景对比度低,现有检测算法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etMSPNet。首先... 机场道面裂缝、角隅断裂、接缝破碎、修补等病害宽度狭小、长短不一、图像中像素占比少,呈细带状结构,且与复杂背景对比度低,现有检测算法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etMSPNet。首先,利用注意力机制模块CBAM,使得特征学习更加专注于细带状结构病害区域,抑制干扰信息;其次,构建残差空洞金字塔模块,提取不同尺度空间下的特征信息;然后,设计最大池化支路,便于之后浅、深层不同层次特征进行融合,加强模型对于病害的定位能力,并且将深层特征输入3种不同扩张率的扩张卷积和金字塔池化模块,使得病害特征包含更多全局上下文信息;最后,对所有层输出的病害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实现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特征的信息互补。与目前3种经典的目标检测算法在机场道面病害图像数据集APD上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mAP达到78.51%,优于对比算法。所提DetMSPNet模型,提高了算法对机场道面细带状结构病害检测中宽度狭小、长短不一、图像中像素占比少、与复杂背景对比度低等情况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细带状结构病害 DetMSPNet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复杂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试验的矿山法地铁隧道支护结构病害检测与识别 被引量:6
8
作者 许越 于师建 张亚栋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为提高矿山法地铁隧道支护结构病害检测与识别的准确性,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常见形状空洞、充水空洞、不同填充介质脱空以及钢格栅拱架、H型钢架下空洞模型,模拟探地雷达波在不同病害中的传播规律,并通过青岛地铁3... 为提高矿山法地铁隧道支护结构病害检测与识别的准确性,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常见形状空洞、充水空洞、不同填充介质脱空以及钢格栅拱架、H型钢架下空洞模型,模拟探地雷达波在不同病害中的传播规律,并通过青岛地铁3号线探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空洞病害雷达反射波通常呈双曲线形状,反射信号强,但上三角形空洞图像与其他空洞图像有较大差异,表现为倾斜平行的同相轴特征;当空洞或脱空内部含水时,空洞或脱空下部出现明显反射波;钢结构雷达波反射强烈,会对钢结构下方病害探测产生干扰,在实际探测中,应将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分开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法隧道 支护结构病害 探地雷达 时域有限差分法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渗漏水病害特征统计分析
9
作者 张连卫 韩玉珍 +1 位作者 华福才 李旭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261,共9页
为探究隧道渗漏水病害分布特征及其与工法的关联性,本文基于某市地铁运营隧道实测数据,系统开展了结构性渗漏水病害的统计分析与对比研究,旨在揭示不同施工条件下隧道渗漏水分布规律的差异性,为隧道结构健康评估与维护决策提供依据。研... 为探究隧道渗漏水病害分布特征及其与工法的关联性,本文基于某市地铁运营隧道实测数据,系统开展了结构性渗漏水病害的统计分析与对比研究,旨在揭示不同施工条件下隧道渗漏水分布规律的差异性,为隧道结构健康评估与维护决策提供依据。研究采集了明挖法隧道、暗挖法隧道及盾构法隧道共计1万余处渗漏水样本,涵盖渗漏水类型、渗漏缝隙宽度及工法等多维度数据,通过频数统计,分析渗漏水类型构成特征、缝宽分布形态及其与工法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病害类型方面,明挖法隧道与暗挖法隧道渗漏水病害类型构成相似,均以三缝渗漏(施工缝渗漏、变形缝渗漏及局部裂缝渗漏)为主,明挖法隧道与暗挖法隧道的三缝渗漏占比分别为94.60%、96.28%;盾构法隧道渗漏类型则呈现明显差异,盾构管片接缝渗漏与孔洞渗漏为主要类型,合计占比79.84%;②在缝宽分布方面,施工缝渗漏与裂缝渗漏宽度值主要分布在(0.2~1.5]mm区间,频次峰值出现在(0.4~0.7]mm段,该范围施工缝渗漏与裂缝渗漏占比分别为71.77%与76.44%;工法对缝宽分布无显著影响;③基于统计结果,以工法为父节点,渗漏水类型、渗漏水裂缝宽度等级和施工缝宽度等级为子节点,建立了简化的工法-渗漏水类型-渗漏水宽度等级的贝叶斯网络,可用于渗漏水病害的推理计算。研究证实不同施工工艺导致的衬砌结构特性差异是渗漏水病害类型与形态分异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地铁隧道渗漏水防治提供工艺优化方向,指导病害防控重点布局,对病害风险分级和维护资源分配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隧道 结构病害 渗漏水 统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公路隧道病害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彬 雷明锋 李文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0-45,共6页
针对常见的隧道混凝土材料劣化、衬砌厚度不足及背后脱空3类病害,基于荷载-结构平面分析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病害程度等级,分析运营公路隧道病害对衬砌结构的安全性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认为:(1)衬砌结构截面最小安全系数随混凝土材料劣化... 针对常见的隧道混凝土材料劣化、衬砌厚度不足及背后脱空3类病害,基于荷载-结构平面分析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病害程度等级,分析运营公路隧道病害对衬砌结构的安全性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认为:(1)衬砌结构截面最小安全系数随混凝土材料劣化呈同比例线性下降,以发生劣化的局部位置最为显著;(2)衬砌结构厚度不足直接降低了结构截面刚度,欠厚部位安全性能随之下降;(3)衬砌背后脱空改变了结构受力和变形模式,对结构的安全性能影响最大,特别是当脱空范围大于2 m时,在围岩荷载作用下,衬砌结构将很快出现开裂、剥落等严重结构型病害,直至完全丧失承载能力或退出正常使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结构病害 材料劣化 厚度不足 背后脱空 安全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役期隧道结构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俊 张顶立 +5 位作者 梁文灏 董飞 李奥 赵光 杨奎 牛晓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共19页
结构安全问题始终贯穿着隧道全寿命周期,是保障交通线路正常通行的关键节点之一。从隧道结构典型病害类型、病害感知、结构安全状态评价与病害整治等方面入手,梳理服役期隧道结构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服役期隧道结构... 结构安全问题始终贯穿着隧道全寿命周期,是保障交通线路正常通行的关键节点之一。从隧道结构典型病害类型、病害感知、结构安全状态评价与病害整治等方面入手,梳理服役期隧道结构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服役期隧道结构病害主要包括水害、混凝土结构裂损、结构变形超限以及衍生病害;渗漏点的分布与隧道结构的复杂程度有一定关联。隧道病害受周边环境和结构自身共同影响,不同病害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在特定情况下互为因果。高清数字图像、激光点云、探地雷达图像均可作为深度学习的训练数据集,病害识别的效果与计算机性能、GPU以及神经网络模型有直接关系,工程中通常借助快速移动平台提高病害的识别效率;依托量子计算的人工智能手段将是隧道病害感知发展的方向。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施是掌握隧道结构安全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其故障率高、成本高、条件要求高的缺点,业内已开展了关于轻量化监测的有关探索。规范中推荐的隧道安全评价方法有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目前常用的安全评价理论有数十种之多,未来应将相关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作为研究的重点。注浆是隧道病害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新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隧道病害整治行业的技术水平,但距离大面积推广尚有一段距离,目前隧道病害整治效果的后评估体系尚未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役期隧道 结构病害 病害感知 安全评价 病害整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病害评估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海龙 高岩 胡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23,共3页
一城市快速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反弯点附近,腹板竖向开裂,裂缝最大宽度达0.7 mm。对该桥进行了外观检查、无损检测、结构检算及静载试验综合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对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腹板开裂是由于设计中反弯点... 一城市快速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反弯点附近,腹板竖向开裂,裂缝最大宽度达0.7 mm。对该桥进行了外观检查、无损检测、结构检算及静载试验综合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对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腹板开裂是由于设计中反弯点处预应力钢筋布置不合理,在反弯点处重心偏高且较集中,造成反弯点附近抗弯、抗裂强度不够。此外,由于桥梁施工工艺欠佳或养护不当造成梁体在反弯点处收缩开裂,并在后期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反弯点 腹板竖向开裂 结构病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收敛变形的软黏土盾构隧道病害统计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金红 李瑛 +2 位作者 刘兴旺 孙政波 曹国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24-130,共7页
受邻近施工作业不断影响,盾构隧道水平收敛变形累积,逐渐产生或加重裂缝、破损、渗漏、错台、接缝张开、道床脱开等结构病害。根据大量软黏土盾构隧道实测数据,软黏土地层中盾构隧道状态普遍较差,水平收敛变形大于5‰D(隧道外径)的管环... 受邻近施工作业不断影响,盾构隧道水平收敛变形累积,逐渐产生或加重裂缝、破损、渗漏、错台、接缝张开、道床脱开等结构病害。根据大量软黏土盾构隧道实测数据,软黏土地层中盾构隧道状态普遍较差,水平收敛变形大于5‰D(隧道外径)的管环比例高达75%,管片裂缝、渗漏、道床脱开、环内错台、纵缝张开等病害问题较为严重。建立了管环裂缝、渗漏、道床脱开、环内错台、纵缝张开等结构病害与其水平收敛变形的关系。随着水平收敛变形的增大,最大裂缝宽度、裂缝数量、最大道床脱开量及最大环内错台量的上限均有线性增大的趋势,最大裂缝深度也缓慢增大;病害管环比例随水平收敛变形增大而增加。当水平收敛变形较小时,各种病害较少;而随着水平收敛变形增大,裂缝宽度大于0.4mm、漏泥沙、道床脱开量大于4mm、环内错台量大于4mm等严重病害比例增加;建议以2%的概率作为水平收敛变形控制界限值,即以0.2mm裂缝宽度、4mm道床脱开量、4mm环内错台量、仅发生湿迹(纵缝渗漏水)控制,水平收敛变形界限值为20mm;以0.4mm裂缝宽度、6mm道床脱开量控制,水平收敛变形界限值为5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盾构隧道 结构病害 水平收敛 软黏土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隧道衬砌结构服役安全及其保障对策思考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何川 刘四进 +1 位作者 张玉春 封坤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51,共8页
本文从设计施工、环境侵蚀、突发自然灾害及突发事故灾害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对上海地区黄浦江越江隧道和地下交通隧道等水下隧道工程进行了调查,重点分析了我国在役水下隧道衬砌结构服役的现状。并基于此... 本文从设计施工、环境侵蚀、突发自然灾害及突发事故灾害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对上海地区黄浦江越江隧道和地下交通隧道等水下隧道工程进行了调查,重点分析了我国在役水下隧道衬砌结构服役的现状。并基于此,为有效保障隧道结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的安全服役性能,及预留隧道结构长寿命有效条件,从隧道建设、结构性能退化、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灾害等方面入手,探寻我国水下隧道结构的长寿命安全保障对策,以确保在隧道的全寿命周期内乃至长寿命要求下结构的安全服役性能。研究成果可为保障我国水下隧道等重大隧道结构的长寿命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服役安全 安全保障对策 长寿命 结构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交通隧道衬砌排水系统病害成因及分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蒋雅君 刘世圭 +2 位作者 周睿 林利达 肖华荣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4-129,共6页
隧道渗漏水的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其中很多隧道渗漏水是由于排水系统病害而引发。对隧道衬砌排水系统的构造形式、构件类型和组成进行分析,运用内窥镜和检查机器人对20余座隧道排水系统进行检查,通过分析调研资料,总结了隧道衬砌排水系... 隧道渗漏水的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其中很多隧道渗漏水是由于排水系统病害而引发。对隧道衬砌排水系统的构造形式、构件类型和组成进行分析,运用内窥镜和检查机器人对20余座隧道排水系统进行检查,通过分析调研资料,总结了隧道衬砌排水系统的常见病害类型和初步分析了病害的成因。根据调研结果可知,隧道衬砌排水系统病害可以分为结构性和功能性病害两大类;其中结构性病害有破裂、变形、腐蚀、错口、起伏、异物穿入6种,功能性病害有沉积、结垢、障碍物3种;不同类型病害的成因不尽相同,其中部分病害是建设期间施工管理不当所致,部分是围岩压力、地下水或后续运营管理不当所致;为量化表示病害影响程度,根据病害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3个或4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隧道 隧道衬砌 排水系统 结构病害 功能性病害 案例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开发智能移动检测系统 可用于隧道衬砌病害快速诊断 被引量:1
16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32-1432,共1页
1开发背景随着城市的建设与更新,早年间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正在逐渐老化。在日本,一些公路隧道开通已经长达几十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各种结构病害,危害隧道运营安全。目前,对公路隧道结构病害的传统探查方式是维护人员进入隧道进... 1开发背景随着城市的建设与更新,早年间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正在逐渐老化。在日本,一些公路隧道开通已经长达几十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各种结构病害,危害隧道运营安全。目前,对公路隧道结构病害的传统探查方式是维护人员进入隧道进行目视检查,但该方法存在以下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结构病害 隧道运营 目视检查 移动检测 快速诊断 交通基础设施 衬砌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Tunnel Structural Defects
17
作者 LIU Xuezeng FANG Maoliu +3 位作者 WU Dexing LI Yinping LIU Xingen LI Gang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676,I0005-I0024,共40页
Based on inspection data,the authors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main typ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unnel structural defects.These defect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surface defects,internal defects,an... Based on inspection data,the authors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main typ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unnel structural defects.These defect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surface defects,internal defects,and defects behind the structure.To address the need for rapid detection of different defect types,the current state of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is systematically reviewed.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surface defect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Notably,the integration of machine vision an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ies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detection efficiency and accuracy,achieving crack detection precision of up to 0.1 mm.However,the non-contact rapid detection of internal and behind-the-structure defects remains constrained by hardware limitations,with traditional detection remaining dominant.Nevertheless,phased array radar,ultrasonic,and acoustic vibr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come research hotspots in recent years,offering promising directions for detecting these challenging defect types.Additionally,the application of multisensor fusion technology in rapid detection equipment has further enhanced detection capabilities.Devices such as cameras,3D laser scanners,infrared thermal imagers,and radar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rapid detection.Future research in tunnel inspection should prioritize breakthroughs in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ies for internal and behind-the-structure defects.Efforts should also focus on developing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ed detection vehicles that can simultaneously inspect both surface and internal structures.Furthermore,progress in fully automated,intelligent systems with precise defect identification and real-time reporting will be essential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unnel insp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structural defect inspection techniques inspection equipment rapid insp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机器人的隧道衬砌高效检测技术研究
18
作者 周建强 韦征 +1 位作者 王可心 谭福颖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86-1696,共11页
为解决隧道衬砌结构病害检测中设备布设困难、检测效率低下、结果不具代表性等问题,设计由四旋翼-四驱动结构搭载900 MHz无线雷达、运行速度为18 km/h的隧道衬砌雷达检测机器人,设定力学指标满足机器人沿衬砌环向曲面行走的功能,并研制... 为解决隧道衬砌结构病害检测中设备布设困难、检测效率低下、结果不具代表性等问题,设计由四旋翼-四驱动结构搭载900 MHz无线雷达、运行速度为18 km/h的隧道衬砌雷达检测机器人,设定力学指标满足机器人沿衬砌环向曲面行走的功能,并研制重力传感器用于路径校准。依据雷达机器人采集的结构损伤信息,开发雷达信号轻量化网络模型,对钢筋、厚度不足、不密实与空洞4类衬砌内部常见的异常信号进行自动分类,并输出空洞顶部与底部反射的信号时间窗,可用于空洞信号的精准定位与深度测算。在小笠尖隧道与鹿山隧道开展实际工程检测应用,并完成现场打孔验证。工程应用及验证结果表明:1)雷达机器人能快速稳定完成结构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与人工检测相比,检测数据精度较高,检测4000 m^(2)衬砌由3 h缩短至0.5 h;2)雷达信号轻量化网络分类精确度指标F1分数与mAP@0.5分别为0.93与97.51%,优于雷达图谱模型并且计算量较小;3)定位模块在不同位置处对空洞深度尺寸的预测准确率均大于80%,输出位置、深度信息与现场打孔结果一致,证明了雷达机器人在病害自动化检测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 结构病害 雷达机器人 自动采集 智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堆载引起软土地铁盾构隧道大变形整治研究 被引量:114
19
作者 邵华 黄宏伟 +1 位作者 张东明 王如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6-1043,共8页
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难以避免频受外部工程活动扰动影响,其中突发堆载已成为突出问题。上海某地铁区间盾构隧道上方突发大量堆土,最大堆高约7 m,从而引发结构产生横向收敛大变形(ΔD)最大达到34.5‰倍的隧道外径(D),堆载严重威胁到地铁... 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难以避免频受外部工程活动扰动影响,其中突发堆载已成为突出问题。上海某地铁区间盾构隧道上方突发大量堆土,最大堆高约7 m,从而引发结构产生横向收敛大变形(ΔD)最大达到34.5‰倍的隧道外径(D),堆载严重威胁到地铁结构及运营安全。介绍了该工程案例,包括堆载引起的隧道结构横纵断面变形及相应的结构病害,提出并实施了及时卸载、堵漏及碎裂修补、后采用芳纶布及钢环结构补强的结构整治措施。卸载对于减缓堆载对隧道结构沉降影响作用明显,卸载之后隧道沉降恢复且部分产生隆起现象,后续张贴芳纶布及钢板环加固措施,可提高盾构隧道横断面承载能力,相比隧道沉降,隧道结构收敛变形状况改善并不明显,水平直径收敛最大仅回缩2.6‰D。案例对于外部扰动对盾构隧道影响及整治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堆载 盾构隧道 收敛变形 结构病害 钢环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修复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吕建华 杨冀超 +2 位作者 贾金民 王亚宁 石瑞喜 《中国铁路》 2014年第4期77-80,共4页
结合高速铁路简支拱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修复施工,分析底座板病害成因,提出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通过精心安排、合理组织,达到预期效果。在高速铁路运营线上对无砟轨道进行结构修复施工在我国尚属首例,对其他高速铁路无砟轨道... 结合高速铁路简支拱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修复施工,分析底座板病害成因,提出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通过精心安排、合理组织,达到预期效果。在高速铁路运营线上对无砟轨道进行结构修复施工在我国尚属首例,对其他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修复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Ⅱ型 无砟轨道 底座板 修复技术 结构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