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次生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任青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10,共6页
文章应用生态位理论,对组成东北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中10个主要种群(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椴树、山杨、白桦、枫桦、榆、色木槭、蒙古栎)进行了生态位结构的初步研究。分别采用三种常见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 文章应用生态位理论,对组成东北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中10个主要种群(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椴树、山杨、白桦、枫桦、榆、色木槭、蒙古栎)进行了生态位结构的初步研究。分别采用三种常见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以综合群落梯度为资源轴,定量计测了各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讨论了各种计测公式的特点,提出了适宜的公式和算法,分析了各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的生态学意义,揭示了种群利用资源和效率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结果表明,各种群生态位宽度值大小顺序为:黄波罗>色木槭>山杨>白桦>水曲柳>枫桦>蒙古栎>胡桃楸。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值中,以硬阔叶林群落内水曲柳、黄波罗、胡桃楸间的重叠值最大。蒙古栎除与椴树重叠值较大外,与其它种群重叠值均很小,甚至为零。山杨、白桦、枫桦等与其它种群重叠为中等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种群 生态宽度 生态重叠 生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普兰县土地覆被景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196,共5页
结合RS和GIS提取西藏普兰县土地覆被类型,以FRAGSTATS提取主要景观指数,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对县域的农业、林业、牧业三大主要覆被景观的经济生态位与景观结构生态位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普兰县以裸岩为基质景观,维持全县生物多... 结合RS和GIS提取西藏普兰县土地覆被类型,以FRAGSTATS提取主要景观指数,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对县域的农业、林业、牧业三大主要覆被景观的经济生态位与景观结构生态位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普兰县以裸岩为基质景观,维持全县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是草地与灌木林地景观;生态位态势理论对土地覆被景观的评价体现出了自然和人为作用下,各种土地覆被景观在县域内所形成的不同生态和经济地位;普兰县裸岩的景观生态位最高,它在全县所占面积比例最大决定了其生态最稳,耕地半自然景观在有人为合理干扰条件下,在具有最低的景观结构生态位基础上却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景观指数 经济生态 结构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河梁林区昆虫的分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薇 李孟楼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6-130,共5页
为明确平河梁林区昆虫在各生境及植被类型中的分布状态,按照生境、植被类型对该林区昆虫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林区的2004种昆虫在菌物、水域、地衣、土壤与腐食、植物生境生态位中的种类数分别为15、31、40、253、1335种,该5... 为明确平河梁林区昆虫在各生境及植被类型中的分布状态,按照生境、植被类型对该林区昆虫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林区的2004种昆虫在菌物、水域、地衣、土壤与腐食、植物生境生态位中的种类数分别为15、31、40、253、1335种,该5类生境所容纳的昆虫种类的数量结构分别为0.75%、1.55%、2.00%、12.62%、66.58%;在草本、针叶、灌木、阔叶乔木林中,分别为506、106、552、644种,该4类植被中的昆虫数量结构分别为37.90%、7.94%、41.35%和4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河梁林区 昆虫 生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