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结构优化——理论、模型及检验》评介
1
作者 夏兴园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结构优化——理论模型及检验》 书评 外资利用 外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综合征评定量表理论结构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小云 杨洪艳 +3 位作者 聂广宁 温泽淮 吴大嵘 张春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0-612,共3页
目的:编制绝经综合征评定量表,形成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方法:参照心理测量的量表研制方法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绝经综合征特点,构建量表的理论构架。结果:量表分为躯体、心理和社会3个维度,躯体维度由疾病特征性症状、肾、心、肝... 目的:编制绝经综合征评定量表,形成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方法:参照心理测量的量表研制方法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绝经综合征特点,构建量表的理论构架。结果:量表分为躯体、心理和社会3个维度,躯体维度由疾病特征性症状、肾、心、肝、脾、肺6个因素组成;心理维度由怒、忧、思、恐、孤独、认知功能6个因素组成;社会维度由社会支持、社会职能与工作能力、社会适应与交往3个因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综合征 量表 理论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集体在与家庭农场结构互动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基于结构化理论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学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29-533,共5页
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模型为基础,分析在政府的引导与监督下,家庭农场主、土地流出户、村集体展开利益博弈的过程,构成以家庭农场主、土地流出户、村集体为主体的家庭农场结构。分析村集体与家庭农场结构互动的过程中,受到内在与外在的... 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模型为基础,分析在政府的引导与监督下,家庭农场主、土地流出户、村集体展开利益博弈的过程,构成以家庭农场主、土地流出户、村集体为主体的家庭农场结构。分析村集体与家庭农场结构互动的过程中,受到内在与外在的约束,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促使结构再生产与调整,并趋于稳定。把村集体的角色定位于组织协调者、经营监督者、中介服务者及发展引导者,以保证稳定目标的实现,并催生出新的资源和规则,实现家庭农场结构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理论模型 家庭农场结构 村集体 互动过程 角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结构优化——理论、模型及检验》书评
4
作者 杨蕙馨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结构优化——理论模型及检验》 书评 焦继文 外资利用 外资结构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经济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中的外资结构优化——《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结构优化——理论、模型及检验》一书评介
5
作者 颜日初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外资结构 书评 《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结构优化——理论模型及检验》 综合国力 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三元共混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理论设计与光伏性能研究
6
作者 高博文 孟晓军 +3 位作者 苏海霆 侯新平 马倩 孟婧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93,共8页
利用光学近场激发与局域理论,通过光学仿真软件建立银/金方阵微纳结构理论模型,使用高分辨率光刻技术构建基于完美吸收体的聚合物/富勒烯太阳能电池结构,实现活性层对太阳光谱从紫外到近红外全波段光谱的完美吸收,提高了聚合物电池能量... 利用光学近场激发与局域理论,通过光学仿真软件建立银/金方阵微纳结构理论模型,使用高分辨率光刻技术构建基于完美吸收体的聚合物/富勒烯太阳能电池结构,实现活性层对太阳光谱从紫外到近红外全波段光谱的完美吸收,提高了聚合物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设计和制备了结构上类似、彼此具备良好的"相容性"、在吸收光谱上互补的新型给体材料.与富勒烯受体材料混合制作三元体系的太阳能电池,以最大程度地匹配太阳光谱,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器件对太阳光的响应能力,产生大量的光生载流子,大幅度地提高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本文研究有望为获得新一代高效率、高稳定性的聚合物光伏器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富勒烯太阳能电池 三元体系异质结 Ag/Au matrix微纳结构理论模型 完美吸收体 性能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视角下家庭农场主的目标及实现路径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肖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85,共4页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参与主体从传统的、小规模的农户家庭运作转变为多主体参与、协调运作,主要模式是以规模经营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依据吉登斯理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家庭农场结构模型,即...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参与主体从传统的、小规模的农户家庭运作转变为多主体参与、协调运作,主要模式是以规模经营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依据吉登斯理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家庭农场结构模型,即以政府、家庭农场主、土地流出户、村集体为主体的家庭农场结构。家庭农场结构的目标是在确保粮食安全、高效生产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经营效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家庭农场主的经营行为。因此,家庭农场主的行为必然受到家庭农场结构的制约,家庭农场结构对家庭农场主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外部的土地利用与经营限制和内部的农场主个体特征与经营管理水平的限制。在家庭农场结构中,通过内外部制约因素规范、约束家庭农场经营者,又为其行动提供可能性。家庭农场主为了实现盈利目标,充分运用结构中的各种规则和资源,通过自己的能动性行为,为自己的利益创造更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理论模型 家庭农场结构 家庭农场主 互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控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8
作者 李静 张希 +2 位作者 沈斌 李金环 段诗雨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8,共8页
为解决航空领域现存在的热控系统质量重、体积大的问题,本文以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体,炭黑(CB)、碳纳米管(CNTs)和镍(Ni)为导电填料,并且添加一系列助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室温硫化硅橡胶基PTC材料,并对其进行阻-温性能测试和自控温性... 为解决航空领域现存在的热控系统质量重、体积大的问题,本文以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体,炭黑(CB)、碳纳米管(CNTs)和镍(Ni)为导电填料,并且添加一系列助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室温硫化硅橡胶基PTC材料,并对其进行阻-温性能测试和自控温性能测试,验证了复合材料的PTC效应及温控能力;并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交链-膨胀结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当CB/CNTs/Ni混合填充量为16 wt%时,复合材料的室温电阻率较低,为19.95Ω·cm,PTC强度较高,为4.73,并且在经过300次冷热循环后,仍表现出较好的升温能力和控温能力。TG分析可以看出CB/Ni/CNTs的加入提高了硅橡胶的耐热性能;通过SEM分析可以看出,极大长径比的CNTs具有一定抑制CB团聚的作用;通过XRD分析可以得出导电填料在硅橡胶基质中分散较为均匀的结论。基于微观结构的分析,对内部导电网络通道和结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影响PTC效应的因素分析模型,为解决航空领域的热控系统减重问题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温复合材料 硅橡胶 正温度系数 交链-膨胀结构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何以有效?--基于全国30个案例的扎根理论和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袁进业 马廉祯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7,共13页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满足原真性、持续性和活态性3个方面的综合要求。为了阐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选取了全国30个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研究案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搭建出“结构−行动”的五维理论...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满足原真性、持续性和活态性3个方面的综合要求。为了阐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选取了全国30个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研究案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搭建出“结构−行动”的五维理论模型,指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根植于制度规则、资源禀赋、组织载体、传承活动、公众参与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中。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得出4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良性保护效果的路径模式,即政策动员型、社会传承型、个体运营型和政社合作型。其中,政策动员型强调政策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动员作用,社会传承型指出了公众参与和传承活动的交互作用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影响,个体运营型说明了运营策略和资源禀赋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显著效力,政社合作型凸显了政府与社会各界合作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影响因素 结构−行动”五维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消费扶贫的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大鹏 王玉霞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31,共8页
2020年是中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收官之年,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以来,经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中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消费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国务院于2019年发布的指导消费扶贫的意见就对... 2020年是中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收官之年,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以来,经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中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消费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国务院于2019年发布的指导消费扶贫的意见就对该项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消费扶贫是长期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理论层面深入研究。本文借鉴Brady的贫困成因理论框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尝试构建符合中国扶贫实践的行为理论模型、结构理论模型和政治理论模型,并将三个理论模型进行比较融合,提供一个理解中国消费扶贫长效机制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扶贫 精准扶贫 行为理论模型 结构理论模型 政治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与重构:互联网情境下商业模式动态模型构建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伟 张善良 李意茹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65,共7页
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阐述了商业模式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从不同视角出发的理论及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互联网+"情境下一个以客户价值主张为... 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阐述了商业模式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从不同视角出发的理论及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互联网+"情境下一个以客户价值主张为导向、提供粘性增值服务并通过大数据管理对接企业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动态调整模型。研究结论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商业模式的效率和柔性,及时适应客户需求和外部市场的调整变化,对企业的创新创业和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最后,提出了"互联网+"情境下商业模式创新在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形成和演进机制以及创新创业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机制三个方面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 理论结构模型 “互联网+”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乔坤 贺艳荣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8,113,共5页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理论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一种新颖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引入该领域。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和对33名个案的深度访谈,从大学毕业生、高校就业指导处和企业招聘者三方...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理论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一种新颖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引入该领域。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和对33名个案的深度访谈,从大学毕业生、高校就业指导处和企业招聘者三方收集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结构模型,认为职业条件、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三者共同建构了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从大学生、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多方视角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中国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问题 能力研究 China Approach 大学生就业能力 职业意识 理论结构模型 高校就业指导 政府和企业 大学毕业生 职业能力 研究方法 深度访谈 理论研究 共同建构 多方视角 编码分析 招聘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a novel pipe-roof composite slab:A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13
作者 LU Bo JIA Peng-jiao +3 位作者 ZHAO Wen NI Peng-peng BAI Qian CHENG C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1044-1059,共16页
Steel tube slab (STS) structure, a novel pipe-roof structure, of which steel tubes are connected with flange plates, bolts and concrete, is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 Steel tube slab (STS) structure, a novel pipe-roof structure, of which steel tubes are connected with flange plates, bolts and concrete, is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Whilst the load-bearing of pipe-roof structure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much research, uncertainties of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derivation of reliable calculation methods remain a challenge. For efficient design and wider deploym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bidirectional bending test to investigate the bending stiffnesses, load capacities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S specimens exhibit good ductility and experience bending failure, and their deformation curves follow a half-sine wave upon loading. On this basis, the development of an STS composite slab deformation prediction model is proposed, along with the estimation for its bending stiffness.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re shown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with a maximum error of less than 15%. The outcomes of this investigation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TS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 tube slab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bending stiffness theoret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