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6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疲劳载荷与碳化耦合作用下结构混凝土寿命预测 被引量:39
1
作者 蒋金洋 孙伟 +1 位作者 金祖权 王彩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4-309,共6页
从材料层次分析了疲劳载荷与碳化作用对混凝土的耦合效应.疲劳载荷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可归结为它对混凝土CO2扩散系数的影响,疲劳动载荷会导致混凝土裂纹间隙因子减小,从而使混凝土CO2气扩散系数随其疲劳损伤程度增加而增大.根据混凝土... 从材料层次分析了疲劳载荷与碳化作用对混凝土的耦合效应.疲劳载荷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可归结为它对混凝土CO2扩散系数的影响,疲劳动载荷会导致混凝土裂纹间隙因子减小,从而使混凝土CO2气扩散系数随其疲劳损伤程度增加而增大.根据混凝土承受的疲劳载荷和大气环境,建立了疲劳载荷与大气环境复合作用下的混凝土碳化寿命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疲劳载荷对混凝土损伤程度越大,其服役寿命降低就越显著;混凝土抗疲劳载荷能力越强,且运营过程中承受的疲劳载荷应力水平越小,其服役寿命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疲劳载荷 碳化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结构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性能 被引量:33
2
作者 蒋金洋 孙伟 +1 位作者 王晶 王彩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2-366,共5页
通过对疲劳损伤机理的分析,针对损伤发展的第2阶段,采用不同疲劳循环次数比对应的残余拉应变与疲劳破坏时对应的极限残余拉应变的比值来定义损伤变量,重点研究了疲劳载荷与氯盐协同作用下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 通过对疲劳损伤机理的分析,针对损伤发展的第2阶段,采用不同疲劳循环次数比对应的残余拉应变与疲劳破坏时对应的极限残余拉应变的比值来定义损伤变量,重点研究了疲劳载荷与氯盐协同作用下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疲劳损伤所产生的残余拉应变的增大,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逐渐增加;当残余拉应变超过60×10-6时,其增加幅度开始变得显著;当残余拉应变增加到120×10-6时,氯离子扩散系数提高了1个数量级.因此,在海洋大气环境与疲劳载荷的协同作用下,结构混凝土的服役寿命大大缩短.这些方法与结论可为疲劳载荷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疲劳载荷 氯离子扩散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萍 秦鸿根 +1 位作者 庞超明 孙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85,共5页
综述了海洋环境结构混凝土暴露试验及室内加速试验的特征及现状,总结了国内外海洋环境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方法,指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是对不饱和状态、载荷与环境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进行研究,进而探索海洋暴露试验与室内... 综述了海洋环境结构混凝土暴露试验及室内加速试验的特征及现状,总结了国内外海洋环境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方法,指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是对不饱和状态、载荷与环境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进行研究,进而探索海洋暴露试验与室内模拟环境加速试验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结构混凝土的损伤劣化与寿命预测模型,从而利用室内模拟环境加速试验的模型预测海洋环境下结构混凝土损伤劣化规律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结构混凝土 耐久性 暴露试验 室内加速试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混凝土拉压杆模型法配筋设计 被引量:29
4
作者 陈晓宝 王成刚 滕育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现行规范通常采用以截面为分析对象的极限状态法 (即截面内力法 )进行设计。此方法对于结构的有些区域比较适用 ,但对有些区域就不合理 ,甚至不能用此方法设计。近年来 ,欧美国家提出一种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适用于...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现行规范通常采用以截面为分析对象的极限状态法 (即截面内力法 )进行设计。此方法对于结构的有些区域比较适用 ,但对有些区域就不合理 ,甚至不能用此方法设计。近年来 ,欧美国家提出一种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各部位配筋设计的拉压杆模型法 ,但国内对此方法还缺乏系统研究。该文主要介绍它的设计原理、一般准则及具体步骤 ,以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与兴趣 ,共同研究与探讨 ,推动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配筋设计 拉压杆模型 荷载传力路径 极限状态法 弹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混凝土用循环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平华 王新杰 +1 位作者 伍君勇 陈春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0-964,共5页
为探讨将废弃混凝土反复循环再生用作结构混凝土粗骨料的可行性,试验研究了5个系列普通混凝土经二次循环制备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性能。分析了其矿物与化学成分,并依据不同的粗骨料质量等级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等级评定。结果表明:随着... 为探讨将废弃混凝土反复循环再生用作结构混凝土粗骨料的可行性,试验研究了5个系列普通混凝土经二次循环制备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性能。分析了其矿物与化学成分,并依据不同的粗骨料质量等级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等级评定。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与吸水率降低,压碎值、吸附的砂浆质量分数与微粉质量分数增大;第二次循环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性能指标趋于稳定,化学成分中CaO质量分数增大了49.7%,SiO2与Al2O3质量分数降低了33.90%与9.78%,满足RILEM、英国BS标准和国标GB/T 25177—2010中结构混凝土用粗骨料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 粗骨料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结构混凝土的界面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信刚 马保国 付洪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采用界面劈裂抗拉、显微硬度、SEM等测试手段综合评价了梯度结构混凝土(无细观界面过渡区水泥基复合材料(MIF)-高性能混凝土(HPC),低渗透混凝土(LPC)-HPC)的界面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梯度结构混凝土进行两次浇注成型时... 采用界面劈裂抗拉、显微硬度、SEM等测试手段综合评价了梯度结构混凝土(无细观界面过渡区水泥基复合材料(MIF)-高性能混凝土(HPC),低渗透混凝土(LPC)-HPC)的界面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梯度结构混凝土进行两次浇注成型时,采用压印工艺可产生界面强化效应,提高界面黏结强度10%~35%,从而有效解决界面黏结强度降低的问题;整体上MIF-HPC净浆界面的显微硬度高于LPC-HPC,即MIF-HPC净浆界面的黏结状况好于LPC-HPC,这是因MIF-HPC净浆界面的水化产物结构比LPC-HPC的更为致密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结构混凝土 界面黏结强度 界面强化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反演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靓 黄政宇 汪优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30,共5页
针对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结果不唯一和稳定性差的问题,首先依据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点,在反演算法中引入物理意义明确的自然权矩阵,对走时较小的射线和射线较密的成像单元加以重权.然后通过混凝土速度反演的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 针对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结果不唯一和稳定性差的问题,首先依据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点,在反演算法中引入物理意义明确的自然权矩阵,对走时较小的射线和射线较密的成像单元加以重权.然后通过混凝土速度反演的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对反演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最小二乘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基于自然权的加权阻尼最小二乘算法,由于利用了正确的先验信息,不但使反演过程收敛,而且具有数值稳定、抗噪能力强的优点,其成像结果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对象内部缺陷,因此更适用于混凝土的超声波速度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层析成像 反演算法 超声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工码头结构混凝土耐久性检测与评估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晖 张亚梅 明静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60,共7页
为研究环境因素对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现场检测了宁波某海工码头工作平台不同结构区域的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碳化深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特征值与设计值的比值为大气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 为研究环境因素对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现场检测了宁波某海工码头工作平台不同结构区域的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碳化深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特征值与设计值的比值为大气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和碱含量为水下区>水位变动区>大气区;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大气区.大气区混凝土易受CO2侵蚀而导致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劣化.有害介质氯离子与CO2共同侵蚀导致水位变动区混凝土钢筋锈蚀和钢筋保护层劣化.作业时间有限和环境恶劣降低了水下区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能力,导致钢筋锈蚀速度和钢筋保护层劣化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结构混凝土 耐久性 检测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口结构混凝土的开裂准则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进 黄薇 段云岭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20,共4页
根据模型试验的成果发现 ,实际结构混凝土开裂与试件开裂有明显的差异 ,分析实际结构的受力特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空间的本构模型和开裂准则。经过与模型试验对比计算 ,认为对于孔口等复杂结构 ,采用极限应变作为混凝土开裂准则比采... 根据模型试验的成果发现 ,实际结构混凝土开裂与试件开裂有明显的差异 ,分析实际结构的受力特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空间的本构模型和开裂准则。经过与模型试验对比计算 ,认为对于孔口等复杂结构 ,采用极限应变作为混凝土开裂准则比采用最大主拉应力准则更合理 ,在考虑了结构特性后 ,采用此准则计算结果与试验成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本构关系 孔口 开裂 应变 结构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混凝土随机分布裂缝对硫酸根离子的扩散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伟庆 刘鑫 +1 位作者 王曙光 杜东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6-1001,共6页
为研究地下结构混凝土随机裂缝宽度对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扩散系数及浓度分布的影响,假设混凝土初始裂缝由矩形裂缝单元构成,裂缝单元出现位置的概率密度函数沿裂缝纵向服从正态分布,推导了开裂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的扩散系数随裂缝宽度... 为研究地下结构混凝土随机裂缝宽度对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扩散系数及浓度分布的影响,假设混凝土初始裂缝由矩形裂缝单元构成,裂缝单元出现位置的概率密度函数沿裂缝纵向服从正态分布,推导了开裂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的扩散系数随裂缝宽度的变化规律.根据菲克第二定律修正硫酸根离子的扩散方程,并针对两种不同的裂缝形态参数进行了数值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离子的浓度均可在50 h内达到稳定;裂缝形态参数越小且裂缝形态越不规则,离子扩散得越慢,离子浓度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混凝土 随机裂缝宽度 扩散系数 离子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与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与服役寿命 被引量:42
11
作者 孙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7-14,共8页
主要介绍了我国重大基础工程建设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分析了国内外重大工程过早失效的典型事例及其对国民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损失,证明了提高重大基础工程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是建设中重中之重的重大举措.其中结构混凝土材料自身的耐久性... 主要介绍了我国重大基础工程建设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分析了国内外重大工程过早失效的典型事例及其对国民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损失,证明了提高重大基础工程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是建设中重中之重的重大举措.其中结构混凝土材料自身的耐久性是关键、是要害、也是核心.还论述了最大限度高效利用工业废渣来取代更多的水泥熟料是节能、节资、保护生态环境和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重点讨论了如何预测结构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剖析了重大工程所处环境的多重性、复杂性及诸多损伤因素耦合的正负效应叠加及其交互作用,揭示了不同地区的工程均应综合考虑力学因素、环境因素及材料因素间的耦合作用及其加速工程损伤劣化的规律.为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价和寿命预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合当今科研工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 工业废渣 基础工程 耐久性评估 服役寿命预测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某桥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现场检测与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晖 诸谧琳 +1 位作者 宣卫红 金达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1-1226,1230,共7页
对江苏某桥不同的结构部位混凝土外观、力学性能、碳化深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锈蚀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各个结构部位混凝土存在竖向裂缝。虽然结构混凝土力学性能存在一定波动性,但总体上处于较好和良好状态。结构混凝土的... 对江苏某桥不同的结构部位混凝土外观、力学性能、碳化深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锈蚀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各个结构部位混凝土存在竖向裂缝。虽然结构混凝土力学性能存在一定波动性,但总体上处于较好和良好状态。结构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较小,碳化深度与钢筋保护层厚度比值均小于1,结构混凝土碳化深度对钢筋锈蚀影响程度为轻微。混凝土钢保护层厚度变化较小,对钢筋耐久性影响不显著。钢筋锈蚀电位检测表明结构混凝土钢筋锈蚀不明显。江苏某桥各个结构部位混凝土使用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结构混凝土 耐久性 检测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模拟退火回火算法的结构混凝土超声层析成像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政宇 纪学灵 +1 位作者 黄靓 郑伯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结果不惟一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依据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点,在反演算法中引入物理意义明确的自然权矩阵,对走时较小的射线和射线较密的成像单元加以重权,形成了二次增广目标函数方程;然后,通过混沌模拟退火... 针对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结果不惟一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依据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点,在反演算法中引入物理意义明确的自然权矩阵,对走时较小的射线和射线较密的成像单元加以重权,形成了二次增广目标函数方程;然后,通过混沌模拟退火回火算法来寻求其全局最小值,从而得到各网格单元的声速计算值。在寻优过程中,其初始值由反投影法求得。模型试验表明,由于利用了正确的先验信息,加上混沌模拟退火回火算法在寻找函数极值方面具有优良的特性,不但反演过程收敛,而且数值稳定,其成像结果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对象内部缺陷,因此,该算法适用于混凝土的超声波速度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层析成像 混沌变量 模拟退火回火算法 反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侵蚀下结构混凝土服役寿命的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绿峰 蒋琼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7,共5页
为了全面考虑随机因素对氯盐侵蚀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研究建立了氯盐环境下混凝土服役寿命分析的可靠度随机边界元法。首先基于全时域初值推进法研究建立了混凝土中氯离子随机时变扩散分析的摄动随机边界元法,进而基于正常使用极... 为了全面考虑随机因素对氯盐侵蚀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研究建立了氯盐环境下混凝土服役寿命分析的可靠度随机边界元法。首先基于全时域初值推进法研究建立了混凝土中氯离子随机时变扩散分析的摄动随机边界元法,进而基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建立了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分析的可靠度分析格式,据此研究了保护层厚度、氯离子扩散系数等随机参数对结构混凝土服役寿命的影响,克服了传统的随机边界元法的缺陷。结果表明,混凝土材料及氯盐腐蚀环境的随机性、混凝土结构几何外形所导致的二维扩散现象等对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具有显著影响,在耐久性设计中必须合理考虑才能保障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随机边界元 可靠度 氯离子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混凝土标养期后的强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华 谢秀萍 黄丽卿 《森林工程》 2014年第6期169-173,45,共6页
为了解结构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期后其强度随着时间推进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在结构混凝土浇捣后的28~120 d的时间段,利用ZC3-A型回弹仪来测定现场结构混凝土的回弹模量,并采用表面碳化深度进行强度换算值的修订,以此来得出... 为了解结构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期后其强度随着时间推进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在结构混凝土浇捣后的28~120 d的时间段,利用ZC3-A型回弹仪来测定现场结构混凝土的回弹模量,并采用表面碳化深度进行强度换算值的修订,以此来得出标准养护期后结构混凝土的真实强度.分析结果显示工程结构混凝土在自然环境的养护条件下,其后28 d的强度会继续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而稳步提升,用多项式公式对28~120 d的强度变化规律进行拟合,在结构混凝土自然养护28 ~ 80 d期间,其真实强度能提高20%~ 30%,而养护龄期在80 d后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回弹法 碳化深度 强度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尼增强的梯度结构混凝土的阻尼特性和界面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信刚 吴链 卢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0-785,共6页
基于梯度功能设计理念,制备了阻尼增强的梯度结构混凝土(GSCDE),同时采用自由振动法、抗压强度试验、显微硬度计、环境扫描电镜等方法和仪器来分别测试GSCDE的阻尼特性、抗压强度、界面显微硬度、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阻尼层厚度... 基于梯度功能设计理念,制备了阻尼增强的梯度结构混凝土(GSCDE),同时采用自由振动法、抗压强度试验、显微硬度计、环境扫描电镜等方法和仪器来分别测试GSCDE的阻尼特性、抗压强度、界面显微硬度、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阻尼层厚度比例的增加,GSCDE阻尼比随之递增,抗压强度则随之递减,立方体试件破坏时外观的损伤程度得到改善;GSCDE阻尼比可达3.96%以上,抗压强度可达55.0 MPa以上;与单层高性能混凝土(HPC)或单层高阻尼混凝土(HDC)相比,GSCDE能兼顾阻尼特性和强度,解决了高阻尼混凝土的组合减振结构一体化问题;在GSCDE阻尼层和结构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区中,显微硬度从阻尼层到结构层均匀递增,2种混凝土相互渗透形成致密、均匀、稳定的整体;GSCDE中界面结合区的结合情况良好,有利于提高GSCDE的力学性能和阻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结构混凝土 阻尼 界面 显微硬度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出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启棣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7,共5页
混凝土强度的压力试验法数十年来已为国内外工程界奉为公认的标准。但是,这种试验方法并不尽人意,最明显的缺点是立方体或圆柱体试件的压力试验结果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结构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可靠和便捷的检测结构... 混凝土强度的压力试验法数十年来已为国内外工程界奉为公认的标准。但是,这种试验方法并不尽人意,最明显的缺点是立方体或圆柱体试件的压力试验结果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结构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可靠和便捷的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新方法,其中有些测试方法,诸如回弹法、超声法、射入法以及各种综合法,已不同程度地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强度 拔出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混凝土通向协调设计的压杆-拉杆模型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履 《国外桥梁》 2001年第4期25-35,共11页
提出了对所有结构类型和其所有部件都采用统一的、协调一致的设计概念 ,以改变过去对结构的某些部分的设计过于精细 ,而对另一些部门则凭经验办事的不合理现象。这种协调一致的概念是以切合实际的物理模型为依据的。压杆 -拉杆模型是熟... 提出了对所有结构类型和其所有部件都采用统一的、协调一致的设计概念 ,以改变过去对结构的某些部分的设计过于精细 ,而对另一些部门则凭经验办事的不合理现象。这种协调一致的概念是以切合实际的物理模型为依据的。压杆 -拉杆模型是熟知的桁架相似法的扩充和推广 ,它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各种结构和结构的各部分 ,包括应变为线性分布及非线性分布部分、几何连续及不连续部分。介绍了压杆 -拉杆模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设计 桁架模型 应力流 弹性分析 塑性分析 压杆拉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混凝土加强措施及在海洋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宁 《武汉造船》 2000年第4期11-15,共5页
结构混凝土材料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开发、应用 ,对其破坏机理的内、外因及相应的加强措施 ,如采用钢纤维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进行深入研究 ,以使这一材料不仅能代替钢结构 ,节省材料 ,还用于钢材无法涉及的领域 ,如核电站安... 结构混凝土材料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开发、应用 ,对其破坏机理的内、外因及相应的加强措施 ,如采用钢纤维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进行深入研究 ,以使这一材料不仅能代替钢结构 ,节省材料 ,还用于钢材无法涉及的领域 ,如核电站安全壳、海上采油平台、储油罐等 ;通过分析混凝土破坏实质 ,约束效应和加强措施 ,探讨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海洋结构 加强措施 约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混凝土非破损测试强度的修正方法
20
作者 张仁瑜 《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7-21,共5页
在《回弹法评定混凝士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8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 S02:1988)和《取芯法检测混凝士强度技术规程》(CEC S03:1988)相继颁发后。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非破损测试 混凝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