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法”的研究生建筑设计专题教学
1
作者 刘晖 谭刚毅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4年第9期71-77,共7页
针对研究生建筑设计中结构意识薄弱的问题,从结构建筑学理论背景入手,系统组织“结构建筑学”与“建构设计studio”课程专题教学,对“结构法”进行概念辨析、案例类比、设计应用训练,培养学生建筑设计的结构思维,通过分析结构体系原型... 针对研究生建筑设计中结构意识薄弱的问题,从结构建筑学理论背景入手,系统组织“结构建筑学”与“建构设计studio”课程专题教学,对“结构法”进行概念辨析、案例类比、设计应用训练,培养学生建筑设计的结构思维,通过分析结构体系原型和语言介入建筑场域的空间构成与形式表达,以“结构-空间”关系的设计研究回应建构的诗意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建筑学 结构法 力与形 诗意建构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结构法的冻结壁内力与变形研究
2
作者 张帅伟 李顺群 +3 位作者 程学磊 张丙坤 杨长松 邢鹤遥 《建井技术》 2024年第2期90-94,共5页
为研究冻结壁的承载能力与安全性,以天津某地铁出入口为例,基于荷载结构法建立了在围岩压力作用下的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分析在围岩荷载作用下冻结壁的内力与变形。结果表明:冻结壁在围岩压力作用下,上部跨中位置出现了应力集中分... 为研究冻结壁的承载能力与安全性,以天津某地铁出入口为例,基于荷载结构法建立了在围岩压力作用下的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分析在围岩荷载作用下冻结壁的内力与变形。结果表明:冻结壁在围岩压力作用下,上部跨中位置出现了应力集中分布,最大应力为0.518 MPa,最大位移变形为7.28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 荷载结构法 内力计算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玉顺 单炜 李俊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123,7,共6页
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与传统意义上的全结构法拟动力试验相比具有操作灵活、试验成本低廉的优点。本文在阐述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的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的试验实例论述了分离式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和整体式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的实... 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与传统意义上的全结构法拟动力试验相比具有操作灵活、试验成本低廉的优点。本文在阐述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的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的试验实例论述了分离式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和整体式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的实施方法及试验结果。对安装软钢阻尼器的单层单跨钢框架结构,以阻尼装置作为试验子结构实施了分离式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为软钢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确定了合理的参数;对某一地震观测用的三层钢框架结构输入该结构在历年地震观测中采集到的地震波记录实施了整体式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其试验结果与地震反应观测结果吻合得较好。本文研究表明,进行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时试验子结构的合理选取是试验成功的关键,文中所述的试验方案可为工程结构的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动力试验 分离式子结构法 整体式子结构法 试验子结构 计算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层–结构法的沉管隧道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丁文其 朱令 +2 位作者 彭益成 胡金平 陈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22-626,共5页
为分析沉管隧道的整体沉降以及接头张开、剪切变形等工程关注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地层-结构法的沉管隧道建模方法,探讨了隧道初始地应力平衡、施工顺序的模拟、材料的本构模型以及接触关系的模拟等主要问题;通过建立港珠澳沉管隧道模型... 为分析沉管隧道的整体沉降以及接头张开、剪切变形等工程关注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地层-结构法的沉管隧道建模方法,探讨了隧道初始地应力平衡、施工顺序的模拟、材料的本构模型以及接触关系的模拟等主要问题;通过建立港珠澳沉管隧道模型验证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初始地应力平衡的效果、隧道沉降变形以及接头相对变形,得到如下结论:①进行地应力平衡后的土体应力场与土层埋深近似成正比,位移场基本为0;②20 m回淤土荷载引起港珠澳沉管隧道最大沉降增量约为9.6 cm,航道处清淤会产生明显的回弹变形,对沉降变形的影响范围约超出清淤范围一个管节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地层–结构法 有限元 初始地应力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车身动态灵敏度应力分析的等效子结构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灶法 朱壮瑞 +2 位作者 孙凌玉 陈南 孙庆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9-41,共3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轻型客车白车身结构的静态灵敏度分析的子结构法 ,以模拟车身的动态灵敏度应力分析 .应用子结构法 ,通过动态分析软件ANSYS进行分析 ,寻找在车身扭转振型下频率灵敏度比较高的部件 ,进而为改进结构设计、提高整车抗扭性... 提出了一种针对轻型客车白车身结构的静态灵敏度分析的子结构法 ,以模拟车身的动态灵敏度应力分析 .应用子结构法 ,通过动态分析软件ANSYS进行分析 ,寻找在车身扭转振型下频率灵敏度比较高的部件 ,进而为改进结构设计、提高整车抗扭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表明 ,应用等效子结构法 ,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节省计算机资源 .这种方法有利于大型结构动态灵敏度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白车身 动态 静态 灵敏度分析 结构法 轻型客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结构法的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庄海洋 陈国兴 张菁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27-231,共5页
对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地铁车站的破坏情况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地铁车站的地震破坏机理。采用二维子结构分析方法(SASSI2000)分别对水平向和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神户大开地铁车站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在建模时把地铁车站上方... 对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地铁车站的破坏情况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地铁车站的地震破坏机理。采用二维子结构分析方法(SASSI2000)分别对水平向和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神户大开地铁车站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在建模时把地铁车站上方的土体作为车站的附属结构,首先采用SHAKE91程序计算自由场土体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在SASSI2000中不再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将计算结果与1995年阪神地震中该车站的震害进行了详细地对比分析发现所得的地震反应规律与其震害完全吻合,其计算结果能够合理的解释神户大开地铁车站的各种震害现象。因此,对地下车站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结构法 抗震设计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子结构法(英文)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国兴 庄海洋 史国龙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396-401,共6页
对 1 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地铁车站的破坏现象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地铁车站的地震破坏机理 ;采用二维子结构分析方法和软件SASSI2 0 0 0 ,分别对水平向和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神户大开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首先采用SHA... 对 1 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地铁车站的破坏现象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地铁车站的地震破坏机理 ;采用二维子结构分析方法和软件SASSI2 0 0 0 ,分别对水平向和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神户大开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首先采用SHAKE91程序计算自由场土体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 ,在SASSI2 0 0 0中不再考虑土体的非线性 ,在建模时把地铁车站上方的土体作为车站的附属结构。把本文的计算结果与 1 995年阪神地震中该车站的震害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发现本文所得的大开地铁车站地震反应规律与其震害完全吻合 ,本文的计算结果能够合理的解释神户大开地铁车站的各种震害现象。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结构法 抗震设计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幕-结构法群管顶进对车站站场站台及股道沉降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韩现民 肖明清 +1 位作者 李文江 朱永全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0-178,共9页
为揭示管幕施工中群管顶进对站台和股道的影响规律,以迎泽大街下穿太原市火车站通道工程暗挖段管幕-结构法施工为例,采用数值计算对钢管不同顶进次序对地表沉降影响进行分析,推荐先下后上的群管顶进次序;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相结合... 为揭示管幕施工中群管顶进对站台和股道的影响规律,以迎泽大街下穿太原市火车站通道工程暗挖段管幕-结构法施工为例,采用数值计算对钢管不同顶进次序对地表沉降影响进行分析,推荐先下后上的群管顶进次序;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手段,对群管顶进过程中站台和股道沉降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群管顶进对地层沉降变形影响是一个多次叠加效应,具有应力路径相关性,顶进过程中地表横向沉降曲线形态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最终呈现出类似Peck横向沉降槽的曲线形态;2)群管顶进结束后地表沉降横向槽宽度约为50 m,位于管幕底部两侧约45°地层滑移角范围之内;3)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管幕-结构工法有良好的地层变位控制效果,在多次顶进扰动影响下,站台和股道沉降、轨道高低及水平变形皆在控制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结构法 群管顶进 站台沉降 股道变形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结构法的隧道初期支护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肖明清 王少锋 +1 位作者 陈立保 徐晨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64,共5页
研究目的:现有隧道初期支护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工程类比法、地层结构法、特征曲线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困难,且没有提出明确的安全系数要求,导致设计的可靠性降低,不便于设计应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便于量化设... 研究目的:现有隧道初期支护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工程类比法、地层结构法、特征曲线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困难,且没有提出明确的安全系数要求,导致设计的可靠性降低,不便于设计应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便于量化设计并具有明确安全系数的荷载结构法。研究结论:(1)本文所建立的初期支护荷载结构模型,可以得出初期支护的具体安全系数;(2)在锚杆长度满足模型三所需安全系数的前提下,喷锚组合支护的安全系数由喷层和锚杆各自的安全系数相加而成;(3)初期支护的最小安全系数取值需要根据计算模型的计算精度、初期支护的设计作用以及隧道工程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建议初期支护作为承载主体时为1.8~2.1,作为临时支护时为1.3~1.5;(4)现行时速350 km高速铁路双线隧道深埋Ⅲ、Ⅳ级围岩支护参数的安全性计算结果表明,当初期支护作为承载主体时,Ⅲ级围岩支护参数具有一定的优化余地,Ⅳ级围岩支护参数能适应400 m以内埋深;当初期支护仅作为临时承载结构时,Ⅳ级围岩支护参数能适应1 000 m以内埋深;(5)隧道埋深对围岩压力影响较大,建议按照不同埋深进行初期支护设计,以提高经济性;(6)本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初期支护设计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支护 设计方 荷载结构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层结构法的傍山路段棚洞结构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志刚 刘洪洲 +1 位作者 黄伦海 黄俊 《隧道建设》 2008年第5期553-556,569,共5页
受线形、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山区公路的傍山路段不可避免地要形成高边坡或偏压隧道,为减小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棚洞结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与普通明洞结构不同,棚洞结构受力比较复杂,不仅承受回填偏压荷载,... 受线形、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山区公路的傍山路段不可避免地要形成高边坡或偏压隧道,为减小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棚洞结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与普通明洞结构不同,棚洞结构受力比较复杂,不仅承受回填偏压荷载,还要不同程度地受人工边坡的影响。为深入研究边坡对棚洞结构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基于地层结构法的傍山路段棚洞结构设计,应用有限元软件动态模拟了棚洞施工的全过程,重点分析了不同应力释放率(0-50%)的荷载作用于棚洞时的结构内力及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傍山路段 棚洞结构 边坡 应力释放率 地层结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分子结构法的知识管理研究主题演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柏洲 赵健宇 +2 位作者 袭希 苏屹 徐广玉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76,共18页
对1995—2012年共8 444篇文献进行了计量统计,采用知识分子结构法绘制了文献的PFNET网络图及演化地图.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演化仍在继续,其中知识创造、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共享、知识工程及组织记忆是学者长时间关注的主要... 对1995—2012年共8 444篇文献进行了计量统计,采用知识分子结构法绘制了文献的PFNET网络图及演化地图.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演化仍在继续,其中知识创造、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共享、知识工程及组织记忆是学者长时间关注的主要议题.演化过程中,部分研究主题产生交叉与融合,主题的选择及演化与时代背景有关,呈逐渐精细化且更重视实际应用价值的演化趋势.研究方法上,由定性的研究框架过度到定量的实证研究,与其他科学的交叉更加紧密;内容上,以知识管理过程及情境的分析为主,注重知识所有者、知识管理内在机制及要素间因果关系的讨论与检验;层次上,在兼顾组织层面的同时,加强了对团队及个体的分析;参考文献倾向于对基础理论提出者文献的引用与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分子结构法 PFNET 演化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结构法的动车组设备舱支架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月华 范铮 +1 位作者 程亚军 谢素明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3-37,共5页
依据某动车组设备舱静强度分析结果和生产实际,以设备舱支架结构为优化对象,建立拓扑优化模型并进行优化设计.考虑最恶劣的工况,基于子结构法利用Opti Struct软件对缩减后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依据拓扑优化结果,同时考虑加工制造因素给... 依据某动车组设备舱静强度分析结果和生产实际,以设备舱支架结构为优化对象,建立拓扑优化模型并进行优化设计.考虑最恶劣的工况,基于子结构法利用Opti Struct软件对缩减后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依据拓扑优化结果,同时考虑加工制造因素给出了新的支架设计方案,并基于该设计方案对设备舱整体结构进行了静强度分析.与支架原结构比较,优化后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且优化后支架结构减重约25%.优化结果为动车组设备舱结构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舱支架 拓扑优化 结构法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结构法的重载凹底平车底架的固有动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素霞 谢云叶 +1 位作者 谢基龙 张俊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8-32,共5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本文研究重载凹底平车底架弹性体的振动模态以及模态阶数的选取对车辆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通过引入超单元,建立弹性体在模态坐标上的动力学方程,经过坐标变换得到物理坐标系上的方程;建立凹底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 基于有限元分析,本文研究重载凹底平车底架弹性体的振动模态以及模态阶数的选取对车辆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通过引入超单元,建立弹性体在模态坐标上的动力学方程,经过坐标变换得到物理坐标系上的方程;建立凹底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其固有动态特征;同时,采用子结构法缩减处理凹底架有限元模型,建立有动态特征的凹底架弹性体模型,使描述凹底架的自由度总数减少,同时也保证计算的精度。对凹底架子结构超单元模型,计算分析振动模态,并与其有限元模型的模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子结构法的计算精度高,能满足车辆系统结构振动响应分析的要求。通过计算凹底架模态阶数对车辆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得出选取凹底架的前8阶模态是合适的,有足够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法 重载 多体系统动力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结构法的车辆系统刚柔混合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包学海 池茂儒 +1 位作者 卢耀辉 杨飞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1,共4页
为了考虑构架弹性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动力学建模时需将构架刚体替换为柔体。而采用构架全自由度结构有限元模型,由于自由度数目太大,导致动力学分析难以进行。因此,采用子结构法首先对构架有限元模型自由度进行Guyan缩减,提... 为了考虑构架弹性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动力学建模时需将构架刚体替换为柔体。而采用构架全自由度结构有限元模型,由于自由度数目太大,导致动力学分析难以进行。因此,采用子结构法首先对构架有限元模型自由度进行Guyan缩减,提取主自由度模态分析结果用来生成柔性体替换动力学模型中的刚性构架。算例表明,基于子结构法的刚柔混合车辆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法 模态 刚-柔体混合 车辆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结构法的微机械陀螺性能解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正福 王安麟 +2 位作者 刘广军 朱灯林 焦继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7-801,812,共6页
在微机械陀螺性能健壮性设计的研究中,为了解决微陀螺性能解析的高精度和计算时间的问题,以体微机械加工技术制备的音叉振动式微机械陀螺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子结构法的微结构动态性能解析法.在实现了微陀螺的高精度解析和分析的... 在微机械陀螺性能健壮性设计的研究中,为了解决微陀螺性能解析的高精度和计算时间的问题,以体微机械加工技术制备的音叉振动式微机械陀螺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子结构法的微结构动态性能解析法.在实现了微陀螺的高精度解析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微陀螺弹性梁优化设计,得到了性能优良的微陀螺弹性梁结构.通过实例解析,不仅验证了基于子结构法的微结构动态性能解析法的有效性,而且证明了其在微机械陀螺性能设计中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 结构法 优化设计 有限元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边界有限元子结构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建国 林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2,共6页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最初应用于土-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经过近几年的完善和发展,如今已经能够应用到其他很多领域。但是因为比例边界有限元理论是基于相似性要求的,使得其在处理几何形状复杂的结构时,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在某些领域的应...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最初应用于土-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经过近几年的完善和发展,如今已经能够应用到其他很多领域。但是因为比例边界有限元理论是基于相似性要求的,使得其在处理几何形状复杂的结构时,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在某些领域的应用仍旧受到限制。同时由于其全时空耦合,导致大量计算量和工作量,也是其应用受限的一个原因。采用子结构法,打破这些局限性,并且分别针对有限域、无限域的问题,对比例边界有限元子结构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有利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结论,为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边界有限元 结构法 有限域 无限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机器人机构频率分析的自由子结构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宏昭 曹惟庆 张启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36,共9页
频率分折对于设计出好的动力学和控制性能的机器人有重要意义。机器人关节是一种复杂连接,不能用常规的子结构法分析。本文将双协调动态子结构法和中用于连接件耦台系统的模态综合法相结合,当子结构模态分析完成后,先实现系统方程的弹... 频率分折对于设计出好的动力学和控制性能的机器人有重要意义。机器人关节是一种复杂连接,不能用常规的子结构法分析。本文将双协调动态子结构法和中用于连接件耦台系统的模态综合法相结合,当子结构模态分析完成后,先实现系统方程的弹性耦合,再利用位移和对接力协调关系进行系统方程装配和座标缩减。用带有集中质量的空间梁单元模拟结构,子结构全为悬浮体,在局部座标系中求出刚体模态、保留主模态和剩余惯附模态。全部过程编成计算机程序。实例计算表明了该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机构 频率分析 动态子结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结构法在球罐、塔、换热器等应力分析中的典型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桑如苞 黄勇力 刘汉宝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1-3,7,共4页
压力容器强度分析涉及静强度、安定性和疲劳三种强度。强度分析通常应用有限元进行计算,由于有限元的计算结果无论薄膜应力或弯曲应力只能给出总的应力值,分不出其中与静强度相关连的一次应力成分和与安定性相关连的二次应力成分,无法... 压力容器强度分析涉及静强度、安定性和疲劳三种强度。强度分析通常应用有限元进行计算,由于有限元的计算结果无论薄膜应力或弯曲应力只能给出总的应力值,分不出其中与静强度相关连的一次应力成分和与安定性相关连的二次应力成分,无法进行相应的评定,解析法分析同样存在此问题。为从安全计,只能按一次应力处理,为此存在较大的保守性。一次结构法可以解决所分析的结构的静强度计算,在此基础上则可再应用有限元进行分析,可将除非线性部分外的应力全按二次应力处理,由此得到科学合理的的分析结果。文章首先阐述球罐分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一次结构法的应用,还介绍了一次结构法在换热器管板应力分析、法兰和封头设计及塔式容器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有限元 应力分析 一次结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型结构层间物理参数识别的子结构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国强 陆烨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0年第1期1-9,共9页
采用子结构方法和统计平均技术,建立了输入未知条件下纯弯曲悬臂结构层间物理参数的识 别方法。该方法具有识别参数和所需量测量少的优点,且仅需量测结构的水平加速度反应,因而便于 工程应用。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对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采用子结构方法和统计平均技术,建立了输入未知条件下纯弯曲悬臂结构层间物理参数的识 别方法。该方法具有识别参数和所需量测量少的优点,且仅需量测结构的水平加速度反应,因而便于 工程应用。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对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型结构 层间物理参数 结构法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法与子结构法时变结构连接处的物理参数在线辨识 被引量:4
20
作者 静大海 刘晓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9-63,共5页
结构系统连接处的物理参数对于系统建模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准确合理地辨识出结构系统连接处的物理参数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也一个存在相当大难度的问题。一般利用传统的子结构法进行参数辨识,还仅局限于针对非运动状态下系统结... 结构系统连接处的物理参数对于系统建模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准确合理地辨识出结构系统连接处的物理参数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也一个存在相当大难度的问题。一般利用传统的子结构法进行参数辨识,还仅局限于针对非运动状态下系统结构连接处的物理参数识别问题。文中在传统子结构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算结构系统在运动状态下连接处时变物理参数在线辨识方法,这种方法分两步对系统进行辨识。首先利用子空间法实时辨识出时变结构系统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然后利用辨识出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以子结构法为基础在线辨识出连接处的物理参数。通过改变子空间法的Hankel矩阵的分解方法提高计算速度。文中仅用响应数据形成子空间法的脉冲响应矩阵。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系统 参数辨识 子空间 结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