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准结构熵偏差率的软件网络度量研究
1
作者 李鹏 赵海 +1 位作者 李辉 刘铮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58-1561,共4页
基于软件静态网络宏观拓扑特征值的特性,提出了软件网络特征值偏差率以及软件相对规模质量特征和结构有序性的概念.并使用标准结构熵偏差率来衡量软件网络特征值与目前被广泛使用且规模相同的开源软件的网络特征值平均值的差距,以此来... 基于软件静态网络宏观拓扑特征值的特性,提出了软件网络特征值偏差率以及软件相对规模质量特征和结构有序性的概念.并使用标准结构熵偏差率来衡量软件网络特征值与目前被广泛使用且规模相同的开源软件的网络特征值平均值的差距,以此来反映特征值对相应软件的相对规模有序性的影响.最后采用单样本K-S检验方法对标准结构熵偏差率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当标准结构熵偏差率大于0.05时,软件在系统设计以及代码编写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软件的相对规模结构有序性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网络 特征值 偏差率 标准结构 结构有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初始晶硅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光电导特性分析
2
作者 于威 赵思铭 +4 位作者 牛继伟 杨彦斌 马登浩 李晓苇 傅广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0-795,共6页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通过高氢和低氢稀释层交替生长制备出多层初始晶硅薄膜,利用Raman散射、红外吸收、紫外可见吸收及I-V测量等技术分析了薄膜的微观结构、能带特征和光电导特性。结果显示,不同氢稀释层交替生长导致薄膜...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通过高氢和低氢稀释层交替生长制备出多层初始晶硅薄膜,利用Raman散射、红外吸收、紫外可见吸收及I-V测量等技术分析了薄膜的微观结构、能带特征和光电导特性。结果显示,不同氢稀释层交替生长导致薄膜由非晶硅向初始晶硅结构转变,随高氢稀释层厚度的增加,薄膜微观结构有序性提高,所对应薄膜光学带隙减小,而带尾分布展宽。I-V测量显示,薄膜微观结构有序性提高和光学带隙降低的共同作用导致薄膜光敏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加趋势,然而,在高氢稀释层厚度较大时,纳米晶硅边界载流子快速复合导致薄膜光敏性的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初始晶硅 结构有序性 光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