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的知识发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力 袁长春 张世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7-180,共4页
为较好地解决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阶段知识发现问题,突破知识获取“瓶颈”.针对信息系统为连续属性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的知识发现方法.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将连续属性值表示成模糊值,利用区分矩阵删除冗... 为较好地解决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阶段知识发现问题,突破知识获取“瓶颈”.针对信息系统为连续属性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的知识发现方法.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将连续属性值表示成模糊值,利用区分矩阵删除冗余条件属性,通过m ax{|posCi(D)|}值的计算,考查各条件属性对决策分类的重要性,选择涵盖最多决策分类对象的属性为分枝结点,便可得到一棵与最小决策规则集对应的决策树,从而导出决策规则.最后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结构方案设计 知识发现 粗糙集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产品装配结构方案设计的概念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泽光 王德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6-539,共4页
以图论为基础完成功能分解与强连接集合元的映射 ;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和统一的框架结构表示组织功能与强连接集合元信息及相互间的关系 ;通过强连接集合元间卡氏积的运算实现产品的装配结构多方案设计 ;构造了基于功能 -强连接零件结构集... 以图论为基础完成功能分解与强连接集合元的映射 ;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和统一的框架结构表示组织功能与强连接集合元信息及相互间的关系 ;通过强连接集合元间卡氏积的运算实现产品的装配结构多方案设计 ;构造了基于功能 -强连接零件结构集的自上而下的产品结构方案设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案设计 CAD 装配 自上而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百米的钢井塔结构方案设计介绍 被引量:2
3
作者 苏梅芳 王寿泉 《煤炭工程》 1987年第1期34-39,共6页
本文从结构选型入手,综合国内外当前钢结构的发展趋势,吸收适宜的结构造型,为煤矿高大井塔设计另辟新路,从而为提高设计、施工、生产效率服务。
关键词 结构方案设计 井塔 结构选型 井筒施工 生产效率 建井 注意结构 输电线路铁塔 围护墙体 大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空间结构智能方案设计的评价与决策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力 刘晓燕 +1 位作者 吕大刚 王光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30-1332,共3页
针对结构方案设计中方案评价的多人、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性问题,以专家系统开发工具C-AD-VISOR 3.0为平台,开发了一个大跨空间结构智能方案设计的评价及决策系统,实现了大跨空间结构方案设计的多因素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及基于相似接近... 针对结构方案设计中方案评价的多人、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性问题,以专家系统开发工具C-AD-VISOR 3.0为平台,开发了一个大跨空间结构智能方案设计的评价及决策系统,实现了大跨空间结构方案设计的多因素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及基于相似接近度的模糊多属性决策.应用实例表明,此系统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方案评价和决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空间结构 结构方案设计 方案评价 方案决策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拓扑矩阵演算方法的结构多方案设计
5
作者 韩泽光 樊旭峰 郑夕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5期846-850,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新型矩阵变换,实现结构的多方案设计方法.方法基于设计对象的能量流有向图邻接矩阵,通过矩阵变换导出结构设计十分重要的强连接零件集合以及集合的先后顺序,用笔者制定的规则以及新的单位变换矩阵和单位消元矩阵与有向图邻... 目的提出一种新型矩阵变换,实现结构的多方案设计方法.方法基于设计对象的能量流有向图邻接矩阵,通过矩阵变换导出结构设计十分重要的强连接零件集合以及集合的先后顺序,用笔者制定的规则以及新的单位变换矩阵和单位消元矩阵与有向图邻接矩阵间的矩阵演算来实现结构多方案设计.结果通过邻接矩阵或可达矩阵的实例化、强连接零件集合结构的改变和运用单位变换矩阵和新提出的单位消元矩阵的演算方法完成功能元件的功能合并实现了多种结构方案的变化.结论基于功能拓扑矩阵演算方法实现了用数学变换进行结构多方案设计,能预测新的结构形态,是一种结构方案设计的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变换 有向邻接矩阵 结构方案设计 强连接零件集合 矩阵演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状态空间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韩泽光 王德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08-1011,共4页
以状态空间为纽带 ,将机械传动的原理运动方案与结构方案结合在一起 ,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的集成。在原理运动方案求解时通过扩大功能需求描述 ,引入相应的优化技术 ,实现了分解级数的自动确定 ,有效地界定了原理方案的解空间 ,避... 以状态空间为纽带 ,将机械传动的原理运动方案与结构方案结合在一起 ,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的集成。在原理运动方案求解时通过扩大功能需求描述 ,引入相应的优化技术 ,实现了分解级数的自动确定 ,有效地界定了原理方案的解空间 ,避免了解的组合爆炸和众多无意义解的生成 ;由传递函数确定的结构集合的卡氏积运算实现结构的多方案设计 ,为相关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 运动一结构方案设计 卡氏积 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结构方案快速设计优化系统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广军 冯超恒 +3 位作者 胡文娟 温琳琳 刘振波 滕永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2-75,共4页
飞机结构方案快速设计优化系统梳理了飞机结构方案设计过程的流程、知识和方法,围绕飞机结构布置、结构参数定义、有限元分析、设计评估和结构参数优化等设计过程,进行工具、数据、方法体系的整合,以期实现结构方法的快速设计与优化迭代... 飞机结构方案快速设计优化系统梳理了飞机结构方案设计过程的流程、知识和方法,围绕飞机结构布置、结构参数定义、有限元分析、设计评估和结构参数优化等设计过程,进行工具、数据、方法体系的整合,以期实现结构方法的快速设计与优化迭代,建立一套高度集成、高度灵活和多层次的飞机结构方案快速设计优化系统,不管对于当前的型号研制任务还是长远的专业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结构 型号研制 线框模型 结构方法 参数定义 有限元分析 设计过程 结构参数优化 结构方案设计 设计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概念与结构方案的集成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韩泽光 王德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2-15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将功能概念与结构方案集成的图论方法。在设计对象的能量流有向图、邻接矩阵的基础上 ,通过矩阵变换导出结构设计十分重要的强连接零件集合以及集合的先后顺序 ,根据通过制定的规则完成结构方案设计 ,最后进行了实例验证。
关键词 结构方案设计 图论 有向邻接矩阵 强连接零件集合 功能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孟晶 《林业科技情报》 2013年第3期28-29,共2页
高层建筑的建筑方案和结构方案的优化是整个工程项目经济合理的关键。文章阐述了建筑专业在方案设计阶段应与结构专业设计人员相互配合完成方案设计;在结构设计中应合理运用有关参数,避免人为浪费。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建筑方案设计 结构方案设计 相互配合 经济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小型上料机传动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小爱 宁煜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3-55,共3页
针对具体应用的农村小型上料机,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上料机.该上料机大大减轻了建筑工地人工送料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成本.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价格低廉等特点.
关键词 上料机 结构方案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客车底盘结构参数匹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宏伟 王珏童 房洪斌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0年第6期50-55,共6页
目前纯电动客车的研发是在满足整车动力性指标前提下,在传统客车底盘上完成动力系统结构方案设计和参数匹配。由于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质量较大,这给整车总布置带来很多困难,往往会出现整车其他性能下降的情况,进而影响电动客车的行车安... 目前纯电动客车的研发是在满足整车动力性指标前提下,在传统客车底盘上完成动力系统结构方案设计和参数匹配。由于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质量较大,这给整车总布置带来很多困难,往往会出现整车其他性能下降的情况,进而影响电动客车的行车安全。我们在建立纯电动客车整车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对纯电动客车的多种布置方案进行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性能的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对各种布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为合理的纯电动客车布置方案,可为纯电动客车样车制造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研究内容也可以降低电动车开发成本,缩短研制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客车 底盘结构 参数匹配 方法研究 BUS Structural Parameters 布置方案 整车总布置 整车动力性 力学模型基础 结构方案设计 操纵稳定性 综合评价 制动性能 研制周期 研究内容 行车安全 理论依据 客车底盘 开发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多波束声呐船体大开口加强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晋辉 周云山 +1 位作者 王琳 任鸿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共8页
开口处的船体结构强度分析与评估是船舶设计与建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某船体结构数值模型,结合强度校核规范,进行船体底部嵌入式多波束声呐大开口区域的船体结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开口区域船体结构的强度、加强结构... 开口处的船体结构强度分析与评估是船舶设计与建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某船体结构数值模型,结合强度校核规范,进行船体底部嵌入式多波束声呐大开口区域的船体结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开口区域船体结构的强度、加强结构型式的设计等在设计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5种开口加强方案,通过对比总结了开口纵向位置、内凹槽直角或转圆过渡型式等因素对结构强度的影响特点。通过上述研究可知,横向开口对船体加强结构的强度影响更大,对横向开口处纵向构件进行多方案优化设计可有效掌握目标区域结构的应力分布变化及受力特点。最后提出一种较佳的设计方案,既有利于提高船体结构的强度,又便于设备的安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底大开口 强度分析 结构方案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刚构系杆拱桥-无缝线路体系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小培 钟子杰 +2 位作者 刘万里 李秋义 牛留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78-4486,共9页
为确定连续刚构系杆拱桥上无缝线路铺设方案,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无缝线路-无砟轨道-连续刚构系杆拱桥空间耦合模型,针对温度、列车荷载作用下连续刚构系杆拱桥-无缝线路体系适应性开展研究,探明了连续刚构系杆拱桥上无缝线路纵... 为确定连续刚构系杆拱桥上无缝线路铺设方案,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无缝线路-无砟轨道-连续刚构系杆拱桥空间耦合模型,针对温度、列车荷载作用下连续刚构系杆拱桥-无缝线路体系适应性开展研究,探明了连续刚构系杆拱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分布规律,提出适宜不同区域的连续刚构系杆拱桥上无缝线路铺设方案。研究表明:相较于相同梁跨布置的连续梁桥,连续刚构系杆拱桥温度跨度明显减小,温度作用下钢轨纵向力关于跨中对称分布,峰值出现在主桥梁端;跨中系杆拱区域钢轨纵向力分布发生突变,主梁产生较大的压弯上拱变形;拱肋和吊杆温差对桥梁主跨上的无缝线路纵向力分布有明显影响,随着拱肋降温幅度的增大,主梁跨中钢轨压力增大;随着吊杆降温幅度的增大,主梁跨中钢轨压力线性减小;连续刚构系杆拱桥钢轨伸缩力明显大于钢轨挠曲力,故在无缝线路检算中,主力应采用基本温度力与伸缩力组合;连续刚构系杆拱桥结构铺设方案优先采用全桥铺设常阻力扣件方案,当该方案无法满足钢轨强度要求时,可以通过铺设小阻力扣件和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等措施解决钢轨纵向力过大的问题;当该刚构拱桥位于寒冷、温暖和炎热地区时,分别推荐采用梁端设置调节器方案、边跨铺设小阻力扣件方案和全桥铺设常阻力扣件方案。研究成果可为连续刚构系杆拱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重点区域检测监测及养护维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系杆拱桥 无缝线路 梁-轨相互作用 钢轨纵向力 结构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d的电动汽车电池包搅拌摩擦焊接机的设计与研究
14
作者 江城城 南庆霞 王金生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2年第6期75-78,共4页
搅拌摩擦焊是一种新型的固态连接技术,以用于可焊性有色金属的熔焊。介绍了搅拌摩擦焊接机的结构形式及搅拌摩擦焊接的工作原理,确定适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包搅拌摩擦焊接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对其主要零部件进行设计计算,依据基本参数的... 搅拌摩擦焊是一种新型的固态连接技术,以用于可焊性有色金属的熔焊。介绍了搅拌摩擦焊接机的结构形式及搅拌摩擦焊接的工作原理,确定适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包搅拌摩擦焊接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对其主要零部件进行设计计算,依据基本参数的计算,完成搅拌摩擦焊接机的搅拌头、工作台以及主轴系统的设计计算,利用SoildWorks三维软件建立出电动汽车电池包搅拌摩擦焊接机主要零部件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了运动仿真。提高了搅拌摩擦焊接的质量,使得搅拌摩擦焊技术应用在更加广泛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接 工艺要求 结构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四足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鹏 徐晓希 +2 位作者 李吉祥 郝焕瑞 辛景雷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8期901-904,共4页
为降低四足机器人的工作能耗,提高其在恶劣环境下的有效工作时间,提出了一种小型化四足机器人的设计方案。首先,说明了该四足机器人的运动方式,详细介绍了其控制系统、减速传动机构、分解传动机构、间歇分配机构和腿部机构;然后,针对该... 为降低四足机器人的工作能耗,提高其在恶劣环境下的有效工作时间,提出了一种小型化四足机器人的设计方案。首先,说明了该四足机器人的运动方式,详细介绍了其控制系统、减速传动机构、分解传动机构、间歇分配机构和腿部机构;然后,针对该小型化四足机器人的简化模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将运用Pro/E软件建立好的小型化四足机器人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再基于ADAMS平台进行了三维四足机器人模型的运动仿真;最后,重点分析了该四足机器人双侧腿部进行步态切换时的行走状态,总结出了其速度曲线突变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该小型化四足机器人可以实现稳定的运动,进而验证了机器人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结构方案设计 运动学分析 步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维多利广场
16
作者 李炜 王涛 《南方建筑》 2008年第5期78-79,共2页
  维多利广场位于广州天河中心地带,南面为广州文化标志性建筑一购书中心,东南为商业人流密集的天河城,东面为城市新轴线上的天河体育中心.……
关键词 商业裙楼 商场 百货商店 广场 玻璃幕墙 平面布局 购书 主入口 结构方案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 钢管混凝土柱 维多利 广东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orpion back inspiring sand-resistant surfaces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俊秋 韩志武 +3 位作者 马荣峰 尹维 吕尤 任露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877-888,共12页
A new approach which adopted the idea of coupling bionics to improve erosion resistance was presented, by taking the desert scorp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anti-erosion characteristic rules and mechanism of deser... A new approach which adopted the idea of coupling bionics to improve erosion resistance was presented, by taking the desert scorp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anti-erosion characteristic rules and mechanism of desert scorpion's surface under the dynamics effect of gas/solid mixed media were researched, especially the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urface morphology, microstructure, creature flexibility and many other factors was studied. Simulation by CFD software wa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relative erosion severity. Samples with the coupled bionic configurations and flexibility were produced. Experiment optimum design theory was employed to design experiment scheme. Silica sand of particle size of 105-830 ~tm was used as the erodent. The eros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validat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It is shown that 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 And contras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t the best and worst test points of erosion resistance for four samples. Contrast tests show that the erosion resistance trend occurs in such order with the best erosion resistance as coupling sample, groove, smooth and flexibility, and smooth, and the increasing rate of erosion resistances in sequence of 12.08%, 8.87%, 6.03% in the best test point. But in the poorest point, the increasing rate of erosion resistance is in sequence of 15.64%, 9.53%, 6.59%. The morphologies of eroded surface were examined by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he possible wear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ert scorpion erosion resistance coupling bionics FLUENT experiment optimum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