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广义柔度矩阵和信息熵的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
项长生
赵冉
周宇
王立宪
刘海龙
|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结构多维特征构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杨建辉
赵清瑄
蒲脯林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深度子领域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 |
张健飞
曹雨
|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基于DenseNet121和迁移学习的拱结构损伤识别 |
李杰
唐启智
辛景舟
刘增武
马闻达
|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基于非参数贝叶斯方法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
王其昂
王浩博
周明利
孙发源
倪一清
吴子燕
丁安驰
李健朋
李文磊
|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不平衡数据集下导管架平台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
王维刚
田丰
路敬祎
|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基于VMD-CAE的无监督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
王梦倩
康帅
李传飞
董正方
|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基于K-means聚类粒子群算法的海洋结构迭代型损伤识别方法 |
周旭涛
赵海旭
蒋玉峰
王树青
刘雨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基于VMD和FCM聚类算法的海上风机支撑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任义建
刁延松
吕建达
侯敬儒
|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基于性能档案库规则杆系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
付伟庆
谭凯旋
张光槟
李春林
|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基于模态置信的超高层建筑钢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韦丽娴
蒙萱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基于挠度影响线和HPO算法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 |
马娴
孙畅
顾箭峰
昝建航
杨雨厚
吴志鸿
|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基于截断总体最小二乘法与L_(1)正则化的结构损伤识别 |
骆紫薇
蔡楚欣
赖小李
刘焕林
|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基于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 |
唐和生
王泽宇
陈嘉缘
|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5
|
地震与风作用下钢框架-自复位支撑筒结构损伤分析 |
徐龙河
刘媛媛
谢行思
|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基于多标签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 |
秦世强
苏晟
杨睿
|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7
|
结合传递比与栈式自编码器的结构损伤识别 |
方圣恩
刘洋
张笑华
|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基于遥感数据的工程结构损伤动态识别研究 |
关宏洁
田晶
王群
|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结合深度信念记忆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 |
方圣恩
刘洋
|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船体结构损伤的智能识别与预测方法 |
宋庭新
干永明
韩国晨
|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