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PS的飞机结构形变测量与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红丽 胡绍林 郭晓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206,共5页
提出了以CPS为基础框架,搭建飞机全生命周期结构形变测量与管理系统。该系统引入专家知识,以自动化测量为核心驱动力,以虚拟测试手段进行测量设备选型与测量方案优化配置;采用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等技术实现系统信息自动感知、分析决... 提出了以CPS为基础框架,搭建飞机全生命周期结构形变测量与管理系统。该系统引入专家知识,以自动化测量为核心驱动力,以虚拟测试手段进行测量设备选型与测量方案优化配置;采用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等技术实现系统信息自动感知、分析决策,优化传统的测试作业流程;系统可实现从制定飞行试验方案、试验实施,到数据分析处理及全生命周期测量管控。该系统的建成有助于减少人为干涉,提高测试效率与精度,提升测试管理能力,为数字化试飞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S 结构形变 多模数据融合 全生命周期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覆岩体结构形变分带(区)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郝君良 郭惟嘉 尹立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17-21,共5页
针对深井开采覆岩结构变形的特殊性,提出基于应力场转移的深井覆岩结构形变模型。采用三维半解析数值计算和现场综合试验与勘测的方法,给出采动岩体沉陷移动的分带、分区特征及突变集中变形和阶段性滞缓移动现象的动态演化规律,为深井... 针对深井开采覆岩结构变形的特殊性,提出基于应力场转移的深井覆岩结构形变模型。采用三维半解析数值计算和现场综合试验与勘测的方法,给出采动岩体沉陷移动的分带、分区特征及突变集中变形和阶段性滞缓移动现象的动态演化规律,为深井开采覆岩与地表移动变形灾害控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开采 覆岩 结构形变 分带(区)性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复结构形变中产生Hodge数跳跃的障碍公式的解析证明
3
作者 林洁珠 叶轩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0,共4页
设X为一个紧致复流形,考虑X的任一复结构形变族π∶χ→B,则X的微分形式层的上同调群Hp(Xt,ΩpX t)的维数在此变化过程中可能产生跳跃现象。相关文献作者通过研究X各阶形变中微分形式层的上同调群等价类元素在延拓过程中的障碍来研究这... 设X为一个紧致复流形,考虑X的任一复结构形变族π∶χ→B,则X的微分形式层的上同调群Hp(Xt,ΩpX t)的维数在此变化过程中可能产生跳跃现象。相关文献作者通过研究X各阶形变中微分形式层的上同调群等价类元素在延拓过程中的障碍来研究这一跳跃现象,得到了产生此障碍的公式。文中将给出1阶障碍公式的另一个用Dolbeault上同调计算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dge数 结构形变 障碍 Kodaira Spencer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阶复结构形变中产生Bott-Chern上同调群和Aeppli上同调群维数跳跃的障碍公式的解析证明
4
作者 林洁珠 叶轩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94,共11页
设X为一个紧致复流形,考虑X的任一复结构形变族π:x→B,则X的Bott-Chern上同调群和Aeppli上同调群的维数在此变化过程中可能产生跳跃现象.在文献[1]中,Schweitzer将Bott-Chern上同调群和Aeppli上同调群表示成为某一个层链L●p,q的上同... 设X为一个紧致复流形,考虑X的任一复结构形变族π:x→B,则X的Bott-Chern上同调群和Aeppli上同调群的维数在此变化过程中可能产生跳跃现象.在文献[1]中,Schweitzer将Bott-Chern上同调群和Aeppli上同调群表示成为某一个层链L●p,q的上同调群,在文献[2]中,作者通过研究X各阶形变中与L●p,q[1]拟同构的层链B●p,q的超上同调群等价类元素在延拓过程中的障碍来研究这一跳跃现象,得到了产生此障碍的公式.本文将给出1阶障碍公式的另一个用L●p,q上同调计算的解析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t-Chern上同调群 Aeppli上同调群 结构形变 障碍 Kodaira Spencer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风电机组塔筒倾斜及结构形变检测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范长俊 刘伟诚 《广东电力》 2022年第10期29-35,共7页
为获取风电机组塔筒轴向各高度中心水平偏移量及塔筒倾斜率,并准确得到塔筒任意截面的结构形变状况,以陆上风电机组塔筒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风电机组塔筒外表面三维点云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拟合算法提取塔筒不同... 为获取风电机组塔筒轴向各高度中心水平偏移量及塔筒倾斜率,并准确得到塔筒任意截面的结构形变状况,以陆上风电机组塔筒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风电机组塔筒外表面三维点云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拟合算法提取塔筒不同高度截面圆心坐标,同时经专用三维点云数据处理软件截取塔筒外表面形态,利用椭变算法提取各截面位置的椭圆度。与常规不均匀沉降算法推算塔筒倾斜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来获取塔筒倾斜及结构形变数据具有效率快、精度高、数据信息完整的优势,能准确发现变形区域的具体位置,为项目维护加固提供数据,可促进其在风电机组塔筒结构形态监测中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筒倾斜 结构形变 椭圆度 三维激光扫描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固体推进剂药柱结构形变冷增压测试试验与仿真模拟
6
作者 王哲君 郭琪 +2 位作者 张峰涛 刘向阳 张旭 《火炸药学报》 2025年第8期715-723,I0002,共10页
为研究室温点火建压阶段高能固体推进剂药柱的结构形变,利用建立的全液介质的新型冷增压试验系统成功开展了实际建压条件分别为8.65 MPa、269 ms和7.48 MPa、264 ms时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装填的Φ200 mm圆管型固体火箭... 为研究室温点火建压阶段高能固体推进剂药柱的结构形变,利用建立的全液介质的新型冷增压试验系统成功开展了实际建压条件分别为8.65 MPa、269 ms和7.48 MPa、264 ms时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装填的Φ200 mm圆管型固体火箭发动机(SRM)结构试验器的室温冷态冲击试验,并基于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获得了该试验器药柱结构在建压条件为7.5~9.0 MPa、250~400 ms时的体积变化率。试验结果表明,药柱内腔压强—时间变化曲线和容积式流量装置活塞位移—时间曲线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且压强—时间曲线变化特性与真实发动机的成功点火试车结果曲线特性保持一致;随着建压条件由7.48 MPa、264 ms升至8.65 MPa、269 ms,建压速率由28.33 MPa/s升高至32.16 MPa/s,药柱体积变化率由1.14%增大至1.27%。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建压条件7.48 MPa、264 ms和8.65 MPa、269 ms时的药柱体积变化率分别为1.13%和1.29%,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88%和1.57%,即所建全液冷增压试验系统能够安全有效模拟测试室温点火建压阶段高能SRM药柱的结构形变量;其次,建压条件7.5~9.0 MPa、250~400 ms范围内,随建压时间增长和建压压强升高,药柱体积变化率均呈线性增加趋势,而且相较建压时间,建压压强对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装药结构试验器药柱的体积变化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固体推进剂药柱 结构形变 冷增压测试试验 数值仿真 体积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结构纺织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瑞华 华昱竹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共12页
负泊松比结构的纺织材料因其独特的力学性能,展现出良好的抗剪切性、能量吸收性和断裂韧性,因此在防护、传感以及医疗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系统讨论了国内外负泊松比结构纺织材料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其最新进展。首先介绍了几种常... 负泊松比结构的纺织材料因其独特的力学性能,展现出良好的抗剪切性、能量吸收性和断裂韧性,因此在防护、传感以及医疗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系统讨论了国内外负泊松比结构纺织材料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其最新进展。首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负泊松比结构类型,并说明了这些结构如何在纺织材料中通过形变来产生拉胀效果;其次系统概述了负泊松比结构分别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纺织材料中的应用以及纺织品结构参数对负泊松比效果的影响;然后归纳整理了负泊松比结构纺织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最后针对负泊松比结构纺织材料在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总结与展望,为推动负泊松比结构纺织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结构 纺织材料 负泊松比结构材料 拉胀效应 结构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变形变结构时域有限积分建模方法研究
8
作者 俞文明 李逸之 +3 位作者 李伟 梁加南 禄晓飞 崔铁军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温变形变结构的时域有限积分(TDFIT)建模方法,通过快速三维插值技术同时解决了非同类热力电网格和参数曲面的形变映射问题,在确保仿真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任意热分布和较小形变量的热力电联合仿真,适用电大、任意非均...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温变形变结构的时域有限积分(TDFIT)建模方法,通过快速三维插值技术同时解决了非同类热力电网格和参数曲面的形变映射问题,在确保仿真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任意热分布和较小形变量的热力电联合仿真,适用电大、任意非均匀温变和形变材料的仿真建模。设计了蜕化模型、分层收敛等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必要性、有效性和正确性。为高温高压下天线罩、飞行器的电磁散射和辐射特性建模提供了热力电一体化建模方法和实用仿真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仿真 时域有限积分技术 温度形变结构 热力电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辐射热计微桥结构的形变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一中 吴志明 +2 位作者 许向东 周影 蒋亚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16-519,523,共5页
采用微加工技术制作测辐射热计阵列时,部分微桥可能发生结构变形,使阵列的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在热膨胀和薄膜应力影响下的I型和L型两种微桥的变形进行了仿真分析,揭示了热膨胀和薄膜应力分别对微桥形变的... 采用微加工技术制作测辐射热计阵列时,部分微桥可能发生结构变形,使阵列的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在热膨胀和薄膜应力影响下的I型和L型两种微桥的变形进行了仿真分析,揭示了热膨胀和薄膜应力分别对微桥形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桥结构 结构形变 热膨胀 薄膜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套筒节流孔倒角对高旁阀流场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啸 刘栋 +2 位作者 杨嵩 张天泽 鲍南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3-590,共8页
为了研究高旁阀内部流场和结构可靠性受调节套筒节流孔倒角深度和角度的影响,开展了高旁阀内部流场的数值计算和单向热-流-固耦合分析.通过分析倒角前阀门内的流场得出以下结论:节流后蒸汽会形成激波和一系列激波串并消失于二级节流筒... 为了研究高旁阀内部流场和结构可靠性受调节套筒节流孔倒角深度和角度的影响,开展了高旁阀内部流场的数值计算和单向热-流-固耦合分析.通过分析倒角前阀门内的流场得出以下结论:节流后蒸汽会形成激波和一系列激波串并消失于二级节流筒底盖板处,环形调节套筒密封面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密封面内外较大的压差是造成密封面发生形变的主要原因.以降低调节套筒密封面形变量为目标,研究了调节套筒节流孔倒角的角度和深度对流场和密封面形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选取的全范围内,倒角角度和深度的增加均能降低调节套筒密封面处的压差和形变量,当倒角角度为72.5°时,调节套筒两侧的形变量降幅分别为17.06%和15.72%,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阀门流动特性,降低阀门结构形变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旁阀 数值模拟 热-流-固耦合 结构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电缆皮形变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析
11
作者 韩炜 孔晓华 +1 位作者 刘宝璋 滕凤恩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8-60,共3页
对聚乙烯电缆皮室温单轴拉伸测试.当拉伸速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其应力(σ)-应变(ε)曲线出现"类屈服"现象.对不同形变程度(εi)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线形分析,结果表明,其微观畸变度(e)随形变度(ε)的变化与宏观... 对聚乙烯电缆皮室温单轴拉伸测试.当拉伸速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其应力(σ)-应变(ε)曲线出现"类屈服"现象.对不同形变程度(εi)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线形分析,结果表明,其微观畸变度(e)随形变度(ε)的变化与宏观σ-ε曲线变化规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电缆皮 X射线衍射 形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cm口径离子推力器栅极组件结构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明明 刘永明 王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5-592,共8页
为了对20cm口径离子推力器栅极组件开展结构性能模拟分析,通过材料力学分析方法对栅极组件进行结构等效处理并进行验证,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得到推力器的模态分析结果和栅极组件的模态振型,并开展基频扫描试验验证模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为了对20cm口径离子推力器栅极组件开展结构性能模拟分析,通过材料力学分析方法对栅极组件进行结构等效处理并进行验证,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得到推力器的模态分析结果和栅极组件的模态振型,并开展基频扫描试验验证模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最后模拟了推力器在1600g冲击载荷作用时,栅极组件的应力分布和形变结果。结果显示:将栅极组件等效为拱高不变且无孔的结构后,屏栅等效弹性模量为20.79GPa,加速栅等效弹性模量为89.43GPa;栅极组件表面的螺栓预应力大约在20~33MPa范围之间;模态分析结果显示,大于320Hz的振动频率时,栅极组件会出现较大的结构变化;通过10~1000Hz的基频扫描试验得到推力器基频在168Hz,分析结果 (185.23Hz)相比误差约10%;1600g的冲击载荷作用下,栅极组件边缘处最大形变达到约0.27mm,且表面边缘处的应力相对中心处较大,更容易发生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推力器 栅极组件 力学性能 结构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Ni原子对石墨烯生长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张海燕 曹程雅 +1 位作者 施鹏 崔娟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6,共6页
基于Material Studio软件平台,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Ni原子与石墨烯层状结构相互作用和晶体结构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低浓度Ni原子会吸附在石墨烯表面层沿边缘生长,活性从中心向边缘逐渐降低,高浓度的Ni原子会溶解到内... 基于Material Studio软件平台,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Ni原子与石墨烯层状结构相互作用和晶体结构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低浓度Ni原子会吸附在石墨烯表面层沿边缘生长,活性从中心向边缘逐渐降低,高浓度的Ni原子会溶解到内层石墨烯中.当石墨烯层数增加,附着在表层石墨烯的Ni原子生长排列范围扩大,且在石墨烯表面形成的点阵排列被破坏,附着在内层石墨烯的Ni原子比表层石墨烯Ni原子排列更散乱,同时石墨烯生长结构逐渐出现弯曲;随着层数增多和Ni原子浓度增加,石墨烯的拉伸强度也随之增加,石墨烯生长缺陷的偏转角度也随之增大.通过计算以上结构的径向分布函数(RDF),验证了石墨烯长程有序到短程有序的结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结构形变 分子动力学模拟 长程有序 短程有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a novel pipe-roof composite slab:A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14
作者 LU Bo JIA Peng-jiao +3 位作者 ZHAO Wen NI Peng-peng BAI Qian CHENG C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1044-1059,共16页
Steel tube slab (STS) structure, a novel pipe-roof structure, of which steel tubes are connected with flange plates, bolts and concrete, is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 Steel tube slab (STS) structure, a novel pipe-roof structure, of which steel tubes are connected with flange plates, bolts and concrete, is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Whilst the load-bearing of pipe-roof structure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much research, uncertainties of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derivation of reliable calculation methods remain a challenge. For efficient design and wider deploym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bidirectional bending test to investigate the bending stiffnesses, load capacities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S specimens exhibit good ductility and experience bending failure, and their deformation curves follow a half-sine wave upon loading. On this basis, the development of an STS composite slab deformation prediction model is proposed, along with the estimation for its bending stiffness.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re shown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with a maximum error of less than 15%. The outcomes of this investigation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TS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 tube slab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bending stiffness theoret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optimization of laser powder bed fusion 316L steel after controlled annealing
15
作者 LI Wen-qi MENG Li-xin +3 位作者 ZHANG Qian-fen LU Hui-hu NIU Xiao-feng HOU 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4期1179-1193,共15页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coupled with controlled annealing at 1200°C,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coincidence site lattice(CSL)grain boundary,thereby achieving...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coupled with controlled annealing at 1200°C,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coincidence site lattice(CSL)grain boundary,thereby achieving an outstanding synergy of enhanced strength and exceptional ductility.The plastic deformation behavior,strain hardening behavior,and fracture behavior of LPBF 316L steel annealing at 1200℃for 20 h were studied through quasi-in-situ tensile process.It was found that LPBF 316L steel formed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deformation twins during the tensile process,and the formation of twins changed the crystal orientation,thus promoting further slip and crystal deformation.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slip and twin promoted higher plasticity.LPBF process coupled with controlled annealing at 1200°C for 20 h leads to a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613 MPa and total elongation of 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powder bed fusion heat treatment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mechanical behavior plastic deformation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三维形变的双目立体视觉鲁棒监测研究
16
作者 朱前坤 王婷婷 +2 位作者 王军营 张琼 杜永峰 《振动工程学报》 2025年第9期2002-2010,共9页
传统计算机视觉方法通常聚焦于结构平面内的动力响应,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图像相位立体匹配时序分析测量方法实现对结构三维形变的无靶标鲁棒监测。该方法利用2D-Gabor滤波器和高斯金字塔梯度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运用基于相位的稠密光流... 传统计算机视觉方法通常聚焦于结构平面内的动力响应,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图像相位立体匹配时序分析测量方法实现对结构三维形变的无靶标鲁棒监测。该方法利用2D-Gabor滤波器和高斯金字塔梯度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运用基于相位的稠密光流追踪算法与改进的半全局块匹配(SGBM)算法,实现对结构感兴趣区域位移的全场测量,进一步提出一种直观的位移-应变转换方法,实现结构三维应变的测量。通过基于物理的图形模型(PBGM)的虚拟现实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与3DDIC和有限元分析形变对比误差均小于2%;在实验室户外桥梁的振动试验中,与传统测试方法对比形变误差可控制在8%以内,符合工程应用精度。本方法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三维形变无靶标鲁棒监测,更好地解决了传统结构形变监测中受环境影响程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立体匹配算法 相位 PBGM 结构三维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 MeV负氢回旋加速器主磁铁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胜龙 王川 +2 位作者 张天爵 吕银龙 安世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81-1686,共6页
本文介绍了50MeV负氢回旋加速器(CYCIAE-50)的总体设计考虑和主磁铁系统的优化设计过程及结果。确定了CYCIAE-50主磁铁的主要尺寸参数,建模计算出满足等时性的主磁铁中心平面磁场。通过调整参数,优化了主磁铁的峰值磁场、局部饱和等,以... 本文介绍了50MeV负氢回旋加速器(CYCIAE-50)的总体设计考虑和主磁铁系统的优化设计过程及结果。确定了CYCIAE-50主磁铁的主要尺寸参数,建模计算出满足等时性的主磁铁中心平面磁场。通过调整参数,优化了主磁铁的峰值磁场、局部饱和等,以控制建造及运行成本。优化了磁极张角与磁气隙高度等参数,使负氢离子满足轴向和径向的聚焦要求,避免穿越有害共振。最后对主磁铁的结构进行形变校核,并估计了形变对束流动力学的影响。设计结果表明,CYCIAE-50的主磁铁设计符合要求,可为后续其他系统的设计和建造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加速器 主磁铁 束流动力学 结构形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双相钢塑性变形和断裂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圆 刘雅政 +3 位作者 周乐育 贾松 宋仁伯 黄全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96,115,共5页
文章利用SEM、TEM研究了热轧双相钢单向拉伸过程中不同变形量下的形变位错结构和断口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双相钢中铁素体的塑性变形是由位错增殖、位错运动和交互作用、滑移带形成、位错缠结产生及其密度的增加、位错胞出现及细化等一... 文章利用SEM、TEM研究了热轧双相钢单向拉伸过程中不同变形量下的形变位错结构和断口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双相钢中铁素体的塑性变形是由位错增殖、位错运动和交互作用、滑移带形成、位错缠结产生及其密度的增加、位错胞出现及细化等一系列演变构成;变形10%时,板条马氏体已产生塑性变形,其板条中出现形变带,并且随马氏体变形的继续,形变带不断形成和发展。变形颈缩时,双相钢中的微孔主要通过相界面结合力的丧失和马氏体断裂产生,而马氏体断裂主要出现在马氏体的尖角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塑性变形 断裂 形变位错结构 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胶原异三聚体的成骨不全症机理研究
19
作者 强书敏 吕成 许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由3条链缠绕构成三螺旋.在28种天然胶原中占比最大的是Ⅰ型胶原蛋白,它是由两条a1链与一条a2链构成的异三聚体,a1或a2链中甘氨酸单点突变会导致成骨不全症.基于更接近天然胶原的异三聚体模型(abc),3条...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由3条链缠绕构成三螺旋.在28种天然胶原中占比最大的是Ⅰ型胶原蛋白,它是由两条a1链与一条a2链构成的异三聚体,a1或a2链中甘氨酸单点突变会导致成骨不全症.基于更接近天然胶原的异三聚体模型(abc),3条链中分别引入Gly→Ala,构建7种突变体.差示扫描量热结果表明,单点突变体的熔融温度(Tm)值降低15℃,双点及三点突变体未形成三螺旋结构.利用梯阶模型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轨迹,突变点附近梯阶参数值发生变化,表明三螺旋结构局部解折叠.引入弹性函数量化胶原结构变化程度,发现氢键能量与结构形变分数具有高关联性(R2=0.76),表明突变不仅破坏了氢键作用力,也导致了分子的弯曲与运动状态的变化.结合计算与实验,解析了甘氨酸突变对胶原整体结构与运动模式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甘氨酸突变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异三聚体 梯阶模型 结构形变 成骨不全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氟化钙光学谐振腔的声传感机理研究
20
作者 邢恩博 邢彤 +1 位作者 戎佳敏 唐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2,28,共5页
氟化钙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光学品质因子实验上已经突破10^(11),同时能够实现高稳定棱镜耦合集成,因此,在非接触式的超高灵敏度声学传感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然而,对于高杨氏模量氟化钙晶体材料,外界声学扰动的机理尚不明确。基于氟... 氟化钙回音壁模式谐振腔的光学品质因子实验上已经突破10^(11),同时能够实现高稳定棱镜耦合集成,因此,在非接触式的超高灵敏度声学传感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然而,对于高杨氏模量氟化钙晶体材料,外界声学扰动的机理尚不明确。基于氟化钙晶体盘型谐振腔结构,对外界声学扰动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当外界声压作用于谐振腔时,从空气密度引起的折射率变化、弹光效应诱导有效折射率改变和谐振腔结构形变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声压导致的谐振腔结构形变影响最为明显,以实验室器件为参考,达到了1.196×10^(-10)Pa^(-1),对应的谐振峰波长响应为4.63×10^(-7)nm/Pa。谐振腔厚度及支撑结构的优化能够提升一个数量级以上,灵敏度可以较容易突破1 V/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音壁模式谐振腔 氟化钙晶体 高灵敏度 声传感机理 弹光效应 结构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