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立平 李英民 韩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3期160-165,共6页
采用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方法,以多高层框架结构为对象,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时上部结构弹塑性动力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弹塑性分析和弹性分析引起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考虑弹塑性相互作用后柱的剪力、轴力和弯矩在不... 采用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方法,以多高层框架结构为对象,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时上部结构弹塑性动力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弹塑性分析和弹性分析引起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考虑弹塑性相互作用后柱的剪力、轴力和弯矩在不同的楼层有放大现象,按折减方法来考虑相互作用并非总是安全的,柱的剪力、轴力、弯矩和等效应力的折减系数沿楼层变化曲线不尽相同,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结构 弹塑性动力有限元 地震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消能减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缪志伟 裘赵云 张志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64-169,共6页
采用新近开发的合理的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了某实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原结构和布置了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减震结构均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利用数值分析模型的非线性... 采用新近开发的合理的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了某实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原结构和布置了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减震结构均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利用数值分析模型的非线性计算能力和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后处理功能,获得了最大层间位移分布、基底剪力时程和损伤分布与发展等多项结构地震响应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原结构和减震结构的相关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这一减震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地震响应,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模型 弹塑性时程分析 钢筋混凝土 框架-剪力墙结构 粘滞流体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尧国皇 王卫华 郭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37-142,151,共7页
基于合理的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超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性能,包括了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塑性损伤演化。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 基于合理的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超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性能,包括了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塑性损伤演化。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获得了核心筒和楼板的损伤演化过程、顶点位移时程曲线、基底剪力时程曲线、楼层位移角包络曲线以及地震作用下整体结构的能量反应规律。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最大损失出现在这类结构体系中核心筒底部,为保证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更好的工作性能,建议在核心筒底部加强区域增设型钢和提高剪力墙配筋率等措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可较为清晰的揭示这类结构体系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工作特性,有关方法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钢框架-核心筒结构 弹塑性分析 时程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琪 顾荣蓉 +1 位作者 杨鼎宜 王德信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
为了得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反应,研究了这种结构水平位移模式和水平力模式的分布形式,并采用倒三角分布、均匀分布、倒三角+均匀分布等加载形式对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力模式比位移模式更... 为了得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反应,研究了这种结构水平位移模式和水平力模式的分布形式,并采用倒三角分布、均匀分布、倒三角+均匀分布等加载形式对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力模式比位移模式更能准确反映不同地震强度作用下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的变形特征;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均匀分布水平力模式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更接近时程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 水平力模式 水平位移模式 静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与结构间接触面的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3
5
作者 栾茂田 武亚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7-513,共7页
将非线性弹性理论与弹塑性理论相结合,对于土与结构间接触面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模型,用于模拟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变形与破坏机理。推导建立了这种接触面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弹塑性系数矩阵,并且讨论了这种模型在基坑... 将非线性弹性理论与弹塑性理论相结合,对于土与结构间接触面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模型,用于模拟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变形与破坏机理。推导建立了这种接触面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弹塑性系数矩阵,并且讨论了这种模型在基坑开挖与支护分析应用中所面临的数值计算问题。最后针对某一基坑工程实例,应用这种接触面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合理地模拟接触面上的变形机理与受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接触面单元 接触面本构模型 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模型 基坑开挖与支护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地震剪力分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谢鲁齐 吴京 +1 位作者 朱云青 黄志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2-1079,共8页
基于背景工程,构建考虑协同工作机制的平面分析结构模型,分别对3组不同刚度特征值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展开参数分析,对框架剪力与结构基底剪力的比值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总结弹塑性状态下结构的内力分配机制.针对设计过程中是否对框架剪力... 基于背景工程,构建考虑协同工作机制的平面分析结构模型,分别对3组不同刚度特征值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展开参数分析,对框架剪力与结构基底剪力的比值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总结弹塑性状态下结构的内力分配机制.针对设计过程中是否对框架剪力进行调整,建立2类分析模型,探讨了剪力调整对结构配筋、罕遇地震下结构性能以及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行规范规定的剪力调整对框架-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较小,且调整方案对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存在不利影响.结构设计过程中,在保证强柱弱梁和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前提下可不必采取剪力调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弹塑性状态 地震剪力分配 刚度特征值 剪力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结构弹塑性反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朋 史庆轩 +1 位作者 王峰 盛华春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97,共7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单向、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单向、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对比,分析了双向罕遇地震作用对结构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楼层相对扭转角及相对加速度的影响;通过改变地震波输入角... 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单向、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单向、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对比,分析了双向罕遇地震作用对结构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楼层相对扭转角及相对加速度的影响;通过改变地震波输入角度,考察了其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向、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层间位移角曲线较为相似,但是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层间位移角明显较单向作用下的大;地震动特性对楼层扭转角的影响较为显著,一般相对扭转角最大值均出现在结构的顶层;楼层响应相对加速度最大值一般出现在结构底部1/5~3/5结构高度内或结构的顶部;地震波输入角度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结构 双向罕遇地震作用 弹塑性分析 地震波输入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的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蒋丽忠 王臣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1,共5页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由钢柱和钢-混凝土组合梁构成的组合框架结构进行三维动力特性和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研究该类结构在地震反应全过程中各个时刻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反应及内力,从而确定结构屈服的时间和顺序...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由钢柱和钢-混凝土组合梁构成的组合框架结构进行三维动力特性和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研究该类结构在地震反应全过程中各个时刻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反应及内力,从而确定结构屈服的时间和顺序,发现应力和塑性变形集中的部位,判明结构的屈服机制、薄弱环节以及可能的破坏类型。将分析结果与同刚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 弹塑性地震响应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框架-复合墙结构弹塑性内力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猛 姚谦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70,共6页
框架-复合墙结构是以框架和密肋复合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地震作用的新型组合式双重抗侧力体系,合理计算弹塑性阶段框架与复合墙的内力是决定大震下结构体系安全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6榀典型密肋复合墙试验数据,建立了复合墙体指数式... 框架-复合墙结构是以框架和密肋复合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地震作用的新型组合式双重抗侧力体系,合理计算弹塑性阶段框架与复合墙的内力是决定大震下结构体系安全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6榀典型密肋复合墙试验数据,建立了复合墙体指数式刚度退化模型,量化了墙体在各变形阶段的刚度退化系数.在对比复合墙与框架、混凝土墙、砌体墙刚度退化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复合墙刚度退化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弹塑性阶段框架-复合墙结构地震内力的实用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算例讨论了结构内力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弹塑性阶段,框架与密肋复合墙刚度退化速度比值呈非线性关系,框架分担总地震剪力的比例增加,但其绝对剪力值增加幅度并不明显;考虑弹塑性阶段复合墙的刚度退化,更好地符合了地震下框架-复合墙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复合墙结构 密肋复合墙体 刚度退化 弹塑性阶段 地震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阎兴华 苏志宏 朱清峰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对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分析的结构模型、单元模型、恢复力模型、阻尼模型的建立、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等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混凝土混合结构 弹塑性动力分析 阻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11
作者 陆铁坚 蔡勇 +1 位作者 秦素娟 张建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分析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动力时程反应,得到了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顶点位移时程、加速度时程、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反应;并研究了地震作用下混合结构的开裂、屈服与破坏情况。研究... 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分析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动力时程反应,得到了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顶点位移时程、加速度时程、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反应;并研究了地震作用下混合结构的开裂、屈服与破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结构的楼层侧移呈弯剪综合的变形特性;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发生在结构的中下部楼层,且随地震烈度加大,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的楼层位置呈下移趋势;混凝土核心筒的连梁先于底层剪力墙发生破坏而成为结构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混凝土混合结构 弹塑性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度特征值对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分析
12
作者 苏醒 阎石 +1 位作者 高跃峰 夏伟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λ值对其层间侧移集中性、塑性铰分布和出铰率等韧性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基于以上指标对λ值进行优化。在弹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以使RWMF变形均匀且受力更加合理;在弹塑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有效避免框架的层屈服破坏,使结构变为整体型破坏模式。当λ值在4.5~6.5时,目标函数Z(λ)取得最优解。λ值的优选范围与RWMF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规律对指导RWMF结构的初步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墙-框架结构 刚度特征值λ 协同工作 动力弹塑性分析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丽忠 曹华 余志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对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钢管混凝土柱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简化的适用于组合结构刚度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根据所提出的恢复力模型及滞回规则,编制了地震弹塑性时程响应分析程序;结合算例,用所编制程序的计... 通过对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钢管混凝土柱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简化的适用于组合结构刚度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根据所提出的恢复力模型及滞回规则,编制了地震弹塑性时程响应分析程序;结合算例,用所编制程序的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编制程序的正确性。计算表明,此恢复力模型及程序能应用于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的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结构 滞回曲线 恢复力模型 弹塑性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砼-钢组合风电塔架穿筋连接段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斌 谢咏剑 李正超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3-1041,共9页
预应力砼-钢组合结构形式是发展大功率风机以及解决山区风场建设运输难题的必然选择,其预应力砼段与钢结构连接段的分析与设计是关键。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嵌入式开孔板和穿孔钢筋连接段结构方案,并以某高度为77.5 m的风电塔架为例,建立... 预应力砼-钢组合结构形式是发展大功率风机以及解决山区风场建设运输难题的必然选择,其预应力砼段与钢结构连接段的分析与设计是关键。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嵌入式开孔板和穿孔钢筋连接段结构方案,并以某高度为77.5 m的风电塔架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在预应力和最不利荷载组合设计值作用下进行了弹性及弹塑性结构分析,得到钢制连接件、砼、穿孔钢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点。结果表明:在法兰盘下部设置嵌入式钢筒和穿孔钢筋可以有效提高过渡段刚度,改善应力分布;当连接过渡段中砼榫发生塑性变形后,穿孔钢筋有效地发挥了传递剪力作用,并将上部荷载分散传递到下部砼塔筒中;从而验证所提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砼-钢组合塔架 开孔板穿筋连接 有限元 弹性分析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轴向刚度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动力弹塑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新 《低温建筑技术》 2021年第2期96-99,共4页
为了研究梁轴向刚度对结构动力弹塑性性能的影响,利用Perform-3D中的纤维单元,分别考虑梁轴向刚度的释放与不释放,详细对比了三个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以及主要构件的性能化复核结果。结果表明不释放梁的轴向刚度,会... 为了研究梁轴向刚度对结构动力弹塑性性能的影响,利用Perform-3D中的纤维单元,分别考虑梁轴向刚度的释放与不释放,详细对比了三个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以及主要构件的性能化复核结果。结果表明不释放梁的轴向刚度,会造成框架梁刚度过大,吸收地震作用较多,楼层剪力尤其是基底剪力偏大,结构的塑性耗能过大,剪力墙的损伤较严重,且层数越多,该种影响越严重。因此,在进行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时,需考虑将梁的轴向刚度进行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单元 动力弹塑性分析 轴向刚度 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RFORM-3D的某工程主塔楼动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冠新 何智威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9年第3期13-16,共4页
某工程主塔楼结构高度192.1 m,地面以上45层,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主塔楼基于PERFORM-3D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框架-核心筒结构 动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采用粘弹性阻尼器的减震设计 被引量:13
17
作者 常业军 程文瀼 +1 位作者 隋杰英 梁晓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33-736,共4页
介绍了 9度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采用粘弹性消能支撑的设计方案 ,阐述了粘弹性阻尼器及消能支撑的减震设计步骤 ,给出了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方法和主要计算结果 .计算表明 ,结构设置粘弹性阻尼器后 ,可按 8度抗震设防要求设计 ,结构阻尼... 介绍了 9度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采用粘弹性消能支撑的设计方案 ,阐述了粘弹性阻尼器及消能支撑的减震设计步骤 ,给出了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方法和主要计算结果 .计算表明 ,结构设置粘弹性阻尼器后 ,可按 8度抗震设防要求设计 ,结构阻尼比增加 5 %左右 ,层间位移和加速度较原结构减小明显 ,在多遇、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结构 减震设计 弹性阻尼器 消能支撑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中的能量反应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温凌燕 娄宇 聂建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共8页
采用ABAQUS对23个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分析模型进行了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模型变量为楼层总高度、地震波及地震波峰值加速度。通过对23个分析模型中得到的各种能量项数值的统计与分析,结合现行规范中结构损伤程度... 采用ABAQUS对23个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分析模型进行了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模型变量为楼层总高度、地震波及地震波峰值加速度。通过对23个分析模型中得到的各种能量项数值的统计与分析,结合现行规范中结构损伤程度的评估标准,对输入能与地震加速度及结构损伤程度的关系、不同结构损伤程度下塑性耗能在构件中的分配、阻尼耗能比例和塑性耗能比例与结构损伤程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为能量法在结构地震反应中的应用及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震 弹塑性时程 输入能 塑性耗能 阻尼耗能 结构损伤 钢管框架-核心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52
19
作者 刘晶波 李彬 刘祥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76,共9页
首先介绍目前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地上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地铁等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使用的静力弹塑性方法。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实施步骤与特点,给出水平等效惯性加速度的求解... 首先介绍目前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地上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地铁等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使用的静力弹塑性方法。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实施步骤与特点,给出水平等效惯性加速度的求解方法。该方法概念清晰、操作简单,能够在不需要计算相互作用系数的情况下较好地模拟土-结构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能够进行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全过程分析,给出地下结构在输入地震波作用下的峰值变形与内力,避免对土-结构整体模型进行复杂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结合实际工程与基于黏弹性静-动力统一人工边界的静-动力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验证地下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及良好的模拟精度,可以应用于地下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地震反应 -结构相互作用 拟静力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 -动力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 被引量:20
20
作者 吕西林 龚治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3-602,659,共11页
近年来框架-核心筒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并且由于建筑功能的多样化使得结构体型越来越复杂,因此这就对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海世茂国际广场大楼这一实际工程为背景,对其开展弹塑性时程分析,探究该结构体... 近年来框架-核心筒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并且由于建筑功能的多样化使得结构体型越来越复杂,因此这就对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海世茂国际广场大楼这一实际工程为背景,对其开展弹塑性时程分析,探究该结构体系在各级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首先建立了结构简化分析模型,选择了结构材料应力-应变关系和分析参数;接下来利用CANNY2005程序对模型振动台试验进行模拟计算,考察所采用的力学分析模型和计算参数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这些模型和参数能比较准确模拟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特征;然后最后对原型结构在各级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进行分析,具体研究了该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分布、典型构件变形模式;最后从整体上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做出相应的评价.目前该高层建筑业已竣工投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高层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 振动台试验 弹塑性时程分析 模型结构 原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