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例血液肿瘤儿童的结构式家庭治疗 被引量:14
1
作者 孟馥 梅竹 吴文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9-370,368,共3页
目的 :尝试结构式家庭治疗在血液肿瘤儿童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对 6例儿童血液肿瘤家庭进行结构式家庭治疗干预及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家庭治疗 ,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应对方式 ,以及家庭的内部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目的 :尝试结构式家庭治疗在血液肿瘤儿童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对 6例儿童血液肿瘤家庭进行结构式家庭治疗干预及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家庭治疗 ,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应对方式 ,以及家庭的内部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家庭是影响血液肿瘤诊疗、转归的重要因素 ,应根据家庭的心理特点 ,积极开展家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儿童 心理治疗 结构式家庭治疗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与启示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芳 刘畅 +2 位作者 屈英和 张东航 宫阳阳 《中国医院》 2017年第1期75-77,共3页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以家庭为单位,以改变家庭成员交往方式为治疗中心,通过改变家庭结构与组织,达到使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目的。主要探讨了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围绕"家庭结构""次系统""...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以家庭为单位,以改变家庭成员交往方式为治疗中心,通过改变家庭结构与组织,达到使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目的。主要探讨了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围绕"家庭结构""次系统""界限"等基本概念与假设进行相关干预的专业方法,并进行具体操作及本土化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式家庭治疗 医务社会工作 家庭结构 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式家庭治疗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韦荣庆 张源慧 阳文彬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10期3519-3521,共3页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治疗对社区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实施常规抑郁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结构式家庭治疗,于干预后12周、24周...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治疗对社区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实施常规抑郁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结构式家庭治疗,于干预后12周、24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12周对照组、观察组病人HAMD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病人HAMD得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1,P<0.05)。干预后24周对照组病人HAMD得分均较干预后12周降低(P>0.05),观察组病人HAMD得分较干预后12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病人HAMD得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6,P<0.05)。[结论]结构式家庭治疗能有效地减轻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式家庭治疗 抑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赵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8,共6页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对结构式家庭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构式家庭治疗吸收了后现代主义中合理的内核,做了相应调整,促使自己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有了新的进展。
关键词 结构式家庭治疗 建构主义 女性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式家庭治疗技术用于儿童行为问题的辅导 被引量:8
5
作者 孙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124-2126,共3页
行为问题是社区中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而他们的问题又常常与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交往习惯、父母的关系及教养方式等紧密相关。正因为如此,对儿童的咨询一直因为儿童本身缺乏求助动机、生活环境难以改变等问题而疗效... 行为问题是社区中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而他们的问题又常常与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交往习惯、父母的关系及教养方式等紧密相关。正因为如此,对儿童的咨询一直因为儿童本身缺乏求助动机、生活环境难以改变等问题而疗效不佳。结构式家庭治疗是一种值得向社区医生推荐使用的方法 ,因为它不仅能解决青少年本身的心理行为问题,而且可以惠泽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对于建立和谐家庭、促进社区的安定十分有利。且在社区开展家庭治疗还有距离较近、时间灵活、方便可行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问题 儿童 结构式家庭治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式家庭治疗对ADHD儿童临床症状与家庭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佳奇 李强 +3 位作者 栾风焕 钱昀 魏晓薇 翟宏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5-550,共6页
目的:探究结构式家庭治疗对ADHD儿童临床症状与家庭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60例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随机分为药物治疗联合结构式家庭治疗组(联合组)和药物治疗组(单纯药物组),每组30例。采用Conners父母... 目的:探究结构式家庭治疗对ADHD儿童临床症状与家庭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60例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随机分为药物治疗联合结构式家庭治疗组(联合组)和药物治疗组(单纯药物组),每组30例。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估临床症状,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版)评估社会功能的受损程度,家庭功能评估量表的“总的功能”分量表(FAD-GF)和儿童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FAS-C)评估家庭功能。结果:基线期,联合组和单纯药物组在PSQ的品行问题分量表、学习问题分量表与焦虑分量表,SDQ的困难总分与亲社会行为分量表及FADGF、FFAS-C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周干预后,联合组的PSQ品行问题分量表、学习问题分量表与焦虑分量表,SDQ的困难总分与亲社会行为分量表及FAD-GF、FFAS-C得分低于单纯药物组(均P<0.01)。结论:结构式家庭治疗可以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更有效地改善ADHD儿童的临床症状与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结构式家庭治疗 家庭功能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